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学霸自述:从年级500多名到全校第一, 我这样逆袭考进北大!
大家好,我是刘嘉森,是衡水中学2015年文科第一名。
差距明显
再不站起来就晚了
我是在2012年考入河北衡水中学的,此时的衡中已经是全国有名的高中,实现了全省招生甚至跨省招生,把最精锐的学生和最有干劲的老师聚集到一起。就在我走进衡中的那一年,这所学校走出了90多位清华北大,就读于此的近万名学生都渴望像他们一样金榜题名。
入学时候我的水平在年级里是500多名,在班里是中下游。我的同学里,父母是博士的大有人在,父母是高官富商的大有人在,从小学习奥赛的大有人在,精通第二外语的也大有人在。所以谁也不会料到三年之后,考全校第一的是我。从入学时候的局势来看,我自己也难以相信我会成功。在绝对实力的碾压之下,中二的梦想是没有生存空间的。梦想也是一点点抬高、一点点扩大的,总得一步一步走着来。
很多人以为衡中为努力制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从入学时的情况来看,衡中让为数不少的人都不再相信努力了。我经过努力才爬进来,可是身边全都是领先我好几年的人。他们做的题我看不懂,他们讨论的知识我也听不懂,我们不像是同一层级的人——他们更“高级”。如果这些不足以打击我的话,那么最不能忍受的是:我不知道这种差距如何产生的,以及我如何赶上去。最可怕的猜想是我永远不会赶上他们,差距不会缩小反而会拉大——我们生来不是同一个阶层。彼时尚没有阶级固化这个词,但我脑海里有了这个意思。我想那时这些骄子们对我是毫无恶意的,但他们的实力所形成的无形障壁挡我于外,他们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不自觉的怜悯,像尊贵的王子有教养地访问贫民区。我无法在这种境遇里继续相信努力的价值,那段时间我活得像行尸走肉。
我曾经相信苦难会让我更坚强,后来才发觉苦难没有任何价值,只有苦难被转化为现实的财富时它才有用,至于苦难本身,就仅仅是苦难而已。一旦我稍有软弱,苦难还会带来更多的苦难。所以不管深夜窝在被子里流的泪,心里受的伤,还是生活中受的辱,在我不够坚强的情况下,都只是白受的罪。苦难不会帮我,但它提醒我:该醒醒了,再不站起来就真的晚了。
勤奋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用
你要比别人更努力
我旁听了一节化学奥赛班的课,旁边坐着一位以拼命著称的学长,他任何时间都要节省,一天只去三次厕所,下课从来不动弹。据说他桌上常年摆着葡萄糖口服液,因为脑力消耗过大,需要随时补充营养。这位学长当时恰巧坐在我旁边,他告诉我,入学时候他的名次比我还要低得多,可现在他是化学奥赛班的第一,是通过努力做到的。他建议我不要跟别人攀比,而要做到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他说他认为我们来到这所学校的唯一目的是激发一个更强大的自我,而不是在比较之中迷失自我。
学长一席话,让我重新思考了努力的价值,让我找到了希望。后来听说学长在高考之后只休息了半个小时就继续学习,只因为他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人。直至今天学长仍是我前行的灯塔,当我书写或讲述自己经历时,我一直会想起这位学长对我的影响,也明白我的经历对别人的影响。人活着,就会影响别人,或大或小,或好或坏。能给别人带来好的影响,就算是活得有价值。
学长的话让我重新相信勤奋。我开始相信勤奋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用的,我开始比别人更拼更努力。就在当月,我的成绩有很大提升,政治单科甚至挤进了班里的前三名。
我至今记得当时我一把握住同桌的手臂,特别激动。可同桌告诉我,大家还是更注重理科的。那时班里有股思潮认为理科比文科更值得学习,虽然成绩是九科一起算,但很多同学会单独排出理科成绩互相比较,认为理科好的人更聪明。这种思潮并非没有源头,譬如一小部分理科老师曾在课上说出“学文科就会学傻”这样的话,我至今认为身为教师而说出这样的话,是无知和缺乏师德的表现。这种思潮当时也影响了我,我不知不觉把理科作为学习的重心,到文理分科的时候,我的理科成绩已经明显高于文科成绩,物理考出过108分的高分,生物也名列前茅。但是到了文理分科的时候,我再三思索,却发现文史哲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们常讲一句话叫“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其实就是独立思考的意思。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感觉到自己更喜欢文而不是理。更重要的是我想明白了两个道理:首先,一个人的前途好不好,不取决于他学文还是学理,而取决于他学得精不精。国家既需要数理化的人才,又需要文史哲的人才,人才为社会创造财富,所以自己也获得财富和尊重。
没有学识的人和不努力工作的人,因为不能创造足够的价值,所以无论文理都只能在社会分工之中沦为下层。其次,人不能让立场控制思想。如果立场在文科就专为文科说话,在理科就专为理科说话,就是境界狭隘,难有成就。钱伟长考清华时历史满分,物理化学几乎零分,然而正当国难之际他说:“要给国家造飞机大炮!”,从此投身于物理研究。鲁迅和严复则是弃理从文的代表,在器物与制度不能救国的时候,不顾自身前途译介先进文化。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要看他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看他为国家与人民创造多少财富,看他具备多少值得尊敬的品质,而不是看他学文还是学理。
自己选的路
跪着也要走完
选文理科之前,我曾经报了奥赛班。结果到了文理分科的那个晚上,我思索再三决定选文,就立刻打给化学奥赛教练员张华老师,说明原委。原以为张华老师听说我要退奥赛而选文,会有情绪,然而张华老师却非常理解并尊重我的选择。他强调兴趣是最重要的导向,各科完全平等,并且要送我一句话: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张华老师当时也正在处理复杂的分科事宜,听得出已经极为疲惫,却依然耐心鼓励我打消顾虑勇敢抉择,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张老师的风度让我钦佩至今。
选文之后,我的相对名次下降不少。但我致力学业的态度没有变,我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常用墨子的话“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来要求自己减少闲思杂念,一心向学。在新的班级我被任命为团支书,衡中的团支书是班内职责第二重的,琐事繁多。我担心学业落后,就对团支书的职责迟迟不上心,最后同学们在期末的投票中用数据表达了不满。
班主任国老师对我说:“才学都是其次的,人一定要有担当。”我深自悔过,明白人不可以自私,否则取得成就也难以走远。孔子常提到“忠恕”,忠是以己之欲推知人之欲,恕是以己之不欲推知人之不欲。大家都愿意省下时间管自己,都不愿牺牲时间为集体,如果我也甩手不管,那我凭什么占据团支书的位置呢?所以只要在团支书的职位上,我就得把责任扛起来。后来我当团支书一直到高考,我组织的团活动课也一直是年级里最好的。有同学问我如何平衡工作与学习的时候我会告诉他:担任了职务就抱着一颗为大家服务的心踏实地做,即使做得不完美,也不会被责怪;如果职务耽搁了学习,就要及时退下来或者适度分散任务压力,因为高中生的天职是学业,班委又有很大影响力,班委只有自身学习搞得好,才能带动同学们努力学习,所以把自身学习搞好就是一种奉献。最要不得的是贪恋职位又不肯付出,身居此位却不干实事,这是没担当的表现。
每天晚饭后的20分钟,班里用多媒体放映当天的新闻,这是衡中的惯例。我看新闻的时候会把有用的事实记下来,用在政治答题以及语文作文里,直到今天我依然有关注时政的习惯。
也是在这一年举办了远足活动。4月份的明媚清晨,我们12级的学生排两条长队走向衡水湖,背包里装着面包牛奶火腿肠。那一天我们要走40公里路,中间除了午饭以外不歇脚。我记得路旁风景很美,但我无心去看,眉头挡不住的汗水流进眼睛火辣辣的疼,腿很麻,脚很痛。那一天我的脚上长了水泡,但是当回到学校的一刻,我强撑着疲惫至极的身躯又绕小广场跑了一圈,因为我很兴奋,我感到一种成就感充盈着我,荡涤了我。我不再为没看到的风景遗憾了,我只觉得这一次远足是不后悔的。
也是在这一天,我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我意识到人不能把什么好事都占了,想做成事情,就总得牺牲点什么。道旁的风景我没有看,但是80里路走完了,游戏没打电影没看恋爱没谈,但是知识学到了,分数得到了,命运改变了。青春道路上应该有很多风景在等我,有甜蜜的粉红色的,有勾我松懈诱我放纵的,但我想走到底就不能理这些。我不想做没用的人,不想让家人和朋友对我失望,不想被颓废与绝望的人包围;我想坐在好大学里学习,我想有知识有能力有自律的品质,我想要成为受人尊敬的人。
谁跑得快
谁就会看到更好风景
我不反对打篮球和广泛阅读课外书,但我非常注意时机。我强烈地意识到,在对的时间做事情与做对的事情同等重要,有些时机是注定要做一件大事情的,错过了就不再有。我们人生道路的大部分应该是劳逸结合的,是慢慢前行而且可以欣赏风景的,但是有那么几段路,我们得快走几步,甚至飞奔。
高中的三年,考研的一年,刚进入工作的前几年,创业的最初几年....这些人生的重要节点,大家都要跑起来,谁跑的快,谁就在接下来看到更好的风景。
我常常谈到一个词叫“机会成本”,一个小时用来做A事项可以赚5000元,用来做B事项可以赚20000元,那么如果你选择做A事项,你并非赚了5000,元,而是亏损了15000元,这就是机会成本。
进入高中的一刻,所有人都进入了人生“第一机遇期”,此时多一小时学习则多一分可能性取胜。同样给我一小时,我选择看《战争与和平》还是背书做题呢?我会选后者。不是因为《战争与和平》不伟大,而是我其他时间也可以读名著,但“第一机遇期”错过则不再有。
高三下半期临近高考的时候,班主任没收了我同宿舍一位同学的《战争与和平》,还严厉地批评了他。当时他很不忿,后来他对我说:“老师做得对。我看名著是因为面前是高考,如果面前是名著,我会去看网文,如果面前是网文,我会去打游戏......我只是想找个更轻松而且好像有用的事情来做,为的是逃避压力逃避高考。高考结束很久了,我一本名著也没有看。”其实高中时候我也读了一些课外书,有历史和宗教类的,也有政治经济学,但我绝不占用上课自习课时间去读,全都是抽零碎时间。一旦意识到我在利用课外书作逃避,我将毫无犹豫地回归刷题和背书。进入大学后我读了上百本名著,算得上同学里的佼佼者,我想说,读名著什么时候都不迟,在400万藏书的北大图书馆里读,会读得更好。
经过艰苦的努力,我给各科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我的成绩在年级里排100多名,终于摸到了尖子生的靴子边。这是一个胜利,我却不敢庆祝或休息。这时的我终于要迎面对决那些曾经仰视的人物,压力之大令我几乎窒息。此时我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我是一个普通人,所以必须以普通人的姿态脚踏实地去努力。我再次提醒自己:我来这里是要以诚实的努力换取我梦想的人生,我不是来跟别人比较的,我的对手只有自己。
找出薄弱的地方
这就是提分点,攻克它!
因为各科已经建立起初步基础,我可以找到我各科最薄弱的地方在哪里。我的设想是:如果我找出难以攻克的地方,每天抽出固定时间钻研难点,想必可以攻克它。我立刻将设想付诸实施,把数学选择题最后两道(数学有十二道选择题,最后两道会上难度)作为第一个提分点,每天抽出固定时间来刷小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成功了,小题对我来说不再是难点。我意识到,这个思路是对的。
第二个提分点,我确定为函数大题。函数大题是无数人的噩梦,对函数大题的钻研必定是一场持久战,对这一点我有心理准备。我把做过的函数大题加以整理,凡是有思维量的错题,题干与答案一起整理到改错本上,然后互相做比对总结,相似的题我一定要整理到一起或者至少标上相同的序号以便查阅。每天不论多么紧张,我一定要挤出这个时间来,做大题、整理大题。这段日子极其辛苦,但收获很大,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棵树:树干是函数大题基本类型,树枝是分支题型,树叶是具体大题。这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想:函数大题的知识是固定的,其类型是有限的,出题人通过不断变换表象来迷惑答题人,但是这种幻术一经识破就将再也不可怕。事实上,在那以后直至高考我从没遇到过毫无思路的函数大题,我所解决的将只是准确率问题,函数大题“难”不到我了。
我由此发展出一套“找难点”的思路。我的进步模式确定为“找难点——抽固定时间钻研——快速提升”的循环步骤。与此同时,另一种思路“找生长点”也在我心中逐渐成型。
生长点就是在某一学科中别人未曾发现的、可以着重发力提升分数的点。我确立的第一个生长点就是英语作文的书写。在此之前,大家对英语作文的书写至多停留在“注意书写”的层面,却没有想过怎样注意书写,更没有人单独在字体上下功夫。有些同学会用高级短语和高级句型,但字迹潦草;有些同学练意大利斜体或者英国花体/圆体,华而不实,辨识度低,费力不讨好。思虑再三,我决定练印刷体。
印刷体如今已经名气很大,当初却是新字体。最初的印刷体极为简陋死板,是直上直下毫不倾斜的,笔画又生硬,所以同学们不练。而我脑海里,浮现出一种字体圆润、粗细适中、倾斜合度的新式印刷体。为了把心中的景象转换成现实,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我抽出每天40分钟的练习时间,逼自己像木匠一样反复改进,直至完美。我尝试了从0°至30°之间所有度数,把倾斜度定为15°,又拿出四种粗细的碳素笔反复书写相互对照,确定0.7mm的笔最为适宜。我坚持笔画要“圆润”和“精简”,譬如“i”这个字母有多种写法,我选取最简单的一种,即点+线段。我的高考英语作文能拿满分,与出色的字体分不开。
除此之外,语文作文也是生长点极多的地方,这一点我之后再谈。
成绩增长乏力
我学到三个好习惯
有两大王牌思路的加持,我的成绩上升相当迅猛,最厉害的一次考了班级第一年级第10,那次真的是太高兴了,可是很快我就发现,尖子生们的基础依然远远强于我,我的成绩增长后继乏力,渐渐跌入了一个仿佛“中等收入陷阱”的阶段。
我此时有了新举措:向尖子生吸取优秀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习效率,不取巧不绕道,扎实提高自己的基础。与别校不同,衡中拥有更多的尖子生而且尖子生分布较为集中,我有条件去总结他们的共同习惯。我坚持:如果一条习惯是70%的尖子生都在用的,而且其他同学普遍不用,这条习惯就是好习惯。那段时间我学习了不少习惯,如今回头看,最核心的是三条好习惯。
第一条是“每天早晨列出一天的任务清单”,我这里用任务清单而不是计划这个词,是因为计划听起来像一个详细的时间表,而时间表恰恰是不实用的。有些同学花费一个小时去设计今天详细的时间表,规定好一节自习课前十分钟干什么中间二十分钟干什么最后十五分钟又干什么,一天的计划密密麻麻,可是还没到上午第二节课都全被打乱了。毕竟我们不能控制学校什么时候搞活动搞讲座、班主任什么时候来占自习、自己用多少分钟可以刚刚好做完一套题......所以制定过于详细的计划就是脱离实际。那为什么早晨列清单而不是晚上呢?因为晚上的时候人很容易心潮澎湃,耽于幻想,对自己的未来有过分美好的期许。我曾在晚上订出“第二天做20套卷子”的荒唐清单,第二天早晨真想抽自己一巴掌。看来生理节律对心志的影响不容小觑。
第二个好习惯是关于问问题的,我习惯于“不懂就问”,把所有不懂的题都标注,下课就拿着一大摞卷子问老师问同学,有时候自己都搞不清楚哪几道题需要问,搞得老师同学很烦我。我自己也发现这样不行,几乎所有的自由时间都报销在问问题了。一道难题,光是审题就要不少时间,加上思考、解答,恐怕不下5分钟,问三五道题就会耽误别人大把时间,何况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忙,这样去问问题肯定是不行的。时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专属物,每个人有权决定如何支配其时间。我如果再这样问下去,不顾别人的厌烦,而且拿“给别人讲题是加深自己的理解”这种话来强求别人,就无异于道德绑架。为了解开困惑,我只能偷师学艺。经过对尖子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比我多一个环节,是“不懂——深思——问”,判定某题为不懂,就连着题干和答案一起整理到改错本上,进行思索。这种思索往往有三次,中间会隔数天的时间。第一遍思索可以过滤掉大部分题,第二遍和第三遍再过滤一部分,只剩下最后少部分题再去问老师和同学。此时这些题经过深切思索,肯定是一点就透,老师和同学知道你深刻地思考过,也当然会理解你。他们讨厌的是“不加思考直接提问”的人,毕竟这种做法无异于转嫁劳动。改进习惯之后,我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了,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当时尖子生们所疑惑的题往往是极有思维量的难题,而我还经常被中等题卡住,所以我不得不放弃一些非常难的题。
第三个好习惯是略微反常识的,叫“笔不离手”。上课的时候,如果笔不停,就可以跟紧老师的思路。老师讲知识,向来不是只讲一遍,总要重复多次。我喜欢在老师讲到第二三四五遍的时候低头做自己的题,却发现这样做会出现双重干扰,课听不好,做题也不专注。而且人的精力必须经常变换活动才能保持,听课、背书、做题、整理四项事情轮换着做才可以高效。如果我上课在做题,到了自习课的时候再做题就常常感觉乏力,这不是真的缺乏体力,而是过分从事单项劳作带来了疲劳感。而直接记笔记反而不是很累,第一遍听是新知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就当是复习。当我催动手中的笔,因为这种忙碌感,脑中闲思杂念自然排除了,不必费力提醒自己不要走神。
在自习课上,“笔不离手”更加关键。我见过很多人把做题当“看题”,不动笔。我也犯过错误,垂着手想题,很快就走神。其实做题必须要动笔,一道计算题,不动笔算,就不能给人缜密准确的习惯,一道文综题不写个八条十条上去也不会有深刻印象。所以“笔不离手”真是太重要了。
衡中有位教地理的李莉老师,她教我们时不让我们做笔记,她的理由是:所有的内容,高考之前她至少会讲三遍,记住就记住,记不住是没听,跟笔没关系。我认为在地理这一科,李老师所做的是个创举,我欣然接受这个例外,在她的课上放下了笔。学习应该允许有例外,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我的老师。
我当然不是只跟在别人后面的人,学来的东西要改进,要比原来更好。在赶超尖子生的岁月里,我把上述第三条习惯加以发展延伸,由此发现一条重要的法则:与其把闲思杂念从脑子里赶出去,不如先用有用的东西填满大脑,让闲思杂念无缝可钻。我早上一醒来就把整理内务当成头等大事,一分钟叠被三十秒铺床,飞速打扫卫生又飞速赶赴操场(我甚至有段日子睡觉不脱衣服不脱鞋,结果持续十几天后出现了浮肿症状才被迫中止。后来学校在各班宣传:不提倡和衣而卧),早晨的内务整理对我来说有种仪式感,后来一位美国海军上将写了本书叫《自律的人生从叠被子开始》,我对其观点很认同。到了操场7分钟候操背书,回到教室起立大声朗读,上课笔不离手,下课大声背书,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做事情。而且由于那段时间团活动任务重,我每周有四五节自习课用来做课件筹备活动,但是额外的任务反而使我更高效了。跟我一起做任务的班委学委们有些人借此机会脱离管制嬉笑聊天,有些人担心成绩受损就草草敷衍只想回去,只有我沉浸在“当下”,脑子不想别的,所以任务做得很好,学习也不耽误。每天的时间在我脑海里都是具象化的,一秒钟的时间流逝就像一小块金子从金砖上被剪下,有“咔”的声响。这段时间是墨子式的“以自苦为极”,我也终于领悟了墨子所说的“默则思,言则诲,动则事”,当辛勤的劳动实实在在占据了生命的每一秒钟,闲思杂念才不会偷走我们的生命。这是“精进”的意义,当我领悟它,也就意味着我高中生涯一个重要的突破完成了。
拼,还是放弃?
我选择拼
我的成绩在高三上半学期达到了一个巅峰,曾连续考入年级前十名,学号还从53212变成了53201。学号是平均成绩的体现,53201意味着我是532班的1号,是平均的第一名。此时我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种骄傲情绪,而且这种骄傲相当难以克服。经过长期奋斗之后,我的成绩如此辉煌,我的前景如此远大,这种胜利冲昏了我的头脑。当我终于清醒过来的时候,高三上半学期濒于末尾,而我的成绩雪崩式跌出了前200,而且以当时的下落速度,我的成绩很快会掉回高一的水平。有些时候糟糕的事情就这样突然迫近,我无力预知。
这一次我连绝望的时间都没有,我要立即做出一个选择:拼,还是放弃?要拼,就要冒着透支身体的风险拼到底,度过一段可能是人生中最艰辛的日子;要放弃,就丢掉多年来的奋斗成果,庸庸碌碌地困在小城市里呆一辈子,被天花板压着被玻璃墙关着,永远出不去。怎么选?
我选择拼。
还有个问题是:拼了,能赢吗?我想可以。
决定高考成绩的是两个因素:知识储备和知识调动。知识储备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前两年多,我们都在为了这个基础而学习,尽可能储备更多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只有在高考之前全都调动起来,才可以发挥其作用。
论储备,我不如尖子生,但是论调动,我还有机会。高考前的疯狂调动绝不是决心不坚定者所能承受的,其他人仗着基础未必拼这最后一把,而我把所有的机会都赌在高考,我就能赢。
一位大学教授去参加高考能考多少分?恐怕上500分很难;一位已经工作的人呢?或者已经进入大学的我呢?都不会很高。论知识储备,我们一生中知识总量是不断增加的,我们所见者愈多,所历者愈广,对世界的认识就愈深刻。譬如地理一科,我中学时背“南船北马”,真以为南方人都坐船上学,我不少北大同学来自南方,也曾以为宁夏人骑骆驼上学。如今我去过南方,涉足了全国28个省份,课本上所描绘的地理现象基本都亲眼见过亲自丈量过了,认识当然更深刻。当年高考地理最后一道大题是考青藏高原铁路地基散热棒的,在考场上很是困扰我,最后写上的答案也不敢确定。如今再看这道题,却觉得简单无比,因为生活经验丰富了,思路开阔了。但是如果我现在回去考地理,能考多少分?及格都难。我根本做不到最后一道大题,就会因为熟练度太差,而在前面的地球运动计算、经纬度定位中耗尽所有时间,储备的知识不经调动,根本是发挥不出来的。这种调动,大学教授没体力,做不到;已经踏足社会的人没有精力,也做不到;只有高三学生能做到,而且在高三学生里只有那些具有改变命运之强烈渴望的人能做到最好。
我的知识储备可能只有尖子生的80%,但我有信心把这些储备调动到100%;尖子生拥有100%的储备,却可能只调动了60%,所以胜算在我,不在彼。
冲刺开始了。我恐怕难以向阅读本书的人描述那段时间我究竟经历了什么,我只想说那是许多人一生都碰不到的一个时期。这时候用“努力”“勤奋”一类的形容词是完全失去意义的。你可以用“大”来形容地球,也可以用同一个词来形容太阳,但后者体积是前者的130万倍。如果之前的努力是地球,这次大概是太阳。
寒假期间我作息极其规律,与学校基本相同。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在客厅里看春晚,我独自一个人在屋子里面做题,听着窗外喜庆的鞭炮礼花声响,我咬紧嘴唇忍着泪继续刷题。那个寒假只有9天,我完成了36套卷子,还把所有错题照老师的要求做了总结和整理。
高三下半学期的日子,我每天从睁眼的一瞬就变成了只为竞争而存在的生物,每晚9点55分回到宿舍,感到灵魂已经从身体中被抽离,倒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就睡了。第二天早晨带着补充饱满的元气醒来,又是周而复始的一天。那些天好像只有一瞬间,又好像过了几辈子。
也是那时我才知道真正的努力不需要熬夜。我的身体一直很健康,体重出现了下降,但不多。我从没有熬夜,从没有错过任何一顿饭。我终于明白最勤奋的状态是“沉浸”,把所有可支配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去,不论坐卧行止,脑子里没有其他事情,全部是学习。孟子所谓“不勉而中”,大概是这种状态。我感觉自己每天好像学了25个小时,但其实我没有熬夜。
开学两个月后,我把成绩搞回了年级前10,又考进了年级前5名(第4),考前三次大模拟,我有两次是年级第2。其实这个成绩从侧面反映了我的基础直到高考还是压不过尖子生的,但是调动的出色让我高考胜利在望。
2015年6月6日晚9点半,我回到宿舍,愣愣地坐了15分钟,倒在床上睡了。那一夜睡的很香,无限的寂静笼罩我,整个世界都褪成了深青色,光沉响绝......
我的经历其实不算什么,但我想告诉同学们,青春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它跟生命一样宝贵,选择虚度青春,还是拼搏青春,你永远掌舵人!望你们都能把自己的青春活的美丽,活得精彩!
往期文章:
好孩子都是管的,熊孩子都是惯的:教育路上,永远别指望孩子“自觉”!
人民日报:刷爆朋友圈的一组父子对话:原来优秀的孩子是这样养成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