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 | 夫妻医生同抗疫,守好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点大门

周颖怡 广东卫生在线 2021-02-22


3月17日晚上8点半,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接到上级紧急任务,需紧急调派医护人员进驻新开设在越秀区的新冠肺炎疫情重点国家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隔离点。


在特殊时期,面对如此风险高、情况复杂的任务,广州市越秀区儿童医院副院长张涛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作出了简短而有力的回答,“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和廖嘉仪吧!”
廖嘉仪是该院住院部二区主任、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值得一提的是,张涛和廖嘉仪两人都是越秀区儿童医院儿科专业博士,也是该院少有的双职工医生夫妇,时常有同事开玩笑,“他们是双剑合璧”。


▲张涛和廖嘉仪在集中健康观察点一起讨论工作细节


“我们把大家带进来,

也一定要把大家健康安全地带回去!”

张涛和廖嘉仪带领8人医护团队进驻隔离点,张涛负责团队全面工作,廖嘉仪是队长,其余6人是相对年轻的骨干力量。


驻点后,他们根据实际情况,按照院感防控进行布局——三区域、两通道……既要让旅客行走路线最短,以照顾他们已身心疲惫的状态,又要使驻点医务人员得到最有效的保护,使整个接待流程安全、顺畅,切合疫情防控政策的各项规定。


驻点至今,医护团队先后进行了2次驻点院感防控培训,均在当天工作完成后立即进行。


▲循环多次的院感防控培训才能使个人防护不留“盲区”


虽然驻点医护人员在医院经历无数次的穿脱防护服、隔离衣的练习,但在直面防控一线工作时,仍加倍小心。


张涛和廖嘉仪提出,设置穿防护装备专用区域和脱防护装备专用区域;在驻点设置感控督导员,以督导医护人员每一次的穿脱防护装备,尽最大程度保护驻点医护人员安全。


“我们把大家带进来,也一定要把大家健康安全地带回去!”张涛和廖嘉仪带着团队进驻隔离点当天,已经暗暗下定了决心,并一直坚持着。


▲穿得严实,脱得安全,才能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入境人员健康观察隔离,守好社区防疫大门

张涛和廖嘉仪带领驻点医护人员每天严谨细致地开展工作,如近距离接触旅客,为其登记资料,咽拭子采样,每天两次面对面测量体温,以及为有不适症状的旅客查房等等。


为了做到不遗漏、不出错,遵守规程而又能体现人文关怀,实现工作程序化,沟通人性化,他们经常反复讨论每一项工作的流程和细节。


▲每天早上提前讨论当天工作细节


▲宣讲最新相关政策


▲资料登记处是旅客对驻点产生第一印象的地方,必须要重视每一个细节


▲每天两次的面对面体温测量和不适症状的询问,也需要进行演练,以便让旅客感受到友好亲切,而且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主动请缨,把入境儿童旅客送过来

张涛主攻的专业方向是儿童呼吸领域,也是越秀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专家组成员,在新冠疫情早期参与编写了《广东省儿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专家共识》。医学中文核心期刊《广东医学》在2月10日网络首发了该文章,这是广东第一份在医学杂志上发表,关于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新冠肺炎诊疗专家共识。


在开展驻点工作的第一天,张涛和廖嘉仪就向上级部门提出,“带着孩子的旅客,可优先安排来我们这个集中健康观察点,这里有能力保障儿童旅客的健康。”


上级部门立即回复:“有你们在,有越秀区儿童医院医护在,小孩就更有保障了!。”


张涛和廖嘉仪所负责的健康隔离观察点至今累计接待未成年人4人,年龄最小的一位是刚满1个月的小婴儿。


▲廖嘉仪为刚满1个月的小婴儿进行咽拭子采样


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

集中健康观察点的工作是一个锻炼人意志、毅力、体力以及综合管理能力的地方,更是一个锻炼沟通能力的地方。


张涛和廖嘉仪带领团队面对的人群有上至80岁的老爷爷、下至刚满月的小婴儿;有旅居国外的华人华侨,以及来自伊拉克、叙利亚、摩洛哥、英国的外籍人员。


对于不懂中文的入境人员,廖嘉仪在留学期间锻炼出的英语口语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她以英语向他们介绍中国政策,咽拭子采样的必要性,以及讲解采样需要如何配合,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为入境人员介绍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等


在集中健康观察隔离点,医护人员改掉了称呼习惯,称所接待的人员为“旅客”,而不是在医院接诊时的“病人”,这些细节都体现着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


▲驻点护士与聋哑澳洲华人进行书面沟通交流


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护目镜、面屏上常常蒙上一层水雾,阻挡视线;脱下防护服,全身衣服湿透;摘下口罩和护目镜,压痕布满脸……这就是驻点团队每天的工作写照。


四海之内皆兄弟,苍穹之下地球村。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大流行的当下,为做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把好入境人员健康观察隔离工作的这道关口,显得尤为重要。


张涛和廖嘉仪带领团队,用专业和专注完成各项防疫工作,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坚信,万众一心,勇者必胜!



3分钟公益音乐MV《战疫英雄》

向我们的战士致敬↓↓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致敬01 | 怕哭花护目镜的95后小姑娘,也是病房里的“笑声担当”

👉致敬02 | 钢铁女侠邓西龙:每次重大疫情都冲在一线

👉致敬03 | 应急老兵迎战新冠,智慧战疫经验推向全国

👉致敬04 | 守护方舱通道的00后:不让任何一位战友带着病毒离开

👉致敬05 | 咽拭子采集员:病毒在眼前飞,也要靠过去

👉致敬06 | 十九大代表许可慰:抗疫最前线的“拼命三郎”

👉致敬07 | 国士无双:院士在春天里的七个瞬间

👉致敬08 | 在战场写情书的90后护士:最坚硬的鳞片带去武汉,最柔软的心留着想你

👉致敬09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10 | 驰援荆州护士曹秋明:有国才有家,奔赴前线亦是对父母的孝

👉致敬11 | 麦志华:手术第二天回归岗位的他,有一些基层防疫的“实用小妙招”

👉致敬12 | 120转运者:在密闭车厢里,稀释患者的恐惧

👉致敬13 | 余红兵:在港口采集咽拭子的日与夜,守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道关

👉致敬14 | 战场上抽丝剥茧的病毒“侦察兵”: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

👉致敬15 | 江山平教授团队:磷酸氯喹老药新用,缩短新冠肺炎转阴时间

👉致敬16 | 尹平:在武汉,我们帮助受难的人更好完成心灵自救

👉致敬17 | 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带出的“敢死队”:把武汉最危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致敬18 | 护士李书英:把最细致的护理服务带到荆州

👉致敬19 | 首发!原创音乐MV《战疫英雄》,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致敬20 | 广东援藏医生逆行战疫,到巴格达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致敬21 | 金银潭医院里来了位事无巨细的“黄妈”

👉致敬22 | 广东医疗队的石首战役:从死守到决战

👉致敬23 | 甘照宇:在隔离病房里,做慎终如始的“医心者

👉致敬24 | “大管家”段孟岐:下班都要清点队友人数,一个都不能少

👉致敬25|带着钟南山院士团队战术,抗非英雄徐远达逆行武汉

👉致敬26 | 机场大厅的白衣守护者:不错漏一人,才能保护更多人

👉致敬27 |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致敬28 | 郭亚兵:抗疫老兵的新征程

👉致敬29 | 高元妹: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那些无言的支持

👉致敬30|疫情防控守门人王晓毅:宁愿多跑多问多做,也不能漏了迟了

👉致敬31|张忠德:抗疫大将军的武汉故事

👉致敬32|整建制驰援,深圳这家医院派18人突击队支援“好兄弟”

👉致敬33|桑岭:抗击新冠肺炎国家队里的80后

👉致敬34|“抗非老将”张丽随: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希望

👉致敬35|金域医学:第三方核酸检测,民间队伍彰显“硬核”力量

👉致敬36|雷神山坚守医生王晓锋:只要还排班,我就坚守下去




邀你投稿

在援助湖北医疗队、省内定点救治医院

和基层等战疫一线中

如果你有

医务工作者、防疫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的感人故事

欢迎点击以下小程序给广卫君投稿

表现突出、事迹过硬、作出贡献的均可

记者 | 周颖怡
编辑|任君飞   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 | 曹越英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向战疫英雄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