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李强: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与跨国民族文学研究 | 论文

2016-12-26 李强 民族文学学会

内容提要:“丝绸之路”系指自古迄今分布在中国西北、西南与东北版图中与周边国家与地区发生经济、文化关系的一些主要的国际通道。原来习惯称其为玉石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茶马古道、唐蕃古道、藏彝走廊、五尺道、海上航道、欧亚大陆桥等。在现当代学术界,借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理论而统称为“丝绸之路”。自 2006 年起,随着我国西部各省份与中亚、南亚、西亚一些国家联合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中国西北地区的此条道路不断在增加国际知名度与学术含金量。对此巨量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进行广泛、深入的发掘、搜集、整理,逐步构建宏阔、博大的中国特色的“丝绸之路学”,必须要顾及这里众多的跨国民族传统文学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丝绸之路跨国民族  丝绸之路学  西北民族文学

发源于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不仅是气势雄浑的自然文化景观,而且还是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实载体。虽然近些年在国内有不少有关“丝绸之路”理论著述发表,但是就其质量与数量而言,不容乐观。其中介绍性、商业性、旅游性的文章占有相当大的篇幅,即便名义上标示历史文化研究,但是因其与相照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不紧密,故所产生的成果缺少应有的学术深度、广度与维度。若想改变此种现象,必须将“丝绸之路”的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历史性与文化性有机结合起来,以真实的鲜活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与文学、艺术研究成果来支撑西北“丝绸之路”历史、地理、文化的巨大时空。



中国丝绸之路文化是指散布在华夏古今地理文化空间的各种政治、经济、宗教、民族、文学、艺术交流的自然与人工开掘的交通道路。据《丝绸之路文献叙录》简述,德国学者李希霍芬( 1833—1905) 在十九世纪,在《中国》第一卷中,把“从公元前 114 年—公元 127 年间中国与河间、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叫做“Seiden Stra SSen”( 德文,直译为“绢的街道”) ,“丝绸之路”( SilkRoad) 是它的英译名。在其中的一幅地图中,他标题为“马利奴斯丝绸之路”。

1901 年德国的东洋史学家赫尔曼出版了一本名为《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的著作,主张把“丝绸之路”这一名称的涵义,从中国到河间地域,“进而扩大到遥远西方的叙利亚”,因为这一名称恰当地表达了这条道路的特色,很快便被世界学术界和人民所接受。解放后,我国专家开始使用这一名称。到 60 年代,特别是近几年来,“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才大量见之于我国学者的著述和报刊宣传之中。孙培良《丝绸之路概述》认为: “丝绸之路”一词,通常是指汉唐间我国丝绸经中亚、伊朗西运至地中海东岸各地的陆路交通线而言。

美籍华裔学者张春树在 1984 年在香港、美国等地巡回演讲,形成《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一文。他对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和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认为“丝路文化是混合型文化,丝路上的人种亦是形形色色,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及介乎三者,并利用大量汉简资料具体分析了汉代河西居延人的特征。

据苏州大学著名学者沈福伟所写《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一文中指出: “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①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在《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一文中论述: “古代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则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关系,以致后世将中国与周边世界的交流通道称为丝绸之路,而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条实际通道,丝绸之路的产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他同时考证: “春秋战国之际,东西方之间已经沿着如今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欧亚大陆交通路线开展丝绸贸易。……汉唐时期,丝绸不仅是北方陆路交通线上的主要贸易品,也是中国政府赐赠西方国家的重要礼品。……中西方文化交流在丝绸还未成为主要贸易商品之前的远古时期就已存在。草原之路与绿洲之路的出现正是这种交流的具体表现,它们可谓丝绸之路的前身。”( 赵国刚8) 由此看来,丝绸之路这条“欧亚大陆交通路线”形成期很早,其前身远至“远古时期”主要散落在西域与中国西北诸省自治区的广大区域。宋元明朝才由“陆路丝绸之路”转向“海上丝绸之路”。当我们研究此地域的各民族传统文学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此重要因素与特质。



西北“丝绸之路”主要包括国内“沙漠之路”,亦称“绿洲之路”; “草原之路 ”,亦称“茶马古道”; “高原之路”,亦称“唐蕃古道”; 在这片神奇、广袤的土地上,遗留与积淀着丰厚的民族、地域、宗教、世俗历史文化,需要我们去发掘、整理、考证与研究。依据《世界遗产公约》划分,此类世界遗产共有五大类别,即( 一) 、世界文化遗产,( 二) 、世界自然遗产,( 三)、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四)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 五)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上述存留于“丝绸之路”沿途的世界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以及相互关系理当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学术梳理。

目前已列人中国西北地区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项目有“文化遗产”类诸如: 长城、秦始皇陵、莫高窟; “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诸如: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 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西北五省自治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十大类,即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具体项目共有 98个,约占全国 518 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百分之十八。对上述沿西北“丝绸之路”国家级,乃至陆续公布的省区级、地州市级、县旗级非物质文化历史均应进行全面、系统、深人的研究。

从事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沿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与研究一定要设法攻克下列五方面的学术难题:

( 一) 解决十三朝古都长安文化与西北境内丝绸之路文学的关系,梳理清楚国内外各民族传统文学对跨国民族文化发生的作用。

( 二) 、借助古今中外专家学者对西北地区及“丝绸之路”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艺术、民俗的科研成果,以及结合近年非物质文化实地田野调查研究所获得的丰富多样的文物、文献资料,来发展新兴的边缘性、交叉性、前沿性社会科学,以大力促进西北丝绸之路与非物质文化历史的综合性研究。

( 三) 、阐述清楚西北丝绸之路沿途世界遗产中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关系,梳理清楚丝绸之路文化与物质文化及其非物质文化产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以及抢救、保护、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

( 四) 、大量吸收与借鉴国内外“丝绸之路 ”与“非物质文化”研究的手段与经验,以定性、定量的科学研究方法,全面统计与调查清楚西北地区各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资源和分布情况,并相对准确地预测其民族文学形式将来发展、演变的趋势。

( 五) 、注重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及其跨国民族历史文学艺术的比较学术研究,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西北沿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深入探讨,以确认其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历史与文化宏大体系中的重要价值。

日本学者长泽和俊著《丝绸之路史研究》一书曾对跨国性质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学术价值作以下的归纳: “丝绸之路”之所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丝绸之路作为贯通亚非大陆的动脉,是世界史发展的中心。欧亚大陆由蒙古、塔里木盆地、准噶尔、西藏、帕米尔、河中、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区构成。第二,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尤其是在这条路的末端部分曾经产生了美索米达文明、埃及文明、花拉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等许多古代文明。第三,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的桥梁。出现在丝绸之路各地的文化,依靠商队传播至东西各地,同时又接受着各种不同的文化,促进了各地的文明”( 长泽和俊 3) 。

自古迄今,由长安古城延伸出去的横亘亚欧非洲大陆的“丝绸之路”不仅“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也同时是中国,乃至亚洲“主要文化的母胎”,我们对丝绸之路跨国民族文学的研究,不仅可促进东西方各国“各地的文明”,也同样促进中国大西北诸民族传统文化与“各地的文明”进行深入探析。

在中国境内,无容置疑,陆路丝绸之路历史最早,线路最长,而其中中国西北地区则囊括了几乎大部区域。故此,我们在研究古代长安文化与民族文学时,理应将中国西北的各少数民族,特别是边疆跨国民族及其传统文学的调查和研究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地区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陕西省共五个省级地方行政区所组成。所占土地总面积309.3 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 32.2℅,是我国所拥有面积最大的地区。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为 160 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西北地区有着全国最长的边境线与最多数量的周边国家接壤。特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西、南方向分别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吉斯坦、印度等主权国家,相互所共有的边境线绵延长达 5391 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

中国西北地区及新疆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学的跨边境和跨国界性质。中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自古至今语言文字繁杂,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各民族传统文学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是中华民族文学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及这里的跨国民族由来已久。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此地世世代代生活着包括汉族在内的众多民族,诸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满族、俄罗斯族、裕固族、土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以及藏族、羌族等二十多支民族,其中不少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跨国、跨境民族。

   在漫长的东方世界历史进程中,中国西北地区的地理、民族与文化、文学概念是不断变换的。此地在古代,人们称各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地域为“河西”或“西域”,其面积远远超过现在的西北五省区所占版图之上。

   秦汉时期西北疆土已波及阿尔泰山、天山、喀喇昆仑山山脉绝大部分地区; 隋唐时期所羁縻臣服国已远至条支、波斯、安息诸国; 金辽元时期的国土已横跨亚欧大陆,覆盖着几乎整个中亚、西亚和东亚; 明清时期的领土亦北达巴尔喀什湖,西越里海。在这块辽阔的疆土上繁衍生息着许多古代跨国民族,诸如塞、氐、羌、乌孙、匈奴、肃慎、契丹、回鹘、突厥、党项、吐蕃、鞑靼等,正是他们与汉民族一起创造了中华多民族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乃至丰富多样的跨民族语言文字与文学。

   论及此地跨国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方面主要有 1、阿尔泰语系所属突厥语族之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尔语、西部裕  固语、撒拉语等民族语言; 2、阿尔泰语系所属蒙古语族之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东部裕固语等; 3、印欧语系所属印度- 伊朗语族之塔吉克语; 4、印欧语系所属斯拉夫语族东部语支之俄罗斯语; 5、另外还有在中国拥有的最大族群的汉藏语系所属的汉语,以及藏缅语族之藏语。

   论及其主要文字,此地古代流行并遗存有佉卢文、焉耆 - 龟兹文、于阗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古蒙文、八思巴文、西夏文、藏文、古汉文等。在此基础上则产生 1、阿拉伯文字母体系的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2、回鹘文字母体系的蒙古文; 3、斯拉夫文字母体系的俄文;4、印度文字母体系的藏文; 5、象形文字体系的汉文。正是以上述各种古代文字为载体,才使我们有幸阅读到卷帙浩繁的中国西北与周边国家跨国民族文学作品。

   从自然地理历史与宗教方面审视,中国西北与周边国家跨国民族古代、近现代文学类型,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划分类型:  一、从地理方面划分。1、中亚地区文学,2、亚洲腹地文学,3、天山地区文学,4、阿尔泰山地区文学,5、昆仑山地区文学,6、蒙古高原文学,7、青藏高原文学,8、两河流域文学,9、丝绸之路中段文学,10、西域文学,11、敦煌文学等。相比之下,我们可重点加强对河湟文学、敦煌文学、西域文学、中亚地区文学、丝绸之路中段传统文学等的研究。

二、从历史方面划分。1、远古社会时期文学,2、先秦时期文学,3、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4、隋唐五代时期文学,5、宋辽金元时期文学,6、明清民国时期文学,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文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1、漠北时期文学,2、东、西突厥时期文学,3、金帐汗国时期文学,4、喀喇汗王朝时期文学,5、吐蕃时期文学等,其中尤其应重视东、西突厥时期民族文学、吐蕃时期民族文学、喀喇汗王朝时期民族文学等的研究。

三、从民族方面划分。1、雅利安人文学,2、塞、羌人文学,3、匈奴古族文学,4、粟特人文学,5、大小月氏文学,6、突厥古族文学,7、契丹古族文学,8、回鹘古族文学,9、蒙古古族文学,10、色目人文学,11、吐蕃古族文学,12、鞑靼古族文,13、斯拉夫古族文学,14、东干民族文学,15、卡尔梅克族文学等。其中如突厥古族文学研究,回鹘古族文学研究,吐蕃古族文学研究,蒙古古族文学研究,东干民族文学研究等较为重要。

按其历史、地理、政治、文化、宗教属性来审视,在中国西北地区与周边国家有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分,或世居民族与游移民族之分。顺其自然,亦有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文学之分,或世居民族与游移民族文学之分,诸如:

1、在中国西北周边地区建立主体、独立国家的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主要民族成分实际上和我国哈萨克、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为完全一致的跨国民族;

2、我国塔塔尔族、俄罗斯族是从东欧经中亚迁入的跨国民族;

3、西北地区的回族、土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则是中亚、西亚地区迁徙而来与华夏人种融合而成的跨国民族;

4、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裕固族中有一部分迁居于周边国家,亦有跨国民族因素。

查询历史,在近现代,西北周边有些强权国家割去我国大面积国土,迫大量中国少数民族背井离乡,落为外邦华裔、华侨。这些流失的土地分别是沙皇俄国于 1864 年 10 月 7 日签订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北 44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1881 年 2 月 24 日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又割占中国西北地区 7 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 另外在 20 世纪 50 年代,经英、美国挑唆的中印边界纠纷,所制造的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和“边境特区”,无端地侵占阿克赛钦、阿里、巴里加斯地区等 4 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上述共约55 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衍繁殖的中国侨民,即历史地形成了现在的跨国民族。再有西北地区边境还遗留一些所谓的领土争议区,如帕米尔、克什米尔、唐努乌梁海地区等,更加增添了此区域民族文化身份和民族文学艺术的认识与研究的难度。

中央亚细亚即中亚地区是世界古老文明的策源地之一,历来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以及跨国民族文学的博物馆。这里的特殊文化地理环境与历史、宗教、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民俗等因素构成了特有的文化族群,以及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圈和文学生态系统。但是因为此地在历史上地方政权林立、战争频繁、民族纷争,疆土变换不定,且为东西方各种政治、军事、宗教、文化势力的介入,使得原生态跨国民族文学不断嬗变、异化、重组。

自古以来,中亚地区存在着跨国民族传统与现代文学的杂糅交织与文化混血现象,因为这里的主流文化思潮相继遣换着雅利安、拜火教、古希腊、佛教、波斯、摩尼教、突厥、察合台、伊斯兰教、俄罗斯文学,而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之汉文学亦阶段性和间歇性渗透于此地民族文化之中。

诸如此地跨边境沿线所通行的印地语、波斯语、梵语、乌尔都语、普什图语、达里语、乌兹别克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喀尔喀蒙古语等均为周边国家官方语,另外还有许多外来语与地方语和方言,诸如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梵语、旁遮普语、信德语、俾路支语等数百种,其方言千余种。我们只有借助这些国家各民族所操语言和文字方可逐渐解析丝绸之路沿途跨国民族文学的奥秘。




中国西北地区位于亚洲腹地,中亚东部与中国西部,在人类历史上是东西方诸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枢地带,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从此地长安古都产生并延伸,路经关中平原,陇东山地,河西走廊,天山草原,沙漠绿洲,葱岭古道,然后一直向西拓展,横亘亚、非、欧大陆,将东方四大文明古国( 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 与西方古希腊、罗马,以及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和沿途各国世俗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此,从古至今西北各民族曾付出艰险的劳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著名学者季羡林认为,现在的世界人类文化主要有四大文化体系,即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欧洲文化体系,然而上述传统文化均汇流于中亚地区,特别是古代称之为西域的新疆与广阔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这里自古以来珍藏着极为丰富多样、绚丽多姿的各民族文学艺术遗产。

中国西北周边地区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复杂,文学形式多样,且数量巨大,大量文学作品还未经正确翻译,或译介错讹,或人为曲解,故需要统一文字与标准来研究解读。需从社会科学、语言文字、宗教文化、世俗风情与文学文体诸方面来审视中国西北与周边国家跨国民族古代、近现代文学类型和成果。

一、从宗教方面划分。1、原始宗教文学 ( 萨满教、拜火教) 文学,2、波斯诸教( 祆教、摩尼教)文学,3、印度佛教文学,4、藏传佛教文学,5、道教文学,6、西方基督教(景教、也里可温教、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 文学,7、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学( 逊尼派、什叶派、依禅派) 文学等。

二、从世俗文体方面划分。1、神话传说,2、英雄史诗,3、寓言故事,4、石刻碑碣文学,5、讲唱文学,6、民间文学等。其中应该特别重视神话传说研究,英雄史诗研究,讲唱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研究等。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应该特别关注跨国民族之间的文学交流诸如: 印度两大英雄史诗的输入,印度的梵语文学和戏剧的传入,印度佛教文学,跨国界的喀喇汗王朝文学流传,中亚地区的各种史诗传说,广为传播的阿凡提故事,伊斯兰世界的木卡姆文学,融入西北民间的波斯文学,仍保持西北文化传统的东干族文学,卫拉特蒙古卡尔梅克族文学,中亚两河流域柘枝乐舞文学,西北地区诸宫调文学,河西变文、宝卷文学,西北回鹘文学,吐蕃与藏族文学,伊斯兰教与穆斯林文学,蒙古族长调音乐文学,玛纳斯、江格尔、格萨尔文学,哈萨克阿肯弹唱文学,西北各民族花儿文学,匈奴西迁民歌,大小月氏宗教与世俗文学等。

由此可见,周边国家传统文化对我国西北地区跨国民族文学的影响,主要在表现在 1、语言文字方面,2、宗教文化方面,3、文学艺术方面,4、民俗文化方面。中国西北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学交流的途径与方式,主要表现在 1、经济贸易方式,2、羁縻臣服方式,3、结亲联姻方式,4、文化交流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对西北地区民族文学的影响表现在: 1、物质文化方面: 丝绸、玉石、陶瓷、火药、纸张、麝香、药材等。2、精神文化方面: 印刷术、纺织术、冶铁术、炼丹术、制陶术、道教伦理、诗文创作。诸如在中亚沙漠腹地曾出土中国汉字绫锦、彩缯,汉唐时期,中亚诸国称输入的中国铁器为“哈尔锡尼”,即中国箭镞金,将传去的丝绸刺绣称之“兑拉兹”,把输入的炼丹术称为“耶黎克色”,并转为“化学”之称谓。历史悠久的中医学亦被介绍至波斯阿拉伯世界,如将中国药材分称“达秦尼”或“沙赫锡尼”。

对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文化与跨国民族传统文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其学术价值: 1、大力进行中国西北地区跨国民族及其文学历史遗产研究,将其归入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学的宏大学术体系之中。2、摸清与评估中国西北地区跨国民族文学挖掘、整理、研究现状,客观认识少数民族文学的客观发展规律。3、正确评价处于“边缘”状态的西北少数民族文学生存状态,激活与国内外“主流文化”的对话和学术交流机制。4、加强中国西北地区民族文学与周边国家文化关系研究,充分肯定少数民族文学的学术价值,以及在中亚区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5 促进中国地北地区安定团结,维护和营造国内外跨国民族文学生态环境。

从近年我国与全世界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进行的抢救、保护的经验来看,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可积极促进跨国民族文学的长足发展。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丛书》“总序”写到:“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丝绸之路’包含了人类社会得以维系的几乎全部因素。如果从某一单纯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必然会作出片面的论断。只有进行全方位研究,以多维视角去审视‘丝绸之路’,诸如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经济、考古、民族以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自然地理学、生态学医药学、自然科学等各方面去研究,才有可能揭示‘丝绸之路’上的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





关涉到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与跨国民族文学的研究发展,其一,要不断扩大其学术研究领域,加强与其相关的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艺术学、民俗学等之间的关系研究; 其二,要在厚重的丝绸之路传统历史文化研究的前提下,努力进行此学科的学术延伸,与现实“新丝绸之路”或“新亚欧大陆桥”文化相结合。其三,是在西北地区,乃至中国丝绸之路文学基础之上,逐步建立包含着西北跨国民族文学在内的系统齐全、内容全面、学术精良的“丝绸之路学”。

法国著名学者L.布尔努瓦著《丝绸之路·序》: “丝绸之路是作为中国从上古迄今同西方国家整个关系的导线加以论述的。这里所说的西方,不仅是指欧洲,那里古老而又杂乱的传统与东方的传统是对立的; 而所谓东方的概念,又是不明确和经常变幻莫测的。这里指整个欧亚大陆,即中国以西的辽阔地区,包括印度、西域和伊朗。人们甚至还揣猜除了中国之外,这些地区之间也经常互相交往和进行交换。丝绸贸易是这种交流的动力,也是这种交换的真实写照。因此,丝绸贸易不仅涉及到经济史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政治史、文化史和宗教史诸问题。”②

季羡林先生在《中印文化交流》一书中指出:“印度文化曾对中国文化发生很大的影响,如文学方面五世纪到七世纪的鬼神志怪书籍、唐代的‘传奇’小说。以及另一种新文体‘变文’都与佛经故事有关。‘变文’是以诗歌和散文合组而成的一种通俗生动的文体。'变文'的发展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件大事,中国的声韵学也受到印度影响。”

赵丰主编《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中杨泓撰“序”: “丝绸之路这条商路的起点是当时中国西汉王朝的都城长安,即今日中国陕西省的西安市,向西延伸直到罗马国的都城罗马,途经中国西北的陕西、宁夏、甘肃、青海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离开中国的国境以后,历经中亚、西亚诸国,跨越地中海,最后抵达罗马。而且这条商路也并非仅有一条单一的路线,他也有南、中、北几条不同走法的路线可供选择。在不同时期,由于政权更迭等因素,人们又侧重于使用不同的路线。而且其东方的起点也随着古代中国中央政权的更迭而有所变化,例如东汉时期都城前往雒阳( 今河南洛阳) ,丝绸之路自然延伸到雒阳,途经之地又加入了河南省。北魏初年都城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 ,自然北沿沙漠草原的线路又显重要,所经之地又包括了今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段。所以如果概括中国境内丝绸之路沿线的地区,似应包括今新疆维尔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上述这些省区,也是保存中国古代文化遗迹最丰富的地区。”③

杨泓在“序”中还论证: “通过丝绸之路输入的外来宗教,主要是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不论是哲学、文学或造型艺术,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丝绸之路沿途,保存有大量佛教石窟寺遗存,散布于新疆经河西走廊直到中国内地。这些石窟寺遗存,保留了大量壁画和雕塑艺术品,见证了这一外来宗教向中国传播而且日益中国化的发展轨迹。也可以观察到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都城流行的佛教艺术粉本转而向西北边陲辐射的情景。还有源于古波斯的拜火教—祆教,它的宗教艺术也对中国内地有过间歇的局部影响。”

张燕著《长安与丝绸之路》论述: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新亚欧大陆桥于 1990 年 9 月 12 日正式建成贯通,1992年 12 月 1 日首次列车从我国连云港开出,开始联运。它东起我国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我国陇海、兰新铁路,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穿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到荷兰的鹿特丹为止,全程长 10800 公里,其中,在我国境内长达 4100 公里,占全‘桥’总长的百分之四十。新亚欧大陆桥对中国段沿线九省区( 包括江苏、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 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发展,以及为九省区开展国际旅游合作,加快旅游发展步子,都开辟了良好前景”( 张燕220) 。

著名学者耿昇研究员在为刘凤鸣著《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序·丝路花絮落鲁东”中写道: “‘丝绸之路’研究现已成为一门国际显学,而且越来越热,其内涵和外延越来越深邃和广博。国内外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绩斐然,人才辈出,新资料、新方法和新观点层出不穷。鸿篇巨著目不暇接; 精辟论文不胜枚举; 学术讨论会遍地开花; 高校讲坛名师施教。‘丝路’研究确实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繁荣兴盛的景象。”④

赵汝清主编的《丝绸之路西段历史研究—兼论沿途民族迁徙及国家关系》在“面向21 世纪的‘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欧大陆桥”一章中论述: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亚欧大陆上又出现了一条连接东西的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1990 年 9 月 12 日,中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西土铁路胜利接轨,标志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这是继原苏联西伯利亚大陆桥之后,第二条连接亚欧大陆的大陆桥,因而也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沿途连接40 余国,是一条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通道”( 赵汝清517) 。

据芮杏文《开创陆桥经济新时代》与沈骥如《第三亚欧大陆桥鹤亚欧合作》文中披露: 世界上最早的大陆桥出现在本世纪 50 年代,这就是横贯北美大陆的北美大陆桥; 60 年代末,世界上又出现了第二条大陆桥,这就是极负盛名的西伯利亚大陆桥; 1990年世人瞩目的第三条大陆桥,即新亚欧大陆桥又开通了。现在有关国家又开始酝酿在亚洲南部、东南亚及西亚地区再开辟一条通往欧非的亚欧非大陆桥; 在亚洲北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坝或越海隧道,将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联结起来,形成亚欧美大陆桥。

“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将使传播过古老文明和传统友谊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焕发光彩。新亚欧大陆桥的开辟,不仅为中亚、西亚和东欧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和东亚、西欧地区的复苏、增长、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而且也为地处亚欧内陆腹地的中亚国家和中国西部地区走向世界打开新的国际通道带来难得的机遇。”( 赵汝清 525)

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丝绸之路研究丛书》“总序一”,著名学者沈福伟撰写的《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提出“丝绸之路学”的学说阐述: “丝路学是一门 20 世纪才问世的新学问,也是涵盖了文化、历史、宗教、民族、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地理、气象、地质、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汇聚了众多学科、综合研究多元化的学问。”并且认为在丝路学草创是多为自然科学,后来才转向包括文学在内的社会人文科学: “丝路学研究在上个世纪的期八十年代进入第二个高潮。在1959—1979 年间,又新疆博物馆和吐鲁番文管所牵头,对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和哈拉和卓古墓群进行系统的发掘,获得了上万件极具社会与文化价值的文书,在 1992 年出版了 10 卷本《吐鲁番文书》的释文。在这段时间里,卷巾失浩繁的敦煌学从丝路学的分支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1983 年 8 月成立的敦煌吐鲁番学会,标志着自提出丝绸之路到丝路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已经走过了最初的一百年。其中最后 50 年,经过中国学术界的努力奋进,终于扭转了‘丝绸之路在中国,丝路学中心在西方’的那种令中国人陷于丧失民族自尊的窘境。”

综上所述: 我们要有跨国、跨民族、跨文化的眼光,对中国西北地区丝绸之路文化与跨国民族文学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在国际范畴,钩沉中国西北地区以及周边国家与民族极其丰富多样的文学遗产,梳理清楚中亚、西亚、南亚地区在历史上与东亚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确立中国西北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在国内范畴,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维系民族身份认同,加深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心信,加强民族凝力、亲和力。促进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维护祖国与世界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如今我们倡导“丝绸之路学”,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研究丝绸之路文化,揭示跨国民族文学对中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以及与毗邻国家和地区民族文学的交流,建立国内外平等、友好、和谐的文化关系。


                                                                                                                                                                                      注解【Notes】

①参考沈福伟:“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总序一,《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王炳华等著 ( 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 年) 。

②参考戴密微:“丝绸之路”序,《丝绸之路》,《丝绸之路》,L.布尔努瓦著,耿昇译( 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年) 。

③参考杨泓:“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序,《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赵丰主编( 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7 年) 。        

④参考耿昇:“丝路花絮落鲁东”序,《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刘凤鸣(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常任侠:“中印文化的交流”,《新建设》( 第五卷 ) 3 (1951): 38-42。         

长泽和俊:《丝绸之路史研究》,钟美珠译。天津: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年。

陈世良:《丝绸之路史地研究》。新疆: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8 年。

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光明日报》1954 年 10 月 20日。 

贾应逸:“丝绸之路初探”,《新疆大学学报》4(1980) : 63-73。

刘凤鸣:“《山东半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序”。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卢苇:“丝绸之路的出现和开通”,《西北史地》1(1981) : 70-88。

张燕:《长安与丝绸之路》。西安: 西安出版社,2010 年。   

赵国刚:“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序言二,《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李强著。新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9年。                                  

赵汝清:《丝绸之路西段历史研究—兼论沿途民族迁徙及国家关系》。甘肃: 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年。

                                                                                                                                                                                                                                                                                                                      

     


作者简介: 

李强(黎羌)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西文学比较与中外民族戏剧文化研究。                                                                


原文发表于《 世界文学评论》2012 年第 2期

     


文章推荐 | 戚晓萍 (甘肃省社科院文化所)

图文编辑 | 马海五达 (暨南大学)

学会网址:http://www.cels.org.cn





民族文学学会(mzwxxh)

长按二维码
关注微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