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超级英雄的高光与至暗时刻(完整版1万字)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继位后,只用了三四个月时间,就轻松扳倒了魏忠贤阉党,在获得无数赞誉的同时,安全感也有了,当皇帝的感觉也出来了。
崇祯帝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最节俭的皇帝,甚至还是最不好色的皇帝。
16岁的他踌躇满志,誓要中兴明朝。
他最着急的,就是找人才。
他常说,“给我一百个庸相,还不如给我一个张居正。”但世间已无张居正。
他还常唠叨,“如果上天给我一个岳飞,我一定会重用他。”
他还真得到了一个岳飞式的人物,甚至是比岳飞更牛的人物。
此人前几年由于卓越功勋,已名满天下,是公认的明朝长城。只不过,由于魏忠贤阉党的打击,他已辞官回到广东老家。
此人,就是《碧血剑》男主角袁承志的老爸,袁崇焕。袁承志是虚构的,袁崇焕是真实的。金庸先生写完小说《碧血剑》后,觉得不过瘾,又写了篇历史著作《袁崇焕评传》。金庸写道:
他的英雄气概,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但袁崇焕是个争议极大的人。
对袁崇焕的争议,全是因为他强烈的个性。
设想一下,即使再有才华和能力,在晚明那种一沟死水、朽木污泥的环境下,如果没有一股认死理的蛮劲、火一般燃烧的强烈个性,如何能迅速扭转战局,陡然间金声玉振?
欲做非常之事,必是非常之人。袁崇焕是非常之人,做的是非常之事,在当时和后世引发争议也就是自然的了。
1、傻子
袁崇焕,广东东莞石碣人,进士出身,是一个文人,不是武将。
他不会武功,大概连基本的骑马射箭也不会。
但他却喜欢读兵书,研究战事,收集当时的战况信息。
中进士后,他被分配在兵部。与人谈论当前战事,总能谈得头头是道,引起了上级的注意。
那时是天启二年,崇祯帝还要六年后才能继位。
那时的战事是什么情况呢?后金的努尔哈赤所向无敌,后金迅速崛起。
努尔哈赤以祖宗遗下的十三副甲胄起家,创业,数年来东征西讨,百战百胜,从未吃过一次败仗。
而且他与明军作战,每一次战斗都是以少胜多,已连续三次杀得明军全军覆没。几年间,已覆灭了明军几十万,并得到了抚顺、铁岭、沈阳、辽阳等重镇。
当时的明朝,提到后金“辫子兵”,都谈虎色变。
袁崇焕进兵部后不久,恰逢又一次明军全军覆没,满朝惊惶失措。
这一仗过后,后金军就可以直逼山海关了。
最严重的问题是,明军打一仗败一仗,百战百败,信心已失,山海关是不是守得住,谁心里也没底。而万一山海关丢了,清兵就可以长驱直到北京了。(注:为了叙事方便,大家看得顺畅,后面我们就称满洲军、后金军为清军,虽然后金改称“大清”还要在多年以后。)
因此,明朝廷被吓得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京师戒严。
就在流言四起、人心惶惶的时候,袁崇焕一个人,一匹马,出山海关考察。
回来后,他写了详细的报告,结论是:“只要给我兵马粮饷,我一人便可守得住山海关。”
报告写得很有见识,结论却是狂气十足。
在平时的官场,上级可能会骂袁崇焕狂妄,甚至会免他的官。
但这个时候,明军百战百败,上前线就是送死,不被敌人杀死,也会被自己人治罪。躲还来不及呢,哪有主动送上去的?
现在突然冒出袁崇焕这么个傻子,主动请战,上级想都没想,就同意了,给袁崇焕升了官,让他去辅助守护山海关。
袁崇焕终于得到了前线效力的机会。
初到山海关,他便以远大的见识,杰出的才能,以及不怕死的精神,被上级倚重,被下级爱戴。
2、冒险
这时,他提出了一个关键的战略。他认为,在沈阳、辽阳等重镇已尽归清军的情况下,清军可直达山海关下,太危险。他提出,要在山海关外一百公里处的宁远筑城、守卫,作为第一道防线。
这个将战线前挺100公里的战略,吓住了所有人。因为山海关是天下第一雄关,兵精粮足,都没人敢说一定能守得住。前挺100公里建新城,那是100%守不住啊,完全是送死。
没有人支持袁崇焕。
袁崇焕就越级上报自己的想法。在官场上越级上报也是忌讳,是要被治罪的。但那时,也没人顾得这么多了。袁崇焕的战略构想竟送到了大学士孙承宗手中,孙承宗也是个有见识的人,支持袁崇焕的想法。
当孙承宗主管战局的时候,他马上派袁崇焕带1万人到宁远筑城,守卫。
这当然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即使城筑好了也守不住,如果城没筑好就遭到清军攻击,那就更不用说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袁崇焕将有去无回。
袁崇焕敢冒险,却不是主动去送死,他的这个战略,是基于他的学识和实地考察的结果,自有他的道理。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袁崇焕认为,清军是厉害,但并不是大家传得那么神乎其神。清兵,也就是后金兵,正是当年宋朝岳飞所面对的金国人的后代。宋朝时,刚开始,金军也是一万人能打得十几万宋军哭爹喊娘。但岳飞练军之后,“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以相同的人数与金军对决,完全可以取得胜利。
说清军厉害,首先是因为明军太烂。烂到什么程度呢?比如,骑兵会故意把自己的马弄死,以避免出战;只要听到清军来攻,整营的官兵就望风而逃。说“一触即溃”都是抬举这些明军了,因为他们连触都不敢触。
这么烂的明军,才成就了所谓天下无敌、百战百胜的清军。
所以袁崇焕认为,只要学岳飞练兵整军,情况就会不一样。这是他的底气所在。
同时,袁崇焕对敌人也有认识。
他认为,明、清两方的实力对比太悬殊。明朝有1亿人,努尔哈赤一方男女老少加起来不到50万人。明朝的生产力水平、甚至是武器都强于清军,比如明军拥有的西洋大炮,清军便很难抵挡。
努尔哈赤虽说百战百胜,但一直采取的是守势,轻易不会主动出击。因为底子太薄,经不起折腾。努尔哈赤战胜明军那么多次,基本都是明军逼上门来清剿,不得不反击的。而且努尔哈赤刚刚大胜明军十几万,这个战果,够他们消化两三年了。
因此袁崇焕认为,清军两三年内不会主动出战。
事实证明,他的分析完全正确。这就是学识、智慧的力量。
袁崇焕率军到宁远后,立即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筑城,同时整军练兵。
怎么整军练兵呢?其实套路都一样,关键是能不能执行好。
第一,以保家卫国,保卫母亲、妻子、儿女不受欺辱的大义来打动大家,这很管用,士气马上不一样了。
第二,严明军纪,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风气马上焕然一新了。
第三,是战斗技能的训练。有了士气和军纪,技能便提升很快。
正如袁崇焕所料,没有清军来袭。一年后,宁远城建成;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明显提升。
宁远城高墙厚,成为关外重镇。明朝的国防前线前挺了一百公里。关外终于有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关外的汉人纷纷涌到,人口大增。
在此基础上,根据袁崇焕的策划,孙承宗派遣诸将分别驻扎锦州、松山等要塞,又把前线向北挺进了一百公里,几乎完全收复了辽河以西的旧地。
在此过程中,袁崇焕和手下将领祖大寿、何可纲等人的战斗友谊日渐加深。
3、死战
看到明军步步为营地推进,努尔哈赤坐不住了,决定集中全部人马,南下反击。
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主持辽东军务的孙承宗却被调走了。
孙承宗有才识,有担当,对袁崇焕有知遇之恩。袁崇焕对他既钦佩,又感激。那为什么孙承宗被调走呢?
那时是魏忠贤阉党当政。魏忠贤觉得孙承宗带兵十多万,有大量粮饷,按常理应该克扣下来一部分,孝敬他这个“九千九百岁爷爷”才对啊。但孙承宗就是不办。魏忠贤恼了,派高第代替了孙承宗。
高第是个只会拍马溜须的小人,他刚到山海关上任,努尔哈赤便带全部13万清军南下进攻了。
那时的说法是,“清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一下子来了13万,什么概念啊,宇宙无敌的感觉。
高第吓得腿肚子都软了,说关外之地不可守,下令放弃宁远、锦州、松山等关外要塞,将部队全部撤回山海关防守。
说得好听点,这叫撤退;说得难听点,又是望风而逃了。
其他部队都按命令望风而逃了,袁崇焕却奋发了英雄之气。他决然地回复高第说:“诸城既已收复,怎可随便撤退?我守土有责,决计与宁远共存亡,誓死不退!”
袁崇焕这是抗拒军令,不听指挥。
但他的勇气和决绝,把高第给震住了。高第想了想,大敌当前,如果坚决下令让袁崇焕弃城而逃,还真不好交待,于是让人给袁崇焕传话,大意是,你自便行事,自求多福吧,我是帮不了你了。
友军都跑了,援军也是一定不会有的。袁崇焕就带着1万将士,决心死守孤城,对抗努尔哈赤的倾国之军。
袁崇焕将自己的老母、妻子都留在城中,以示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又刺出自己的鲜血,写成文告,让将士传阅。在他的激励下,全军热血沸腾,决心死战。
清军很快到达宁远,攻城开始。
明军在城中架起了11门西洋大炮,向城外轰击,阻击清军进攻。
对于攻到城下、火炮打不到的清军,除了用传统的弓箭、滚木、大石防御外,明军还使用了一种叫“万人敌”的武器,大概是将火药放到空心大泥团中,外面再加上木框,点燃了投下城去,烧死敌兵。
战斗非常惨烈。清军连攻三日,一度将宁远城墙击穿了几十个大洞,也一度把城墙打开了一丈多的缺口,眼看城破……
袁崇焕一个文弱书生,亲在一线督战,身中两箭流血,然后就骂出了广东话,“×他妈,顶硬上,几大就几大!”
主帅有“顶硬上”的勇气,将士们也就都“顶硬上”了。这就是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
将士们大都是北方汉子,袁崇焕的这句广东白话“×他妈,顶硬上”,后来却成为了这支部队的军魂。
当大家喊出“×他妈,顶硬上”的时候,就是要血拼到底了。
清军从来没见识过这样的明军,太意外了,傻眼了。再加上死伤很多,连主帅努尔哈赤也被打成了重伤,不得不撤军。
4、成名
清军撤退之后,城中百姓感到安全了,都感动地大哭,纷纷来拜谢袁崇焕和将士们的救命之恩。
面对这种感激,袁崇焕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
因为就在几个时辰前,眼看城要破的时候,有许多百姓还在指着他痛骂:“袁爷,你这是为了自己的功名,要害死我们全城人啊”。意思是你要么早逃跑,要么早投降,死打个什么啊?
看着眼前的感激,想着先前的痛骂,袁崇焕感到了人性的悲凉,似乎也意识到了人生的悲剧。
但他瞬间又振作起来,因为还有重要的事要办。
他派了一名使者,带着礼物和书信追上清军,送给努尔哈赤,说:“老将军横行天下,今日败于小子之手,只是天意而已”,十分谦敬。袁崇焕为什么要这么做?是要为以后的和谈埋下伏笔。至于为什么要和谈,后文再讲。
努尔哈赤则回送了名马和礼物,说要跟袁崇焕约期再战。
以前明清交战,总是清军胜,而且总是以少胜多。这次却是清军13万人败在了明军1万人手里……这就是“宁远大捷”。
努尔哈赤叹道:“朕用兵以来,从无败绩。袁崇焕何人,竟能如此?”
确实,努尔哈赤一辈子,只打了这一个败仗,也是最后一仗。不久后,他就因这次的重伤死去了。
清军从此知道了有袁崇焕这么一个人,十分敬畏。
最欢乐的自然是明朝廷了。此前,人人都认为宁远百分之百守不住,也没人敢说山海关能守得住。而袁崇焕竟然击退了清军,大家喜出望外。
朝廷因高第不救援宁远而免了他的职,同时提拔袁崇焕任辽东巡抚。
袁崇焕一战成名,魏忠贤也就盯上了他……
魏忠贤想,这么一个牛人,必须要控制得住,为我所用才行啊。怎么办呢?派两个太监到袁崇焕军中当监军。
以袁崇焕的性格,哪受得了两个太监天天监视、指导自己?就反复上书不让太监来。但“九千岁”的威势岂是袁崇焕能扛得住的?两个太监如期到达了军中。
袁崇焕一面练兵备战,一面还得伺候两个太监爷爷,心里的憋屈就先不提了。
话说另一方,努尔哈赤死后,由第八子皇太极接位。
金庸先生认为,皇太极的军事才华可能不如其父努尔哈赤,但综合素质更高,其智谋武略、才干见识、识人用人,可与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相提并论。
5、心苦
那皇太极接任之后,有什么雄才大略呢?其实没有。他就想做一件事,与明朝议和。
他对形势看得很清楚,就人口、幅员面积、生产力水平、甚至是武器来说,自己这边比明朝差了太远。明朝完全处于碾压之势。清兵先前所取得的所谓百战百胜的业绩,完全是由于明军太烂。
现在突然冒出个袁崇焕,整军练兵,堵在家门口,有坚城,有西洋大炮,自己这边就一筹莫展了。因此,皇太极要议和。
皇太极议和的诉求也很简单,就是保住已有的成果,只要明朝正式承认他们的存在,那就和平共处,你不打我,我也绝不打你……为此,皇太极不惜向明朝称臣。
皇太极的议和态度,得到了袁崇焕的积极回应。
袁崇焕脑子很清醒,他最知道,宁远之战打得有多么艰难,最后取胜侥幸的成分也很大。
袁崇焕给努尔哈赤致信,说此战胜利“纯属天意”,不全是谦词,他大概真是这么想的。实际上,清军撤兵时,宁远城内的火药已经用尽,如果清军再坚持攻半个小时,宁远城可能真就没了。
而且,“宁远大捷”,只是击退了清军的一次进攻,在军事上没多大意义,也没有摧毁清军的主力。
袁崇焕通过宁远首战,对清军的战斗力也看得明白。清军虽然不像传说得那么神乎其神,但总体上兵强马壮,纪律严明,迅疾如风。“宁远大捷”,明军凭的只是城高墙厚,将士用命,再加上西洋大炮和火药。
拉出去打野战的话,当时的明军远不是清军的对手,更不必说去进攻对方了。
要真正与清军野战对决,袁崇焕需要的是一支在人数、战力上相当于宋朝岳家军的部队,尤其是岳云、张宪所带领的“背嵬军”那种无坚不摧的精锐劲旅。
但这事,从筹饷、招兵、练兵,再到实战磨合、经验积累,没有三五年时间,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袁崇焕积极响应皇太极的议和提议。他的目的,就是为自己赢得时间。
但大明朝廷,依然处于不知死的死水状态之中。一方面,从皇帝到大臣都认为皇太极根本就没有议和的资格;另一方面,一说到与后金议和,大家就想到了南宋和金国的议和,人人都不想做秦桧……
袁崇焕的议和主张不但得不到任何支持,甚至开始有人弹劾袁崇焕是“汉奸”……
“心苦后人知”。袁崇焕这句诗,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就是宝宝心里苦啊。当时有谁能理解他的耿耿之情,壮士悲凉?
6、悲凉
皇太极见议和不成,而袁崇焕堵在家门口,越来越强,持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便决定再次主动出去,进攻宁远。他的逻辑是,跟你们议和你们不谈,把你们打趴下,打怕,你们总要跟我谈了吧?这叫“以战求和”。
但这时的袁崇焕部队比一年多前更强了。一年多前,努尔哈赤拿不下宁远;一年多后,皇太极更拿不下来……
皇太极无奈退兵,转攻锦州,照样不行。
此时,清军已伤亡很大,皇太极的亲兄弟济尔哈朗、萨哈廉,大将瓦克达、阿格等都阵亡了,将领多拜山、巴希等受伤……清兵败回沈阳。
这一仗,明朝称为“宁锦大捷”,是袁崇焕对清军的第二次血战胜利。
明朝廷再次热闹起来。几百名与“宁锦大捷”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因此升官。为什么呢?因为魏忠贤喜欢他们啊,说他们在朝中策划有功。
反而,在前线血战的袁崇焕及众将士,并没有得到什么重大奖励。为什么呢?因为魏忠贤不喜欢袁崇焕啊。魏忠贤既不能收服袁崇焕,袁崇焕也从来不肯克扣军饷去孝敬魏忠贤……
魏忠贤甚至指使几名官员弹颏袁崇焕,说他只守不攻,畏战怯战,还与清军议和,这叫“暮气沉沉”……袁崇焕的工作没法做了,只得说自己有病,请求辞职。
魏忠贤马上就批准了,换了个亲信接替袁崇焕。袁崇焕回广东养病去了。
这就是“逆淘汰”。也是“亲者痛,仇者快”这个成语的典型注解。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走了,高兴得睡不着觉。而当他听说袁崇焕被逼走的理由竟是“畏战怯战”、“暮气沉沉”时,简直笑哭了。说袁崇焕畏战怯战、暮气沉沉,那整个明朝,还有谁是敢战能战、朝气蓬勃的?
此前,皇太极一直主动向明称臣,谋求议和。袁崇焕走后,皇太极也不议和了,而是马上称帝,当皇帝,以示跟明朝皇帝平起平坐了…
7、隔阂
天启帝去世后,崇祯帝即位。崇祯帝在铲除魏忠贤后,求才若渴,自然就想到了被魏忠贤打击的袁崇焕,召他进京。
袁崇焕当面向崇祯帝详细陈述了自己的军事方略,崇祯帝听得非常认真。崇祯见袁崇焕果然胸怀锦绣,讲得井井有条,十分高兴,决定重用他。
袁崇焕被封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名义上管辖辽宁、河北、山东北部、天津等地的军务。而实际上,河北、山东等地另有巡抚负责,袁崇焕真正负责的还是山海关及宁远、锦州的防务。
“督师”是带兵将帅最高级别的称呼,以前只有宰相、大学士领军的时候才被称为“督师”,袁崇焕不是宰相、大学士,却被封督师,可见崇祯帝对他的器重。
当时,崇祯对袁崇焕言听计从,待遇隆重,极为罕见。
这是大英雄的高光时刻。
越是这样,袁崇焕就越感到压力山大。临赴任前,他又给崇祯上奏,大意是,以臣的能力对抗清军完全没有问题,我担心的是背后的明枪暗箭,朝中总有人忌功妒能,敌人也会散布谣言……崇祯则向袁崇焕做出种种承诺,让他不必多虑。
袁崇焕刚启程赴任,宁远、锦州等地就相继发生了兵变。兵变的原因,是朝廷长期欠饷不发。士兵们把巡抚、总兵等官员们抓了起来,逼朝廷发饷。
在最前线发生这种事情,是极为危险的。如果清军此时进攻,那还不马上完蛋?袁崇焕迅速赶到,利用自己的威望和手段迅速平息了兵变,暂时稳住了局势。
但欠饷总是要发的,袁崇焕便开始不断向朝廷催饷催粮。这本来是朝廷的责任,有专人负责,不关袁崇焕的事,但不催,就不给。即便袁崇焕亲自催,也总是拖,还给不够。
催来催去,把崇祯帝催烦了。崇祯向身边的人发牢骚说:“欠点粮饷算什么?如果袁崇焕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士兵们就是饿死也是不会闹的。”
这个思路太奇葩了。身为皇帝,不怪自己不给最前线的士兵发粮饷,反而怪带兵的人不能待士兵如家人父子。按这个思路下来,崇祯对袁崇焕的信任开始打折扣,君臣的隔阂开始产生。
刚刚平息兵变,士兵们的饷银仍然欠了许多,士气低落,当然不宜与清兵开仗。于是,袁崇焕再次提出与皇太极和谈。
去年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被迫辞职后,高兴得睡不着觉,感觉没了压力,开始称帝。没想到,刚一年,袁崇焕竟然以督师的身份又回来了,皇太极马上又感到压力骤增。
求和,是皇太极一贯的立场。袁崇焕提出和谈,皇太极当然忙不迭地答应。
为了和谈,在袁崇焕的要求下,皇太极去除了帝号,愿意向明称臣。皇太极还给崇祯写了封信,态度极为谦卑。
但崇祯帝及诸位大臣,还是狂妄自大地认为,皇太极没有资格搞什么和谈,坚决不与他打任何交道。
同时,崇祯觉得袁崇焕私自与皇太极议和,有辱国体,对袁崇焕越来越不满意……
8、自毁
议和不成,袁崇焕再次堵在了家门口,情况继续下去对清军越来越不利。为了改变局面,皇太极决定出狠招——奇袭北京。能攻破北京当然好,如果不行,至少也要逼崇祯签订城下之盟,“以战促和”。
但奇袭北京,袁崇焕把守的宁远、山海关这条东部线路,是万万过不去的。皇太极便决定绕行西路,经内蒙古进河北,到北京。大多数将领反对,认为这样孤军深入,太冒险。皇太极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这个西路线,袁崇焕早就注意到了,曾三次上书,说自己守卫的东线完全没问题,而不归自己负责的西线是防务弱点所在,提醒朝廷务必加强西线。问题是,就是没人办。
皇太极率十万清军,走西线,破喜峰口长城,攻陷遵化,兵势如风,直指北京。
袁崇焕得到遵化陷落的消息后,马上带五千铁骑,经两日两夜急行军,比清军早两天到达北京广渠门外。
皇太极率军到达北京,听说袁崇焕已先他一步到了,十分心惊,怎么在哪儿都能碰上这个死对头?
清军向袁崇焕部队发起了攻击,迅如霹雳,黑云压城……清军人数多,但袁崇焕部队占据了地利、人和。血战了几个时辰后,袁崇焕终于将清军暂时击退。
皇太极碰到袁崇焕这么个硬对手,也真是不好办,就使出了盘外招,也就是阴招了。
一个流言出现了,说袁崇焕与清军有密约,清军能顺利抵达北京城下,就是袁崇焕故意放清军进来的……这个说法太惊人,传播得极快,北京城里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知道了。北京城头开始有人向城下的袁崇焕部队扔石头,骂他们是“汉奸兵”,并砸死了几个士兵。
这个流言自然也很快传到了崇祯耳朵里,勾起了他对袁崇焕的诸多不满和怀疑:他前面为什么一直主张要与清人议和,是何居心?他私下与皇太极的书信往来中,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为什么前面三次上书,说清军会从西路线来攻北京,他怎么预料到的?
在这种疑心之下,崇祯下令袁崇焕乘胜追击,进攻清军。袁崇焕回复说不行啊,明军在人数对等的情况下,一般也打不过清军,现在我只有五千人,去进攻十万清军,完全就是送死;我倒不是怕死,是怕战败后,京城就危险了。
刚回复完,袁崇焕的后续四千骑兵到了,他手里有了九千人。崇祯再次催促袁崇焕主动出击。袁崇焕再次回复说,要等他山海关、宁远的步兵,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明军赶到后,对清军形成人数优势,然后断清军粮道,断其退路,切割清军,合围清军……
再低能的将领也能看出来,袁崇焕说的才是上策。如果按崇祯说的办,就把明军和北京城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18岁的崇祯帝见袁崇焕不听他的,坚持按兵不动,使他作为皇帝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对袁崇焕不仅是怀疑,还有些恨了。
皇太极这边,知道多路明军正向北京赶来。他肯定也猜到了袁崇焕的策略,再不走,可能真回不了家了。于是,皇太极下令全军撤退。
但在撤退之前,皇太极模仿《三国演义》,又使出了一个阴招。很拙劣,但够狠。
大概是这样的:清军无意间在北京城外,抓住了崇祯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关押了起来。皇太极命两个守卫在门口议论,说我们已与袁督师私下达成了协议,袁督师一定能搞定崇祯,里应外和……故意让太监听到。然后故意制造条件,放小太监逃跑。
小太监跑回皇宫,就把自己听到的内容添油加醋地告诉了崇祯。
崇祯帝叫袁崇焕进宫谈话。将士们都挺高兴,以为保卫北京立了大功,要获封赏呢。结果袁崇焕有去无回,被崇祯抓了起来,关入大牢。
皇太极这一招,模仿的是《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曹操错杀蔡瑁、张允那一段。模仿得并不高明,有些细节经不住推敲。崇祯信不信太监的话不得而知,但他确实是用这个“证据”把袁崇焕抓了。
城外将士听说主帅被抓,无不惊惧。崇祯派人来宣旨,说袁崇焕“谋叛”,只是他一个人的事,与众将士无关。但谁敢信、谁能信皇帝的话啊?
尤其是袁崇焕手下两员悍将,祖大寿和何可纲,这些年跟着袁崇焕一起成长,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袁崇焕是什么人,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他俩最清楚。说袁崇焕犯了别的事,他俩也许会信,说袁崇焕“谋叛”,他俩打死是不信的。
祖大寿和何可纲及众将,在北京城外等了三天,始终没有等到袁督师回来,在城下大哭一场后,愤怒地率军回辽。
正在赶往北京的其他部队,听说袁督师无罪被捕,部队被骂作“汉奸军”后,也就都掉头往回走了。
崇祯当然对袁崇焕已起杀心,只是暂时还不敢杀。一是清军撤到半路,听说袁崇焕被抓,驻扎下来观望,有卷土重来之势;二是祖大寿率军怒走,动机不明。
崇祯派人劝袁崇焕给祖大寿写信,叫他率军回来。袁崇焕当然不肯,自己已入虎穴,难道还把弟兄们叫回来一起送死?
崇祯连续派了几个人劝,最后一个人以“国事为重”四个字,打动了袁崇焕。袁崇焕就给祖大寿写了封情深意切的信。
信使追上祖大寿的时候,祖大寿已率军破山海关而去。祖大寿读了袁崇焕的信,痛哭不已,将士们也都对京跪拜痛哭。
祖大寿就要按袁崇焕说的,率军回去。是他80岁的老母亲阻止了他:“皇帝叫你回去,你不回;督师叫你回去,你就回。这样只会加重皇帝的猜忌,反而害了袁督师。你应该打几个胜仗,然后再求皇上赦免督师。”
于是,祖大寿回师入关,与清兵接战,收复了几座城池。
皇太极见袁崇焕虽然被抓,但他的主力又打回来了,无机可乘,终于全军撤退了。
9、魂殇
袁崇焕蒙冤下狱,朝中群臣大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等人都上疏解救;祖大寿也上书,说愿为皇帝死战尽力,请赎袁崇焕之“罪”;还有人向崇祯请愿,说愿以全家40多口入狱,换袁崇焕出来……
崇祯概不同意。在关押了袁崇焕八个月后,崇祯见清军终于撤走,安全了,祖大寿等人也没有造反,就向袁崇焕下手了。
袁崇焕被判“凌迟”。行刑的时候,刽子手每从袁崇焕身上割下一块肉,就有百姓冲上去抢,然后生吃,一边吃,一边骂他是“汉奸”……拼了命击退十倍之敌的大英雄,保卫了皇帝和百姓的人,就这样被他保卫的人千刀万剐、生吃掉了。
这真是民族心灵和文化的至暗时刻。
梁启超先生认为,白起、韩信、岳飞等名将也是被冤杀,但皇帝们的时机、火候把握的很准,对大局影响不大。而崇祯杀袁崇焕,则是直接败坏了大局。
因为,袁崇焕名满天下,影响力太大。就像金庸先生评论的:“他不是韩信、岳飞、徐达那样善于用兵的大军事家……然而他凭着永不衰竭的热诚,一往无前的豪情,激励了所有的将士,将他的英雄气概带到了每一个部属身上……将一群萎靡不振的残兵败将,烧炼成了一支死战不屈的精锐之师。”
关键时刻,冤杀这样一个号召力极强的人,会有怎样的影响?
首先,各路明军军心大乱,再加上欠饷等原因,许多部队溃散,加入了起义军队伍。起义军们本来是不大会打仗的,正规军们一加入,情形完全不一样了。从这个时候起,起义军们开始真正对明朝形成威胁,最终灭了明朝。
另一方面,“袁督师那样忠勇,落了那样的下场,我们再拼命有什么意义?”这成为明军的普遍心理。明军开始有部队带着西洋大炮、整建制的向清军投降。
这么说吧,崇祯自毁长城,杀了袁崇焕后,后面就是起义军和清军的事了。
本公号前期文章,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