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铃|2020年,我的阅读与写作(一)

风铃的后花园 风铃的后花园 2021-06-15



2020年,我的阅读与写作(一)

 风铃|文


2020年,我在阅读与写作中度过这特殊的年份。总体来说,阅读的时间多于写作的时间,写到最后,越来越觉得阅读的重要性,反而对自己的文字,给予更多的否定。

这几天读完华裔作家哈金的小说《等待》,这是看了余华的散文后,他推荐的书。余华说,他惊讶哈金推土机似的叙述方式,笨拙并且轰然作响。《等待》讲诉的是有家室的军医孔林和未婚护士吴曼娜的爱情故事。看完最后,我对他们的爱情否认了,他们的爱情只是空中楼阁,一旦归于现实生活,就被碾得粉粹。时间是个杀人的武器,杀死了不会打招呼,包括杀死爱情。孔林为了和吴曼娜长久的在一起,每年唯一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就是和妻子提出离婚。两人不停地去法院离婚,因种种阻扰,又不停地从法院返回家里。直到十八年,这磨人的十八年,部队的规定是夫妻分居十八年后,可以自行解除婚约,孔林成功离婚。按理说,他和吴曼娜在一起,是他心之向往,理应感到幸福才是。可是孔林觉得沉重,这是来自心灵的沉重,也是他自己没有主张,胆小怯弱,被离婚推着走的麻木的沉重。倒不是他变心了,而是时间能摧毁一段爱情,也能成就和巩固感情。这十八年,是他心的煎熬的十八年,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他不停地抗争,不停的妥协,在原配和新欢之间徘徊,游走。只是孔林瞻前顾后,两边都要当好人,最终受伤的是三方。作者哈金是东北人,文中以东北的生活场景为依托,以文革时期为背景,叙述的是小人物在时代的裹挟下,想与生活抗争,引起的心灵共振,浮沉、挣扎、无奈、焦虑、崩溃的悲情故事。故事的叙述方式很真切,就像我身边的朋友的故事。我觉得造成孔林和吴曼娜的结局,或是孔林心态的变化,是因他们之间没有精神的支撑,或者孔林没有遇到真正的爱情,爱得不够深,他只是在反复的离婚被拒后,麻木的活着。


主人公孔林是时代的悲剧人物,婚姻是包办的,与原配淑玉只有亲情,没有爱情。他只有对淑玉的责任,没有对她的爱与呵护。这是包办婚姻背景下的对淑玉的不公平,对孔林自身的不公平。从常人的眼光来看,女性的很多优点都集中在淑玉身上,她善良,勤劳,操持家务,养育孩子,对公公婆婆照顾有加,让孔林安心在部队上工作,孔林应该知足才对。但鞋子与脚的匹配只有当事人才清楚,自己是否幸福,也是自己说了算。孔林在包办婚姻里,剩下的只有责任,我看不到爱。这是时代造成的,也是自己造成的,更是淑玉精神的不独立造成的。和丈夫分床十八年,不选择离婚,而选择在婚姻里沉默,这难道就是上一代一些人的婚姻现状?

我原以为故事的结局会给孔林一个完美的爱情,但作者哈金契合小说《等待》的主题,原配淑玉低到尘埃里的感情,她没有自我,她不懂爱情,她不会为自己而活,她只有无休止的等待。孔林就像钟摆,一会在东,一会在西。他的终极理想是等妻子病逝后,再给前妻淑玉一个完整的家。孔林在与吴曼娜的婚姻生活里,因现实的一地鸡毛,让人变得诚惶诚恐,婚姻成了他的枷锁与负担。他觉得比起爱情和心的安宁,把心安顿好,与前妻淑玉、女儿围在一张桌上吃饭,才是平淡的快乐。被他摧毁的第一段婚姻,他有不舍,有追悔,有反思。但是已经回不去了,生活没有彩排,人生全是现场直播。没有完美的生活,也没有随时随地的爱情相伴,自己画地为牢的爱情,只存在于他想象的乌托邦里。

哈金的《等待》,在现实中的例子很多,有的想耗尽心思冲出围墙,想把自己嫁给爱情与理想,一旦实现后,把爱情交给时间,爱情不是变色就是像风一样消失。最后才反悔,自己想要的爱情,和以前的婚姻比起来,相差无几。但真正的爱情,现实中也有,需要双方的包容,共同的价值认同,有共同的情趣爱好,有精神上的默契。但双方的父母、孩子参与生活后,面对生活的压力,比如房贷、车贷、夫妻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无法达成一致等,很多理想的爱情,也会向生活妥协。

     我认为哈金的长篇小说《等待》,是生活与理想如何换算,如何平衡,如何交融的等待,等待的是爱情与亲情的合二为一,等待的是悲剧不再是悲剧,“苦恋”的背后需要把苦剥掉,变为甜美的生活。没有人随随便便会等待一个人十八年,不是每个女人都会放下人格和自尊,一直等待前夫归来。人生不是在一个又一个等待中耗尽心力,等待——失望——再等待,直到生命的尾声,活到最后不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时间是把双刃剑,不要让自己得过且过,不能自己为自己加入麻醉剂。人需要清醒的活着,生活更需要爱与温度。

《秋与春》——谢尔古年科夫诗意小说是我的枕边书,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本随笔。文中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众多的人物线索,只有谢尔古年可夫本人。他是森林的守护者,也是大自然的崇拜者。可以这么说,他是在和森林谈恋爱。"爱天空,大地,宇宙——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爱,只有这一种爱值得向往和追求。”树叶、小草、灌木丛、晚照、小溪,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精灵,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灵性,充满了美感,充满了诗意。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把对森林的全部情感,像水一样,从笔尖流出来。他把树木、小草当成人一样对待,向它们问好,表白,赞美,道歉,与它们相拥相守。在森林里生活是苦寒的,没有那么多诗意可言,需要对抗酷暑和寒冷,也需要对抗蚊虫的叮咬,更需要对抗精神上的孤寂。谢尔古年科夫在森林和文字的宫殿里,建立了一个精神的故乡,他在森林里观察四季,观察草木的变化,观察光线对森林的影响,观察小虫的睡眠和飞鸟的歌声——他的思想长满了绿洲,他的文字在心里生根发芽,和森林一样变成了绿色,随着秋与春的转换,从绿色变为红色、黄色、金色、紫色,五彩的文字在作者的笔端开成了自由的花朵。



谢尔古年可夫对森林忠诚、温暖的守护,让他变成了大自然的修行者。他在森林里独行,也在森林里思索白天与黑夜的界限、宇宙与人生、死亡与重生的意义。他把自己投入于童话的世界,他的文字被森林的干净、自然、纯真笼罩着——“我走在河岸上,生和死都与我无关,我没有欲望和愿望的负累,同时也充满力量和情感。”谢尔古年科夫充满神性的文字,无疑于与上帝对话,在大自然中传递着爱与忠诚。

谢尔古年科夫把森林、花朵、野草、溪流、云雀当成亲人,《秋与春》何尝不是我的亲人?

风铃2020年读书清单
小说类:《等待》《羊的门》《生命册》《城的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活着》《平原》《推拿》《妻妾成群》《月亮与六便士》《赤彤朱丹》《罗生门》《地球上的王家庄》《云中记》《尘埃落定》《米》《九三年》等。
散文随笔类:《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悲伤与理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没有一种生活的可惜的》《大自然的日历》《残雪文学回忆录》《路边书》《大地上的亲人》《山之四季》《听来的故事》《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大地的语言:阿来散文精选》《毛姆读书随笔》《海明威:最后的访谈》《心灵史》《从热烈到温煦》《自然与人生》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