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果使用破框受省力原则的驱使,在德语发展史上,破框的使用是否呈现上升趋势?德语使用者是否会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破框,使之逐渐取代句框的地位?如果并非如此的话,又是出于怎样的认知原因呢?三位作者的新作给出了解答!语料库和工具新作《Die historische Entwicklung des Nachfeldes im
geschriebenen Deutsch und ihre kognitive Begründung: Eine korpusbasierte Studie(德语书面语破框历时发展及认知溯因: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注:标题中Nachfeld一词为“后场”之义。后场即破框所在场域。),发表在德语语言学界著名期刊《Sprachwissenschaft(语言学)》第47卷第3期(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选用德语文本历时语料库(Deutsches Textarchiv)进行破框历时研究。该语料库囊括16至20世纪报刊、科学、应用文、文学等各领域代表性的德语书面文章。作者以每50年为单位,随机选取其中18-20世纪的报刊文本,构成每个世纪约1000句、共含5000句左右体量的自建语料库。对语料进行基础清理后,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人工标注及校对。标注层面主要为拓扑场域及破框类型。破框类型分为短语形式破框(包括介词短语PP、名词性短语NP、形容词性短语AdjP、副词性短语AdvP、补语性短语AduP)和非短语形式破框(包括完整句SZ、从句NS和带zu不定式INF)。文章使用Exmaralda-Partitur软件进行语料标注,借助语料格式转换程序Pepper和ANNIS平台检索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历时发展趋势结论1:破框使用在近三百年来呈现下降趋势。如图所示,在过去的三百年中,破框的使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58.87%下降至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