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约评论|为什么中国媒体热衷谈论普利兹克奖?

野城、平水 设计进化
2024-08-31






2022年3月15日北京时间晚上22:00,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凯悦基金会宣布,来自非洲布吉纳法索的弗朗西斯·凯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荣获202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




评审辞中这样写道:“……弗朗西斯·凯雷的作品提示我们,为了保障能为地球上数十亿的居民提供足够的建筑和基础设施,改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势在必行。面对不断演进的技术革新及建筑使用和再利用的议题,他直指问题核心,提出关于建筑持久性与耐用性的意义所在。……”

在对此次和历届获奖建筑师进行报道和呈现之外,我们还邀请了知名建筑评论家、野城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野城对于普利兹克奖进行评论。




弗朗西斯·凯雷

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Francis Kéré来自西非布吉纳法索。这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700万居民中,有四分之三都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识字。弗朗西斯·凯雷出生在布吉纳法索南部炎热的Gando,家里总共有八兄弟姐妹。

他很幸运得到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建筑师直言教育落后是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毕业时获得了奖学金,并借此到德国做了学徒。在此期间,他在大学获得了建筑和工程学位。

他独创了创新型建造策略,将传统材料和建造技术与现代工程方法有机结合。2005年,Kéré出资创立了Kéré建筑事务所(Kéré Architecture),自此,他的作品得奖无数。

作为一名建筑师,Kéré一直在他的作品中践行互动式和环保的设计理念。



■布基纳理工学院一期,2020(照片由弗朗西斯·凯雷提供)



甘多小学,2001(照片由Erik-Jan Ouwerkerk提供)



■歌剧村一期,2010,布基纳法索拉昂戈(照片由弗朗西斯·凯雷提供)




特约评论

The Review



“正常情况下,你不会在意空气的存在。只有在呼吸系统受到刺激或威胁的时候,你才会意识到空气的存在。”

——野城


旅法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诗人

评论家,未来学家,跨界融合专家

野城建筑事务所(Wild City Factory)

创始人/主持建筑师,Wild Gallery创办人




01 建筑本体与政治正确



从1979年创立以来,普利兹克奖已囊括了43组全球最重要的建筑师。近几年获奖者的“公民建筑化”倾向,让不少人开始质疑该奖的学术性和纯粹性。即,对建筑师成就的评判,是应该囿于建筑学范畴,还是需要更多地延伸到意识形态和社会贡献层面?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于对建筑学边界界定的、不同立场的矛盾冲突所致。一些人认为普奖作为建筑师共同体最权威的奖,应该选择在建筑学本体层面有卓越探索的建筑师;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建筑师应该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公共性、公民性、社会公平和经济效益。


这种撕裂其实是全球化走向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我们处在一个新的意识形态混战的时代,学术界早已不能独善其身,任何领域都有可能被强烈的观念所渗透。





这种矛盾激化直接体现在2021年普奖得主爆出的大冷门——Lacaton&Vassal。这个法国建筑事务所可谓名不见经传,但其人设和主要作品确实占据了所谓公民建筑最典型的特点:公民性,社会性,人文关怀,反造型,反商业,廉价材料,经济环保,去明星化,去精英化。这或许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为什么斯蒂文·霍尔一直得不了奖,而他们能得?政治正确真的比建筑本体更重要吗?



■版权/Philippe Ruault



这不禁让我想起11年前建筑评论家周榕写的那篇《被公民的中国建筑与被传媒的中国建筑奖》,现在读来仍不过时。


我一直以为建筑的公民性理应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也应该是建筑师的职业责任所在。但绝大多数建筑都是为大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的,没有公民性的公共建筑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把“公民性”拿出来做建筑奖评审的标准,其实是一种集体性悲哀。以至于给农民工盖个工棚都是“公民建筑”,哪怕设计得很糟糕。那些高举“公民建筑”的批判其实是在刻舟求剑,那些远离建筑本体的讨论更是在缘木求鱼。



02 大师脸谱化



如果以2010年妹岛和世&西泽立卫获奖作为分水岭,这11年中就有6位亚洲建筑师获奖:安藤忠雄(1995),妹岛和世与西泽卫立(2010),王澍(2012),伊东丰雄(2013),坂茂(2014),矶崎新(2019)。这难道是亚洲建筑师崛起的象征?我觉得不能简单地以单一价值取向归结某种趋势,毕竟普奖不是股票走势,任何预测都毫无意义。不过确实可以看出,2010年妹岛与西泽之前获奖的大多是我们心目中“名正言顺”获奖的大师:库哈斯、努维尔、卒姆托、扎哈、安藤忠雄等等。



只能说一个时代已老去,大师所剩无几。这几年恰逢其时追加了几位高龄大师:弗雷·奥托2015、巴克里希纳·多西2018、矶崎新2019。因为很喜欢奥托的作品,我还特别记得他是在2015年3月9日过世,普奖提前公布获奖结果来缅怀这位大师。所以不要问为什么斯蒂文·霍尔怎么总是得不上奖,也许他还不够老,也许他运气不够好。




■版权/Laurian Ghinitoiu


我一直反对把创作者脸谱化,即认为一个建筑师、艺术家就一定要坚持某一种风格。而作为策展人,我也比较感兴趣建筑师的创作心理学。不仅仅是针对一个项目,而是他终其一生的创作脉络。我们可以从Lacaton&Vassal大量反形式的清教徒气质的社会改造项目看到,其形式逻辑语言和建成作品是统一的,自洽的。


但他们还做了完全另一极端的设计:五羊楼(广州美术馆)和坐女(伦敦建筑基金会)。去年Lacaton&Vassal获得普奖,我在评论文章《我看到了L&V的撕裂性》中提到,这个一直做着低成本城市更新改造项目的、反形式主义的“公民建筑师”组合,居然也有形式极其夸张的作品:五羊楼(广州美术馆)和坐女(伦敦建筑基金会)


以极其夸张的具象放大五羊雕塑手法,广州博物馆与现代主义空间剧烈碰撞,雕塑形体被楼板切片。而伦敦建筑基金会这个方案,甚至可以用“香艳”来概括。这很有戏剧性,他们是怎么把这两极统一在一起的?


■摄影版权/Laurian Ghinitoiu




这种撕裂的程度不亚于盖里去做现代主义方盒子,库哈斯去做“傻白甜”网红建筑。我思考的是这种撕裂性的根源:来源于建筑师的早期教育(他的导师倒是很形式主义)?来源于压抑已久的社会批判的冲动?来源于玩世不恭的戏虐?还是来源于法兰西《恶之花》的放荡形骸?这是一种失衡?还是一种高超的平衡?


我想L&V的案例分析不但有助于理解一个建筑师的创作逻辑和语言的形成,也有助于剖析这种分裂对建筑师的创作造成怎样的影响。分裂,通常是找不到一个自我,或是同时存在两个以上的人格。前者是一种自我迷失后的晦暗无助,后者是一种高强度的撕裂抗争。这种状况在缺乏自我建筑语言建构,形式逻辑错位,价值观混乱的部分中国建筑师中很普遍。



03 要命的历史使命感



稍微看一下国外的网站论坛会发现对普奖的讨论寥寥无几,相较之下中国的媒体和网民要热衷得多。这一切还是归结到“自信”二字。缺什么,就越要彰显什么。从梁思成先生开始,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感便成为比建筑方法论更重要的事情。国际话语权,一直是我们从半殖民半封建时代的阴影压迫下走出去的最强动力。



中国建筑师在这三十年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完成了满足物质空间功能性生产的基础工作,极少数建筑师在这个基础之上触及到建筑学意义上的本体。一个个现代化大都市的迅速崛起让中国建筑师赶上了时代红利,自信心也空前高涨。


可问题是,我们虽然建造了很多,但并没有时间、机会或者能力把握这种难得的试错机会,达到从量到质的转变。高密度城市生活,快节奏的工作速度,伴随着高额奖金和高频率猝死,中国建筑师群体沉浸在集体狂欢的幻象之中。




一朝进入中国地产的废铁时代,才发现大潮过后,建筑缪斯仍旧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下,还是有极少数建筑师杀出重围登上国际舞台,让建筑共同体认识到中国建筑师群体的工作。而在这样一种功利性思维主导下的行业生态,斩获国际大奖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建立自信的渠道了。


以至于国外衍生出一大批拙劣的奖项,收着不菲的报名费,专门对口不缺钱的中国建筑师设计师市场。相较于那些浑水摸鱼的奖,普利兹克建筑奖可谓是难得的清流。


无论如何,中国建筑师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既不要背着苦大仇深的历史使命感,也不要被媒体和流量搞得意乱情迷。那些虚张声势、力不从心的输出,只是把自己的才华和学识浪费在网红廉价的营销之中。把建筑做好,靠建筑说话,才是建筑师的本职工作。




历届获奖建筑师

The Awared Architects


点击下方人物头像,即可查看建筑师项目



2021 


安妮·拉卡顿和让-菲利普·瓦萨尔(法国)



2020


伊冯·法雷尔 & 谢莉·麦克纳马拉(爱尔兰)



2019 


矶崎新(日本)


2018


巴克里西纳·多西•皮格姆拉蒙•比拉尔塔(印度)


2017 

拉斐尔·阿兰达、卡莫·皮格姆和拉蒙·比拉尔塔(西班牙)



2016

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智利)


2015 

弗雷·奥托(德国)



2014

坂茂(日本)


2013

伊东丰雄(日本)


2012


王澍(中国)



2011 

艾德瓦尔多·索托·德·莫拉(葡萄牙)


2010

妹岛和世和西泽立卫(日本)



2009 

彼得·卒姆托(瑞士)



2008

让·努维尔(法国)



2007 

理查德·罗杰斯(英国)



2006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



2005 

汤姆·梅涅(美国)



2004


扎哈·哈迪德(英国)


2003 


约翰·伍重(丹麦)


2002


格伦·默卡特(澳大利亚)




2001 

雅克·赫尔佐格&皮埃尔·德·梅隆(瑞士)



2000


雷姆·库哈斯(荷兰)



1999 

诺曼·福斯特(英国)



1998


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1997 

斯维尔·费恩(挪威)


1996


拉斐尔·莫内欧(西班牙)



1995 

安藤忠雄(日本)



1994


克里斯蒂安·德·包赞巴克(法国)



1993 

槇文彦(日本)



1992


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



1991 

罗伯特·文图里(美国)



1990


阿尔多·罗西(意大利)



1989 

弗兰克·盖里(美国)



1988


奥斯卡·尼迈耶(巴西)


1988

戈登·邦夏(美国)



1987


丹下建三(日本)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美国)


1985

汉斯·霍莱因(奥地利)


1984 

理查德·迈耶(美国)



1983 

贝聿铭(美国)



1982


凯文·洛奇(美国)



1981 


詹姆斯·斯特林(英国)


1980


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



1979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





 出品信息 




 本文由设计进化独家策划

监制:闫虹

统筹/策划:芷语

撰文:平水

排版:花洒

校对:Cici



 推荐阅读 


普利兹克奖,拐点已至?



重磅消息 | 伊冯·法雷尔&谢莉·麦克纳马拉荣获202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设计进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