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丰富性(lexical richness)是词汇质量研究的重要内容。Read(2000)认为,使用富于变化的词汇、与话题或情境有关的高级词语、相对较多的实词、较少的词汇错误,能够体现学习者的词汇使用能力。他提出了考察词汇丰富性的四个维度,即词汇多样性、词汇复杂性、词汇密度和词汇错误。词汇丰富性不仅反映学习者语言产出中词汇运用的丰富程度,也体现学习者语言表达中词汇知识的质量。研究发现,词汇丰富性是学习者总体语言水平的预测因素之一,是学习者写作和交际的重要指标。此刻,我们联想到一篇文献:Liang & Liu(2013)研究发现七种语言的名词比例大约在31%-34%之间。可见,名词比例的规律性不仅存在于一种语言内部,而且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基于上述研究,我们不禁思考:针对印欧语言的词汇丰富性理论和指标是否也适用于其他语言的研究,比如汉语?郝瑜鑫等2023年发表于System的文章“To predict L2 writing
quality using lexical richness indices: An investigation of learners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
这些结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指出,尽管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屈折语和孤立语,在形态变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词种数是两种语言文本中都存在的语言现象。且这项研究控制了文本的长度(词种数会受到文本长度的影响),从而确保了该指标预测的可靠性。此外,这项研究还发现有些指标可能更适用于测量汉语二语,比如两项动词多样性指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英语和汉语动词之间存在的差异。刘丹青(2010)认为就汉语与英语比,汉语明显接近动词型语言,汉语中动词的作用比英语中动词的作用更加重要。汉语句子经常使用多个动词,英语句子一般仅用一个谓语动词,多用非谓语动词形式、名词形式或其他词类。这是由于英语动词有形态变化,有非谓语动词形式,而汉语是孤立语,动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并且,在汉语中,常用的句式有连动式、兼语式、流水句,这几种句式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比如:他摸着石头过河(He crosses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大家选她当经理(Everyone chose her
to be the manager),表达同样的意思时,英语句子一般只保留一个谓语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