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美食】武汉 | 盛夏七月,我来到这座早餐之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坨姐的自留地 Author 坨姐
第 256 期
作者简介
曲耘璐,瀚海星云BBS Delicious版主tuotuo,9603。合肥九年,是科大学子吃喝腐败的方向标。毕业后继续不务正业,抛弃多年专业,转投房地产行业,曾在某当下风头正劲的地产集团工作。目前常居北京,闲暇时各处走走吃吃,偶尔更新一下个人公众号“坨姐的自留地”。
本文即原载于该公号,授权转发。
欢迎长按左侧,关注tuotuo个人公众号。
一座城市的苏醒,从一顿温热鲜香的早餐开始,如果一顿还醒不过来,那就两顿、三顿......
蔡澜老先生说过“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处于消失中”,except,“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在武汉,吃早餐被冠以“过早”这样一个既郑重又匆忙的名字,简单二字,透露出“早晨必做”和“快速完成”两种含义,不得不佩服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武汉过早的吃食花样繁多,热干面、豆皮、面窝、糊汤粉、蛋酒、糊米酒、汤包......“过早一个月不重样”丝毫不夸张。盛夏七月,姐躲了帝都多年难遇的台风,跑到酷热难当的武汉,在有限的三四天时间里,拿命来邂逅了这座早餐之都。
在武汉,绝大多数过早的店只开到中午,幸好酒店附近雪松路美食街还有些下午依旧营业的小馆子,『潘驼背腰花馆』便是其中之一。这家店是蔡澜武汉行的第一站,跟个老先生的风,点的腰花猪肝双拼粉。腰花和猪肝是点单后现上浆腌制现烫的,口感特别软嫩,腰花尤为爽滑,没有一丁点下水的腥臊气,可比去年在顺德文华老友记猪杂粥里的猪杂口感,配上散发着胡椒香气的热辣浑厚的汤底,一碗下肚十分畅快。
腰花粉吃罢,拦了辆出租车到吉庆街的总店去吃『老通城豆皮』,好巧不巧司机是吃货,一听目的地就知道我是外地人,热心的指点:毛爷爷他老人家打卡的老通城在修长江隧道时就拆了,现在的老通城是吉庆街重建时延用老招牌而已,正宗的老通城传人后来开的店叫王师傅豆皮。重建后的吉庆街商业气息太重,没有了池莉笔下的烟火气。老通城的店亦如此,豆皮也是事先做好,在保鲜盒里待了很久的,油煎的香气已凉散,不值得专程去吃。
在武汉上过学的表妹和那个出租司机都说『三镇民生甜食馆』不必去,不过顺着中山大道闲逛时发现它离着不远,就转过去点了一碗糊米酒。国营的老字号,楼相当有年代感,服务员阿姨都是预料中的国营脸。尽管叫甜食馆,但各种武汉的小吃都有卖,适合偷懒的伪吃货。糊米酒味道马马虎虎,还算清甜爽口。
出租司机推荐了一家与众不同的『长子热干面』,别家都是早上营业,唯独这家是下午四点才开门。老板朱师傅说这是百年老店祖辈留下来的规矩,因为靠近码头车站,以前都是扛大包的人下班后来吃。店面想象不到的小,五元一碗很实惠,老板还热情的替我拌匀,指着墙上名人的合影显摆,邀请我再有机会试试他家的卤干子和萝卜牛腩。小店离着沿江大道不远,如果赶不上过早,下午晚上可以来试试,味道还是过关的。
去年专程跑了趟盱眙吃小龙虾(这是一次淮扬菜的溯源之旅),这次来湖北少不了几顿潜江小龙虾。雪松路相当于武汉的簋街了,大大小小N多家龙虾馆,『靓靓蒸虾』是其中最有名的龙虾馆之一。入夜,白天的暑热渐渐褪去,跑去吃宵夜。清蒸虾是招牌,虾子个头不小,虽然虾黄已经过季,但肉质依然饱满紧实,不加任何调味更能品出虾肉的鲜甜。蘸汁并非单纯的卤汁,而是浮了一层加入香料碎的花椒辣油,十分提香。全味虾球滋味也很足,吃得我直打喷嚏。
武汉热干面大赛第一名的店,地方有点远,却值得专程打车去吃。『罗氏热干牛肉面』的招牌是生烫牛肉,可以加到汤粉汤面里,也可以加到热干面上。牛肉片是腌好现烫的,爽滑弹嫩,热干面的麻酱调和的恰到好处,均匀地裹住每一根面条,既不腻口又满嘴香浓,搭配的萝卜干、莴笋干和自取的泡白萝卜味道都一级棒。店里是没有座位的,都在路边坐着矮凳就着高凳,于是我也过了一个很接地气的早。
纪录片《日出之食》中出镜的『徐记鲜鱼糊粉』,在老汉口车站附近的天声街菜场里,逛完早市的爷叔拎着大兜小袋挤进五六平方的小店,点一碗鲜鱼糊粉,加一根旁边现炸现卖的脆油条斩成小段就是一顿早餐。糊汤是用新鲜喜头鱼长时间熬煮到化做成的,细如发丝的米粉吸足了糊汤的鱼鲜,舀上几勺虾皮、萝卜干、香葱、香菜,颜色搭配以令人食指大动。大量胡椒粉的加入不仅吊出糊汤的鲜,更让人在冷气开足的小屋里依然吃出满头大汗,若是寒冬来一碗这样热辣的糊汤粉会是何等的舒坦畅爽。PS:猜猜喜头鱼是什么鱼?
在武汉,烧麦有个美丽的名字叫烧梅,『严老幺烧麦』是武汉公认的烧麦最好吃的店,不过看起来排豆皮的队伍比排烧麦的更长。姐倒是觉得这家的冰镇清酒最优秀,比喝过的几家味道都浓,入口舌尖会滑过一阵清冽感,之后的清爽酒香久久不散,等烧麦的时候来一杯,排队也有动力。重油烧麦的糯米馅料里拌入了黑胡椒粉,所以油香味重却不觉得腻,如果胃口再大一点,能尝尝豆皮就好了。
武汉的鸭脖因为池莉笔下的《生活秀》而走红,外地人去武汉,手信一般都会选择精武路第一家或者周黑鸭的鸭脖,但『汤老头』是在本地人中口碑很好的。可惜店里现抽的真空包装就能保存两三天,只好买两根当场吃了。鸭脖略有些瘦,但卤味很好,不似精武鸭脖那么辣,也不及周黑鸭香料味那么重,很是喜欢。
蔡澜在雪松路吃潘驼背腰花粉的时候有一个情节,他问附近还有什么好吃的,地陪小伙子想了一下,跑出去买了几只锅盔回来,蔡澜尝过之后满意地抱了一下地陪。姐搜索了一家附近,判断是这家『矮子锅盔』。锅盔的饼坯是点单之后现擀现烙的,需要三五分钟。烈日下的等待是煎熬,但绝对值得。姐最喜欢红糖口味,热乎出炉的锅盔酥脆喷香,薄薄一层红糖浆散发着淡淡的香甜。之后每次从那店路过,不管是饿着还是饱着,都想买一张来啃,这就是无法抗拒的美味魔力。
『金焱牛肉粉大王』也是那个出租司机推荐的店,可见在外地打车遇到一个爱吃的司机是多么幸运的事。粉店在锅盔店的隔壁,两家可以搭配着吃。牛杂粉小份20元,作为过早的食物来说有点小贵,不过牛杂份量很足,牛肉软嫩,牛肚、牛筋弹嫩,宽河粉爽滑筋道,红油汤辣而不燥,吃得人很舒坦。喝了著名的二厂汽水,包装设计比较讨喜,汽儿不够冲,没有北冰洋喝完那么爽。
去年在重庆去了一家纯阳老酒馆(两天两夜七家店,路过的世界叫重庆),几道小菜一壶小酒,微醺后放松的感觉极好。这种酒馆在帝都很流行,做武汉攻略时发现『桃花醉小酒馆』也是类似的店,选了沿江大道附近的分店。环境、酒单、餐具的格调都够了,但下酒菜做的实在一般,除了葱油蚕豆,其它几个热销菜不是没有就是不好吃。桃花酒蓝莓酒品不出酒味,后来加了一壶20度的青梅酒才有了点意思。不过江滩公园还蛮好逛的,有露天游泳场、露天电影放映,还见到一只悠然散步的蛤蟆。
武汉人说水饺,其实是馄饨,武汉有名的水饺店是黄鹤楼附近的『小秋水饺馆』。清早坐车从长江大桥过江来到武昌,水饺店也是开在农贸市场里的。水饺形式跟江浙一带类似,加了虾皮紫菜调味的汤底,但味精放的太多,吃完嘴巴发干,感觉远不如上海的馄饨铺子,甚至不如上次在南京随便找的一家无名小店好吃,隔壁的欢喜坨倒是炸得倒是可爱,专程跑一趟是不必了。
豆丝是黄陂的特色小吃,用大米和绿豆磨浆摊成薄饼切丝而成。户部巷里的『老谦记』是武汉有名的豆丝百年老店,毛爷爷也曾经打卡过的。这家的炒豆丝分枯炒和湿炒两种,枯炒就是把干豆丝过油,炸到金黄硬翘,焦香酥脆的豆丝浸在湿润挂糊的牛肉蘑菇浇头里,软中带硬,口感搭配很有新意。不过户部巷倒是没什么可逛的,昔日的早点第一巷,跟王府井小吃街差不多。
打卡指数★★★
离户部巷不远的粮道街也有不少好吃的店,但却比户部巷低调多了,据说粮道街的『赵师傅热干面』比随处可见的蔡林记更值得一尝。隔着老远就看到占据人行步道排队的人群,这些人倒不是在排队热干面,而是排队买油饼包烧麦,尽管这家的热干面非常好吃。空心的油饼现炸出锅,趁热用铲子划开,塞上三四只重油烧麦,酥脆的油饼搭着软糯的烧麦,跟糯米卷油条异曲同工之妙。
汤包也是武汉人过早的选择之一,苏式汤包在武汉应该不会比在苏锡常更优秀,不过刚好雪松路上有两家挨着的汤包店,其中的四季美还是老字号,貌似隔壁的『今楚汤包』评价更好些,就选了它。西红柿汤包,皮子薄薄的淡粉色色,汤汁还算丰富,就是价格小贵,一笼十个要19元。
肉圆、鱼圆和肉糕是黄陂三大特产,雪松路东北入口有一家『杨永兴黄陂三鲜』的外卖店,是半成品回家再加工的。这家店里卖的一种怪味蚕豆却特别好吃,兰花豆的外观,重庆怪味胡豆的味道,没有那么麻,口感更酥脆,很多已经炸脱壳了。下午在酒店咔嚓咔嚓全吃光,后悔没有多买几袋,强烈推荐可以买来做手信,因为淘宝上是搜不到的。
『巴厘龙虾』是雪松路上又一家有名气的小龙虾店,光这条街上就有两家分店。油焖虾是潜江小龙虾的常用做法,小龙虾被剪掉虾头、开了背,更加入味,煸炒时很多香料,滋味香浓。但是相比靓靓家龙虾的稳定均衡的品质来说,这家的虾子虽然有半数带黄,却也有1/4左右缩壳欠新鲜,尤其是蒜蓉龙虾。好比嗑瓜子嗑的满口香时,突然吃到一粒坏的,那一嘴苦涩味实在扫兴,所以只能两选一时,我会选靓靓蒸虾。
『王师傅豆皮』就是之前司机师傅提过以前的老通城的传人在店铺被拆之后,另起炉灶开的店。我们去的早还没有开始排队,一份三鲜豆皮,一碗清酒一碗蛋酒。清酒和蛋酒还是犯了通病,缺乏酒味,但豆皮确实好吃,糯米的黏性足够,拌入的笋丁肉丁豆干丁很有滋味,尽管没有什么卖相。隔壁现炸的面窝也很赞,联想到之前小秋水饺隔壁的欢喜坨,金焱牛肉粉隔壁的锅盔,大概只有水平足够,才有资格做网红店的邻居吧。
开着导航一路寻,转进两条死胡同,问了一位大爷才找到这家在两座破旧居民楼夹角中的『花子牛肉粉』,店家每天早上营业,十点半就收摊,所有的粉都是老板亲手烫煮。牛肉、牛肚、肉丝三合一的粉,卤料香浓软烂,雪白的圆粉裹着诱人的红油,看着就很有食欲。不过还是味精加的比较重,相比我更满意金焱牛肉粉。
打卡指数★★
公安的牛肉十分出名,刚好雪松路上就有一家『肖记公安牛肉鱼杂』,临行前最后一餐就选了这里。招牌的三道:牛肉三鲜、石锅鱼杂、牛肉春卷都想吃,可惜我们只有俩人,舍掉牛肉三鲜,结果牛肉春卷也没有了[沮丧脸]。石锅鱼杂是鱼头、鱼籽和鱼泡,鱼籽细腻,鱼泡脆弹,原本就有些辣的汤汁,在热锅子里翻滚,大夏天吃也是酣畅淋漓。
除了过早,在武昌的那个上午,还顺便腿着逛了一下『昙华林』,类似武汉版的南锣鼓巷,但宽敞很多。工作日的上午游人很少,时不时飘过一片云朵遮挡住阳光,还是蛮惬意的。选了一家性冷淡风的咖啡馆吹吹冷气、歇歇脚、发会儿呆,顺便看看云。
1、武汉行最佳时间还是在三四月份樱花季,这会子来还是有些热,尽管姐战斗力强,但小店大多没有冷气,食欲难免还是受些影响;
2、早先“户部巷过早、吉庆街宵夜”的说法已经过时了,如今万松园雪松路美食街已有取代之势,若以吃为主要目的,强烈推荐住这一带,2号线王家墩地铁站附近的诺富特和锦江都可以;
3、武汉的交通拥堵比较严重,很多单行道,转向灯时间也很短,高峰时段还是选择地铁快捷一些;
4、在武汉最不喜欢的一点是,武汉到处溜达的狗太多了,也不知道是家养的还是野狗,经常走着走着就蹿出一条,吓得我一身冷汗。别怪姐胆小,这狗都是真狗,疫苗可不一定是真疫苗啊。
就这样,姐结束了三整天的武汉行,因为天气炎热加上营业时间限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集中在上午吃的,算得上是真正的“过早”,而且大多数店铺看起来都是苍蝇馆子。其实成就武汉“早餐之都”称谓的,也正是这座城市骨子里的烟火气,在一条条市井小巷、一个个喧嚣菜场中,时光就这样被裹进食物的香气里,温柔地消磨掉了。
编辑:冯莉 9818
【瀚海美食】嗝~~~向天再借一个胃,我还要去广州(西关小吃篇)
【情系科大】校友大叔们都在追忆湘皖,我看有必要祭出牛牛国际来镇场子了
欢迎点赞、留言、打赏、投稿、和分享转发!如需转载请留言。投稿、荐稿或投诉请电邮 hzhang9@at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