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签约作家】初守亮|麻大湖之绿

2017-05-09 初守亮 新锐散文
东方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春季版


麻大湖之绿

初守亮

麻大湖,鲁北平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虽没有山区湖泊的幽深与苍翠,却有着平原天然湖泊的广博与富饶;虽没有山区湖泊峰连起伏的飘渺与神奇,却横溢着丰富的民族风情和乡村情韵,虽没有人工湖泊的雅致与现代,却具备了天然湖泊的自然质朴与水土人情间的谐调与灵秀等特点。

麻大湖,沟壑纵横,湖湾相连。片片芦苇丛生,处处莲池碧透。“苇堵荷阻疑无路,轻槁一点又一天”。湖中有一飞来石,上书“天然乐园麻大湖”的字样。

麻大湖,纯一色的绿色湖泊。

记忆中的美丽富足的麻大湖,是奇葩芬芳的湖,层层叠叠的绿浪,泼泼洒洒,活力四射,纯粹,盎然。那肥沃而灵性的水,重重复复的绿的涟漪,荡漾交错,韵致生动,质朴,飘逸。麻大湖,广袤而又物产丰富的湖啊,它携裹着现代灵秀变幻的光,几乎要穿透时间的质地,宛如一颗百年大树,茁壮的根系,向着黄土地深处深扎并延伸。

当你荡起双桨,至湖中某一处幽静的水湾,将小舟泊于清浅碧水之上,粼粼绿波,倒映着各种绿的剪影。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一种清幽而灵动的韵致,让你感叹不已。我坐在船舷边,伸手触浪,溅起一串串水花与阳光,蕴含着淡淡的绿意,哗哗地溅湿我的衣袖,小船画出的细碎波纹的曲线,渐渐地向两边散去,湖面又很快恢复原来的恬静与澄澈。

在麻大湖沟渎湖湾中观光穿行,准会看到一破败不堪的麻姑庙,我便未能免俗地想起了麻大湖名字的由来和传说。早在战国时期,齐国被秦国战败,逃离自己的国都临淄。逃到麻大湖时,全军将士已是精疲力尽,失去斗志。正当他们坐以待毙的时候,旁边红麻地中飘出一美丽仙姑,手提一蓝热腾腾的饭菜,献给国王。国王欲吃,看看三军将士,又迟疑了。仙姑看透国王的心思,说:“此蓝饭菜,全军将士食之有余,请用吧” 。国王转忧为喜,当将士们吃饱喝足,仙姑已在绿麻地旁消失。齐国国王率领士气骤增的众将士,击退秦军,夺回了国土。后来,为纪念危难之时的救国救难的仙姑,特地在绿麻地旁修了一所麻姑庙。从此,仙姑被称为麻姑,此湖从此也叫麻大湖。虽然年代相隔久远,但是我的心却渗透着对故事的感化。很快,这种感觉像浮云缓缓飘过,一些比较明确、直观的事物占据脑际,在眼前,在满溢绿色汁液的微风中徐徐散开。一颗被绿润泽浸染的心激动并活跃起来。

弃舟登岸,如果是芦荡或绿麻地,远处近处的绿尽收眼底,仿佛绿的有点单调,可是足下在斑驳弱光中生长的那些瘦小嫩绿的野菜野草,更是透着亮的绿,还有许多红的、黄的、紫的小野花,在绿的背景里点缀陪衬,让你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寂寞。反之,愉悦的心情促使着一种好奇得以升华。上一片坡地,眼前是淡绿亮丽的草坪,映衬着沟渠旁垂柳的翠绿,造就了空气的清新和环境的美化。当你有兴趣躺下,享受阳光的温暖,陶醉绿的温馨,放眼蔚蓝的天空,一旁高大树木深沉的绿,在白云移动的阴影里慢慢轻游,一直到远处绵连起伏的似乎罩上一层白霜的绿的天际布景中徐徐展开。满眼皆是绿,有深绿、浅绿、老绿、嫩绿、草绿、墨绿,重重叠叠,浓浓淡淡。有摇曳涌动着的绿,有扩散躁动的绿,有随风连绵起伏的绿,有沉寂宁静的绿,有野生水草间淙淙流淌着的绿。因为麻大湖充满着绿色资源,它滋生了绿,造就了绿;所以,所有受麻大湖滋养过哺育过的,都皈依绿,融入了绿,融入绿的大家族。麻大湖几乎变成了绿的汇聚点,绿的海洋。

一种用文字难以诠释的氛围,一种超越语言的境界,正在绿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这个麻大湖,虽没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那样重要而得以存在,又不是什么稀世的文化瑰宝,也不是化成虚无与苍白的文明碎片,更不是以自己特殊的绿为筹码来做炫耀或交易的资本。麻大湖,不矫揉造作,不虚无缥缈,在绿的氤氲里,它确确实实地存在,湖中星罗棋布地杨树林或芦荡的拱卫,四季与岁月的轮换,植被的苍翠于英姿,造就了麻大湖这一独特的风景线。随风摇曳的绿麻,起伏如潮的芦荡,碧绿如黛的莲池,沾满晨露的草坪,舒心游弋的云朵,枝叶间透过的彩色光环,湖面上飘荡的小舟。“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以及足下这片松软的土地,和脚印里渗出的淡淡的湖水,造就了它清新灵秀的韵致。造就了麻大湖这种特有的绿,一种纯净的绿。而这种绿,才是我心中的麻大湖之绿。

它用自己把一切打扮的如此美丽,把一些微不足道的事物,甚至被人遗忘的东西丰富起来,鲜活起来,把虚浮飘渺变为真实活现。它的绿是纯净的绿,它绿出朝气,绿出活力;它绿的美丽,绿的富足。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初守亮,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东营市民间文化研究会散文副会长,从小酷爱文学,从1986年发表作品,曾在《全国散文作家论坛》,《时代颂歌》,《中国散文家协会》《中国散文写作协会高峰论坛》,《作家报》,《蔡文姬文学奖》征文,以及省市县级征文中多次获奖。多篇作品散见于《山东青年作家》,《山东文学》,《东方散文》,《江河文学》,《作家报》,《董乡新咏》,《董乡文学》,《滨州日报》,《鲁北晚报》,《今日博兴》,《中国作家》,等。很大一部分作品发表于网络等。


东方散文,感情求真,思想求深,角度求新,视野求广,语言求美。请支持如下稿件:人性之美、大爱情怀、乡愁、亲情友情爱情、生态情怀、性灵自然等。

主编:刘莉

 微信号:buxiangxin6666

东方散文合作平台: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网,一经采用,全网推出。

微信号:dfsw123456

普通投稿邮箱:hebeilli@163.com

曲江楼观杯征稿邮箱:dfsw1997@163.com


重要通知54 28147 54 15288 0 0 3235 0 0:00:08 0:00:04 0:00:04 3235ong>


【万元大奖 等你来拿】首届“曲江楼观杯”全球华语散文大奖赛征文启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