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论文

2017-01-04 钟进文 民族文学学会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摘要: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母语文学;文学翻译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主要用母语来表达或抒发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思想和情感,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母语文学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或者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种。民间文学的作者是一个群体或族群,共同创作并以口头为媒介流传于后世。本文主要以母语作家文学或书面文学为主,探析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现状和发展途径。 

一、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现状

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内隐了一种与生俱来的民族性特质。自从事书面文学创作以来,很多民族作家都坚守用自己的民族文字书写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随之出现了大批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有传统通用民族文字的各少数民族坚持母语创作,有些民族母语文学创作一直非常活跃,而且在本民族中拥有广大的读者。例如,新疆已发表作品的作家有上万人,其中90%用母语创作。仅 2008 年, 新疆各少数民族作家用本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就达300部之多。

中国的柯尔克孜族 80%居住在新疆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总人口只有l6万人。据统计,1990 至2008 年,当地出版社用柯尔克孜文出版的诗60余部,散文体文学作品40余部。“《新疆柯尔克孜文学》目前每期发行量平均3000份。如果按民族人1:3平均比例计算,每38个柯尔克孜人就拥有一本《新疆柯尔克孜文学》,足见柯尔克孜族人民对母语文学的热爱。”

壮族作家用壮语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散文至今已1万多篇。其中,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第一部壮语长篇小说《节日》,长达 40万字。蒙古族和藏族自古以来就有用母语创作的传统,至今整个民族仍以母语创作为主。朝鲜族作家 95%以上用母语创作。此外,傣、哈尼、布依、锡伯等少数民族作家也有不少是用母语创作的。

四川虽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但是四川少数民族母语文学成就突出。藏语文学创作方面:毛尔盖·桑木丹、土登尼玛、昔扎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涌现的著名藏族作家和章戈·尼玛、根丘多吉、牧丹、格德嘉、司徒、奔嘉、俄邛等新时期成长起来的藏族作家,立足于深厚的藏族文化传统,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文学感悟,积极面对和反思新时代藏族文学与文化面临的挑战,创作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推动了藏文当代文学的蓬勃发展。

彝族是跨境民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川、滇、黔、桂地区和缅甸、越南、老挝等国家。彝族的先民有以老彝文记载民间文学作品的文学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在 1980年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之后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彝族母语作家文学迅速发展。198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创办了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行的彝族母语文学刊物《凉山文学》,随后,《凉山日报》彝文版开辟了固定的副刊版面,这些报刊使彝族母语作品有了固定的发表阵地。 在四川,尤其是在凉山地区,社会各阶层都有从事母语文学创作的彝族作者,人数近千,有农民、中小学生、大专院校学生、机关公职人员。20多年来,他们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上亿字,发表在《凉山文学》彝文版和《凉山日报》彝文版副刊上,还出版了100 多部文学作品集,阿牛木支的文学评论集《当代彝文文学研究》荣获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另有近百部(篇)作品获国家各级文学奖项。彝族母语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不仅彰显了彝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 

二、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困境

虽然母语文学在部分民族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而言,仍有不足和缺陷。宏观而言,中国56个民族中有54个民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只有23个民族有本民族文字,有民族文字的民族中,部分民族的文字使用范围日趋萎缩,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少使用,更谈不上文学创作。据统计,当今中国,只有11个少数民族还在用本民族文字创作长篇小说,其中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等用母语创作的作品经常被翻译发表在国家级文学刊物《民族文学》上。

从创作本身而言,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存在一定的限制和缺憾。

第一,文化视野较为狭窄。由于受传统观念意识、作家自身接受现代教育的程度、相对封闭的人文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在审美意识、文化理念、思想内涵及思维方式等层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文化视野狭窄和艺术思想浅显。有的作家很难真正把握本民族地区或本民族文化发展脉络,时代性与民族性高度统一的艺术思想旨趣亦难以得到体现; 有的甚至在固步自封的状态下进行母语写作,脱离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语境和当代审美观念,使其母语写作陷入了封闭性与孤独性的泥潭;有的作家凭借熟悉本民族生活的优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笔触赢得了本民族读者的喜爱,长此以往,对自己的写作要求总是停留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第二,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单一。据不完全统计,在已经出版的用维吾尔语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历史题材的占50%以上,极少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出现这种单一化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各民族原有的民间文学都是极其丰富的,他们特有的民间文学的表达方式制约了当下的创作;另一方面,1949 年以来,汉语文学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也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这无疑也直接影响到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创作。

第三,内容仍限于固化了的“西部色调”之中。谈到西部文学,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山村、 田野、林莽、雪域、沙漠、草原,几乎没有城市的位置。其实,在西部的一些中心城市,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些地域是中华民族文化新质的诞生之地。固化了的“西部色调”让作家和读者只关注典型的山寨和民族聚居区,而遗忘了生活在城市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感受到的文化交汇与碰撞的复杂心理状态同样是彰显西部特征的重要部分。西部的一些作家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却放弃了这种“在现场”的写作,热衷于书写已经不熟悉的乡村生活,甚至编造“伪民俗”,如此这般都限制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三、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翻译困境

以维吾尔族文学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从1974年第一部当代维吾尔语长篇小说诞生,至2010年,维吾尔语长篇小说的数量和发展速度都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客观地讲,缺少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天尔塔格》杂志主编普拉提·伊维祖拉认为:“满足于3000册发行量的文学行为和作家不断成长的文字技巧,使维吾尔族作家们高产,创作周期越来越短,甚至几周之内就能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在世界和国内文学变化频频的时代,由于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而使翻译家倍感痛苦。”

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说:“当今世界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心灵之间的隔阂造成的。文学是语言文化的载体,有利于打破心灵的藩篱,搭建心灵沟通的平台。”怎样能够达到这种沟通,翻译是关键所在。对于母语文学创作来说,“汉译民”有利于用母语创作的作家更好地了解当今文学的发展现状,吸取有益的创作经验,促进本民族母语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民译汉”则能让用汉语阅读的读者通过作品了解自己并不熟悉的少数民族生活,从而使那些用母语创作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欣赏。原《塔里木》杂志主编艾尼瓦尔·阿布都热依木说:“我们现在的文学翻译队伍中,将汉语文学作品译成维吾尔语的人比较多,但能够准确地将维吾尔语等母语文学作品翻译成汉语的人很少。这种严重失衡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维吾尔族作家在全国的知名度。”

以蒙古族文学为例。著名蒙古族诗人阿尔泰长期坚持母语创作,影响甚广,但其《醒来吧, 我的诗》等诗歌一经译为汉语,就变得平淡无味,难觅文学魅力的踪迹。不仅仅是蒙古族文学,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哈尼族、彝族等许多用母语创作的文学作品同样面临着翻译的困境。部分优秀作家的作品因缺少好的译作,渐渐淡出了读者的视野,朝鲜族作家权重哲即是突出的一位——因缺少翻译,他的作品流布范围局限在我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以及朝、韩两国。文学翻译不同于公文翻译,它承载着情绪、内涵、思想感情等诸多感性因素,但目前我国民族母语文学翻译的佳作少之又少,这的确令人遗憾。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独特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重要载体之一,好的译作不仅是作品的翻译,更是一种文化的翻译和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对接。对于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语言及民族文化、思维的差异,蒙古族作家郭雪波深有体会:“阿尔泰的蒙文诗看了让人掉眼泪,汉译本却让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掉不下来,总缺少那么一点打动人心的力量。”

虽然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的范围不是十分广泛,但是母语文学对少数民族文学甚至中华民族文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要意义。面对部分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濒临消失的严峻现实,我们更应提倡和鼓励少数民族作家用其民族文字进行创作。彝族学者、 双语作家阿库乌雾认为,口头传统的文化心理、精神品质、思维习惯仍以新的方式甚至是新的语种(汉语)形式,通过作家诗人们“书写与差异”、意识和无意识的接续或转承,在走向“重新选择母语”的民族文化命运新的历史关头,穿越单一文化精神圈限,对当代彝族文学创作乃至当代彝族文化建设会产生深层次影响。

母语文学创作要得到发展,必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作家母语文学作品读者群,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作家母语文学作品的译介。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在尊重原著风格、语境、内容、结构的前提下,也应努力彰显翻译的“陌生化”,因为这样的语言形态会带给读者阅读的愉悦,可以将民族作家的创作心态、情感趋向、语言风格及其作品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其他民族读者,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了解,相互认可。

1981年,中国作协专门为少数民族设立了国家级文学奖——骏马奖。每三年一届的“骏马奖”已不间断地举办9届,共评选出获奖作品663 部(篇),有706人(次)获奖。在第八届“骏马奖”获奖作品中,用民族文字创作的作品占获奖作品的33%;在第九届“骏马奖”获奖的 35 篇作品中,有13篇是用母语创作的作品。为了更好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中国作家协会还加强了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特别设立了“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奖”。这些举措旨在鼓励少数民族作家积极进行母语创作,促进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全面发展。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为中国文学增添了独特的光彩与魅力,也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多元性。 

文章来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作者简介:钟进文,裕固族,文学博士,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中央民族大学首批高层次优秀人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突厥语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文章推荐:杨红(贵州民族大学)

图文编辑:高倩(云南师范大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