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保卫师不等于保安管理师,因未进入国家职业标准

2015-11-08 ZGBA 安保保安安防


《整体思维视野下保安职业资格认证问题研究》论文节选

  三、保安职业资格认证与相邻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衔接
  保安员职业资格认证与相邻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相衔接是整体思维观下的横向比较研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安职业资格认证树立权威,彰显特色。
  无论从保安服务企业实际运营的业务范围,还是从《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业务范围来看,保安职业所包含的工种门类非常广泛。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与一些相关行业的职业工种有交叉、重合的内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与保安职业资格证书所含内容相交叉的职业证书种类达13种之多。这些证书所含的知识、技能水平,或完全或部分适用于保安服务活动中,这样就产生了诸如合并、转换、衔接等问题。
  在当下缺乏顶层设计的背景下,保安员职业资格认证的设计者仍是要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基本理念,以保安职业标准为依据,兼并、遴选、整合相关行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构架具有保安行业特色的职业鉴定体系。以下笔者仅选择消防、安防、保卫等三个与保安行业有紧密联系的行业展开二者关系的论述。
  (一)与消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消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启动于2006年,2008年在大陆正式开展认证工作,目前开展的职鉴证书种类是“建(构)筑物消防员”。虽然在大陆保安行业中也出现过消防业务保安员,但无论从大安保的细化分工趋势,还是消防行业专有领域出发,二者仍是长期并存的。对于保安行业而言,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职业化不是保安行业应考虑的内容,但与之交叉融合是必然。人防业务保安员需要一定的消防知识和技能,消控岗位也有保安员在承担。笔者的建议是,将消防作为一个单独模块列入保安员职业资格认证的体系中,使之保安员基础职业知识和能力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并覆盖所有岗位的保安员。

  (二)与安防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安防行业,也称技防行业。安防行业有自己的职业标准,也有工种划分,如“安全防范设计评估师”、“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修员”,甚至开发了全国性的培训教材和题库,部分地方已经展开了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技防业务是保安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大力发展技防业务已是保安企业发展的趋势。
  (三)与保卫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
  严格的说保卫不可称之为行业,而是一个系统,称之为保卫系统。保卫业务存在于大陆金融、高校、科研、医院、文博等重点单位和要害部门。保卫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起源于2005年,由上海市公安局和劳动局创设,随后杭州、南京、昆明等地陆续开展。二者的整合必要性和可行性需要论证。二者的目标是趋同的,均以保障一方平安为己任。同时两个行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地交叉和在融合。当前单位内部安保工作社会化、市场化进程在加快,承接单位内部安保工作无论人防,还是技防都有保安公司参与。因而,二者认证体系的合并是有现实基础的,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
  四、保安职业资格认证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虽然在当前保安职业资格认证正处于起始阶段谈未来发展趋势有不合时宜之嫌,但整体思维的连续性原则要求研究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问题,借鉴相关成熟行业的职业认证实践经验和智力成果,指明方向,少走弯路也不失为一个明智之举。
  1、细分职业,分类认证是发展趋势之一。随着职业的发展,必然会划分出不同的工种、岗位,而与之对应的认证体系也将采取分类认证。目前在保安行业中已经出现分类认证的雏形,如存在人防、押运、技防、安检、随身护卫、风险评估等业务性质与范围区别相对明显的岗位群,有总经理、区域经理、大队长、中队长和分队长等层级分明的企业组织架构。在未来几年,还可以启动诸如监控值机、预警处置、大型活动安全检查、大型活动安全风险评估等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该证书表明持证人具备了从事保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基础工作能力,同时也可作为申请保安员职业技能鉴定时接受过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的证明。
  2、职业资格证书整合和置换是发展趋势之一。第一,准入职业资格证与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证的整合。根据大陆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 (国发〔2014〕27号,下称决定)文件精神,因保安员准入职业资格的法定性和保安行业的特殊性,保安员不属于清理的对象。但并不说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体系没有整合的空间。《保安服务管理条例》规定的“保安员证”从性质上说属于保安员从业资格证或准入职业资格证,它规范了从事保安服务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而保安员职业资格证则属于执业资格证或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证,它规定了从事保安服务在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两证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从鼓励就业,营造人才环境及节约培鉴资源,减轻应试成本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将二者合并。如部分省份开展“一考双证”模式,即通过保安员证考试的考生,只要加考保安技能考核(如体能),便可获得保安员证和初级保安职业资格证等两本证书。而现在部分地区推行保安职业经理人证书,属于《决定》的清理对象,可以考虑整合进保安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而无论何种证书,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批的国家统一规划管理是未来职业资格认证的发展趋势。第二,与相近行业的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证的置换。相近行业的水平评价职业资格证书持有人想从事保安服务的,应根据与从事保安工种的相似度、原有职业资格等级等因素置换成保安员职业资格证书,如初级安防系统安装维护员就可置换中级保安员(技术防范方向)证书,但这需以保安行业采用分类认证为前提。
  3、国(境)外安保职业资格证书引入和融合是发展趋势之一。随着保安服务企业“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中国保安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在国外从事保安服务的机会将大大增加。虽然现行的保安员职业资格证可以制作成外文版,但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认可度很低,还要受到所在国法律及与大陆双边司法协助协议的局限。因而,大陆保安从业者获取国外(境)知名的保安职业证书是保安界的共识。具体操作可以考虑引入和融合两种模式。一是单纯引进国际知名安保职业证书。二是将国际安保职业证书植入大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
  质量为本是保安职业资格认证永恒的规律和趋势。保安职业资格证书真正的生命力在于证书的含金量。坚持培鉴分离、强化监管是确保证书质量的关键所在,市场机制、第三方认证是确保证书质量的制度选择。而构建保安专业人才金字塔式的数量、规格体系,稳住保安技能型(而非技术型)人才的塔基结构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保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的重点。
  保安职业资格认证问题的认识需要整体的视角和系统的思维,而在具体程序上,需采取渐进式改革步骤。笔者尤为赞赏的是当前保安行业主管部门采取的“自下而上,先试先行”的保安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模式,这有利于积累经验,防止出现大的偏差。




要闻/干货/原创/专业 本微信公众号原创文章和信息均为公益性、服务性, 欢迎转发和分享, 转载烦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安保保安安防智库,SecurityKB)或二维码!免责声明:对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