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和评论者往往是它的编辑,但编辑往往深隐于幕后。隐身并不代表完全不重要,相反,正是这些隐身者,用不同专业所长和价值取向,搭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为我们出版了丰富多彩的书籍。
借着年末,我们开一个专栏,诚邀人文社科图书编辑们介绍在过去这一年都推出了什么书,分享他们真正深读过的书单,同时也可以谈一谈身为图书编辑的所思所感,最后再向读者预告一些即将出版的重要作品。
欢迎读者留言沟通,我们将在每篇文章的留言读者中抽取两位,寄赠新书(部分为签名版)。
本栏目正在征稿,欢迎有兴趣来稿的编辑向后台发送“编辑营业了”,了解相关要求。
做书是我进入世界的入口
大家好,我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社科编辑薛倩。我们科室出版的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是译文纪实系列,以“用故事,进入真实” 作为选书标准,从2011年引进何伟的《寻路中国》《江城》开始,迄今已经出版近六十个品种,涵盖英美日本等多国作品,可以说是国内最具有影响力的非虚构系列丛书。除此之外还出版有大量经典的人文、学术作品,包括尼采、马克斯·韦伯、罗素、马尔库塞、弗洛姆等知名学者的作品。今年是我到社科编辑室工作的第二年,此前在民营公司工作时曾策划出版斋藤茂男的《饱食穷民》和《妻子们的思秋期》等日本纪实方向的作品,和科室的现有产品路线比较吻合,因此上手也很顺利。我也非常喜欢我们科室的工作氛围,尤其是因为有过在其他地方的工作经验的对比,更觉现在工作环境的可贵。这里最好的一点是给编辑的独立权限很大,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书。我的同事们也都是个性非常鲜明,做书很有自己特色的人,加上领导的“放养”风格,整体的自由度很高,但同时效率也很高。我来的头半年通过的选题数量比我在之前工作地方两年的总和还多,有一种特别开心、可以放手大干的感觉。只是一时胃口太大,到了后期稿子一口气堆过来,导致产能饱和忙不过来,也是经验不足,但也是幸福的苦恼,毕竟做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书。今年我做了四本书,分别是译文纪实系列的《虚无时代》《点燃希望》《我的大脑敞开了》和译文经典系列的《人的问题》。《虚无时代》是今年我经手的作品中分量最重的一本书。作者是英国知名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他的《二十世纪思想史》等作品在国内也颇有知名度。延续作者的一贯风格,这部书的篇幅也很大,中文有五十多万字,因此制作耗时很长,前后共计七年才顺利出版。出版后也受到了不少学者和读者朋友的好评,这首先还是要归功于我的前同事、策划编辑王巧贞的慧眼,挑中了这样一本好书,也感谢译者高礼杰老师花费了大量心血完成了这部翻译难度很高的稿子,我很有幸能够接棒完成这项工作。个人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部作品。首先是作者选择的这个主题一下就把我击中了,作品的副标题是“上帝死后我们如何生活”,有些人会觉得这是西方基督教语境下的问题,与我们东方人关系不大,但其实它考察的是更为普世的问题,也就是对终极价值尺度的追问。就像我们做新书分享会时维舟和林垚两位嘉宾老师说过的,中国人以前会相信有天理在,善恶有报,但是到了现代,这个古老的道德支撑点不再有效了,那怎么办?这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但同时也和我们息息相关,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另一方面,很多人每天被996的工作掏干的同时,也常常会感到空虚和茫然,会在某个点突然停下来想想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也和这本书的主题衔接上了。在书里你可以看到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这些人类最优秀的大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当然,他们提供的绝不是现成的、鸡汤式的答案,而是经过极为复杂的思考而凝练出的观点,所以乍读起来可能有点硬,但是如果你静下心读进去,会很有收获。除此之外,作为思想史读物,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切入口,帮助我们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为什么看似坚不可摧的古典世界会在一夜之间崩塌?古典到后现代的文化转型又是如何完成?很多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会在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生联系,比如像尼采哲学影响到了艺术将关注点从宗教转向普通人的生活,又发展到了我们今天身边像宜家、MUJI这些非常受欢迎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这样的碎片彼此联系起来,就组成了一张完整的思想地图,会让我们对所立足的当下世界有更好的把握感。我相信这是一部可以流传下去的好作品,也借这个机会想向更多的读者推荐这本书。今年我还做了译文纪实人物传记线的两部作品,分别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简·古道尔博士的自传《点燃希望》和匈牙利数学家保罗·爱多士的传记《我的大脑敞开了》。这两部书都是再版,也是长销的经典作品。近几年,因为进入了课本,古道尔博士的名字为很多年轻世代的读者所熟知。这本书除了讲述她前往非洲森林研究黑猩猩的传奇故事之外,更深入、详尽地讲述了古道尔博士的精神成长历程,比如她的“母系”家庭对她成长的影响,作为女性在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两次婚姻和生育、抚养孩子的经历,在工作中遭遇的背叛与挫折,对生死与人生的思考,对地球和人类未来寄予的希望等。字里行间可以读到她那种非常强大、稳定的精神力量,确实是能给到人很大的鼓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稀缺的,也非常推荐大家阅读。相比之下,可能数学家爱多士的知名度要低一些,但是《我的大脑敞开了》也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即使你不知道爱多士是谁,也可以津津有味地读下去。它作为数学类的科普读物当然也是非常出色的,只要是高中数学以上水平都能顺畅地读下来。不过我自己看完以后,对爱多士本人兴趣更大。说到数学天才,很多人都会想象成行为孤僻的怪人。从世俗标准来说,爱多士确实也很古怪,终身未婚、居无定所、长年和母亲住在一起、生活不懂得自理……光看以上描述,就算有惊人的学术成就,很多人也会觉得这样的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好。但矛盾的是,爱多士同时也是一个个性温暖宽厚、富有幽默感、朋友满天下、受到全世界数学同行敬爱的人。他作为伯乐挖掘了很多天才,资助了很多人,作为数学家也度过了堪称幸福完美的一生,充分说明人生并不只有一种标准道路。这也让我想了这几年看过的关于天才少年的一些悲剧性的报道,他们的专业似乎都不足以让他们投入一生的热情去追求,以致他们似乎都过早地看到了生活的尽头。但为什么爱多士尽管行为古怪,却能拥有这样健全的人格、高贵的心灵和专注在热爱的事业上无尽的热情?是我们今天的时代缺失了什么,还是说那些早慧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根本没有遇见过真正足以作为榜样的成年人,没有见过高山大海,所以过早以为生活就是这样贫瘠,不值得追求。如果他们早一些遇到爱多士这样的人,也许人生就是另外的样子。这也是我在数学科普之外想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的理由。最后一本是放在译文经典(也就是读者们爱称的“窗帘布”系列)的《人的问题》,美国当代知名哲学家内格尔的著作。这本书是内格尔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有点难度但是非常扎实,也很耐读。当初我挑中它,是因为很喜欢里面关于几篇文章的主题。一般来说,普通读者会觉得哲学读物很难啃,而且又跟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内格尔这本书的论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接地气,与现实贴得挺紧密。比如他会讨论“道德运气”,人的道德水准往往要通过事件来检验,比如二战时的很多德国人因为服从纳粹而被谴责,其他国家的公民没有经受过这种考验,但很多人在同样情境下也极可能做出同样的事,那么他们是否有资格去谴责德国人?这就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伦理问题。此外还有关于死亡、荒诞、平等等主题的讨论,作者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分析很见大师功力,读起来也相当过瘾。当然毕竟是“哲学”书,读起来会有些烧脑,但我还是很推荐有兴趣的读者朋友挑战一下。
如果明年进展顺利的话能够出八九本书,放在译文纪实系列里的有《刑事辩护人》《东大女子》《手机废人》《大量废弃社会》等几本日系纪实作品。其中最先推出的是《刑事辩护人》和《东大女子》,也是我很喜欢的两部作品。前者是讲一位大阪女律师接手一起警方侵犯嫌疑人隐私权的案件,带领年轻的团队将案子打到最高法院并取得胜利的故事。虽然是法律案件题材,但是整个故事非常青春热血,读完会觉得像看日剧一样精彩。后者关注的是就读于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女性遭遇的困境以及由此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在日本,女孩子考上东大,就意味着背离传统的相夫教子道路,很难结婚,也要承受更多的职业压力(前两年在中文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上野千鹤子在东大入学典礼上的发言也重点提到了这一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们恰恰也代表了站在传统父权社会转型最前沿、能够带来变革的新生力量。我相信同处于东亚社会的中国读者会对这一问题的意义有自己的理解和共鸣,也很期待看到读者朋友们的反馈。此外,明年重点会出一套我自己策划的新丛书,叫译文坐标。这套书是对标日本的新书文库定位做的系列,挑选由行业专家撰写的、面向大众的普及性读物,与“译文纪实”系列形成互补。相对于“纪实”系列对文本故事性的侧重,这套丛书会更关注解析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关注的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课题,比如第一批推出的四本作品,分别是房地产专家榊淳司的《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事迹曾被拍成NHK纪录片的外科医生大木隆生的《医疗再生》、东大前副校长吉见俊哉的《“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以及劳动问题专家今野晴贵的《吸血企业》。这套书会做成便携的平装小开本的形式,我希望是能够成为读者朋友们的通勤读物。因为它们的文本难度都不高,能够在碎片化的时间里阅读,但是又有一定深度,是能够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同时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放下手机,回归享受纸质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