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港澳大湾区专利产出飙升,17年超过17万件

Dr发明家 Dr发明家服务平台 2019-06-30

在10月13日举办的“砥砺奋进60年科技情报助力创新发展高端学术论坛”上,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外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三大湾区创新能力对比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7.6万件,远超其他湾区,在数量上占有明显优势,已经具备国际一流领先湾区的基础条件。


该报告使用科睿唯安的分析软件,以近10年全球高水平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和其他事实型数据为基础,对粤港澳大湾区和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进行对标分析。 


在专利方面,报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专利产出数量优势明显。2017年东京、纽约、旧金山三个湾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是2.2万件、1.2万件和3.5万件。在前20名发明专利申请领先机构中,粤港澳大湾区共有包括华为、中兴、腾讯等11家机构上榜。从专利分布领域来看,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优势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


 

报告同时认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PCT国际专利产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PCT国际专利申请占比为5.79%,国际影响力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SCI论文发表上,数据显示,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发表SCI论文3.7万篇,在四个湾区中仅次于纽约湾区的9.4万篇。高水平论文数量上,2008年至2017年间,粤港澳大湾区共发表了3401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能力现状,报告建议应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补齐源头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并建立粤港澳知识产权跨境运维和保护机制等,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产出从数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此外,在论坛上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对外发布《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2016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占GDP的2.56%,技术自给率达71%,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基本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2016年全年专利申请受理总量505667件,增长42.1%。2016年,广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9857家,比2015年增加8752家,增长高达78.8%;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1万亿元,增长13.0%。


2016年广州创新能力全省排名第2,多数指标稳居前列。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产业创新环境、科研机构数量排名第1。

 


从具体指标来看,广州在“投入”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与GDP之比”在增大,说明广州市对于研发的重视不断加强。在产业升级方面,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继续保持省内第1位,单位GDP能耗下降明显,由2015年的第12位上升至2016年的第3位。产业创新环境方面,整体保持第1位,其中科研机构数量省内最高。


同时,首届粤港澳合作发展论坛(2018)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本次论坛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合作”为主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的良好机遇,本次会议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创新与合作”、“粤港澳产业协调发展”、“粤港澳角色功能与定位”、“大湾区营商环境”、“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港澳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创新推动着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特别是医疗健康领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更加需要创新。医务人员应该乘着创新的风浪勇往直前,开辟医疗领域的新纪元!



专利科普丨专利权还能被强制许可?

医学创新实用指南2:什么是医疗创新

医药专利丨药品研发,医疗创新的先行军!

专利价值丨专利不是为技术而生,而是为市场而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