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潮的“朋友圈”养老,得到老年朋友一致叫好!很值得推广借鉴!

2017-11-21 退休老小孩儿

如今,“朋友圈”养老模式已日渐进入广大老年朋友的生活。几位相识的老人相约一起进入养老院,一起遛弯、一起打牌、一起参加活动,一起回忆那一个个趣事和一段段难忘的岁月。有相知相熟的人陪在一起,老人们不觉得孤单,儿女们也更放心。


“朋友圈”养老 朋友相伴不孤单


前段时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20多名老教授代表组成“看房团”,来到某老年公寓,查看那里的环境、服务、硬件设施、医疗条件。随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开始与老年公寓洽谈“团购”事宜,初步意向是包下两层楼。据悉,每层楼能住60多人,两层楼就是130位老教授。


这些有意向组团入住的老教授均为高龄、多病的空巢老人,很多老人都是从年轻时起就在高校内执教直至退休,人生中大半光阴都没离开过校园,平日里这些老人的生活圈子就是老同事、老教授和学生们。现在他们年纪大了,不习惯重新适应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即使住进养老院,也希望能与熟识的老同事在一起。


“老江早啊!”“早啊,老几位,咱今天来点啥活动?来两圈麻将啊?”这是居住在老年公寓里的江鸿飞老人同他三位老同事每天早上例行的问候语。


据了解,80岁的江老是2014年7月入住老年公寓的省直机关退休老干部,入住后觉得养老院吃住都不错,就是缺个人话家常。于是江老给三位关系好的老同事打去电话,邀请好朋友们一起入住。没过几天,三位老同事陆续搬来,住在同一栋楼里。就这样,老四位每日品茶看报、散步聊天,享受他们愉快的晚年生活。


我们这么大岁数了,住进养老院吃喝不愁,就是缺个作伴的人,这回有人陪着,每天都特高兴。我们四个老同事关系好,互相脾气秉性都熟悉,相处融洽,还能聊聊原来单位的那些人、那些事。最关键的是,四个人还能凑桌麻将。”江老乐呵呵地说。



在某老年公寓,有一位79岁的老人陈美顺,她已在老年公寓住了一段时间,最近妹夫去世了,姐妹俩的儿女都在外地,陈美顺大娘便建议妹妹“干脆你来老年公寓跟我住吧。”她在与老年公寓沟通后,公寓方做了一番协调,让两位陈大娘住进了一个房间。


于是,老人们常能看见陈美顺大娘坐着轮椅,被妹妹推出来遛弯、有说有笑的情景。就连公寓工作人员都说:“因为行动不方便,陈美顺大娘原来都不怎么参加活动,现在有妹妹陪着,有什么活动姐俩都一起来,比原来高兴多啦!”


现在,亲属结伴入住老年公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有哥哥带着妹妹的,有姑嫂、妯娌一起来的,最多还有6位亲属一起入住的。有亲属陪在一起,老人们不觉得孤单,儿女们也放心。




为儿女省心 婆家娘家组团养老


肖雨家很民主,凡有关家庭成员的“人生大事”,照例都要开个“家庭议事会”。他的父亲已59岁,退休开始进入倒计时,父母的养老问题便被提前提到家庭议事日程。


周日晚的家庭议事会,气氛十分热烈。参会人员有父母、肖雨和他的老婆李雪,他们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没有参会。会议主题关于养老。扩展议题:是居家养老好呢,还是住养老院养老好呢?抑或是启用一种新的养老模式?


刚一提到养老,肖雨的老婆李雪眼圈就红了,她一下想到了她的父母。李雪说,再过两年,她的父亲也要退休了,她也正为父母的养老问题犯愁。岳父母居住在距他们城市200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李雪是家中的独生女,她时常为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而内疚。



其实肖雨早为四位老人想好了“养老模式”——在郊区买下一座四合院,郊区空气好,房价又不贵,而且还可以在院子里养花种草或种植绿色蔬菜,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田园生活。四位老人一家亲,他们在一起能互相帮助、互相照顾。而且郊区离市区又不远,他们有什么事情,拨个电话,开车就能到达。


肖雨的话说到了父母和老婆的心坎上。他们都举手一致通过了他构想的“婆家娘家‘组团’养老模式”。李雪立即给她父母打电话,把养老会议内容向岳父母进行了传达,让他们也发表意见、补充意见,岳父母听后也举双手赞成。岳父还说,现在他们年纪还不太大,身体也还硬朗,他们就“组团”居家养老。等他们到了七老八十了,身体也不中用了,他们就住进养老院继续“组团”养老。


现今,在这个私人定制、个性化设计流行的年代,已不仅仅只有退休的老年朋友开启“朋友圈”养老新模式,未退休的同志,也纷纷开始计划组团养老。



退休后好友在一起买地盖房一起吃住


一般人想到养老,多半会想到要存钱,才有安全感。然而,50多岁的台湾人李伟文却认为,在人生的快乐存折中,钱不需要太多,但“朋友”却是丰富老年生活的泉源。因此他从三十几岁起,就规划起了退休后的生活。他花最多心思准备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可以一起老去的朋友们。


去年,李伟文与一群知交老友们,一共12户,做了一个重大决定。这群人大多50岁上下,共同集资,在台南市选了一块地,预备自建一栋老人公寓,取名为“蜗居”,决定一起实践老年的理想生活。


“一群老人在一起,有共同的回忆很重要,”李伟文说,他曾看过很多人事业成功,拼上全部时间,老时却很寂寞。他希望老了后,能跟有共同记忆的老朋友一起消磨时间。



负责设计蜗居的建筑师李两成认为,考虑老年住宅时,不应只想到无障碍空间等,重点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楼是开放的公共空间,希望打造出“时尚的人民公社”,有共同的书房、食堂、还有晒衣场,能够每天一起做饭、吃饭、洗衣等,增加人与人交流接触机会。同时一楼还可以作为活动平台,未来将集合大家的长处,开设不同课程,成为一个文化活动新据点。


李两成表示,自行设计、自己兴建的老人住宅,在德国已有很多案例,自己盖的房子,不仅符合自己需求,也更具有经济效益。


(“蜗居”设计图)


面对日渐兴起的“朋友圈”养老模式,我们可以发现,组团养老能够改善老年人进入养老院因缺少朋友陪伴的孤单。老人都有恋旧心理,老朋友一起组团养老,能更好的相处、相互照顾。


一个好的养老模式,既要在生活起居上完全满足老人的需求,还要足够关心老人们的精神生活。


朋友,您喜欢这样的“朋友圈”养老方式吗?写留言聊一聊吧!

千万别私存,送给你最爱的朋友吧!


来源:新老人   版权归原作者,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