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 | 战场上抽丝剥茧的病毒“侦察兵”: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

廖维佳 广东卫生在线 2021-02-22

 
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的战场上有这样一支专业队伍,他们的工作内容在大多数人听来都会觉得一知半解——流调、检测、预判、问询……他们不像医护人员那么瞩目,却是战场上的一把尖刀,在万千头绪中抽丝剥茧,揪住病毒这头疯牛的鼻子,遏制它们蔓延,为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为高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先机。
 
如果不是有他们,受感染的病人也许会无可计数,再多舍生忘死的医生也忙不过来,这些幕后英雄,就是疾控工作者。
 
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广东省疾控中心”)就有这样一名“老兵”——现任中心副主任宋铁,分管公共卫生应急、传染病预防控制、病原微生物检验等工作的他经历过SARS、甲流、埃博拉、登革热、MERS等等“战役”,也获得过“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当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再一次跃马扬刀,冲锋在战场最前线。

▲宋铁在广东省政府新闻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疫情研判

他的战斗开始得比大多数人都早。
 
“从2019年12月30日舆情事件发生后,广东省疾控中心便进入了战备状态。”宋铁说,包括跟国家疾控中心以及湖北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对疫情进行追踪和研判。准备工作还包括建立应急组织架构,完善相关工作技术方案等。
 
1月7日,国家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1月14日,广东深圳出现首起疑似家庭聚集性病例;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广东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家住深圳南山区的66岁男性。“从无到有出现病例,在以输入性为主的定位下,我们从14日就已经开始做出相关应对措施了。”宋铁说,当天,广东省疾控中心启动内部应急响应,组成8个工作组,建立每日疫情会商机制,全面部署全省疫情防控工作。
 
包括宋铁在内的疾控专家们在对广东省早期的几个病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输入病例的同时都有家庭成员发病。其时,大众获知的信息依然是病毒是有限人传人“但根据广东发病人员的特点,我们猜测它是人传人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宋铁说。
 
他们马上将这一特点向上级报告,“这种病毒传播太快,超出了我们对SARS的认识,有可能更贴近于流感。”宋铁说。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一锤定音——新冠病毒人传人。1月23日,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为国内最早采取此措施的省份之一。

宋铁将广东能如此快速做出反应的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应急转速特别快,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非常愿意接受专家意见,以科学循证为决策做支撑。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的精准性、监测能力以及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截至3月7日24时,广东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52例,累计出院1250例。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广东这一成绩相当漂亮。
 
 

逆行,到现场去

面对新冠肺炎这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想要控制它的传播,有三个重要环节不能忽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如果其中一个环节被控制住,传播链断了,疾病也就不能再猖狂。如何发现这三个重要环节?这就需要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来大展拳脚了。
 
广东省疾控中心启动应急响应时建立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组,至2月18日3次扩充形成21个突击队,采取分片区包干制,实现全省21个地市全覆盖,每天收集汇总病例信息,分析流行特征,向上级报告。
 
宋铁也马不停蹄辗转于多个地市,“除了做常规的流行病学调查之外,还要对基层做一些技术指导以及科学循证工作。”
 
广州、佛山、中山、阳江等地市的首起疫情事件都是他带队去进行处置的。面对大家避之不及的确诊、可疑病例、医院隔离病区、发热门诊,他们逆行而上,毫不畏惧。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的疾控人

宋铁要收集患者发病前14天的活动,以及发病后到就诊期间的活动轨迹、接触的人员,不放过一丝病毒的线索。判定可能的感染来源,找出发病后的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隔离。
 
掌握密切接触者的线索和范围后,找到与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员就成了关键一步。家人、同事、朋友,甚至同一家餐厅吃饭,同乘一个交通工具的陌生人,虽然如大海捞针般艰难,但一个也不能漏掉。
 
宋铁坦言这个过程非常辛苦,“有时候调查对象会不太配合,或者记忆出现偏移,甚至隐瞒、撒谎,这就要求我们调查人员不仅需要专业医学知识,还必须懂得社会学乃至刑侦,去循循善诱、抽丝剥茧,必要时还会请相关部门协助核查。”他会庆幸确诊患者的活动范围小,“比如深圳的那位患者,他是自驾车回来的,接触的人群不多,我们的工作也会轻松些。”
 
事实上,这样的辛苦宋铁经历的太多,而他感到骄傲的就有2015年的狙击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5年5月,韩国1例确诊MERS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香港入境广东惠州,并已出现发热,怀疑为MERS病例。宋铁率领团队奋战16天,力阻该病扩散,“我们做得很成功,这个病就没了,没有扩散,不像韩国那样出现超级传播者,造成多人死亡。” 
 
“虽然这次的疫情来得更加突然和迅猛,但我们动员了一切力量,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在防扩散、防输入方面都做得很不错。”宋铁说。

 ▲广东省疾控中心派出精干队伍赴湖北支援

 

回应公众关切

早在1月21日,广东省政府就举行了首场疫情新闻发布会,是全国最早的抗疫专场发布会之一。从那时起,广东逐渐将召开疫情新闻发布会形式常态化,用透明的姿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传递着战疫信心。
 
宋铁也多次出席发布会,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如如何选戴合适的防护口罩;普通民众如何预防传染;不同人群如何鉴别自己的感染风险;如何防止复工复产后疫情传播;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复阳是什么原因、有无传染性等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连轴转的工作状态下,宋铁依然联合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何剑锋,加班加点主编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一书。


该书于1月23日发行,成为全国最早的关于新冠病毒的科普读物。书中采用问答形式,分常识篇、症状篇、预防篇和误区篇四个部分,让大众正确认识此次疫情的发生发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易感人群、传播途径以及规范的防护措施等,旨在拨开笼罩在大众头上的疫情疑云,扫清因不明真相而产生的不必要恐慌和错误解读,引导大众树立对此次事件正确的认识态度,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
 
与为患者展开救治的医护人员相比,这些奔忙在防控传染病一线的疾控人们,他们的付出总会被有意无意的忽略,是一种隐秘的伟大——当记者如此向宋铁表达时,他笑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只要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了。”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致敬01.怕哭花护目镜的95后小姑娘,也是病房里的“笑声担当”

👉致敬02.钢铁女侠邓西龙:每次重大疫情都冲在一线

👉致敬03.应急老兵迎战新冠,智慧战疫经验推向全国

👉致敬04.守护方舱通道的00后:不让任何一位战友带着病毒离开

👉致敬05.咽拭子采集员:病毒在眼前飞,也要靠过去

👉致敬05.十九大代表许可慰:抗疫最前线的“拼命三郎”

👉致敬06.国士无双:院士在春天里的七个瞬间

👉致敬07.在战场写情书的90后护士:最坚硬的鳞片带去武汉,最柔软的心留着想你

👉致敬08.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09.驰援荆州护士曹秋明:有国才有家,奔赴前线亦是对父母的孝

👉致敬10.麦志华:手术第二天回归岗位的他,有一些基层防疫的“实用小妙招”

👉致敬11.120转运者:在密闭车厢里,稀释患者的恐惧

👉致敬12.余红兵:在港口采集咽拭子的日与夜,守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道关




邀你投稿

在援助湖北医疗队、省内定点救治医院

和基层等战疫一线中

如果你有

医务工作者、防疫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的感人故事

欢迎点击以下小程序给广卫君投稿

表现突出、事迹过硬、作出贡献的均可


记者|廖维佳
编辑|尹蓁   责编|周颖怡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