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否定之否定看佛法真理

2017-04-26 觉悟当下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法华经》和《楞严经》真正体现出佛法的真理性。它适合于各党各派各阶层,包括畜生,包括无情的天地万法。如果有一样不适应,这不叫真理。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么简单。好人坏人,泥巴瓦块,他都能够摄受,都能够认可,而且他没有办法来否定。这才叫真理。

恩格斯在《世间论》中有这么几段论述:人类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到了成熟的阶段;第二段话,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说: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所以说恩格斯这几段话来讲,是非常权威的。那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有这么一段话: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在辩证法里涉及到的『量变与质变、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正好与佛法是相对应的。『对立统一』在我们佛法里来讲,实际上就是理性与事实的问题,也就涉及到三个如来藏的问题。

佛法里讲如来藏,我们讲【阿弥陀】三个字,『阿』就是讲空如来藏,可以对应于现代哲学所说的的「精神」;『陀』就是不空如来藏,可以对应于现代哲学里客观存在的「物质」;『弥』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可以对应于现代哲学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也就对应于【阿弥陀】三个字。天地万法超不出【阿弥陀】三个字,超不出三个如来藏,超不出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那这个变怎么变法?现代哲学有个量变到质变,佛法里就是讲一个叫修行证果,也是讲这个量变到质变的问题。那么变来变去,它也突不破『否定之否定」之规律。所以黑格尔用这个『否定之否定』规律来解释这个自然规律。

比如说:你们早上从家里到这个课堂里来,这是不是课堂对家庭的第一次否定?那当你们听完课再回到家庭的时候,是不是家庭对课堂的否定?是不是两次否定?叫否定之否定。你回到了家里,表面上看好像我还是我原来的人,其实是不是原来的人?你已经有变化了。

从数量上来讲,你经过了家门到课堂,课堂到家门,这中间经过了风吹日晒,跟原来的你一样不一样了?从思想上来看,你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心里是不是增加了新的内容?所以这叫否定之否定。如果你讲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呢,叫历史循环论。所以马克斯根据黑格尔这个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

人类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比较低下,过集体生活,是不是叫原始的公有制?那么后来由于生产力提高,有了剩余价值,其中一部分人利用这个剩余价值来剥夺另外一部分人,这就产生了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制,这就是私有制对公有制的第一次否定;那么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推翻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不是公有制对私有制第二次否定?经过了一次否定之否定,好像实行了公有制,好像跟原始公有制一样,其实一样不一样?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提升了。好,我们现在来回顾到佛法。

佛法讲什么东西呢?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没有出现之前,这个世界上一片风一滴雨都没有,我们就是个灵体。这个灵体什么都没有,但是来讲,什么都有,都保存在心里,它说变就能变。我们是假设这么个过程啊。那么因为这个灵体他什么都有,天地万法都是他,它是不是可以随缘变现出来啊?那由无形无相的空变成了有形有相的有,是不是有对空第一次否定啊?但是由于这种有啊,我们各个法界的众生各自执着,就受种种的苦难而不能解脱。那么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既可以现凡夫,也可以现佛。那么属于佛的那种成分,他就出来现身说法:赶快回头啊!宇宙人生就是这个道理啊!明白这个道理得到解脱啊!

所以当我们按照我们的自心本性的这种规律——原来天地万法都是我,都是一个念变出来的——我们何必搞种种的分别执着啊?如是观照,就在改变自己心态,改变自己行为,我们就能回到大光明藏中。在佛法里叫「入流」,进入大光明藏流。所以我们由本来的那个无形无相的没有分别的空,方便说为「原始佛」,原始佛由于没有经验而现出了十法界万法,所以造成轮回苦,这是不是凡夫对佛法的第一次否定啊?那么当我们在现在的凡夫位依照佛法的真理,再修行回到原来自在的本位上,是不是我们对十法界凡夫众生的第二次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我们回到了佛的位置上去,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原始佛,叫究竟佛。究竟佛它再也不会退到六道轮回,但是他可以再到六道轮回中来示现六道轮回教化众生。

下面是《法华经》中两段经文,对应说明这个道理。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法华经》序品

在十法界里,同名同号的诸佛菩萨不可胜数。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曾经在三十亿同名同号「释迦牟尼佛」法中修行,这是纵向的;西方极乐世界是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同名同号「阿弥陀佛」,这是横向;那么从究竟义来讲,它就是表法——万法同一个本体。

这个“二万”,说起来比较绕。《十善业道经》讲十种慈善功德,这十种慈善功德都具足「百界千如」;所以十善功德又叫「万善功德」;「万善功德」又具足自利利他,所以叫「二万」,这是佛以十善功德来教化众生。

颇罗堕":译作「利根」。没有哪一法不是利根,所有的法都是一个根,这就是「一心三藏」,这就是一个念。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増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法华经》序品

八王子”,在这里与八识相对照来解释。

“有意”:与「阿赖耶识」即「第八识」相对应。从如如不动的真心,起了一念业相;由于有了这一念业相,把我们的真空浑浊为虚空,浑浊为「阿赖耶识」,故名「有意」。从第八识开始就开始产生了「有」,所以第八识属于真妄和合之心。

“善意”:与「第七识」对应,也叫「末那识」,也叫我执。在「无明不觉有三细」里叫「转相」。怎么叫「善意」呢?它能把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性具功德转变为六种意识心;又能把六种意识心回光返照转为「大光明藏」,转识成智,所以叫「善」。转圣成凡,转凡成圣,都靠它。

“无量意”:很明显,第六意识心念念无量。它可以攀缘过去、现在、未来;也可以攀缘东南西北上下十方;又可以攀缘天人鬼畜、有情无情、无量万法;又可以攀缘生、住、异、灭,无量动静诸相,所以叫「无量意」。

“宝意”:与「身识」相对照。在没有看破之前,五蕴之身是个臭皮囊;明心见性以后,它是成就道行的法器。

“增意”:与舌识相对应。舌头贪著美味,搞人我是非,增长恶业;那么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又增长佛业、菩萨业。

“除疑意”:与鼻识相对应。我们看某种食品合不合口味,是不是用鼻子闻一闻就是为了除去疑惑,增加信心。

“响意”:与耳识相对应。

“法意”:与眼识相对照。眼睛能够分别无量的万法。

“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领一个四天下就是金轮圣王,金轮圣王福报很大呀!宇宙虚空,无奇不有。

"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闻父出家:注意!不是听说父亲出了家,这是懂得了父亲出家修行成佛,开了智慧。「闻」必有慧。出家是出烦恼之家,是出「两种生死」之家。"悉舍王位,亦随出家":故修行证果从「舍」开始。在见道位也好,证道位也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法的修证,归纳到一个字,就是「舍」,看你舍不舍。舍财、舍物、舍身、舍命、舍烦恼习气、舍我执、舍得一无所有,圆满成佛。佛法就这么妙,舍的当下即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舍了我执,当下是不是就快乐就自在?你即使坐在监狱里也自在。

我们在吃素之前,吃鱼、吃肉,是不是恨不得嘴里都吃臭了?其实,那时候也有时感到快乐,有时就体会不到快乐。开始吃斋以后吃一粒白米、吃一粒咸菜,是不是感到比山珍海味还甜还美?一口唾沫在嘴里,都像甘露水一样甜甜的,是不是?所以什么叫苦?什么叫乐?全在于我们一念心。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转轮王不当而出家?为什么顺治皇帝,江山美人放下,来剃头?为什么唐朝的庞居士把万贯家财扔到海里,靠打几双草鞋来度日来修行?谁有智慧,谁没有智慧?

"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发大乘意」,怎么「发」呢?在八个意识心里来做文章,以第七识为轴心,我们只要学会「转识成智」。

打比方,比如我在这里讲「阿弥陀佛」,这就涉及到六种意识心。耳听音,是不是耳识?那我这个「阿弥陀佛」,它有字形,是不是眼识?从殊胜意义上来讲,它还有香味。鼻子也能闻,舌头也能尝。但是我们人道众生烦恼心重,你体会不出来。那么「阿弥陀佛」,还有字义,是不是意识啊?这六种意识心怎么发出来的?就跟电力一样,可以点亮灯盏,可以运转风扇,可以播放收音机。这就是第七识。那么第七识在转出来之前,第七识那个后面有没有「阿弥陀佛」四个字啊?那就是「有」。那个「有」有没有任何形相?没有!那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我们在七识转的时候,七识跟真心是不是合为一个第八识?如果我们强词夺理的话,可以把真心变成第九识,第九识就是我们原来的那个无形无相的真心。那当我们转回来原来的真心,你再想一想这个原来的真心,它是原来的真心吗?不是了。所以原来的真心叫「本觉」。

那么原来的真心,由于一念无明妄想,现出了七识、六识以后,再由六识、七识回到原来的真心,它是不是经过了时间、空间和万法,它变了没有?这个时候变成了「究竟觉」。所以我们不妨发明创造,把「究竟觉」可以说成第十个心。但这种说法是师父在这里方便创造,其他人没有讲过,我们这样讲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所以这叫「发大乘意」,就是这样「发」。会发,我们要常发、常常发,这叫「养悟」。不养悟,我们这六种意识心容易退转。但是开了悟的人,即使在六种意识心上退转,他也永远不落三恶道。

"皆为法师":没有见道之人,讲种种善法,无非邪说。《楞严经》云,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凡是不能讲「第一义正法」,统统是戏论法。即使佛金口玉言所讲一切的善法也不例外。

"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从纵横两个角度观照。所谓「纵」,在过去世中老修行,追随诸佛,在其座下成就;所谓「横」,当然是指「明心见性」,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万法万相,皆是一人一念。这样的「善本」,如佛在《法华经》所讲:我独无所畏。

「 弘扬传播 〈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功德不可限量!」


历代高僧大德如此重视《楞严经》,因为《楞严经》存在,佛法就存在,《楞严经》如果毁灭了,佛法也就毁灭了。


免责声明:内容转自网络,版权终归原作者所有

与别人分享是一种美德!随手转发功德无量!

觉悟当下.您身边的善知识!
智慧.慈悲|免费公益的佛学平台
小编邮箱| 752458221@qq.com

欢迎投稿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完整系统学习印广门清法师 《法华经》《楞严经》视频!点下面蓝字 "阅读原文 "

进入法华论 http://www.fahua12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