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科大】我的父亲王兰若

王璜鑫814/824 瀚海数据说 2021-03-15

第113期

王兰若老先生104岁高寿时依然执笔蘸墨


王兰若(1911-2015),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出生广东揭阳,别号爱绿草堂主。精山水、花鸟、人物,其兰梅竹菊,鳞甲水族称绝于世。风格清逸隽秀而浑厚。百岁之后画风尤为一变,大气磅礴、天然神妙。出版个人作品集十余部。多幅作品为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收藏。


20世纪30年代求学于上海美专国画系,师承黄宾虹,刘海粟,潘天寿,诸乐三等。1947年在曼谷、新加坡、槟榔屿、吉隆坡等地旅行写生,举办画展,蜚声南洋。长期在潮汕地区从事艺术教育和创作,学生中多名成为中国画坛中重要人物。


王兰若老先生儿子王璜生乃当代知名画家、学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女儿王种玉也是知名专业画家。最小儿子王璜鑫却选择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于1981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赴美求学,于1992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博士。2001年进入量化金融界,是美国华尔街 Bell Curve Capital LP (正态资本)公司创始人及CEO。然而幼时家庭的艺术熏陶和绘画训练重新激发了王璜鑫博士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于2010重操画笔。


上期【人文科大】与大家分享了王璜鑫近年的画作【人文科大】王璜鑫的国画。本期我们分享璜鑫于2013年王兰若先生103岁高寿时所写的真情回忆《我的父亲王兰若》。

父亲今年一百零三岁,他辛亥革命年正月出生,所以我们都按虚岁说他是一百零三岁。今年元旦早晨一起床,他就说铺好纸笔,挥毫写了"如意"两个大字,题上"百岁晋三王兰若"。


父亲是个大画家。在我印象中他就是整天或坐或站在画桌边画画。画桌很大,一直从五十年代用到现在都在使用。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家里五口人住一间二三十平方的房间,加上这张大画桌,怎么印象中家里总觉得很宽敞呢?



父亲生我的时候五十三岁,爷爷生他的时候也是五十三岁。加上我是"尾仔",自然爱惜有加。据说我出生后,爸爸在家里一时找不到东西去包我,竟乱拿了条当年他去南洋开展览时用的领带去做包布。我和母亲出院时,护士竟然把领带给我正正经经带在我脖子上。


矿山早晨 王兰若  51岁作


自从反右运动父亲中奖,戴上了个右派帽子后,生活的艰辛磨难,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小时候我喜欢翻父亲的写生本,里面有很多父亲在英德矿山里劳教劳动时写生的人物和劳动场面,包括一些工具的示意图。三年四个月后父亲回汕,根据这些素材画了一幅著名的"矿山早晨"(1962)。这是发生在我出生前的事。英德回来后父亲一直没有工作,依然画画不断,他收的学生从最初的我称为"楚雄哥哥"的方楚雄,扩展到多位兄姐,每个星期学生到广州街我家这间二三十平方的房间里,父亲给他们画画示范,然后给每人一星期来画的习作点评,修改,有时还给学生题跋。据学生们说,当年有时父亲还一手抱着我,一手画画。今年年初在汕头博物馆举办的我父亲与他早期学生的作品展,看到父亲当年给学生们的作品上的题跋,其详细认真,而又饱含画论哲理,实在令人吁嘘。而这些他都是随手拈来,令人对他在画学之外的学识非常佩服。


现在回忆起我儿时的事情,与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政治环境融合在一起,有不少趣事。这些事对大人来说充满辛酸,而对我这个小学生来说却充满猎险的新奇和刺激。文革开始时,父亲在汕头工艺厂工作,从广州街到杏花桥,每天步行单程四十分钟。这种锻炼加上画画的修身养性,应该是他这么高寿的原因之一吧。文革到了高峰,父亲再次中奖,被批判画作中充满封建和资产阶级情调等等,他被关在厂里不准回家。我读小学的哥哥要去送监饭。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记得是送去一顿比较特别的炒香肠饭,送到门房,还不准我们两个小孩去见父亲一面。我印象最深的是,门卫竟拿筷子在饭里翻来翻去,像是红灯记地下党把情报藏在饭里面似的。原来守监的人说香肠太多,质量太好,不准送进去。


在文革最高潮时,记得经常半夜妈妈被叫到学校收听并学习中央的新指示。父亲还关在工艺厂。有一次幼儿园组织我们这些小朋友们到广场参观批斗坏人。广场上人山人海,搭了很多台子,上面站着坏蛋接受大家批斗。呼口号,宣判,押走,非常好玩。我回到家里,妈妈赶快盘问我今天在广场有没有看到什么熟人,我说没有啊,她松了口气。多年后她才告诉我,那天父亲也正好被押到广场去接受批斗。那年我五岁。


父亲后来放出来回家,原因是要被遣送回家乡劳动。妈妈一听,说要下乡就全家一起下。我自然是兴奋无比,到乡下多好玩啊。工艺厂的领导为了把我们赶下乡,骗说乡下已有房子安排好,到了乡下,人家不接受,来一群老的六十岁,小的最大劳力我姐姐十五岁,要到乡下来吃白饭? 最后在村外有座叫安宫的破庙,我们就在那里住下了。破落的庙中曾经养猪,所以后"门"是个只供猪出入的洞,墙上画着老虎。庙内还放了两根抬棺材的专用木棍。安宫虽破,却给我留下美好回忆(包括学会游泳并惊险地横渡安宫池)。就在这破庙里,爸爸画出他的旷世巨作"四时景色长卷"(现藏于广东美术馆)。也就在这里,父亲白手开办了一个工艺厂并送了一批画的样品到当年广州秋交会,乡下人第一次接到一张当时看是天文数字的订单。"新乐"这个名字,就是父亲当年给这个工艺厂起的作品笔名。


四时景色长卷(局部) 王兰若 


到乡下后父亲出身成份从城里的"自由职业"变成"地主"。刚在安宫住下,村里民兵就多次半夜来擂门,宣布以后螺号一响,父亲这样的五类就要马上到乡政府集合,听候处置。后来父亲虽然替乡下办厂,全乡还是有两次搭台吹螺号把他抓去批斗。父亲有个达蠔的学生,到乡下来看望我们(当时父亲的不少学生还是定期到乡下来学画),带来了一些海鲜,包括一个海螺。我们小孩准备把螺壳拿去吹着玩,吓得我妈赶快把螺壳没收,藏到最牢靠的柜子里,可见海螺强大的政治威力。


在安宫父亲开始教姐姐习画,姐姐因为家庭成份,早就失学。哥哥学画从四五岁开始已有多年。父亲对我则无所谓,无意教我画画。比起父亲对他正式学生的系统教育,父亲的确没怎样教我。父亲这种教子习艺的无所谓态度,也许与中国文人的教育子女的态度有关。记得当年父亲在安宫里画了一套十二生肖给我。父亲画集中那幅1972年的"课子画稿",也是画给我看的。但我画画还是一直有心无心画一点,直到小学四年起,我突然认真起来,整天画画,临摹黄宾虹,或到公园写生。爸爸对我的画评评点点,但还是不当学生来教。后来终于说了原因,"个个学画,有啥用?"落得现在我找不到一幅父亲给我题跋的画,只有一幅公鸡图,只找到老爸的题跋,却找不到我的画。现录此为念:


"古云鸡具五德,头戴冠,文也;足长距,武也;见食相呼,仁也;遇敌敢斗,勇也;司晨不息,信也。

甲戊岁暮,清理平居习作,得璜鑫少时所作'一唱天下晓,除害全无敌'大雄鸡一帧,颇具神韵。以其用笔大胆,用墨姿肆,为可取也。乙亥春二月王兰若记于爱绿草堂。"



近数年来我重捡画笔,拿了一些去给老爸点评。老爸指指点点,最后说:"大胆去画嘛,你还有四五十年可画。"听后大受鼓舞。


记忆中父亲总是作画不息,不断地画,不断变化。父亲画路极广,这也在于他注重写生,而又早年在上海美专接受专业训练有关。看他的作品,用中国画的传统笔墨与准确的形态抓捕结合在一起,非常神妙。特别是他的水族作品,用传统笔墨将复杂的形态传神地表达出来。九十九岁时,父亲有一次跌倒,造成脑部积血,结果还动大手术开颅引流。术后康复后,日夜照顾他的妈妈和姐姐想让父亲拿起画笔随便画画,当做为锻炼康复的运动。结果画出来的作品令人震撼。百岁之后的作品已出了三本大画册,包括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大红袍系列之"王兰若",及"坐看云起时"(一百岁之后作品集)。到了这年龄,老爸抛开一切条条框框,随意去画,然而每幅仍是在艺术抽象角度非常认真去讲究,就象他以前对学生的作品的批评指点一样,在画面构图,笔墨变化,意境情趣这些艺术因素上仔细斟酌,真让我们这些后生人汗颜。


美酒佳肴 王兰若 103岁作


父亲在生活中,艺术之外的事一贯来马虎糊涂,但大事上处事决定却不糊涂。七三年我们在乡下住了三年四个月,汕头政府要用人了,想起来要我们回汕头,但此个中各种事情瓜瓜葛葛。幸得老爸危急时候当机立断,做出关键决定,三辆手扶拖拉机载着家里的破家具硬冲汕头而来。如果不是这决定,我后来很可能成了民工而不是去上一中和科大。


父亲在政治上,自从解放前就偏进步,虽不是共产党,在普师教书时,当着大墙上写着"窝匪通匪者杀"标语下,救过被国民党追杀的地下党员。然而自五十年代以来的这段艺术创作英年,却因艺术而惹得政治和生活上坎坎坷坷。为了"摘"掉右派这顶帽,妈妈在七十年代初不断地跑各种渠道,争取"落实政策",找来找去却找不到这顶"帽",其间出现过诸如"既然无帽,那么肯定是极右"之类的令人哭笑不得的话。等到改革开放,全面摘帽,还是找不到帽,害得我们想去求政府做顶帽子戴上去,才可以来摘。


父亲在钱上,基本是小钱算得清楚,大钱糊涂。现在外面把他的画炒成天价,他自己一点也没概念,而这些画大都是当年被人"讨"去的。求画者如鲫,他则是有求必应。作为艺术家,觉得有人真心欣赏自己的作品,就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而不是要炒到一尺多少钱才高兴。去年他的学生从香港高价拍回几幅他七十年代送人的画,他看后若有所思地说:"当年我画画送他父亲,现在他儿辈没把画撕掉,这是好事啊。"父亲以前对钱的大小一直糊涂,现在更是彻底糊涂了。有一次母亲扶他站在阳台上,让他猜猜楼下停的汽车一辆多少钱,父亲想了想说,应该很贵吧,一只应该有一二千吧。


一百多岁的老人,大脑做过手术,在思维上却常胜年轻人。一二年前众画家合作一幅大画,最后由老爸补成,按惯例也是由他来题字。看他写到"合作"二字时,停下来思考,大家以为他忘了这两个字怎么写,连忙写给他看,他却一句话也不说,在画上题上"雅集"二字,谁也没想到。


濠乐 王兰若 102岁作


去年我回家,大家坐在一起评画,说到某一幅要画得"相食",我问潮州方言里这"相食"二字应该怎样说,大家提多种建议,什么"连贯","流畅","衔接",最后去请教一直在打瞌睡的老爸,他头一抬说,"就是协调哩。"非常准确,令大家佩服不已。


我生长在父亲的画作中,以前对他的画觉得好,但对其意义并没有想太多。经过多年后平心静观,比较当今世界画坛,更觉得父亲的艺术作品的伟大。中国画的笔墨及意境,乃是中国艺术最精妙之处,也是中国画胜出世界上其他画种的独特之处。父亲对中国画最高境界的笔墨追求,孜孜不倦,一生作画无数,无他求,只求观者爱之,藏者惜之,这种纯艺术的精神,诚为我们后辈好好去体会。

 

王璜鑫写于2013年父亲节

编辑:张红818  牟志坚796  姚明德1806研

推荐阅读

【人文科大】王璜鑫的国画

【情系科大 诗词】我们的芳华

【情系科大】那一年,在科大做本科毕业论文

【人文科大】艺术是一盏明灯 - 忆成都石室中学潘后富老师

【人文科大】从罗大佑到科二代的《童年》


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 欢迎向我们推荐校友原创文章和主题分享嘉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