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馆参观时长的计算方法

叶秋 策斩 2023-10-07
 

在《展馆观众容量的估算方法》一文中,我们已经讨论了展馆空间与观众最佳参观人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个问题,也是大家经常碰到,但不知道怎样相对精准计算的,那就是“怎么预估一个展览过程中的观众参观时间”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在送上公式之前,先来普及一个概念:观展的信息交互深度



平常我们在做展馆的时候,一般会通过标题、图文、影像、互动多媒体、体验互动等方式的组合来丰富展馆的参观体验,但在实际观展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类型的人,对一个展馆的信息交互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散客常见的有四类观展行为:


类一:走马观花型


只图一个大的空间感受和新鲜感,浅尝辄止,只在感兴趣的展项或空间稍做停留,拍几张照片,然后快速通过。2010世博会的大多数观众其实属于这类人群。

这类人群产生最大信息传送效果的是“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及空间感性体验。



类二:细嚼慢咽型


在观展全程都会细细观看各项展示内容,并进行思考与整理的观众,这是我们做设计时的所谓“理想体验型”,多见于学者、专家类型,但实在不多。

对这类人群产生最大信息传送作用的是图文、影像、及互动体验类项目。



类三:避轻就重型


在观展过程中会在重要节点停留,观看,比如影院、大型艺术装置、主秀等空间,其他空间浮光掠影式通过。最常见的就是文艺青年、青少年儿童等类型。

对这类人群产生最大信息传送作用的是图文、影像类体验展项。



类四:一针见血型


在观展过程中直奔主题,然后快速离开的观众,与类型二相似,多见于VIP动线的领导、大客户群体。

对这类人群产生最大信息传送作用的是主秀影像类体验项目。



了解了以上四类人群,观展时间的计算方法也就呼之欲出了。


T1 走马观花型

T1=L/S

参观总时间=动线总长/平均参观速度

S参见人体工程学数据如下

资料来源:《人员疏散评估指南 GB/T31593.9-2015》

资料来源:周卓艳/陈易,世博场馆规模研究,上海,建筑学报,2007.1:68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S值

但一般情况下,典型的未受阻碍的行进速度大约为1.2m/s

T2细嚼慢咽型

T2= T1+(t1+t2+……+tn)

其中,t表示展馆中各重点展项的预估体验时间,但是根据《中国科技馆新馆观众调查报告》所述:

“展览规模与观众的参观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即使展览规模再大,观众的平均参观时间仍为2一3小时。而国外一些科技馆的研究也表明观众平均参观时间为2-2.5小时,因此可见观众平均参观时间的长短具有普遍性,可能是由于观众在持续参观展览一定时间后,对信息感到饱和了,从而产生了‘博物馆疲劳’”。

T2是有上限的,这点请大家清意!

T3 避轻就重型

T3=T1+(t1+t2+……+tn)ⅹ E

其中,E表示展项参与程度的百分比

E趋近于0时,就是T1参观型,E趋近于1时,就是T2参观型

E值在不同展馆中的数值是完全不同的

非理性统计的E的峰值大约分布在0.3—0.6之间

而且同样受到“博物馆疲劳”的影响。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馆新馆观众调查报告

T4 一针见血型

T4= T1+tx

其中,tx表示特定展项的参观时间



其中T3是典型的参观行为时间值,可以作为参观时间中间值

换句话说,当领导问:这个馆大约需要多长参观时间的时候,你可以回答

“大约T3左右”


一些补充


以上的计算是参观时间的理论估算,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参观时间的控制非常之复杂,会因室内外、动线对冲、地形、通道大小、人群密度的不同,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以人群密度为例:

当人群密度达到1.2/时,观众步行速度会明显下降,并出现滞留现象,滞留加重时,会产生“群聚效应”,也就是通常说的“看热闹效应”,当人们之间的距离大于1.6m时,行进速度不会受到影响。当人员密度超过3.8人/㎡时,参观将无法进行。



这里所涉及到的学科与数据量有点庞大,等我有时间再梳理写作吧~~~

 

所以,用于纸面上的预估时,大家可以参考前文所述的公式套用,形成理论值,但实际参观时间,还是要等到实际运营后才能准确估算并调整的。

果然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以上全部


策斩:和有趣的灵魂们在一起

长按二维码识别可关注策斩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