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君子,“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 巍巍胡适(1)
前面的文中写了大师梁启超,以及大教育家、状元张謇。
这篇开始,写大帅哥胡适,一个影响力更大的大师,百年来中国学者世界影响力第一人,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之父”。
胡适,字适之,生于1891年。
学者唐德刚评胡适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说胡适脾气好,不论对同事、学生、还是贩夫走卒,几乎从来不疾言厉色。
当年的民国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我的朋友胡适之”,足以说明他人缘之好,威望之高。
胡适不生气,因此关于他的段子就多。
一个关于胡适“打牌”的段子,说是见于《胡适留学日记》的:
7月4日
新开这本日记,也为了督促自己下个学期多下些苦功。先要读完手边的莎士比亚的《亨利八世》。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
我擦,如果胡适的求学时期真如上面所记,那直接就是一纨绔子弟,不学无术的。
还好,上面只是后人编排他的段子而已。
胡适确实有过一段消沉颓废的时光,日记中确实也有很多打牌的记载,但不像上面那样令人捧腹。
毕竟,胡适是拿过国内外大学36个博士学位的人。这不仅是学霸,简直是波霸。啊不,博霸。这岂是打牌打出来的?
当然,关于胡适一生拿过多少个博士学位,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没人能完全搞清楚。这里也就不讨论了。
胡适所获得的博士学位之多,至少说明了他的影响力,以及被中外学界公认的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研究胡适思想的人越来越多;而至今在欧美的许多大学中,仍开设有关于胡适研究的课程。
他在打牌之余,到底做了些什么?
他25岁成为北大教授,30岁成为北大教务长兼文科学长,后成为北大校长。
我们对胡适身份的定义,是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
1919年,胡适发表《中国哲学史大纲》,成为使中国传统哲学真正步入现代化进程的第一人。此书突破了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的固有观念、标准、通则,成为引领学术改革的典范和前驱。它给了当时学术界空前的冲击,甚至给了前辈大师梁启超以巨大影响。直到今天,历经风雨后,仍然为人们所肯定。
胡适还是个文学家,被称为当时“十大诗人”之一。“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就是出自胡适的手笔。
胡适发表于1930年代的《说儒》,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成就的代表作。由于胡适在思想史上的开创性极其深远,他也是当然的思想家。孔子、老子之后,中国最缺的就是思想家。
他当然也是个大教育家。从北大教授,北大教务长、文科学长,直至北大校长,他怎么不可能是个教育家?他是开创白话文运动的“急先锋”,与陈独秀一起领导了新文化运动。1920年,胡适挑头,与朋友们一起力促当时的北洋政府颁布法令,将所有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由文言文改为白话国语。如果没有胡适,我们今天的教科书也许还是“之乎者也”。
胡适的最主要贡献之一,还在于“创造了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这个就不宜细说了。
个人认为,除了上面这些成就,胡适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即做学问要充满怀疑的精神,不盲从一切未经验证的各种“真理”和“主义”。
这是科学的精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向来缺少这个维度。
因此可以说,不论是我们的文史哲,还是数理化,或者说“中国从近代向现代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是在胡适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的烛照下不断向前的。
最后再上胡适一张照片:
陈丹青评论胡适:“完全是学者相,完全是君子相。”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齐说经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