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果里 | 于旧街窄巷里寻找南京

2017-05-31 妙研 王烨 二十八宿

一片低矮老旧的平房,逼仄的杂货铺,门前晾晒的花被单,路边下棋的大爷为了一个子争执不下,花猫伸了个懒腰又眯上了双眼。南京的老城南,还有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光影,如同阳光下透出的尘埃,陈旧而妥贴温暖。

初次来青果里的人,也许会迷失在这街巷里。四处张望,抬头,循着一方褪色的指示牌再向小巷深处走去。

走了二三十米,眼前一下子柔亮起来,暖色砖墙,满眼清新的怡红快绿,老城南的灰色调瞬时如扬沙般淡出。对,这便是了——青果里。    

妮可和燕姐正坐在吧台边弹着吉他唱《我要你》。推开门,两张笑盈盈的脸转向我们。

 

“2007年自驾新西兰,让我彻底爱上了那些迷你袖珍、形态各异且弥漫着浓浓人情味儿的家庭旅馆。”

将残破而质朴的石头房子,改成了承载记忆的乡居酒店,老唐的未见山·石山下在南京民宿圈中早已声名赫赫。而这种对光阴、旧物的迷恋,却始于青果里。

多年前,老唐在南京创立“TINGOO青果”,一家有着老城南味道的茶社。所有的地板、墙砖、桌椅家具,都是城南拆迁淘来的旧物,经重新加工利用,构筑了他心中的文化乌托邦。在青果的打造过程中,老唐见识了被拆得七零八落的老城南,也深感到,对城市记忆的留存,还可以做得更多。

突然,脑海中闪过了一道光。

那是2007年的一次自驾新西兰之旅,老唐在一家不知名的小镇旅馆里,读到了主人手写的册子,原来小镇是新西兰南岛第一个亮起灯光的地方,所以居民都自豪地称之为“光之城”。

“旅宿本就应该成为某个地方和旅行者之间的纽带,引着来客深入最值得体验的当地。”

“TingooInn青果里”,一间开在老城南的客舍。是留住时光符号的驿站,也是引着外乡人探索南京味道的向导。

第一间青果里在陈家牌坊23号,由于旧城改造的关系,在南京举办青奥会前夕被拆迁。老唐开始寻觅第二处心乡,直到他发现了六角井。

 

“无论日子如何匆忙

大树也不会加速生长。”

青果里最显眼的当属庭院中的一棵巨大泡桐树,它其实是这里的灵魂所在。

2012年7月2日,老唐遇见了南京金笔厂的这座旧房子,准确地说,是一眼相中了院子里的泡桐树。历经了2个多月的各地奔波选址之后,老唐把他与这株泡桐树的相遇形容为“如在沙漠中遇见绿洲,惊艳狂喜”。

泡桐树长在院墙里,与墙“共生”又与之抗争,生命的张力几欲把墙体肢解。它已有四五层楼高,安静地凝视着脚下众生,春天,满树紫色的花朵又柔情万种地装点了这片旧时光。

仅仅因为一棵老树、一面石墙就拿下一座旧房子,立志打造一个小而美的民宿,这的的确确很符合老唐的风格。

为了保护这棵泡桐,他不得不挖空一部分墙体为其让渡生长空间,并再砌两道墙做加固处理。

他邀请先锋书店的设计师陈卫新担纲青果里的改造,顺着老厂房原本的腠理,经一个多月的推敲才完成最终设计。施工开始,老唐深度介入,他和工人早已合为一个团队,会议就在工地现场开,想好了就动手。

细工靠慢活,楼梯即是一例。因为消防的需要,青果里开了楼板做楼梯。在钢楼梯和混凝土现浇楼梯的方案中,老唐选择了后者,因为结构更紧固,上下楼踏步的噪音也更小。而这是费时费工的工程,一楼挖地做圈梁地基的时候尚是秋天,做到顶楼结构拆模板时,业已入冬。

“无论日子如何匆忙,大树也不会加速生长。”泡桐树边的这句话,或可以用来形容青果里的诞生——耗费8个月的时间,一点一滴按照理想中民宿的样子慢慢打磨,不急不躁。

 

“时间沉淀下来的东西是最可贵的”。

恋旧,把旧物做出美学文章,是唐所长

沿袭了青果的传统,在青果里,举目皆是旧物。

周边仓巷拆迁,别人弃掉的老木板、旧砖、废报纸偏偏都入了老唐的眼。用板车三轮车各种方式蚂蚁搬家似的运至青果里的施工现场。

这些东西不值钱,但是旧物新做,挺费事。

工人把老木板刷上彩漆,拼接,做成了大堂的长桌,客房里的地板、衣橱,还有楼梯的台阶。一楼公共空间的部分砖墙用的是循环使用的老砖,在搬运过程中破损的砖块,老唐也想着法子让它们派上用场,于是就有了青果里特有的半砖墙。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华日报、解放军报、文汇报经防水处理做成了墙纸。破碎的黑瓦弃之不忍,就被嵌在了客房阳台的水泥地上。

青果里的5处店招,其实都是老门改的。一楼进门处的小圆桌、小靠椅、九宫格状的红色窗棂,二楼走廊里花鸟纹样的老矮柜,竹编的行李箱,热水瓶、缝纫机、卡带机 ……都是搜罗来的老物件。

 

怀旧的青果里文艺气质和民谣歌手分外契合。

一枝园、二板桥、三条巷、四牌楼、五福里、六角井、七家湾、八卦洲、九华山、十字街、百子亭,青果里的11间客房都以南京的老地名命名。

空间是怀旧的,周边的街巷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模样。站在青果里的二楼便能看到一片老城南的低矮平房,树枝高过了房顶,探出生命的绿色。

因为这种怀旧的气质,青果里自开业来便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入住,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宋冬野、马頔、好妹妹等民谣歌手。

2013年6月,宋冬野入住“二板桥”,并在微博上po文“着实好地方”。半年后,他来宁演出,再次选择了青果里。同年,好妹妹乐队做完《南北》专辑的签售后,也选择了青果里,两人还在大堂吧的老窗棂前合影。

在大堂的红砖墙上,你还可以找到尧十三、晓月老板、Jam等民谣歌手的签名。

本土作家张嘉佳也曾在一枝园为他的台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拍摄封面。

明星来得多了,也引发了一些小插曲。

尧十三来的那次,迷妹们收到线报,把剩下的房间全部订满,只为和偶像“共眠”。

宋冬野和好妹妹都曾在青果里的“同房日志”上留言,不过却被后来入住的粉丝偷偷撕走。

2017年民谣歌手Jam在青果小剧场做了一场跨年演出,在青果里办入住时,便有一群迷妹跟进来索要签名合照,令管家燕姐和妮可措手不及。

当然也不乏浪漫的时刻。晓月老板来的那天正值冬月,天有些微雨,没什么客人,他在大堂里弹着吉他,为晚上的演出做最后的练习,小“粉丝”燕姐听得出了神。

 

“我们这一辈子,往往取决于遇见谁。”

前段时间,妮可和燕姐闲来无事,在朋友圈里吼了一嗓子,“谁要送我招财猫”,一大拨招财猫从全国各地飞到了青果里,吧台后的架子上摆了一长排。老唐也送了一个,他以为那是最大的,“其实并不是!”

“到青果里之后,我胖了六斤,”燕姐做幽怨状。因为太多客人回家后不断给她们“投食”。“宁波的客人寄来了海鱼、海螺,海南的客人寄来了蜂蜜红薯干……”

燕姐热情幽默,妮可英文超好,两位管家一搭一档,为青果里带来了多少温暖。

院子里有一幅青果里周边手绘地图,汪家馄饨、蓝老大糖粥藕、莲湖糕团等地标美食一应俱全。但最吸引客人的却不是这些网红,而是跟着燕姐、妮可在旧街窄巷里,找寻一些连本地人也未必知道的无名小店。“吃宵夜去中华门砂锅,夜里一两点钟也爆满,还有家无名馄饨面馆,91年就开了,什么时候去都要排队……”

两位管家并非土生土长的南京姑娘,对周边如此熟悉,是因为她们用双脚丈量了老城南的街巷。

客人没零钱坐公交,燕姐随手递上自己的公交卡,晚上则收获了一大束鲜花。一群浙江来的年轻人在附近吃海底捞,也不忘给妮可打个电话,“好吃,速来。”

到青果里的老外也有不少。“This is what I want!”一位德国姑娘站在青果里的二楼,望着窗外未加修饰的老城南,兴奋地叫起来。

这就是异乡客想要的南京,也是青果里想要留住的“城南旧事”。

这里,有岁月的光,照亮来时的路。

 

青果里六角井客舍

地址:南京中山南路555号世界之窗茶艺园

电话:15380995113


欢迎转发朋友圈

原创不易

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精品民宿》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由日发行量排名全国都市报第一的扬子晚报重磅打造。该杂志是中国第一本,也是目前唯一一本分享高品质民宿信息、探讨民宿发展潮流的优秀期刊。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最新一期精品民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