查看原文
其他

迷你东京:谁塑造了这些好逛的街区 | 未来预想图

2016-12-22 罗啸天 未来预想图

我们将从今天开始,在这个公众号推出《第一财经周刊》“未来预想图”项目第一弹报道计划。


它将由我们设在东京的报道团队,为你发现那些在城市与商业、建筑与设计、店铺与零售、媒体与文化等领域让人兴奋的东西。


我们希望它能够以高质量获得你的关注,也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写作者加入我们。


我们能够理解你对各种生活美学的渴求,每个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它未必直接建立在购买行为上。所以,这些信息不会成为你的购买指南。但我们希望,它能为你建立有自己个性的生活方式提供一些视野上的帮助。


我们的“第一弹”报道计划将陆续推出以下内容:

迷你东京:谁塑造了这些好逛的街区

忘记那些脏乱土气的地铁吧,看东京地下铁如何吸引更多人

商业编年史:那些勾人心魄的日本杂货店如何而来,又为什么变成如今这个样?

宝岛社:谁说出版业死掉了?

设计界当红炸子鸡Nendo这一年

Tower Record,最后的唱片堡垒

釜浅商店:最酷厨房道具店

东京时尚看板Beams的下一步——当真有人说它是买手界的优衣库吗!


今天将是我们对东京这个城市的第一个观察:《迷你东京》。


你需要停下来看看这个城市本身,它的竞争力不仅来源于Made in Japan。


半个世纪以来,东京一直扮演着人们对现代城市发展的极致想象。它像一个高效而不断运转的机器,也像一个高楼林立秩序井然的丛林,其标志性场景也一直闪回出现在各种影视作品里。

但如果能真的在东京呆一阵子,你会发现《银翼杀手》、《攻壳特工队》里的那个“虚拟东京”,似乎跟生活中的东京并不一样。在这个“拥挤”的都市,即便是在最有代表性的场景——涩谷十字路口,四面环绕的大厦的高度也没到超乎想象的地步。

大多数日常经过的街道,更是只分布着五层以下的住宅。即便爬上街区高处,也十有八九只看到一马平川。如果天气足够晴朗,向西南眺望,甚至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富士山的轮廓。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相比高度,更在意密度的城市。

从东京“天空树”俯瞰东京城区,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这是一组密集的水泥盒子”,虽然也有高层建筑区,但低矮建筑仍然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图 | 赵慧

这个看似违背我们对一个大城市种种认知的形态,其实有着再自然不过的合理性——低矮的建筑是对频发的城市灾害的被动回应,而建筑密集的排布,则是私有制下居民对土地自发形成的最经济应用。

当然,从来没有人可以定义到底什么才是理想都市的形态,但是东京“扁平”与“密集”的形态,恰恰是这个城市变得更理想的最有力原因之一。

在房子的面积和高度被限制的情况下,这间住宅通过改变结构,把更高的空间放在了视野更好的地方。图片来源:Jeremie Souteyrat

正是城市的“矮”,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把关注的视线缓缓降到每一寸土地和街道。这使得城市的活力以最大限度展示在街道上,而非建筑内部。

这股居民自发的活力,也使东京衍生出很多小型住宅和商业空间,展示着蛰居在这里的人对“迷你”的思考。也正因如此,即便是本地居民行走在东京街头,也能经常感到在其他城市无法体会到的新鲜与探索意味。

在东京,很多住宅往往要变换形态才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建筑用地,房子一层甚至只能放下车位。 图片来源:Home Designing

对于这些藏在街头,形态各异的小建筑,日本建筑师塚本由晴甚至写了一个系列的书来记录它们——《Pet Architecture Guide Book(宠物建筑手册)》。

这个有趣的书名,其实意思也相当贴切:东京的小房子通常寿命只有30年,为了不缴纳昂贵的土地空置税,房子主人常常以一种对待宠物的心态建造并维护建筑。在它们的短暂生命周期内,主人会倾注自己的热情。房子也因此拥有了非常私人化的表情。这些个性化程度很高的住宅也不断涌现或消逝在东京街巷,使这座城市既有宏观上的统一,也维持了微观的多样。

除了常见的混凝土,大面积使用玻璃和金属材质也让这幢小住宅显得更为现代。图片来源:Jeremie Souteyrat

这当中,可以把个性得以最大化的建筑类型非住宅莫属。在东京,主人委托建筑师为自己设计住宅是件常见事。地块的宽窄大小变换,加上主人千奇百怪的需求,让订制出的建筑独一无二。下次再碰到散落在街头狂拽炫酷、极简冷淡、或是匪夷所思的小房子,基本就可以断定,这住宅有个挺有个性的主人。

有的住宅更注重形态的雕塑感,这个住宅就让人想到好莱坞新片里的宇宙飞船。图片来源:Jeremie Souteyrat

House NA便是这其中最令人深刻的一个。虽然距它登上建筑杂志封面已隔多年,但如果真在街头漫步时遇到它,即便再熟悉它的人还是会忍不住尖叫出声——完全由透明玻璃盒子错落组合的房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简直清新到不像谁的家,更像一个硕大的玩具。内部错落产生的不同高度的空间,让居住者的活动变成了上下攀爬,不禁让人产生了小时候在滑梯爬上爬下的错觉。


位于东京杉并区的House NA,完全由白色轻盈的结构和玻璃构成。图 | 罗啸天

相比房子空间的琐碎,你可能会觉得毫无隐私可言才是它最大“槽点”。然而这个房子的设计者,正是以设计各种自带“槽点”的房子才为人所知的建筑家藤本壮介。

作为日本新生代建筑家的代表,藤本壮介并非从小成长在东京,反而是一个从北海道跋涉到东京来的典型“乡下人”。他曾多次提到自己从一个完全自然的环境突然步入一个巨型都市时受到的冲击。他对这个城市形成了很个人化的理解,在短短几年中,完成了很多极具个性的住宅设计。

当然,让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建筑成为可能,和这座城市本身巨大的包容度不无关系。这个房子处在东京近郊嬉皮士聚集的街区,业主是渴望着过上游牧民族生活的年轻夫妻俩,藤本壮介正是出于对这类在东京生活年轻人心态的准确把握,才能设计出这幢既体现业主心思、又具备独特性的惊人建筑。

说到“惊异”这一点,相较于让人感到惊讶的设计,其实东京的多样性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直到今天,在东京街头仍然可以发现不少使用传统建筑结构搭建、甚至保留着庭院的老房子。有些房主甚至还维持着以前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即便只要踏出这户的大门,满街的现代建筑就会扑过来。这种落差感更让人感受到潜藏在东京街头不可思议的有趣和活力。

东京世田谷区在东京算是个安静的现代社区。漫步其中一条主要街道,沿着两排整齐的混凝土住宅往前,下一个缓慢的坡道,尽头会突然蹦出一个似乎在宫崎骏动画里才会出现的院宅。


位于东京世田谷区的一所老房子,拥有开放向街道行人的几何形态庭院。图 | 罗啸天

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灌木依傍着小山坡,中间有刚好一人宽的缝隙可以拾级而上。这个建筑建在高处,仿佛藏在一个角落俯瞰着街道,而并不是像一般建筑那样用围墙来保持距离。很难想象,这个住宅身处巨大的现代都市——东京,它更符合想象的定位应该是在一个郊区农田包围的小山坡,前边有小溪流过,仿佛随时会路过一群鸡鸭。这些特征原封不动保留在东京市中心住宅区,产生了这个都市独有的猎奇落差,却丝毫没有违和感。

风格不一、规模不一,甚至年代不一的迷你建筑同时出现在各个街角,东京这样的城市形态产生的巨大多样性让人印象深刻。身处在这个城市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们,得以同时享受着这个城市对不同生活方式的包容。

这是一笔巨大的城市财富,让东京更像一个生命体而非机械体,不断地新陈代谢,让你总能感受到新鲜事物涌现——也是这个城市最可持续的竞争力。


未来预想图

本文标签:建筑・城市

延伸阅读:《东京制造》・作者:塚本由晴/黑田润三/贝岛桃代・出版社:田园城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