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注定要亲历大历史
2020一开年,就注定要作为特殊的一年,特别地载入历史。
在过了一个最特殊的春节,史上最长的假期,全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之后,国内新冠疫情高峰已过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问题是,国外才刚刚开始。
全球进入了巨大的不确定期。
三个标志
1
在本公号的上篇文章《那些老外为什么不戴口罩?哥也真心搞不懂啊》(点击可阅读)中,提出了对老外们不戴口罩、不听招呼、满街乱跑的担忧。
话音刚落,3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
新冠肺炎已经构成全球性大流行
要知道,2003年的SARS,并没有被宣布为“大流行”。
此新闻的背后,是一系列新闻的组合:多国学校停学,NBA停赛,西甲提前结束,汤姆汉克斯也染上了……
2
意大利宣布全国封城,其实就是“封国”。
没有查历史,不知意大利历史上有没有封过国,但承载着古罗马帝国荣光的他们,这次是遇上大事了。
问题在于,他们封城封不大住啊。自由浪漫的意大利人,据说在封城后,还进行了反对封城的you行。
而且据说,他们戴口罩的人虽然渐渐多了起来,但即使在疫情严重的区域,戴口罩的人仍然偏少。
意大利的人口约相当于湖北省。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不好预计。
3
国际原油价格大跌。
美股熔断。多国股市熔断甚至崩溃。
在经历了美国历史上股市的第三次熔断之后,股神巴菲特说:
我现在活了89岁,这种情况也是第一次见到。
我们经历了2003年的SARS,2008年的金融海啸,记忆犹深。
今年,不会一起来吧?
当然,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国内,还是我们自己。
三个女人
1
胡舒立,被有些人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女人”。
这个名头,不是白给的。这么多年来,从《财经》到《财新》,她一直坚持她的“新闻专业主义”,并不断探索特色下深度报道的边界。
《财经》和《财新》报道过的那些大人物和大事,有的在他们报道之前,是敏感词,然后就脱敏了;有的则在他们报道之后,成了敏感词。
这就能说明一些问题了。
对此次新冠疫情的报道,财新是公认最专业、最深度、最突出的。
有人因此说,这次财新可能会有麻烦。应该不会吧,他们毕竟推动了对疫情的防控,功不可没。
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财新此次应无问题。
2
方方,武汉一个60多岁的老太太,原湖北省作协主席。
这一个多月来,方方日记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转发量有多大?阅读量又有多大?
无法统计。
海量。
方方日记在被广泛转发阅读的情况下,也被不断围剿。被授权发布她日记的公众号,目前已升级到:
十一维空间
科幻啦!
3
方方日记3月11日的题目是:《 一旦走到这一步,你还删得过来吗?》
这篇日记里说的不是她自己的日记,而是关于一个叫艾芬的女人的文章:《发哨zi的人》
关于这篇文章的那一天,被称为:
微信诞生以来“最魔幻的一天”
此文被狂删。但这边删得快,那边转发得似乎更快。
为了通过审核,此文的各种语言版本都出来了。什么文言文版、英文版、德文版,是最基本的;连错字版、甲骨文版、谱曲版、摩斯密码版、16进制编码版、二维码版、条形码版、倒写版……全出来了。
目前已经超过100个语言版本。还发到了据说永不可删除的区块链上。
然后,可能是感动了上苍,这篇文章的原发版,竟然奇迹版的复活了。
然后现在就有人问了:像这么一篇认真的采访文章,为什么一定要疯了一样删它呢?
三个男人
1
广州的钟南山。
大家太知道他了。只说一个最新报道的细节。
钟南山到武汉后,经过声色俱厉的反复追问,终于得到了关键信息,并公开。这当然是由于他的威望和地位。
但比他有地位的人多了,像他这么有责任感的人不多。
2
上海的张文宏。
以前不知道他,最近由于他说实话,说常识,成为了医学界的大网红,大家都知道他了。
当然,意料之中,他没有被评为抗疫先进工作者。
3
李文亮去世一个多月后,有人惊奇的发现,他生前发的最后一篇微博还活着。
而这一个多月来,在这篇微博的下面,有了大量的留言,蔚为壮观。
或春暖花开,或严寒刺骨,都感人至深。
这被称为:
互联网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三个标志,三个女人,三个男人。
个人的小小历史,汇集成时代的大历史。
而我们,在2020,注定要亲历大历史。
相关文章,点击阅读:
长按并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齐说经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