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0后互联网打工人:作为妈妈,能停滞不前已是我的幸运

豹变团队 豹变 2021-01-15


「核心提示」


在2020与2021交替之际,最早一批的90后,已经走完了他们的而立之年。在中文语境中,三十而立,意味着开始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也意味着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开始承担更多责任,面对更多挑战。

三十而立,但也仅仅是三十而已,依然有诸多的可能性和未知的事物将要发生。这一次,我们和豹变的读者,30岁左右互联网、新经济从业者们聊了聊,通过他们的困惑和焦虑,试图厘清当下个人的困境和个体命运与时代关系的脉络。
今天是「三十而已」专题的第二篇,关于职场。

作者|可杨、陈杨园、李卓、沈方伟

编辑|刘杨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这是2020年最上头的流行语之一,也是很多职场人心酸的自嘲。


作为曾经的年轻一代,已经三十而立的90后,渐渐开始接触到了职场的另一面。“996”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内卷”提上了日程。


同辈压力、疲惫、不确定性,是豹变采访的30岁互联网人谈及最多的职场感受。


他们之中,有人在一线城市拼搏多年后返回老家;有人感受到了职场上性别与年龄的隐形歧视;有人认为职场晋升通道越来越窄;也有人后悔入错公司,却不敢随便辞职。


鲍勃·迪伦说过,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艰苦的战斗。即使现实不会变得轻松,被不确定性支配的恐惧仍然存在,我们还是要做出改变。


希望体会到摇摆、焦虑与不确定的打工人,能对自己更温柔一些,多休息,多感受生活,多互相关爱。


MBA也内卷
想镀金都要年收入70万
王天|某互联网大厂运营


我是河北,目前在北京的某头部互联网大厂担任运营。


我现在的职位相当于阿里的P7,但没有期权,不像知乎上说的那样年入百万。2018年,我从北京另外一家大厂过来,平级进厂,薪资涨了20%。过来之后晋升过一次,成功;也竞聘过一次leader,没有成功。所以成功和失败的体验都有过。


成功的那次印象模糊了,记忆深刻的是那次失败。


被否认真的挺让人难受的。知道消息那天,我整个人都很沮丧,完全没有心思干活。我很喜欢跑步,经常在节假日参加马拉松。我记得那次竞聘失败是在夏天,下班后我从公司跑回了家,整整8公里,路边的树被风吹得沙沙响,听上去全是嘲笑我的声音。到家后,我还开了一瓶酒,边喝边拿出手机来,按照通讯录的顺序,一个个地拨过去诉苦。


我自己学历不太好,去年曾打算读个在职研究生镀镀金,被我朋友拦住了,说是没啥用,不如去读MBA。我前同事是中科院的博士,在另外一家互联网公司当一个部门小主管,他们公司的体量还不如我公司的百分之一,但她的团队里已经有剑桥的毕业生了。


MBA现在也内卷,我打听了一下,清华的MBA需要70万的年收入才能有资格被录取。我报了北大光华和清华经管,连面试都没进。


公司规定,不能给领导送东西,但我会给我的上司准备一些小礼物,没多少钱,但花了些心思,人总是喜欢那些喜欢你的人。互联网公司讲究协同,我也在努力和同事处好关系,我脾气好,虽然性子直了点,但优点是受得了委屈,唾面自干的那种,所以领导和同事都还挺喜欢我的。


我自认为个人能力还算可以,很多救急的活儿都是我处理的。过了三十岁,心态还是会发生很大变化,尤其是今年疫情之后,公司小范围优化了一些员工。和周围一些要好的同事聊,原来大家都有摆脱“打工人”身份的憧憬。如果不能晋升,就看看有什么机会可以创业吧。


作为职场妈妈
能停滞不前已经是我的幸运
江郡|新媒体从业者


生完孩子以后,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事业上的突破,但我也意识到,这已经不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了。


我在一家新媒体做编辑,负责活动推广。30岁时,我有过很多跳槽涨薪的机会,但也是在那一年,我和丈夫开始备孕。总不能刚进一家公司就怀孕吧?于是我放弃了大好机会,安守在原公司,想等着生完孩子以后再看看。


等待的时间比我想象得要长得多。31岁怀孕,32岁生下孩子,33岁还要考虑一年的哺乳期,为了这个孩子的到来,我的事业规划就这样停滞了四年。


直到产后回到职场,我才发现,作为职场妈妈,能停滞不前已经是我的幸运。


我永远记得结束产假那天,回到公司后自己无所适从的样子。身边都是年轻的陌生面孔,我仿佛成了格格不入的新人。而领导分配新职位时,更是差点把我分配到了原来跟我平级的同事下面。


我在第一时间忐忑地去找领导沟通,幸好,最终扭转了变相降级的局面。“这不是刻意的安排,是我考虑不周。”领导向我解释道。但危机和焦虑已然从这一刻开始笼罩着我——不争取,等待我的便是失去。


我想要上进,想要在职场上实现更多的价值。那时的我觉得“互联网更欢迎年轻人”这句话不假,可我能感受到,我仍然保持着对高强度工作的热情,保持着我的责任心和生命力,以及想要往前走的决心。


但一周岁的宝宝安睡在那里,有了他以后,我不再只属于我自己。


最显而易见的是,我能够作为一个独立奋斗的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以往,哪怕是七八点、八九点以后下班,我也会花时间去学习和反思一天的工作,进行自我的修复,但如今,这些都不得不为一个啼哭的孩子让路。


我还是愿意熬夜到十一点去处理工作消息,愿意下班后也每隔20分钟去看一次手机,这是我的工作,时时保持新媒体端内容的更新。不同的是,我不敢再过多地表达职场上的野心,我得考虑到:工作上太要强的话,家里人也许会觉得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


前几天我请了年假,带着宝宝回到老家。收拾东西的时候,突然翻到我初中用的文具盒,上面写着:“我要做我命运的船长,我要做我人生的舵手。”


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仿佛站到了我的面前,但我只能对她说:“我是一个妈妈。”


从国企到互联网公司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应届毕业生
李杰|某互联网大厂员工


三年前作出的转行决定对我来说其实非常困难,因为我要扔掉前几年所有的东西,去一个全新的行业重新开始。


我是河南焦作人,之前是跟化学药品打交道的。2016年大学毕业时,为了留在北京拿到户口,选择去了一家专业对口的国企。


从国企出来,我跳槽去了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跨度非常大。刚去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应届毕业生,对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什么是金融,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产品,我都不知道,大家开会聊的东西我也听不懂。


那时候每天加班,而且是连轴转。从国企跳出来之后,我一直没有自信,也很焦虑,担心在这如果没做好,未来该怎么办?


尤其是刚跳槽的前半年,心里特别忐忑,工作压力大是一方面,更多的原因是,在国企,我是有编制的,这意味着安全和稳定,但跳出来之后,我要面对不稳定的市场变化,比如裁员等,这些因素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我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有件事让我非常震惊,那就是公司里很多领导的年龄都非常小,而且他们的职位待遇真的很高。我看着他们就常常在想,如果我很早就进入互联网行业,应该不会比他们差,但是我现在要冲出来,很难。当时非常郁闷和痛苦。 


有段时间,我特别担心如果自己在北京混不下去,回老家会被人说闲话。


很多人的父母还活在七八十年代或者八九十年代,觉得去大城市上好学校、好专业,然后去国企事业单位就是特别好的工作。近30年一线城市的发展变化他们根本不知道。


所以我一方面要对社会重新认识,要面临很多的竞争和压力,另一方面还背负着来自父母的压力,就是我怎么能告诉他们,社会发生变化了,让他们去理解我。工作那么累,还要花时间和他们沟通,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认知,让人有些心力憔悴。


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的,转型的时间比较早。与现在相比,那时候我即便是加班,也没有太多别的负担。如果现在这个年龄我还在国企,走出来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小城市充满了冒犯
大城市的疲惫让人怀念
吕欣怡|前直播电商公司运营


作为一名直播电商运营兼策划,过去几年,我一直在直播间里担任主持人的助手兼幕后工作人员,不仅见证了直播如何成为风口、开启新一轮的造富神话,自己也跟着攒点了小钱。2020年,我选择了从杭州离开回到家乡,现在是老家四线城市事业单位的合同工。


离开的原因主要是疲惫。我们的工作其实蛮重复和单调的,工作从每天中午开始,深夜直播做完还有复盘会,每天下班到家已经是凌晨四五点,一度有些抑郁,觉得年轻人比你更能熬,早晚有一天会被取代。


回家最大的感受是确定性,在杭州买不起房,但在老家小县城,过去的积蓄付首付足够了,再买辆车代步,让我暂时有了一个相对舒适体面的生活。


但矛盾也接踵而至。没有工作的时候,就算你有存款,家里还是会担心,并且不时为此爆发争吵。小县城的选择大概只有老师和公务员,我参加了两次公务员考试,最多的一次报录比是372:1,最终名落孙山。教师资格证考试过了一科,挂了一科。


在家里坐着考试也不是办法,父母着急,找亲戚介绍了一个事业单位的合同工,月薪2500,没有五险一金。


回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小城市的人际关系让人不适,没有边界感和距离感,充满了冒犯。


工作第一周,单位领导叫了我和两个女同事一起聚餐,陪9个男领导吃饭。饭桌上,他们吐槽我没有眼力见,不会主动给领导敬酒。有的男领导喝多了,会过来说“你好漂亮”,还会有人借着酒劲说一些黄段子,大家跟着起哄。


那天晚上我本来想发作,但咬牙忍住了。自从回家之后,我的脾气好像收敛了好多,因为小县城的人际关系臃肿而绵密,大家都觉得闹翻了对谁都不好。


没办法,我连正式员工都算不上,还是托家里关系进来的,领导不开心随时可以让我走人。没有工作又会让我的父母担忧争吵,就只能先这样吧。


如果这是在杭州,我可以称之为PUA,对职场上的性骚扰可以说不,但在这里,大家都觉得没有问题,女同事也会跟着哈哈大笑,个人只会感到渺小和无力。


周末闲下来的时候,我又开始想念杭州了,尽管工作很忙也很疲惫,但在杭州的时候,我至少够成为自由的自己。


被困在落后的技术里
是我最大的职场危机
刘峰|某软件开发企业程序员


我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做程序员,在现在这家公司一年多了,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期。我很焦虑,不知道是应该换工作,还是继续待下去。


和同行交流越多,我就越有危机感。程序员这个行业是技术型的行业,而且技术升级也很快。比如十年前,行业使用的是1.0,五年前更新到了2.0,现在是3.0,而我所在的公司现在还是使用十年前的技术。我经常需要请教自己的同行,这样才能了解外面使用了哪些新技术。


做程序员都喜欢新技术,新技术也是我们将来进入其他公司的敲门砖,我的上一家公司,在我离职时使用的是2.0版本,现在又升级了。


我常常在想,如果没有来这家公司,我现在可能也用上了最新的技术,但现在只能被困在落后的技术里。技术跟不上,是我最大的职场危机。


我也能感受到,公司今年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老板的一些决策没做对,公司的人才在流失。我也有找工作的打算,不过济南不像北京,没有那么多选择。


我知道“北上广”很多大厂程序员长期“996”,我们公司其实也差不多,长期“886”,也是一天工作12个小时。这在大厂可能很正常,然而济南不一样,这是一座早九晚五的城市,大部分的工作都正常双休。


即使是我们这一行,也只有某一段时间,可能是产品上线等原因,一年里有那么三五个月是加班特别狠的,每天工作到晚上两点。但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工作需要、职责所在,我能理解。


我们公司的问题在于,在不需要加班的时间,老板也会要求你“886”。而且在加班这么严重的情况下,薪资也没有跟上,我现在月工资不到9000,这在山东的同行里已经算是标准线以下了。


来到这家公司之前,我工作之余还拥有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一周7天基本就没有自己的时间。在这样的公司其实没有什么晋升压力,其实只要你想,你努力干,你就可以晋升,但是所谓的努力干,可能会搭上你的健康,我觉得这不太合理。


持续“886”之后,我开始刻意早睡、锻炼。来这家公司之前,我也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都很规律。自从开始一天工作12个小时的生活以后,我每天下班身体都特别疲惫,完全不想动,这会导致你身体慢慢退化,也是我最担心的。


我考虑换工作很久了,考虑得越久,人就越焦虑。而且受疫情影响,现在整个市场环境都不好,没有人会在没通过面试前辞职。找新工作、简历、面试,都是在这之前的难题。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为化名)

更多精彩


好看的人才能点【赞】和【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