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8月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园区掌门人做客广电访谈 | 答好“创新四问” 园区打造三大新兴产业“高地”!

2017-04-26 SIP科技领军


4月25日下午,大型时政访谈节目《“创新四问”市(县)区书记访谈》在苏州广电总台录制。首期邀请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与江苏省智库专家、媒体人代表、园区企业老总、人才代表围绕园区三大新兴产业等进行“创新对话”。


在去年11月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李强就下一步苏州如何创新,提出了“创新四问”。



访谈中,徐惠民谈创新探索与思考,并就自主品牌培育、园区未来发展空间、创业就业扶持、人才安居政策等,回答观众、网友提问。徐惠民提出,作为省、市改革发展的先行军,园区将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富民提升园区经验,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打响“创新之城、非凡园区”的品牌。

“人才红利”助力创新发展


不久前,英国牛津大学在园区设立了先进研究中心,这是牛津大学成立八百年来,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实体法人的多学科研究、创新、技术中心。事实上,作为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园区在科技创新、人才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走在了前列。



徐惠民介绍,截至去年,园区拥有国家“千人计划”135人,占全市六成,“省双创”人才164人,继续保持全国开发区和省市第一,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和聚焦推动,园区创新驱动产出效应正在加快释放显现。


“有了人才,科技创新产业就成了有源活水。”


徐惠民说,时至今日,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是全市平均水平的3倍、国家级众创空间数量,占全市一半,各类指标在全省各类开发区高新区中排名都是第一。特别是纳米技术应用、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三大新兴产业产值始终保持着年均30%左右的快速增长。



据悉,为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答好“创新四问”,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徐惠民说,园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以“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攻方向,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创新四问”,努力走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最前列。


深耕纳米产业 引领经济发展


苏州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园区自主品牌企业。2015年7月,经过了近6年的研发,公司发布了55寸的高性能电容触控屏,而直到去年6月,微软才发布了同类型的产品。在这一赛道上,苏大维格领先了整整一年。



园区是全球八大纳米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和全国最大的氮化镓材料与器件产业集聚地。近日,世界上首个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在园区试运行。真空互联实验站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江苏省首个“大科学装置”。

未来,实验站的管道还能“无限延长”下去,在足球场大的场地上建立起世界级的纳米科学大网络。徐惠民说,在真空互联实验站这个平台上,全世界所有的科学家或者是研究人员都可以进行材料研究和器件开发。


发力“人工智能”产业


“小乐,苏州今天的天气怎么样。”“苏州今天有小雨……”节目现场,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俞凯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小乐,与现场嘉宾、观众进行互动。这个能听话、会说话、会背唐诗,甚至还会算术的新一代智能机器人,让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人工智能被视为人类文明继电力、计算机、互联网之后最重要的技术生产力发明。在这个产业上,园区同样没有缺席。作为江苏改革开放先行地区,园区多年来瞄准国际信息技术前沿领域持续发力,积累了发展基础。上个月,园区发布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未来三年内,园区将斥资15亿,加速实现园区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建设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高地。



徐惠民说,今年初,经过大量调研,园区确定把人工智能作为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是全国开发区中是第一家提出把工智能产业作为新兴产业。


据悉,截至去年,园区拥有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2万人,实现产值350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共申请发明专利1300多件,累计获得的软件著作权超过5000件;聚集了微软苏州工程院、西门子苏州研究院、德尔福电子、思必驰等一批国内外领军企业与项目。


打造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


作为园区发展的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园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吸引了众多生物医药方面的专家落户。国家“千人计划”人才库专家、中国科学院分子遗传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俞德超便是其中之一。



十年前,他毅然放弃在哈佛大学任教的机会,选择在苏州工业园创办了信达生物制药公司。俞德超要做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生物药,让中国百姓能花最少的钱,来重新获得健康、获得新生。而事实上,信达生物制药也用一步步的坚实的自主创新,铸就了一个个国内第一。


2015年信达生物两次与国际制药巨头美国礼来制药集团达成产品开发战略合作,获得对方首付及里程碑款33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制药领域金额最大的国际合作,是中国人发明的生物药海外市场第一次转让给世界500强药企。



“园区的生物药研发与国际上是同步的,处于并跑阶段。再过几年,园区一批生物药投放市场,有些癌症将能彻底治愈,这些药将造福人类。”


徐惠民说,园区目前有900多家医药企业,其中500多家是具有自主品牌的生物医药企业,近万名高层次研发人才,累计获得临床试验批件76张,正在临床三期的创新药有5个。其中信达生物、康宁杰瑞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包括看苏州、无线苏州在内的全媒体矩阵直播报道了今天的访谈,在线观众超过四万人。访谈实录将于近日在苏州广电播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