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卷首语 | 张斌贤:教育学界为什么少有争论?

2017-11-14 张斌贤 教育科学研究


众所周知,教育学界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论争。近四十年来,除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前期关于教育市场化的讨论和21世纪初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讨论外,教育学界很少有不同学者就某一问题展开公开、严肃、持续的讨论或争论。这种看似“和谐”的现象不仅是奇怪的,更是反常的。

有多种复杂原因可以解释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或有学者因顾忌师承、院校、同事、同学等各种关系,不愿或“不敢”对某个学术观点提出“异议”;或有年轻学者担心对知名学者提出“挑战”可能对自己未来的学术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或虽有学者撰写了对某个学术观点提出商榷的论文,但因各种原因未能面世。若单纯罗列各方面原因,可能会是一个很长的清单。

如果从学术研究工作本身进行分析,或许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一些学者怕“炒冷饭”,不愿意涉猎同行已开展研究的问题,而更愿意在新的、同行尚未关注或系统研究的问题上开展自己的研究,以显示其研究的原创性。在教育研究实践中,抱有这种想法的不乏其人,甚至一些高校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在论文选题环节都会有意识地回避其他人已经做过的选题。既然一些学者有意避免与其他同行研究相同问题,研究工作缺乏交集,也就难以产生观点分歧,自然也不存在争论的基础。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但这种认识和做法本身是不符合学术研究常规的。

第二个原因可能更为真实,也更为重要。如果把种种现象联系起来加以分析,那么可能会得出一个令人难堪的判断:不少教育学者其实很少认真关注同行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很少深入研读同行撰写的研究文献,很少仔细分析同行在某一问题研究中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这从诸多论著中鲜有系统梳理和回顾同行在相同问题上的研究工作,很少分析同行所作出的贡献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少引用本国同行的研究文献这些较为普遍的现象中可以得到验证。正因如此,即便不同学者从事同一个或相关问题的研究,也很少会形成不同观点的讨论或争论。

教育学界经常会出现一种很奇特的“扎堆”开展研究的现象,即在某个特定时间内(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一些出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会不约而同地围绕某一热点或焦点问题著书立说,之后就“风吹云散”。当又一个热点或焦点问题出现后,就会再次出现“热闹场景”。这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局面虽违背学术工作常规,但原本是有可能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主张进行讨论和争论的,而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学者很少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和了解同行先前的相关研究。

简言之,教育学界之所以少有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既不是因为教育研究不需要争论,也不是因为没有可争论的问题,而是由于不规范的教育研究方法阻碍了不同思想观点的出现和碰撞,从而消解了争论产生的基础。

对于任何一个学术领域而言,不同学者之间不同观点和见解的讨论、交锋和争论,从来都是学术发展内在的根本动力。这是被学术发展史反复证明了的“公理”。教育学科要发展、繁荣,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就是在深入认识学术研究本质的基础上,建立起完整而严格的学术研究规范体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形成多种思想观点并存、相互交流和相互竞争的局面,才有可能迎来教育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