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察一棵树】《浙江植物志》里关于樟科的分类(18)
上周听闻我们的樟树学名也变了。在传统的分类中,《浙江植物志》里将樟科分成11个属,依次是樟属、润楠属、楠木属、鳄梨属、檫木属、厚壳桂属、新木姜子属、木姜子属、山胡椒属、月桂属以及无根藤属。《浙江植物志》里樟属下面有10个种,其中叶互生的有樟树(它是樟科樟属属长)、云南樟、沉水樟和银木,其余的是对生叶,它们是浙江樟、锡兰肉桂、普陀樟、细叶香桂、肉桂以及华南桂。通过最新的分子研究,这10个种得拆掉重新分类,现在已经将樟树等几个种从这个属里面分出去了,成为独立的“樟类”和“桂类”,当然这个“桂”的本义是指肉桂(桂皮的来源),不是桂花,桂花是晚近才出现的名词,桂花的学名是木犀(属于木犀科)。
在传统分类中,“樟类”和“桂类”之前都放到同一个属的主要特征是:都是圆锥花序,花都是两性、3基数(比如都有6枚花被片、9枚可育雄蕊,内侧还有3枚顶端有箭头状腺体的不育雄蕊),果实都有明显的果托。但专家也指出,它们在顶芽、叶序、叶脉、叶表皮形态、果托形状等方面差异明显。尽管如此,100多年来一直把它们放在一个属里面的,这次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不得不拆分了。
最近我在樟树上找不到虫子了,估计是天气越来越冷,看来得明年继续了。前两天我看樟树时突然发现有些果实已经变黑(成熟了),我想着肯定还有半成熟的,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难不成樟果一夜之间由绿转黑?不过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还是由于平时的疏忽导致我没有观察到果实的渐变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生了哪些物质的转化呢?嗯嗯,我下次再找资料说说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