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海投10亿美金不用国家外汇,他能!你能么?

2017-01-09 KISS海投君


最近,朋友圈除了雾霾霸屏之外,最火的就是“曹德旺也跑了?”的话题,说中国民营企业的代表人物之一、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投资10亿美元、在美国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相应的,一段曹德旺最近在记者会上分析中美税负压力的视频也热传了起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57kwokk4&width=500&height=375&auto=0


这位企业家一直以低调的形象出现,早在2011年,曹德旺还在俄罗斯投资建厂,那时怎么就波澜不惊呢?偶尔高调也是在他做慈善的时候。33年来,曹德旺做的公益捐赠累计已达到70亿,他成为中国的“首善”都没能火起来,没想到却以这种“跑了”的方式火起来。


“无良资本家”曹德旺真的要跑?要不怎么说三人成虎,众口铄金。





最近曹德旺受访,从说话的语气上看应该挺郁闷的。


还有人拿他跟李嘉诚比,但显然,这样被比较,他并不开心:我跟李嘉诚不能比。我不做房地产,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他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从1999年登顶华人首富,李嘉诚站在高处17年,一举一动莫不万人瞩目。


10月26日晚,李嘉诚以200亿的价格把长实地产在陆家嘴最后的自留商用物业卖掉的消息一出,迅速登上各大媒体头条。


“李嘉诚撤资论”再次开始沸沸扬扬。



事实上,李超人被如此解读并非空穴来风。因为,长实地产近两年来抛售内地物业方面可谓是动作频频。


 


由上图可以看出,此次长实地产出售上海陆家嘴的世纪汇广场早在上一年7月就有风声传出,当时长实地产还对外澄清说此物业是自留商用物业,只是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


早在今年1月,作为李嘉诚最倚重的大将之一,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市政协常委赵国雄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早在几年前,长江实业便开始不再涉足内地房地产投资,原因是内地地价太高,觉得赚不到钱。


据不完全统计,长实地产近两年在内地抛售物业套现高达395.18亿。与抛售物业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李嘉诚已经三年没有在内地拿地。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开始至今,李氏家族大规模抛售中国资产,总金额达1517亿港元。其中内地与香港资产占比分别为48.2%和51.8%。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嘉诚海外商业帝国步伐的快马加鞭。


自1986年,李嘉诚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逾半数权益后,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投资之旅就再也没有停止。



图为近年来李嘉诚的海外投资项目


至今,李氏商业帝国的海外版图已遍及欧洲、开曼群岛、亚洲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就不得不提其在英国的投资,甚至被形容为“买下了整个英国”。



由于近年来对英国基建项目的不断布局,长江集团已一跃成为英国最大的单一海外投资者。


李氏家族至今在英国的投资总金额达到3900亿港元,投资行业可粗略划分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行业和港口等。


单在基建方面,长江集团为英国 1/4的人口提供配气服务,旗下的英国电网掌控英国30%的电力供应;去年收购的英国水务公司(Northumbrian Water)则为超过7%的英国人口提供食水。


毫不夸张的说,某种程度上,李嘉诚已经主宰了英国的经济与民生。


 

李嘉诚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企业名人,他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关系着社会的发展。但根据资本的逐利性,资金自然是流向受益最大的地区。


李嘉诚一贯为人所熟知的投资策略为险中求稳,稳中求进。公用基建项目一向给人比较沉稳的印象,而李嘉诚在香港的基建项目的回报率高达42%。 


仅仅700万的香港城的基建项目就有巨额利润,这就不难想象李嘉诚在英国构建的覆盖几千万人基建王国的用意了。



近几年,李嘉诚几乎把全部身家都转到英国。


但曹德旺跟李嘉诚完全是两码事儿,他在外面建厂的还没有销售,而且所占比例也才2%、3%不到。从中国出口运到其他国家占销售总额的35%,65%的福耀玻璃是卖给本土的汽车厂/商。中国汽车商70%是福耀的玻璃,根本没有理由“跑路”好嘛


接受采访的时候:


新浪新闻:那你会搬走吗?


曹德旺: 我不是搬出去。我今年才投产的美国项目,还没有带来利润。我今年赚到30几个亿,最后我还要承担在美国投资的费用,接近10亿。如果加进来是赚了40亿钱。那么我搬出去做什么?


我做了什么坏事?叛党了叛国了还是反人民了?我不就是在中国做一个私营企业家嘛,为什么要搬走?我根本那些话是告诉中国人,外面的投资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要注意这些事情,跟人家接轨。我们有种的中国人,应该团结起来,克服困难。


《等深线》:海外投资的资金来自于哪里?

曹德旺:福耀是一家出口型的企业,每年外汇收入在10亿美金左右,外汇资金上可以自己平衡。第二,福耀是一家H股上市公司,有海外融资能力,我没有动用国家的外汇。由于是H股上市公司,所有投资必须董事会审批通过,还要开股东大会表决方案,之后才能报中国商务部和发改委外管局批准,才能取得合法的投资所需的外汇手续。 


在记者会上,德旺仔细计算了中美两国的生产成本,吐槽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税负太重,尤其是增值税压力太大了。一个卖6000块的手机就要缴纳1020块的税。按中国一般企业利润水平算下来,最终约有一半的营业利润都被收走。




美国没有增值税,只有35%的所得税,加上其他各项税费总共大约占总利润的40%,中国制造业的综合税负比美国高35%。


不仅税多,而且能源成本更高,美国的天然气价格不足中国的五分之一;电费美国3毛钱,中国6毛多,不到中国的一半;高速公路,美国不收费,中国过路费一吨5毛钱。只是蓝领工人,美国的用工成本是中国的8倍。


一块玻璃出口到美国,关税加路费加能源成本完全足够抵销人力成本低的优势。在美国建的厂,占了18万平方米的土地,虽然连建带修花了3000多万美元,但当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补贴了3000多万美元,所以基本上土地没花钱。总之一句话:除了人力,中国什么都比美国贵。



这么看来,如果我是老板,不去美国设厂都觉着自己缺心眼。


不过这就代表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不如美国了?企业家不堪重负纷纷跑路了?啧啧啧。。。不多看资料果然还是容易被骗啊。


首先说曹德旺跑了吗?没有啊,人家也回应了“福耀制造的市场销路65%在中国,我跑出去干什么呢。”国内每三辆车中就有两辆用他家生产的玻璃,这样大的市场扔下不要,跑路去美国,除非得了失心疯否则干不出这种事。



这次海外设厂的前提,就是在美国生产销往美国,先前都是在中国生产销往美国,不考虑这个前提都是耍流氓。为了节约成本海外设厂再正常不过,就像美帝会在中国开肯德基,而不是把汉堡做好了运到中国一样。况且美国三大汽车商都是曹德旺的固定客户,当地产当地销,没什么不对吧。


再说到汽车玻璃生产,本来就是高能耗产业,人工成本相对较小。玻璃生产采用的浮法工艺,原先采用重油、炉煤气等燃料来制造玻璃液。随着雾霾增加,2014年以后,国内新上的生产线基本是烧天然气的,环保要求没办法。美国的页岩气技术使天然气成本大降,这可是巨大优势。而且玻璃产业运输成本高,从中国运到美国,成本就翻了好几倍。


跨洋运输不仅成本高,还动不动就被人家反倾销。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为了打赢跟美国和加拿大的反倾销官司,巨额聘请律师团队,前前后后花了一亿多元。好在官司赢了,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



So,一起再正常不过的海外扩展行为,愣是被解读成了“跑路”,也是醉了。


(素材转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