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下第一人才”袁世凯的成与败

齐树峰 齐说经史集
2024-09-07


随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彻底破产,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一代人杰,基本雨打风吹去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十年。

 

曾、左、李之后,崛起的是袁世凯。

 

据说,李鸿章临终前曾留遗言:“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意思是袁世凯是当时天下第一人才。李鸿章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无从考证。但李鸿章把袁世凯视为自己的接班人,大致是有的。

 

1

 

袁世凯的叔爷爷袁甲三属于李鸿章的淮军系统,曾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官至漕运总督。换句话说,袁世凯出身于一个军三代、官三代、富三代之家。

  

屡考秀才不中后,袁世凯烧尽诗书,愤然说:“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焉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误光阴耶?”就此选择了弃文从武。

 

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那代大儒相比,袁世凯没有考取过什么功名,文化层次明显降低了。

 

但认为袁世凯是个武夫,那就大错特错。实际上,青少年时期的袁世凯由于酷爱读书,曾得了个外号“袁书呆”。而且13岁时,他就写出过“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这样气魄雄浑的文字。

 

袁世凯弃文从武后初露锋芒,是1882年,随淮军吴长庆部队去朝鲜平定“壬午军乱”。他在这次行动中得了头功,被评价为“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

 

他也由此进入了李鸿章的视野。

 

3年后,年仅26岁的袁世凯以“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的身份坐镇朝鲜,长达10年以上,俨然朝鲜的太上皇。

 

袁世凯在朝鲜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加强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另一方面是防止日本、俄国对朝鲜的窥伺和渗透。

 

袁世凯手段凌厉,引起了朝鲜君臣的反弹,再加上同僚妒忌,日本人也千方百计想赶走他,国内对他非议四起。

 

李鸿章力挺袁世凯,认为他“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坚持让他留任。

  

甲午战争前夕,在躲过了日本人的多次暗杀之后,袁世凯化装成平民,回到国内。


 

2

 

目睹了甲午战争的惨败,袁世凯有了训练新式陆军的想法。

 

又是在李鸿章的支持下,1895年底开始,袁世凯在天津一个叫小站的地方,开始训练新军,这就是著名的“小站练兵”。

 

他不但注重武器装备的先进性、标准化,还采用了德国军制,聘请了十几名德国军官帮助训练。

 

当时“小站练兵”的人数,只有7000多人。但担任袁世凯这支新军的参谋、团长、营长等的都有谁呢,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如雷贯耳吧?这帮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北洋军阀,影响了中国的近现代史。

 

袁世凯的出身是天生的,由不得他,没得选。

 

而他年轻时的经历,是他基于自己的出身、性格、能力,所经历的奋斗的正常的选择。基本与站不站队无关。

 

 但越往上升,袁世凯越觉得高处不胜寒。他越来越意识到,站好队,才是继续发展的关键。

 

3

 

“戊戌政变”的事大家是知道的。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起“戊戌变法”。一时间,光绪皇帝的“帝党”和慈禧太后的“后党”间势同水火。

 

谭嗣同私见袁世凯,劝他拥护皇帝,用他的新式陆军囚禁太后。袁世凯表面上答应,心里却犯难了。

 

这是实实在在要站队了。站对了,继续高升;站错了,一地鸡毛。

     

 最终,袁世凯根据时局和得到的信息,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决定弃皇帝,保太后,向慈禧太后告密。

 

于是“戊戌变法”成了“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血洒菜市口。

 

当然,现在史学研究中,关于谭嗣同有没有私见袁世凯,袁世凯有没有告密,都存在争议。甚至有学者认为,上述说法,完全是康有为胡诌出来黑袁世凯,自抬身价的。

 

但有一点是确定的,袁世凯确实站在了慈禧太后这边,而且站对了。

 

很快,40岁的袁世凯便实授山东巡抚,带着他的新式陆军在山东布防,成了有兵有权的封疆大吏。


 

4

 

在后面发生的义和团运动这个事情上,袁世凯又站对了。

 

义和团的法术,迷倒了一帮忠爱大清的满族权贵,如端王载漪、庄王载勋、军机大臣刚毅,山西巡抚毓贤等。他们极力向慈禧太后推荐义和团,说团民们热情高,法术强。

 

而那时,慈禧由于弹压了“戊戌变法”,想废黜光绪帝又搞了个“己亥建储”,受到了西方的阻挠。她由此产生了浓重的反西情绪,觉得义和团可用,便召义和团进京了。

 

团民由此进京的据说有几十万,甚至百万。慈禧太后觉得人数够多,阵势可以,便同时向11国宣战。

 

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都觉得老太太这是疯了,是乱来。

 

李鸿章发出了最强音,“此乱命也,粤不奉诏”,你这是胡乱命令的,广东不听你的。

 

袁世凯又要站队了。一边是权势无边的慈禧太后和朝中权贵;另一边是开明清醒的李鸿章、张之洞等封疆大吏……

 

这次,袁世凯不再忠于太后,而是选择了开明和理性,加入了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东南互保”。

 

后面的事情不多说,慈禧太后所依仗的义和团根本不顶用,“庚子国难”发生了。慈禧太后化妆成农村老太太,带着光绪皇帝逃往西安避祸。

 

把义和团推荐给慈禧的载漪、载勋、刚毅、毓贤等人,都成了替罪羊。

 

而李鸿章拖着病弱之躯,从广州返回北京收拾残局……

 

第二年,李鸿章就去世了。作为接班人,袁世凯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中外瞩目的实力人物。



5

 

又过了几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也死了。还是幼儿的宣统皇帝溥仪继位,溥仪的老爸载沣成为摄政王。

 

载沣一直看不惯袁世凯,并反对袁世凯的各项新政。因此当上摄政王后,载沣便把袁世凯一撸到底,撤了袁的职务。

 

袁世凯称病到了河南安阳隐居,韬光养晦。

 

期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奉朝廷命令出山,东山再起。

 

再次大权在握后,他选择了顺应趋势,逼清帝退位,推翻帝制,拥抱共和。

 

由此,袁世凯成为了第一任正式大总统,被孙中山誉为“中国之华盛顿”。

 

6

 

虽然当的是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做帝王、当皇帝的毒素却确实流在袁世凯的血液里。

 

另一方面,他也确实被儿子和一帮下属给忽悠了。

 

袁克定、杨度、严修等一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一边忽悠各色人等,包括和尚、妓女们上街请愿,要求袁世凯当皇帝;一边还弄出份《顺天时报》,只报喜不报忧,只给袁世凯一个人看。

 

袁世凯以前能站好队,关键在于能得到准确信息,能进行大数据分析。这时他看到的信息和大数据大部分是假的,还分析个毛啊!

 

于是,在错误的信息在大数据分析之下,他站错队了,当皇帝了。

 

结果,蔡锷将军在云南义旗一举,四方响应。

 

两个多月后,袁世凯身名俱灭。他的Game,至此Over.

 

7

 

本来,袁世凯是“一位真正的改革家”,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了作用,并在维护领土主权方面功劳巨大,比如坚决拒绝了外蒙古独立。


以他的能力和业绩,虽然可能当不起“中国之华盛顿”这样的盛誉,但只要不站错队当皇帝,也绝不至于成为后人口中的“窃国大盗”、“国内极恶之极恶者”。

 

所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至少,关键时刻,不能突破底线。

 

8

 

最后做个预告。

 

本文中,对袁世凯隐居安阳、东山再起的环节写得极简。其实,这是个惊心动魄的过程。

 

被摄政王载沣一撸到底的袁世凯到底是如何东山再起,逼清帝退位,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继而称帝的?

 

敬请期待本公号的下篇文章《一笑倾国:才女视角里的袁世凯》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完全版:明朝的16个皇帝

 

曾国藩(完整版):蝶变,8000字搞懂这个“愚钝”的超级牛人

 

传统文化、国学的糟粕与痛点(10篇) | “齐说经史集”归纳(10)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齐说经史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齐说经史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