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故居
夕阳祝福语
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美祝福送给你
少年当如周恩来。能将自己的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相结合,能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在细微小事中体现自己高尚的品格。具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积极进取。
提起周恩来,更多的都是他的革命精神与丰功伟绩,以及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戚,但在故乡淮安人民的心中,他还是那个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宏伟愿望的少年。
他是在庭院中种植梅树的孩子,他是在文渠与伙伴嬉闹的稚子,是侍奉母亲的孝子,是刻苦上进的学子。他不是一开始就是伟人,那么,这一切的开始,还得从一个地方说起——周恩来故居。
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淮安市驸马巷,原名望仙巷,后来在明朝年间,明惠帝在此巷内为驸马都尉黄琛建造了一座驸马祠,故改名为驸马巷。
穿过驸马巷老旧的牌匾,踏上青石板铺就的街道,路过青砖黛瓦的房屋,跟随着小孩嬉闹追逐的笑声与脚步,从巷口走到巷尾,来到周恩来故居。
故居门前环水,院落清幽,古朴雅致,由东西两院所组成,树木环绕,有水井、菜园、厨房、卧房、书房,俨然是家的模样。
门前文渠清如许
在故居门前,有一条河,这河名文渠,是一条开凿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古渠,渠岸镶嵌着青石,流水徐徐,晨光中的文渠犹如睡醒的孩童般,睁着晶亮的眸子,打量着少年的故居。
300多年的河流,从古至今,滋养着一方水土,也流淌进了周恩来的童年,不止一次,少年时的周恩来从此处,步下石阶,登上小船,顺流而下,出北水关,至河下古镇,接触并了解民间风情。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说:“我的学问不少是读民间文学得来的。”而这条百年文渠,就是他最初通往民间的渠道之一。
故居处处是追忆
进入周恩来故居大门后,映入眼前的是三间面南的正屋,这便是周恩来父母的居所,1898年3月5日,周恩来便诞生在东边这间屋子里。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但也别致,无一不透露着居住者的巧思。
由正屋向西,穿过一条南北走向悠长的走廊,也仿佛走进了周恩来的童年,在走廊的南端两侧,是两间独具特色的亭子间,这便是幼年周恩来和他的嗣母及乳母的居所,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嗣母,在这里教周恩来识字、背诗,为他讲述历代文人的生平故事,也是在这时,周恩来萌生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院子中有一方水井,年代久远,已被打水的绳索磨出了一道道深痕,井水清冽,掬一捧浸人心脾。水井的不远处便是厨房和菜园,周恩来幼年时,跟着乳母蒋妈在这小小的菜园里,种瓜种菜,用辛劳与汗水浇灌,幼年的周恩来,从最初的劳动实践中,便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西院大门向南,便是周恩来生平事迹和家世的介绍,一篇篇的文字描述,一幅幅老旧照片,一件件陪伴周恩来的旧物,都在诉说着周恩来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斯人已逝,旧物有情。
腊梅芳姿依旧
这盛世如你所愿
故居后院里栽植着周恩来喜爱的腊梅、雪松、翠竹,旧时院落,腊梅的红、雪松的绿,翠竹的青,夹着粉白的樱花,仍是一番春日繁盛模样。正如当今的中国,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在如今,我们看来,这里是伟人故居,而在幼年的周恩来眼中,这里是家,家中父亲为了生计奔波,常年在外,母亲一人操持家中里外大小事件,周恩来在半岁时被过继给嗣母,幼年时期多半是由嗣母教养,而在周恩来9岁之后,生母沈氏和嗣母陈氏相继过世,身为家中长子,周恩来便担起了家中重担,以及各项事宜的打点。
作为今人,我们无法妄自揣测在我们未曾见过的那段时光里,周恩来在这里长大,与家中兄弟同玩同乐,同上学堂习字背诵,受着父母宠爱,先生的教导,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而之后慈母逝世,他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悲痛,是如何小小年纪便承受了料理家事,照顾弟弟的重担。
光阴荏苒,自1910年周恩来跟随伯父离家,去往东北求学,便再也没有回来过,但是他却把童年12年的欢笑悲伤、成长岁月留在了这里,踏入周恩来故居的门槛,仿若走进周恩来一生的初始,那少年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
少年的成长,总和身边的事物息息相关,就像树一般,小树周围是参天大树,于是小树自觉有庇佑,便不努力生长,而若小树身旁无一依靠,这小树便会汲取养分,努力生长,成为可造之材。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精选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