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 | 陈丽芳:临危受命,不放弃一位危重患者

廖维佳 广东卫生在线 2021-02-23


“回来后,我有时候会恍惚:半夜醒来,会重温离开荆州的时候,二十多年未见过面的同学送我返程的情形;在科室查房,会想起在荆州重症病房的患者,脑海里浮现出他听我用武汉话问‘好些冒’时嘴角的微笑;呼唤同事的时候,会想起在荆州医院的同行,想起和她们并肩作战的时光……”


今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我国的主题是“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5月11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5·12”国际护士节座谈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危重病监护二科护士长,刚获得“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先锋”的陈丽芳作为代表之一讲述了自己的抗击疫情体会。


从2月10日起,广东省先后派遣7批医疗队581人驰援荆州,承担全市疫情最严峻地区防治和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陈丽芳于2月20日出发赴荆,担任荆州中心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护士长,与同样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副主任蒋文新和骨干麦聪组成铁三角,全力挽救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那一个月的时间,用陈丽芳自己的话来总结就是:“点点滴滴,终身难忘。”




临危受命

陈丽芳是武汉人。今年春节,她们一家三口准备回武汉过年,“我们都买好高铁票了。”奈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陈丽芳只能留在广州。


她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支援武汉医疗队,回家抗疫,对她来说不需要做任何动员。然而因为名额太少,加上陈丽芳当时职责所在,她并没有成为最早支援武汉的那批医护人员。


“我的母亲一直待在武汉,我报名后便告诉了她,她很高兴,说那你回来吧。她知道我参加过抗击非典,只要做好防护,并不需要太担心。”陈丽芳说。


1993年,陈丽芳从学校毕业之后,便来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工作,在ICU和急诊的岗位上轮转。如今的她是医院ICU的护士长、广东省护理学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急诊抢救、重症护理的知名专家,曾荣获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及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全国卫生系统护士护理岗位技能竞赛银奖、广东省护士岗位标兵等荣誉。


虽然没能在第一时间加入驰援大军,但陈丽芳参与抗疫并不晚。作为广东省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之一,广东省人民医院很早便行动起来,而陈丽芳也深度参与其中。“跟非典那时候一样,医院搭起了板房,作为接收发热患者的地方,与急诊分隔开来。”陈丽芳说,她参与了发热门诊的区域设置、流程改造、运作,患者的接收、转运以及院感监督等等工作,在整个春节期间,基本没有休息过。


忙碌之余,陈丽芳也一直心系武汉,经常打电话联系,“那里有我的妈妈、亲戚朋友们,如今又多了一班可敬的同事。我会叮嘱他们做好防护,有什么能帮助他们的我都尽力去做到。”



2月初,新冠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党中央紧急部署,统筹安排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疫情防治工作。其中,广东省对口支援荆州市。


精兵强将被陆续派往荆州,他们也很快确定了疫情防控的解题思路。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书记、总指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飞说:“集中救治是把握防疫重点、精准施策的重要举措,医疗队必须要抓重点、破难点,全力以赴,分秒必争。”


为了尽最大努力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广东医疗队决定在荆州市中心医院以及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分别建设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并配以最强的医护力量。

2月20日,广东省人民医院收到前方指挥部战场点将令:东病区ICU黄道政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王中华和护士长廖游玩、ICU二科护士长陈丽芳4位重症救治主力干将直奔机场赴荆州支援。其中黄道政、王中华、廖游玩将进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救治中心,陈丽芳则将成为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救治中心护士长,与先期已赶到荆州的蒋文新、麦聪组成战队,全力救治荆州的重症、危重症患者。



“我记得那天是上午接到的通知,准备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陈丽芳说,她不觉得时间太过急迫,或者说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她趁这点时间请同事将头发剪短,只留了一个小马尾,这更像是为了奔赴战场而举行的一个仪式。


飞机从广州飞往宜昌,再从宜昌驱车前往一百公里以外的荆州,陈丽芳等人几乎没有多少休息时间,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她是大管家

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救治中心分有三个病区:ICU、重症一区、重症二区,在2月16日启用的当晚,便转入了20名重症、危重症患者,各县市的重症、危重症患者也开始朝着这里集中,工作每日剧增。


作为护士长,陈丽芳面临的第一道难题便是重新制定救治中心的护理规章。“中心有58名来自广东的护士,分属16家医院、19个专科,是典型的联合部队。”陈丽芳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来自不同医院、不同专业背景的护士安排在合适的岗位,确保每个人都最大程度发挥力量,是她的首要任务。


经反复摸查核心能力、全面分析重症救治中心三个病区的患者,陈丽芳把护士分成三个梯队进行管理,结合患者病情个性化按区制定工作时间,很快,班表及工作程序确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


▲研究班表及工作程序


“每一班的护士团队我都会安排一位经验相对丰富的老人,以便年轻的、资历稍浅的护士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询问她。”陈丽芳介绍,“并且都会有至少一位本院护士在,以便对医院的一些流程进行更流畅的对接。”


为了能让来自不同专科的护士更好更快地掌握护理流程、设备操作,陈丽芳将精心制作的课件、视频上传至微信工作群,可以随时点开学习巩固。因为进入病区不允许带自己的手机,医院配备了5部手机供病区内医护使用,同样地,这些手机内都收藏着陈丽芳提供的“武器”。


“我觉得这样能很好地解除年轻护士的顾虑。”陈丽芳说,“有些没经历过重症救治的年轻人会担心能否胜任,我要帮助她们克服,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很有效。”

危重患者是最大的难关,为了保证护理质量,陈丽芳根据护士专科核心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在第一梯队护理人员中挑选了17名护士组成ECMO护理小组,专门护理ECMO治疗患者,每日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患者病情及护理重点,跟进护理成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此外,她还很重视医护合作。坚持每日医护联合查房,对管床护士进行指导,专业评估患者病情。对所有危重患者实施“1患1医1护”管理模式,每日跟踪治疗护理,确保精准护理落实到位。


种种精准细致的安排,让重症救治中心的护理工作完美稳定运转,陈丽芳成了医护眼中最称职的大管家。



不放弃一位危重患者

在重症病房中,患者可能会毫无征兆地出现病情恶化,这就需要护理团队的提前预警和高超的护理技术。


陈丽芳印象最深的,是帮一名危重症患者插鼻肠管。当时患者出现胃潴留,只用普通的鼻饲管插到胃里已经解决不了问题,还有可能反流引起呛咳,所以要把管子直接插到肠道里给他补充营养,但这种技术一般需要内镜辅助引导,最少也要用听诊器来帮助。陈丽芳穿着隔离衣,根本无法用听诊器,给插管患者用内镜又很可能引起其他问题。



最终,陈丽芳决定徒手进行鼻肠管插入,戴着两层橡胶手套,全凭经验和还算灵敏的触觉,她一点一点地将这根鼻肠管通过患者的鼻腔、食道、贲门、胃部、幽门,直到患者的肠道中,为这位生命垂危的患者打开营养的通路。“下午患者拍片,片子显示鼻肠管放得没有问题。”


更加惊心动魄的是对使用ECMO治疗患者的抢救,也更彰显出团队的力量。3月4日,一位患者身边的设备响起了报警声,经检查,原来是ECOM的膜肺上出现了血栓。医疗团队经过慎密的评估和讨论后决定换膜,而这个患者肺功能基本丧失,测试之下发现他仅能耐受20多秒的缺氧时间。


使用ECMO的患者就像是一个滑落在悬崖边上的人,医护人员正拼命地拉住他身上的绳子,换膜就像是这根维系生命的绳子马上就要断了,需要在20多秒内更换一条新的,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再加上医护们层层防护装备的束缚,难度就更高了。


为了完成这个挑战,团队在换膜前进行了周密的计划,从每个人的站位到止血钳钳夹的方向等,每一个步骤都规划到位、落实到人,并反复演练。


实战时刻到来,护士们迅速换好防护服,打扫战场,清理床旁物品,确保医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准备好必要的急救药物和急救用药通道;做好患者体位准备,优化人力安排……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割”“夹”“拔”“上”短促几个字的喊话,犹如战斗的号令,医护人员各司其职,心手相连,一系列与之匹配的动作就在顷刻间完成。16秒!整个过程仅仅用时16秒!患者血氧饱和度仅有1秒的下跌,又迅速回升,心率、血压平稳,他们成功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荆州市中心医院重症救治中心多次完成为ECMO患者换膜、CT转运等等高难度挑战。面对器官衰竭的患者,医护团队从不放弃,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去挽救他们的生命。



动情的人文关怀

“对于危重症,我们强调技术为主,而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重症患者,我们更注重人文关怀。”陈丽芳说,在荆州,她看到了医患关系最美好的状态——医护们一心救治患者心无旁骛,患者信任医护全力配合,这里有太多让她感动的故事。


“这次疫情,对湖北人民的打击是巨大的,特别是在情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患者不清楚疾病的发展,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作为武汉人,我和他们的交流比较顺畅,经常会用家乡话和他们聊天,患者听到我的声音,心情就静了下来。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情也会跟着变好。”陈丽芳说,她也因此被患者亲切地称为“说武汉话的护士长”。


有一位患者担心家里的猪没人喂养,天天吵着要回家,非常焦虑。主任蒋文新多方联系,帮她解决了这个问题,老人家才稍稍安定下来。但转天查房时,陈丽芳发现她还是显得心事重重,便轻声问她还有什么挂心的事。原来老人家是担心在武汉打工的儿子。陈丽芳提议给她儿子打个电话,询问她儿子情况,并将老人家的病情告知对方,让双方都安下心来。



还有一位从下面县市转来的患者,“我们接手时就看出他非常抑郁,长久沉默着,可能在下面那家医院他是病得最严重的一个,很难振作起来,另外是与家人隔离得太久了。”陈丽芳说,起初,该患者对治疗还不太配合,经过医护慢慢开导,终于让他开朗起来,愿意沟通交流了。从重症区转出的前几天,护士为他剪了头发,陈丽芳帮他和护士一起拍了合照并赞道:“剪了头发挺帅的嘛。”


还有患者,不耐总吃盒饭,想喝汤,陈丽芳便从酒店打包好带去,或者拿出从后方寄来慰问医疗队员的即食广州老火靓汤。


“事实上,不是我一个人在这样做,我们整个护士团队都是这样,她们都是最美的白衣战士。”陈丽芳回忆,每次护士们下了班,都会把护理的各种注意事项发到群里面。有一次一位护士晚上回来后把患者的情况编辑了很长的一段话,但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才发出来,因为她睡醒后才发现,这条信息没有发送成功,让她这位护士长非常感动。


每天晚上,护理小组微信群都会出现热火朝天的留言:“我的×床×××,他想吃泡面,记得帮我带给他”“我的×××,她想给儿子打电话,当时忙忘了抄电话号码,请帮她联系”“我的×××婆婆,她没有牙齿,你们记得给她喝粥”……


“原本,这些患者因为病情久拖不决,焦虑烦躁之下不太爱与人交流。但往往不用几天,几乎每一位患者都成了护士们的家人。”陈丽芳笑说,患者心情变好了,康复得也越来越快了。


3月19日,在广东省支援荆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队送别会上,院长毛精华激动地总结:在广东医疗队的强力援助下,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心医院累计救治患者242人,其中危重症患者95人,90%以上已转危为安顺利出院。广东医疗队在荆州留下了“不惧生死、精准治疗、人间大爱”的精神。


▲3月19日,荆州市中心医院举行送别会,陈丽芳(左二)


离别之际,荆州市中心医院ICU医生秦怡在朋友圈里发了一篇长文,里面写道:“我亲爱的战友们,纵我们有万分不舍,顽疾已驱,陌上花开,当徐徐归矣。去温言安慰那为你们提心吊胆的父母吧,去紧紧拥抱那为你们不停祈祷的爱人吧,去好好陪伴那一直询问归期的幼子吧,千里之外的荆州会永远祝福你们,喜乐平安。”


不舍之情也一样萦绕在陈丽芳心间:“等全面解禁了,我一定要回去看荆州的古城墙,吃那里的小胡鸭,还有公安的牛肉。当然了,我更想去看望康复的患者,与战友们再次相聚。”




3分钟公益音乐MV《战疫英雄》
向我们的战士致敬↓↓

逆行守护

记住我们拥有的爱与勇气↓↓



他们是逆行者,哪怕所有人都谈新冠色变,也敢朝着病毒进军!

他们是钢铁战士,哪怕只有最简单的防护,也要筑成一道健康长城!他们是白衣天使,哪怕敌人再狡猾再强大,也要挡在死神之前一步不退!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哪怕脸上手上布满伤痕,也要含着泪把微笑留给病人!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临危不惧、舍生忘死、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没有一个词汇,能够完全概括他们的伟大;没有一篇文章,能够真正描绘他们的风采;他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时代的力量。
为加强对医护人员先进典型和事迹的宣传,彰显“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自2月23日起,启动“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先进典型主题宣传工作,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党委主办,省卫生健康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人之初杂志社承办。广东卫生在线同步重磅推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栏目,每天将推出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动呈现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歌可泣、可学可为的时代风采和精神风貌,讲述一线故事,记录医者情怀。
系列回顾:

👉致敬01 | 怕哭花护目镜的95后小姑娘,也是病房里的“笑声担当”

👉致敬02 | 钢铁女侠邓西龙:每次重大疫情都冲在一线

👉致敬03 | 应急老兵迎战新冠,智慧战疫经验推向全国

👉致敬04 | 守护方舱通道的00后:不让任何一位战友带着病毒离开

👉致敬05 | 咽拭子采集员:病毒在眼前飞,也要靠过去

👉致敬06 | 十九大代表许可慰:抗疫最前线的“拼命三郎”

👉致敬07 | 国士无双:院士在春天里的七个瞬间

👉致敬08 | 在战场写情书的90后护士:最坚硬的鳞片带去武汉,最柔软的心留着想你

👉致敬09 | 重症医学老兵自带精锐武器上前线,被年轻医生盛赞“一个顶俩”

👉致敬10 | 驰援荆州护士曹秋明:有国才有家,奔赴前线亦是对父母的孝

👉致敬11 | 麦志华:手术第二天回归岗位的他,有一些基层防疫的“实用小妙招”

👉致敬12 | 120转运者:在密闭车厢里,稀释患者的恐惧

👉致敬13 | 余红兵:在港口采集咽拭子的日与夜,守好严防境外输入这道关

👉致敬14 | 战场上抽丝剥茧的病毒“侦察兵”:百姓安全,我们就安心

👉致敬15 | 江山平教授团队:磷酸氯喹老药新用,缩短新冠肺炎转阴时间

👉致敬16 | 尹平:在武汉,我们帮助受难的人更好完成心灵自救

👉致敬17 | 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带出的“敢死队”:把武汉最危重的病人交给我们

👉致敬18 | 护士李书英:把最细致的护理服务带到荆州

👉致敬19 | 首发!原创音乐MV《战疫英雄》,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致敬20 | 广东援藏医生逆行战疫,到巴格达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致敬21 | 金银潭医院里来了位事无巨细的“黄妈”

👉致敬22 | 广东医疗队的石首战役:从死守到决战

👉致敬23 | 甘照宇:在隔离病房里,做慎终如始的“医心者

👉致敬24 | “大管家”段孟岐:下班都要清点队友人数,一个都不能少

👉致敬25|带着钟南山院士团队战术,抗非英雄徐远达逆行武汉

👉致敬26 | 机场大厅的白衣守护者:不错漏一人,才能保护更多人

👉致敬27 | 康复治疗师战“疫”:打通救治最后“一公里”

👉致敬28 | 郭亚兵:抗疫老兵的新征程

👉致敬29 | 高元妹: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负那些无言的支持

👉致敬30|疫情防控守门人王晓毅:宁愿多跑多问多做,也不能漏了迟了

👉致敬31|张忠德:抗疫大将军的武汉故事

👉致敬32|整建制驰援,深圳这家医院派18人突击队支援“好兄弟”

👉致敬33|桑岭:抗击新冠肺炎国家队里的80后

👉致敬34|卢慕荣:与17年前一样,她在最后的战场“粤”战越勇

👉致敬35|“抗非老将”张丽随:如期而至的不止春天,还有希望

👉致敬36|金域医学:第三方核酸检测,民间队伍彰显“硬核”力量

👉致敬37|雷神山坚守医生王晓锋:只要还排班,我就坚守下去

👉致敬38 | 夫妻医生同抗疫,守好入境人员集中健康观察点大门

👉致敬39 | 深圳三院:打一场漂亮的医疗和科研攻坚战

👉致敬40 | 全能队长王吉文:战“新冠”,忙而不乱

👉致敬41 | 58岁感染科老将:我还是个靓仔,还能迎战

👉致敬42 | 温德良:提前研判,把战疫拉进自己的节奏

👉致敬43|暖心医生刘俊:有问题找我,我都在

👉致敬44|战疫有方:南科大医院“加减乘除”法打好疫情防控战

👉致敬45 | 驰援武汉医生主有峰:对得起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

👉致敬46 | 舒欣:刚驰援武汉归来,又启程援疆

👉致敬47 | 重症病房里的指挥官杨扬:刷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

👉致敬48 | 粤荆医护奋战68天,几度生命垂危的她终于摘掉呼吸机了!👉致敬49 | 蒋文新:扛起荆州重症救治的大旗👉致敬50 | 重症病例清零背后的广东组合拳

👉致敬51 | 战“疫”白衣天使,请摘下口罩,让我看看最美的你!

👉致敬52 | 雷春亮:雷厉风行的战疫斗士

👉致敬53 | 逆行守护,广东医疗队支援荆州的48个日夜

👉致敬54 | 入选全国抗疫最美家庭,向镜芬和他的家人凭什么做到?

👉致敬55 | 抗击疫情,齐画海内外中华儿女最大同心圆

👉致敬56 | 家庭医生:N个绰号后的战疫故事

👉致敬57 | 陈妙霞:担心“后浪”冲得太忘我,我得护着他们

👉致敬58 | 非典中被感染的护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又上了战场

👉致敬59|广东顶级护理“大咖”回国!武汉归来再援塞,她三次请缨,一战白头

👉致敬60|外防输入,广东又打了个漂亮仗




邀你投稿

在援助湖北医疗队、省内定点救治医院

和基层等战疫一线中

如果你有

医务工作者、防疫人员、基层防控人员的感人故事

欢迎点击以下小程序给广卫君投稿

表现突出、事迹过硬、作出贡献的均可


记者|廖维佳
编辑|杨重 任君飞  责编|张秀丽
来源|《人之初》杂志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点亮在看,向战疫英雄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