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 | 非典中被感染的护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又上了战场

岳超群 广东卫生在线 2021-02-23


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风院区奔赴嘉禾院区的1月23日,农菲起了个大早,出门前,她朝丈夫望了一眼。“不用说,肯定又到你了。”丈夫制止了她未说出口的话。结婚27年,夫妻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与信任。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责无旁贷地接过救治的重担,决定将嘉禾院区闲置的1号住院大楼开辟成隔离五区,农菲被紧急任命为护士长。



17年前抗击非典,农菲不幸被感染,痊愈后又主动回归战场,因表现突出获评中国巾帼抗非先进个人、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多年来,登革热、禽流感、艾滋病……每一次传染病疫情,农菲总是冲锋在前,家人都已经习惯了。



隔离病房里的“拼命三娘”

1月24日,在举国阖家庆团圆的除夕,农菲在隔离病区从清早呆到晚上8点多,进隔离病房把所有流程体验了个遍,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设置是否完善,病人的状态如何,住院的条件怎样,护士的防护是否到位,院感防控措施有没有做足,在她心里渐渐形成一本账。


回到家,迅速填饱肚子,又趴在电脑前开始继续战斗。到年初一凌晨2点10分,农菲将调整优化后的最新护理流程表发进工作群,终于暂时松懈下紧绷的神经,抓紧时间上床养精蓄锐。


“她一直这样,经常半夜在群里发工作信息,不会将事情放过夜。”这是隔离病区的护理团队对农菲的集体印象。


有时候,农菲也会和年轻护士一起上演为生命狂奔。护士罗怡丹查房的时候,发现有个病人情况不稳定,需要马上做CT,一起值班的护士正在护理其他病人,农菲看到后,和她一起推着病床、维持病人生命体征必须的氧气罐就往CT室冲,穿着防护服跑起来有些喘不过气,但她们中途没有停下休息一次。


等送完病人,两个人累得弯下腰,隔着起雾了的护目镜,看着对方狼狈的样子,又没忍住笑出声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有些难受,感觉姑娘们太难了,每一次从隔离病房出来,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红着脸喘粗气,脸上是口罩的压痕,鼻尖都是肿的。”农菲感慨地说,“但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我们是在打仗,绝不能退缩,幸运的是,虽然辛苦,还好大家都坚持下来了。”


和农菲一起首批出发前往嘉禾院区的,还有感染二科18名护士。


▲农菲为护士进行呼吸湿化治疗仪培训


“进隔离病区是自愿原则,你们谁有困难、有顾虑可以说,我们能理解,去了就要一切行动听指挥了。”此前,她提前征求意见,这支近半是90后年轻姑娘的队伍,没有一个人退缩。


1月23日下午就要开始收治病人,她们需要在一个上午布置好隔离五区。这批负压病房作为应急储备,平时是闲置的,物资准备、清洁卫生、病区划分、床位整理等,都是庞大的工程。但即使是看上去最纤弱的护士也显示出女汉子的气力,搬运几十斤重的设备、病床、医疗物资等都不在话下。已经52岁身材瘦削的农菲也没有掉队,和年轻人一起当起搬运工。


下午1时38分,隔离五区开始收治病人了。护士梁敏是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按计划,她将在6小时后换班,但实际上,她一直干到了次日凌晨4点多——每次准备交班时又陆续有人入院,在收治了第14名确诊或疑似患者后,工作终于暂告一段落。


“裹在防护服里工作是很辛苦的,中途我几次让她出来交班,但她总说自己身体还受得住,等没人送过来了再走。”农菲说。


这也是隔离五区护士们的常态,战疫当前这里不缺“拼命三娘”。疫情初期,虽然市八医院储备着8000套医用防护服,但因为听说广东可能需要拿出大批物资支援武汉,想节省着用,护士每个排班都是6小时,她们没有抱怨,尽量克服疲惫、缺氧等不适,减少喝水,憋出一副“钢肾”,尽职尽责地坚守岗位。



预见性护理下的43天清零

农菲带领的这支娘子军,不只有“拼命三娘”的敬业和勇敢,也有着女性的细致、耐心、温柔和智慧。


护理不只是护工,还是医生的眼睛。护理人员要全程紧密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波动并配合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减少其向重症转变,当患者病情严重时,及时转运到ICU。农菲团队坚持预见性护理理念,让更多轻症患者避免向重症转变,实现早日康复。


一名70多岁的阿婆,护士查房时感觉她精神状态不错,两人还聊了会儿天。但护士准备去看其他病人时,阿婆忽然提到自己有点头晕。联想到阿婆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护士不敢轻忽,马上测量血氧饱和度,结果显示偏低。上报医生后,阿婆接受了15分钟吸氧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换上中流量吸氧、高流量吸氧也不行,最后采用了呼吸湿化治疗仪,阿婆的血氧终于恢复正常。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治疗,老人血氧饱和度一直往下掉,可能引起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农菲解释,护理团队会特别关注病人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并严密监测相关指标。


在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阿婆最终没有发展为重症,康复出院时还特意给医护人员写了感谢信。


一名80多岁的阿婆,体型有些肥胖,身体较差不能下地,插上了尿管,农菲团队就每隔2~4小时为她翻身、拍背。接受呼吸湿化治疗仪治疗时,痰液会增多,护士也全程观察,帮阿婆调整体位,避免她发生呛咳。


这名阿婆康复出院时,也一再向医护人员道谢,几度声音哽咽。


每收治一个病人,农菲都要仔细查阅病历及相关资料,评估其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做好预案,她也要求每一个护士做到心中有数。预见性护理需要的不只是细致和耐心,也要求护理人员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患者的血压、脉搏、神态,实验室检查结果里的某一个小数据,可能就潜伏着病情变化的先兆,护士必须具备读懂的能力,并能够及时做出准确应对。


▲农菲为护士进修抢救车规程培训


隔离五区先后有29名护士投入战斗,最高峰时收治了43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农菲很欣慰,这支90后过半、最小的成员仅22岁的护理团队经受住了考验,甚至比预期中的更给力。


年轻姑娘沈爱萍是病房里的沟通高手。一名50岁的阿叔在武汉封城前来到了广州,因为患有妄想症,经常会处于严重的焦虑状态,总觉得有人来抓他。沈爱萍没有表现出一点惧怕,对阿叔翻来覆去念叨了无数次的话语也没有不耐烦,而是一遍遍解释,耐心安抚他的情绪,盯着他吃药,和他聊天,连上厕所时也紧跟着防备他出什么意外,等阿叔睡着了才安心离开。


阿叔对沈爱萍越来越信任和依赖,焦虑情绪也总能在她出现时渐渐平复下来,渐渐有了较好的依从性。


预见性护理配合医生的精心治疗,隔离五区的99名病人获得了良好的转归,有的痊愈出院,有的连续核酸检测呈阴性转入普通病房。3月5日,在战疫43天后,隔离五区成功清零,正式撤科。稍作休整,农菲投入下一轮的战斗,出任21病区护士长,一直奋战到现在。



确保队友在安全的环境下战斗

在第一阶段的战疫里,隔离五区34名医护人员实现了零感染,农菲对护理团队承诺会带他们安安全全地回家,她做到了。


这一切都离不开农菲督促他们采取最严密的防护,并确保她们休息充足。


沈爱萍形容,农菲很淡定,什么时候都稳得住,有她在大家就吃下了定心丸。但她也很啰嗦,像家里爱操心的妈,每次进隔离病房前,农菲总会反复叮嘱她们,一定要做好防护,千万不要发生暴露风险。


这与农菲17年前抗击非典的经历有关。2003年,农菲所在的科室收治的第一批非典患者中,出现了一名相继让70多人直接或间接感染的超级传播者,在一次操作呼吸机的过程中,因为病人不配合,口腔中喷射出的血性分泌物溅到了农菲身上,但她没有退缩,依然积极协助医生抢救,并耐心安抚患者情绪。


在开始接诊非典患者的第3个星期,农菲被确诊感染,非典斗士变成了非典病人。幸运的是,在疫情尚未解除时,她就已经痊愈,又主动申请回到了工作岗位。


她不希望有人重蹈覆辙。相较于非典,这次战疫硬件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负压病房、医用防护服、N95口罩、正压呼吸头罩等都可以极大地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她要做的,是在用好硬件的同时,让软件更加硬核,为战友再披上一层铠甲。


在备战阶段,农菲作为院感防控组成员,已经在全院组织了穿脱防护服培训、医院应急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紧急培训、护士理论知识培训等。疫情初期,她将怎样收取和运送病人咽拭子标本、防止标本污染、转运箱消毒、医疗废弃物处理等15类事项进行流程细化。随着病人逐渐增多,又根据现实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力争将防护工作做到极致。


▲农菲(左)在隔离病区开展质控工作


有一个细节可以佐证农菲的细心。在经历了推病人狂奔的窒息感后,她有意识地体验了几种防护服的透气性,然后坚持将透气性最好的防护服配发给进隔离病房的护士,而她自己不进隔离病房的时候,都是穿透气性最差的那一款。


保护队友的另一项举措,就是合理排班。“不能打疲劳战,好好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农菲说。在防护物资紧缺的形势稍有缓解后,护士就切换为每4个小时一个排班,如果看到谁状态不佳、生理期不适等,她也会进行适当调整。



乐天派的心理减压偏方

除了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战斗,心理压力的纾解也是隔离病区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对此农菲也有小妙招。


这支年轻的队伍大多数护士没有经历过重大传染病疫情,刚进隔离病房,紧张、担心都是正常的情绪。而如果因为害怕就不近距离接触病人、减少观察病人,都可能导致护理不到位,不能及时体察病情的变化。


农菲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团队分享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防护装备、配套设施等方面质的飞跃来让她们坚定信心,也通过非典时踩到的雷区来提醒她们一些注意事项。这时候,同样经历过非典之战的护士周文红就会和她配合,两人一起复盘当年旧事,渐渐消解年轻护士的心理压力。


战疫打到后面,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离开家那么久,只能靠着视频聊慰思念,有的年轻护士孩子还很小,尚在最依赖妈妈的时段,哭声揪得妈妈们的心都要碎了。


同为母亲,在非典时又有过类似的经历,农菲懂得她们的心理感受,这是种任怎样的舌灿莲花也无法消弭的牵挂和愧疚,是为母者的天性。“等孩子长大了,告诉他们,你妈妈曾经是英雄。”她没有长篇大论,只是故作轻松地说了这一句,妈妈们笑了,眼睛又红了。


农菲自己也会有压力,她纾解的方式是吃巧克力,在工作最紧张的那一天,下班后她坐在那里,安静地嚼完了8条巧克力。


家里人是她坚强的后盾。母亲也是护士,从她进市八医院开始,就很支持她的工作,只是经常叮嘱她注意防护、注意休息。丈夫从来不会对她说有多么担心,不给她增加压力,但会比她更关心疫情新闻,安静地等着疫散霾消、妻子归家,就像27年来他一直做的那样。


为了让一线医护人员不将病毒带回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战斗,医院为他们租了酒店,农菲有很长一段时间就住在这里。丈夫白天从不联系她,怕打扰她工作,但每晚一定会发视频聊聊家常,还时不时煲汤送到酒店。儿子20多岁了,感情比较内敛,在母亲进入隔离病区战疫后,有时候会忽然买奶茶给她,还会发微信叮嘱她不要整天搞到那么晚、注意身体。


“很多话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说,但我心里都明白。”说起这,农菲露出一脸幸福而满足的笑。大家庭已经很久没有聚餐了,亲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和关注着她,舅舅还把媒体关于她的报道转发到了家族群,结束一天的工作准备休息的时候,翻翻这些,心里就会感到温暖。


“希望疫情问题快点得到解决,全部人都能快点恢复正常生活。”这是农菲目前最大的心愿。




3分钟公益音乐MV《战疫英雄》

向我们的战士致敬↓↓


逆行守护!

记住我们拥有的爱与勇气↓↓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致敬01 | 怕哭花护目镜的95后小姑娘,也是病房里的“笑声担当”

👉致敬02 | 钢铁女侠邓西龙:每次重大疫情都冲在一线

👉致敬03 | 应急老兵迎战新冠,智慧战疫经验推向全国

👉致敬04 | 守护方舱通道的00后:不让任何一位战友带着病毒离开

👉致敬05 | 咽拭子采集员:病毒在眼前飞,也要靠过去

👉致敬06 | 十九大代表许可慰:抗疫最前线的“拼命三郎”

👉致敬07 | 国士无双:院士在春天里的七个瞬间

👉致敬08 | 在战场写情书的90后护士:最坚硬的鳞片带去武汉,最柔软的心留着想你

👉致敬09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10 | 驰援荆州护士曹秋明:有国才有家,奔赴前线亦是对父母的孝

👉致敬11 | 麦志华:手术第二天回归岗位的他,有一些基层防疫的“实用小妙招”

👉致敬12 | 120转运者:在密闭车厢里,稀释患者的恐惧

👉致敬13 | 余红兵:在港口采集咽拭子的日与夜,守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道关

👉致敬14 | 战场上抽丝剥茧的病毒“侦察兵”: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

👉致敬15 | 江山平教授团队:磷酸氯喹老药新用,缩短新冠肺炎转阴时间

👉致敬16 | 尹平:在武汉,我们帮助受难的人更好完成心灵自救

👉致敬17 | 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带出的“敢死队”:把武汉最危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致敬18 | 护士李书英:把最细致的护理服务带到荆州

👉致敬19 | 首发!原创音乐MV《战疫英雄》,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致敬20 | 广东援藏医生逆行战疫,到巴格达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致敬21 | 金银潭医院里来了位事无巨细的“黄妈”

👉致敬22 | 广东医疗队的石首战役:从死守到决战

👉致敬23 | 甘照宇:在隔离病房里,做慎终如始的“医心者

👉致敬24 | “大管家”段孟岐:下班都要清点队友人数,一个都不能少

👉致敬25|带着钟南山院士团队战术,抗非英雄徐远达逆行武汉

👉致敬26 | 机场大厅的白衣守护者:不错漏一人,才能保护更多人

👉致敬27 |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致敬28 | 郭亚兵:抗疫老兵的新征程

👉致敬29 | 高元妹: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那些无言的支持

👉致敬30|疫情防控守门人王晓毅:宁愿多跑多问多做,也不能漏了迟了

👉致敬31|张忠德:抗疫大将军的武汉故事

👉致敬32|整建制驰援,深圳这家医院派18人突击队支援“好兄弟”

👉致敬33|桑岭:抗击新冠肺炎国家队里的80后

👉致敬34|卢慕荣:与17年前一样,她在最后的战场“粤”战越勇

👉致敬35|“抗非老将”张丽随: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希望

👉致敬36|金域医学:第三方核酸检测,民间队伍彰显“硬核”力量

👉致敬37|雷神山坚守医生王晓锋:只要还排班,我就坚守下去

👉致敬38 | 夫妻医生同抗疫,守好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点大门

👉致敬39 | 深圳三院:打一场漂亮的医疗和科研攻坚战

👉致敬40 | 全能队长王吉文:战“新冠”,忙而不乱

👉致敬41 | 58岁感染科老将:我还是个靓仔,还能迎战

👉致敬42 | 温德良:提前研判,把战疫拉进自己的节奏

👉致敬43|暖心医生刘俊:有问题找我,我都在

👉致敬44|战疫有方:南科大医院“加减乘除”法打好疫情防控战

👉致敬45 | 驰援武汉医生主有峰:对得起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

👉致敬46 | 舒欣:刚驰援武汉归来,又启程援疆

👉致敬47 | 重症病房里的指挥官杨扬:刷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致敬48 | 粤荆医护奋战68天,几度生命垂危的她终于摘掉呼吸机了!👉致敬49 | 蒋文新:扛起荆州重症救治的大旗👉致敬50 | 重症病例清零背后的广东组合拳

👉致敬51 | 战“疫”白衣天使,请摘下口罩,让我看看最美的你!

👉致敬52 | 雷春亮:雷厉风行的战疫斗士

👉致敬53 | 逆行守护,广东医疗队支援荆州的48个日夜

👉致敬54 | 入选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向镜芬和他的家人凭什么做到?

👉致敬55 | 抗击疫情,齐画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大同心圆

👉致敬56 | 家庭医生:N个绰号后的战疫故事

👉致敬57 | 陈妙霞:担心“后浪”冲得太忘我,我得护着他们





邀你投稿

在援助湖北医疗队、省内定点救治医院

和基层等战疫一线中

如果你有

医务工作者、防疫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的感人故事

欢迎点击以下小程序给广卫君投稿

表现突出、事迹过硬、作出贡献的均可

记者|岳超群
编辑|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通讯员|贾卫东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点亮在看,众志成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