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 | 58岁感染科老将:我还是个靓仔,还能迎战

岳超群 广东卫生在线 2021-02-22


1月22日晚,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了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患者,感染科主任钟备第一时间冲向战场。进隔离病房前,他给家里发了个视频通话,挂断前,儿子叫住了他,欲言又止。36年从医生涯里,钟备先后经历过流行性脑炎、SARS、甲型H1N1流感病毒、H7N9型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儿子并不担心经验丰富的父亲会发生感染的风险,但是,他已经58岁了,穿戴全套隔离防护服、N95口罩的情况下,身体吃得消吗?


“其实我还是个靓仔,还能迎战。”钟备若无其事地笑笑,隔着屏幕对儿子挥挥手,放下手机表情凝重,他知道,硬仗可能就要到来了。


平战结合体系下的从容应战

患者于第二天确诊。迎战一种全新的病毒,压力颇大,医护人员严肃的表情和匆忙的脚步,透露出氛围的紧张,但没有恐慌。

得益于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力倡的平战结合应急体系,战队已经做好准备。1月20日,医院全面启动战时状态;21日,隔离病房准备好10张病床随时待命,发热门诊严阵以待;23日,感染科备用的应急病房33个病床全部投入使用。作为一个地处粤北山区的地级市,按预判,这样的储备能满足前期需求。

应急体系的医务人员分为三个梯队,除了感染科本身的医资力量,也包括部分有过感染科轮值经验、且按期接受培训和应急演练的医护人员,绝大多数都有ICU轮值的经历。平时,他们奋战在不同的岗位,一旦有疫情发生,则迅速集结成一支应急战队。2017年埃博拉病毒肆虐时,医院接诊了一例非洲籍发热病人,虽事后证明是一场虚惊,但应急体系及时妥善的应对,也展示过队伍的战力。

“也没有特别动员,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一到,第一梯队就进了隔离病房。”钟备回忆。“按照平战结合的应急体系,虽然来的是烈性传染病,这依然是大家的职业和本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角色的变化。”


他特别提到平战结合应急体系的优势。首例确诊时,感染科还收治着50余名住院病人,在第一梯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第二、第三梯队担负起其他患者的救治任务,保证了病房的正常运行。整个疫情期间,感染科正常开放,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当时已经过了小年,这些患者就是因为病情严重才不能回家过年,如果没有备用病房,腾空病人难度很大。”钟备谈到,得益于平战结合体系,医院迅速启动隔离病区,病人来了马上就能收治;应急战队平时散在各自的岗位,正常开展诊疗活动。

“传染病疫情可能很多年都不会发生,如果专门养一支庞大的医生队伍,待遇上不去,真打仗的时候战斗力不行。”钟备说。


中西合璧下的率先清零

钟备是和第一梯队一起进入隔离病房的。新冠肺炎尚没有特效药,但传染性疾病有其共性,1月21日开始,医院也组织了诊疗指南学习,作为沙场老将,心里稳得住。一切都是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对病人进行对症处理,治疗用药也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诊疗方案持续更新。

中医科从开始就加入到了诊疗团队。考虑到广东人常见的上火、热气等困扰,中医现场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体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而在医生看舌苔、问大便情况等的过程中,患者也会感受到贴心和被重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恐慌。

救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月24日,清远累计报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全部出院,无死亡病例,治愈出院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在治确诊患者清零,截至目前,清远也没有再出现新增病例。

“我们运气比较好,患者的病情都不是太重,只有一例重症。”在谈到率先清零时,钟备态度谦逊。

事实上,确诊病人很少发展为危重症,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用心。疫情发生后的一周多里,钟备带着队伍24小时驻守医院,睡觉都是在临时休息室,确保在需要时能够快速返回病房,2月2日之后,才住到医院安排的定点酒店。

为救治病人,医院拿出了最强战队,专门邀请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覃铁和现场指导,本院专家组也多次走进隔离病房,一批有过抗击非典经验的医生加入战疫。虽然确诊病例不多,医院仍然为隔离病房调配了8台呼吸机、ICU医生和护士各3名常驻支援。
 

让患者成为诊疗过程的参与者

2月2日,一名19岁的大学生患者治愈出院,主动提出献血,成为广东首位自愿捐赠血浆用于医学研究的新冠肺炎治愈者。他做出这个决定,与钟备带团队在诊疗中秉承的一个原则息息相关——坚持信息量对等,让患者成为整个诊疗过程的参与者,而不仅仅是被治疗人。


患者收治入院后,除了在用药时和患者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还会介绍一些医学知识,让他们对病情的进展有一定预期,并作出积极应对。比如,患者得知部分人发病几天后病情可能加重,就会咨询医生和自己查阅资料,看哪些方法可以减少风险发生;明白了为什么自我感觉身体状态不错,仍不能停止吸氧,会主动做一些肺功能锻炼等。

患者核酸检测转阴后,钟备也会与他们沟通康复性治疗方案,对转出隔离病房后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打预防针”。

“信息量对等,会让患者觉得自己跟医生是一条战壕的,更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钟备说,未知的东西往往最让人恐惧,如果没有提前公开信息,患者很容易紧张。“就像去爬雪山,提前讲清楚要准备什么,可能面临什么,虽然困难依然存在,但总比到了山脚就让人往上爬要踏实许多。”

治愈出院的时候,这名男生就主动提出要献血,说了解到康复病人血浆里的抗体可用于医学研究,希望能对其他病人有帮助,回馈自己得到过的善意。

在一些小细节上,钟备也很重视患者的感受。需要患者出院28天后回医院留血液标本,他不是简单地通知,而是会拿出正式文件给他们看,解释清楚原因和意义;广东人很讲究吃,有时患者想点外卖,他也会跟他们解释医学要求的营养搭配,外卖不能完全保证质量等,遇到饭量大的患者,就让护士发两份饭;平时让患者正常使用手机,方便和外界沟通及获取资讯,保持良好心情;晚上病房尽量少发出声音,咽拭子采集等,也基本都安排在白天。

对于新冠肺炎,人类还有太多的未知,有时患者咨询的问题,钟备也没有办法给出很确切回答,这时候,他不会闪烁其词,而是很坦白地告知患者,“这个我也不知道,正在学习中”,这种自曝其短,反而让许多患者感觉平等和安心。


全民战疫中那些感动的瞬间

这场战疫,也给钟备留下了许多感动。

收治第一例疑似患者时,56岁的感染科副主任邓英对钟备说,“我先上吧,您比我还大几岁”;护士谢韵怡正在家里贴春联,没贴完就跑回了医院;住院总姜永亮毫不犹豫地走进隔离病房,只说了一句,“我年轻,我是住院总,这活该我干”;退休返聘的保洁阿姨朱素莲,主动提出到隔离病区打扫卫生,因为自己在非典时有进隔离病房的经历,会使用有呼吸器的工作服。

55岁医生孙洪斌,连续奋战发热门诊夜班,从0点到清晨6点,兢兢业业,一次也没有抱怨;感染科原护士长罗怡斯,在医院征集援湖北医疗队员时,第一时间报名,奔赴前线的战场。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医院优先保证感染科、发热门诊供应,而他们也坚持能省则省,刚开始8小时轮一次班,还用上了尿不湿。

“没有谁讲条件,很自然地就去做了。”钟备为应急战队点赞。

他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医患关系。为了保证准确率,样本要报送多个地方,有的患者一天要取5次咽拭子,在采样时很难完全避免恶心呕吐,但是没有患者因此抱怨或吵闹;最小的患者是一个2岁零2个月的宝宝,在病房住了较长时间,宝妈会帮隔离病房整理床铺,也将孩子教育得很好,宝宝除了抽血和取咽拭子,平时不哭不闹,有一次抽血时,3个护士按着他在床上扎针,哭得很凶,结束后,妈妈在旁边还没开口,宝宝竟然噙着眼泪说了一句“谢谢你们”,出院时,她还乖乖戴上了N95口罩,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文明有效的秩序,走到大街上都戴上口罩,很少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从小朋友到老同志,都参与了战疫,做出自己哪怕一点点的贡献,每个人都是英雄。”钟备感慨。



3分钟公益音乐MV《战疫英雄》

向我们的战士致敬↓↓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致敬01 | 怕哭花护目镜的95后小姑娘,也是病房里的“笑声担当”

👉致敬02 | 钢铁女侠邓西龙:每次重大疫情都冲在一线

👉致敬03 | 应急老兵迎战新冠,智慧战疫经验推向全国

👉致敬04 | 守护方舱通道的00后:不让任何一位战友带着病毒离开

👉致敬05 | 咽拭子采集员:病毒在眼前飞,也要靠过去

👉致敬06 | 十九大代表许可慰:抗疫最前线的“拼命三郎”

👉致敬07 | 国士无双:院士在春天里的七个瞬间

👉致敬08 | 在战场写情书的90后护士:最坚硬的鳞片带去武汉,最柔软的心留着想你

👉致敬09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10 | 驰援荆州护士曹秋明:有国才有家,奔赴前线亦是对父母的孝

👉致敬11 | 麦志华:手术第二天回归岗位的他,有一些基层防疫的“实用小妙招”

👉致敬12 | 120转运者:在密闭车厢里,稀释患者的恐惧

👉致敬13 | 余红兵:在港口采集咽拭子的日与夜,守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道关

👉致敬14 | 战场上抽丝剥茧的病毒“侦察兵”: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

👉致敬15 | 江山平教授团队:磷酸氯喹老药新用,缩短新冠肺炎转阴时间

👉致敬16 | 尹平:在武汉,我们帮助受难的人更好完成心灵自救

👉致敬17 | 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带出的“敢死队”:把武汉最危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致敬18 | 护士李书英:把最细致的护理服务带到荆州

👉致敬19 | 首发!原创音乐MV《战疫英雄》,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致敬20 | 广东援藏医生逆行战疫,到巴格达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致敬21 | 金银潭医院里来了位事无巨细的“黄妈”

👉致敬22 | 广东医疗队的石首战役:从死守到决战

👉致敬23 | 甘照宇:在隔离病房里,做慎终如始的“医心者

👉致敬24 | “大管家”段孟岐:下班都要清点队友人数,一个都不能少

👉致敬25|带着钟南山院士团队战术,抗非英雄徐远达逆行武汉

👉致敬26 | 机场大厅的白衣守护者:不错漏一人,才能保护更多人

👉致敬27 |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致敬28 | 郭亚兵:抗疫老兵的新征程

👉致敬29 | 高元妹: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那些无言的支持

👉致敬30|疫情防控守门人王晓毅:宁愿多跑多问多做,也不能漏了迟了

👉致敬31|张忠德:抗疫大将军的武汉故事

👉致敬32|整建制驰援,深圳这家医院派18人突击队支援“好兄弟”

👉致敬33|桑岭:抗击新冠肺炎国家队里的80后

👉致敬34|“抗非老将”张丽随: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希望

👉致敬35|金域医学:第三方核酸检测,民间队伍彰显“硬核”力量

👉致敬36|雷神山坚守医生王晓锋:只要还排班,我就坚守下去

👉致敬37 | 夫妻医生同抗疫,守好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点大门

👉致敬38 | 深圳三院:打一场漂亮的医疗和科研攻坚战

👉致敬39|全能队长王吉文:战“新冠”,忙而不乱





邀你投稿

在援助湖北医疗队、省内定点救治医院

和基层等战疫一线中

如果你有

医务工作者、防疫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的感人故事

欢迎点击以下小程序给广卫君投稿

表现突出、事迹过硬、作出贡献的均可

记者|岳超群
编辑|任君飞   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张丽 彭可明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向战疫英雄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