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世界》|| 2022年第3期目录、摘要

目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 王东京(1)
  • 适应新常态、面向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创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认识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控创新”课题组(9)

经济学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以高铁建设为例的实证分析
    / 孙伟增  牛冬晓  万广华(19)
  • 从金融向实体: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与防范手段——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多案例研究
    / 谭智佳  等(35)
  • 中国投资者的股票出售行为画像——处置效应研究新进展
    / 陆蓉  李金龙  陈实(59)

工商管理

  • 本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绿色创新中实现“华丽转型”?——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多案例研究
    / 解学梅  韩宇航(76)
  •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组织身份变革
    / 肖咪咪  卢芳妹  贾良定(106)
  • 从价值交易走向价值共创:创新型企业的价值转型过程研究
    / 李树文  罗瑾琏  胡文安(125)
  • 后发企业超越追赶的动态过程机制——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的纵向案例研究
    / 彭新敏  张祺瑞  刘电光(145)
  •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何影响组织惯例更新——基于员工情感反应视角的解释
    / 尚航标  杨学磊  李卫宁(162)
  • 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
    / 宋华  韩思齐  刘文诣(182)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的重大工程核心决策范式研究——以我国典型长大桥梁工程决策为例
    / 盛昭瀚  梁茹(200)
  • 从复杂项目管理到复杂系统管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进度管理实践
    / 乐云  等(212)
  • 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范式的太湖饮用水安全治理研究
    / 陈永泰  等(226)

摘要

01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作者:

王东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副院长)、教授,现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亟待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推进工业化需采用“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调整生产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国家实现工业化初期阶段,迅速推进工业化需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事实证明,计划经济体制为中国经济起飞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需调整产业结构,而调整产业结构必须让市场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单一公有制与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单一的按劳分配制度;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则决定应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参与分配。

关键词: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  经济体制  分配制度

02

适应新常态、面向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创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认识

作者:

课题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控创新”课题组)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探索创新宏观调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直面市场主体发力,促进深化改革和宏观调控相结合,突出就业政策优先地位,用新动能拓展经济增长空间,注重发挥结构性调控工具作用,在多重困难中确保国民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的统一,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宏观调控经验。

关键词:宏观调控  新常态  方式创新  高质量发展

0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以高铁建设为例的实证分析

作者:

孙伟增(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牛冬晓(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

万广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城市间互动的角度首次系统地归纳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分工效应、趋同效应和学习效应。接着,论文利用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从效果和机制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了高铁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指数的提升,其影响为总体结构变化的3.75%~4.84%。第二,高铁开通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产业结构不同而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时,分工效应起主导作用,并导致产业结构的两极分化——促进产业结构指数较高城市的指数进一步提升,同时使产业结构指数较低城市的指数发生下降;(2)当高铁连通的城市之间既存在产业结构差异又存在发展水平差异时,趋同效应起主导作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相似化;(3)受到转型期“结构性减速”现象的影响,产业结构指数较高的城市向产业结构指数较低的城市的学习效应更加明显。第三,高铁连通使得城市间开发区主导产业的差异度显著下降,合作申请专利以及专利相互引用数量显著增加,验证了高铁连通影响城市产业结构的3个效应。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在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经济一体化、地区分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关键词:高铁  产业结构升级  分工效应  趋同效应  学习效应

04

从金融向实体: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与防范手段——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行业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

谭智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启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朱武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浩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经济下行期,风险传染效应对经济冲击的催化作用对我国金融体系带来挑战。现有研究忽略了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传染渠道及其放大、加速效应,少有对此的防范机制与政策建议。本文基于我国10家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或组织的不同风险管理模式与稳定性,探究流动性风险的微观传染机制及管理策略。研究发现:流动性风险可以通过交易关系传染;从金融机构向实体企业的风险传染效应是存在的;途经金融机构的风险传染存在特殊的扩大、加剧、加速效应。有效应对手段包括行为风险抑制策略和经营风险管理策略。前者包括寻找相关的风险分担方和及时处置不良资产,后者包括平衡谈判地位和收益风险配置、构建经营大数据预警体系。本文丰富了风险传染理论,对融资担保业金融创新的实践和监管亦有贡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担保  风险传染  风险管理  案例研究

05

中国投资者的股票出售行为画像——处置效应研究新进展

作者:

陆蓉(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金龙(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陈实(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股票投资能否获利,除了与买入行为有关,更与出售行为有关。以往研究揭示,投资者的出售行为系统偏离理性预期,并不依据未来收益,而是依据过去盈亏做决策。投资者倾向于“售盈”而“持亏”,被称为处置效应。本文利用2011~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大样本账户数据,对投资者的出售行为进行画像。首先,发现了处置效应的存在性,个人投资者90%的情况下持股时间不超过20个交易日,持股时间越短,处置效应越明显。其次,发现了处置效应具有不对称的形状,即投资者对“售盈”和“持亏”的敏感度不同,并与美国市场表现不同。为了剖析中国投资者独特的处置效应形状的成因,根据处置效应的原理将出售行为特征划分为两个部分:(1)“扳本”效应,在持股收益由负变正时投资者出售倾向跃升,即处置效应在参考点处陡增。这部分原因约占总体处置效应的13%,且对处置效应的贡献度随持股时间的增加而减小。(2)盈亏敏感性差异,卖出决策对盈利的敏感性大于对亏损的敏感性,处置效应呈现不对称V形,出售对盈利的敏感度是亏损的6.03倍。上述成因在理性程度不同的个人投资者、公募基金样本的对比分析中得到验证。本文的结果有助于理解A股的价格形成机制,对投资者能否以及如何才能实现收益有启发。

关键词:投资者行为  股票出售  处置效应  V形  扳本

06

本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绿色创新中实现“华丽转型”?——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

解学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韩宇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及绿色发展新时代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和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本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元理论框架,采用纵向多案例研究方法,选择4家典型的制造业企业,深度剖析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演化过程“制度逻辑驱动→资源编排过程→绿色转型结果”的内在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过程可以划分为传统发展期、绿色转向期和绿色转型期3个时序区间,且不同阶段的主导逻辑、资源编排方式和绿色创新行为特征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制度逻辑和资源编排过程衍生出4种差异化的绿色转型模式:“产业链绿色集成模式”、“供应链绿色整合模式”、“多重响应绿色蝶变模式”和“隐形冠军绿色追赶模式”;(3)不同绿色转型模式通过调整注意力配置对象和注意力聚焦方向,可以通过“长视引领绿色跃迁路径”、“价值重构绿色跃迁路径”和“双重预见绿色跃迁路径”实现更高程度的绿色转型。综上,在理论上,本研究丰富了注意力基础观在绿色创新领域的应用研究;在实践层面,研究结论为“双碳”目标下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绿色转型  制度逻辑  资源编排  绿色创新  注意力基础观

07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组织身份变革

作者:

肖咪咪(南京大学商学院)

卢芳妹(南京大学商学院)

贾良定(南京大学商学院)

摘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A组织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组织身份变革进行深入调查,探讨了宏观制度变迁下的组织身份变革方式、路径及实现机制。研究展现了A组织五十多年来,其社会身份(S)、关系身份(R)和个性身份(I)与宏观科技体制变迁的共演过程。研究发现,政府通过意义打破和意义赋予触发组织身份危机,推动组织身份变革,呈现涟漪效果;识别了A组织以关系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R1→RN”变革路径、以社会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S→R→I”变革路径以及以个性身份为触发点呈现的“I→R→S”变革路径。研究还归纳了组织实现身份变革的四种意义建构方式,包括接收式、选择式、反思式和前瞻式意义建构。本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组织身份变革的理解。

关键词:组织身份变革  科技体制改革  意义打破  意义赋予  意义建构

08

从价值交易走向价值共创:创新型企业的价值转型过程研究

作者:

李树文(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罗瑾琏(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胡文安(山东大学山东省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

摘要:随着数字情境的不确定性日益骤增,企业与客户间价值关系也逐渐从产品主导逻辑的价值交易转变为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共创。尽管现有研究提出了这种价值转型前后的特征差异,但关于创新型企业如何从价值交易转变为价值共创缺乏深入理论探讨。本研究以容智信息科技公司为调研对象,构建出创新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从价值交易到价值共创的转型过程模型。研究发现:(1)企业从价值交易转向价值共创需依次经历连接迭代与赋新迭代两个过程;(2)在连接迭代中,企业依次通过前瞻性认知、适应性重构、创造性搜寻打破资源受限,形成数字资源优势,实现从产品提供商到数字化赋能企业、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3)在赋新迭代中,企业依次通过数字资源能力的聚合、数字产业链的衍射、数字生态的共生突破优势选择,发展智能生态,实现从满足客户现有需求到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从产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的转变;(4)创新型企业的价值转型表现出一种在数字战略认知中的持续迭代与数字跃升逻辑,分别在连接与赋新迭代中解决资源受限与优势选择问题。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解构了数字战略认知框架,建构了创新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逻辑,而且延伸了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组织能力理论。

关键词:价值转型  数字化转型  数字战略认知  连接迭代  赋新迭代  数字跃升  数字资源能力

09

后发企业超越追赶的动态过程机制——基于最优区分理论视角的纵向案例研究

作者:

彭新敏(宁波大学商学院)

张祺瑞(宁波大学商学院)

刘电光(宁波大学商学院)

摘要:最优区分理论为后发企业在超越追赶过程中如何求同存异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但具体过程和机制我们仍知之甚少。通过慈星2010~2021年在全成型针织横机领域对领先企业赶超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发现后发企业超越追赶先后经历了技术重新定义与类别重新定义两个阶段,最优区分机制相应地由补偿协奏向整合协奏演变。在技术重新定义阶段,后发企业面临领先企业敌对性和市场认知合法性压力,通过设计创造与类别沿用组合的补偿协奏机制建立了主导设计;在类别重新定义阶段,后发企业面临主导设计竞争和客户需求差异化压力,通过设计增补与类别创建的整合协奏机制确立了主导类别,最终技术能力和市场地位获得持续提升。本文既从最优区分视角丰富了后发追赶理论,又从动态追赶情境拓展了最优区分机制的研究,为后发企业突破超越追赶的战略困境提供了管理启示。

关键词:超越追赶  最优区分  后发企业  技术设计  市场认知

10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如何影响组织惯例更新——基于员工情感反应视角的解释

作者:

尚航标(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学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李卫宁(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企业在战略变革实施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战略重塑功效,即通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重塑组织惯例仍是未解之谜。以全员竞聘上岗这一有代表性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为例,通过跟踪性的跨案例分析,系统展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如何影响组织惯例更新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员工的情感因素在发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战略重塑功效中的重要作用,由此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推动组织惯例更新的情感冲击过程模型:(1)员工情感反应加速或阻碍了组织惯例更新,进而影响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战略重塑功效。具体而言,员工的高行为激活情感促进组织惯例更新,强化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战略重塑功效;而低行为激活情感导致组织惯例惰性,弱化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战略重塑功效。(2)员工的情感反应类型受到情感转化过程的影响。员工通过认知合法性评估、过程合法性评估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情感冲击转化成不同的情感反应类型,进而引发不同的行为倾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情感冲击过程模型有助于理解战略变革实施过程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是如何具备战略重塑功效的,对于企业战略变革实施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战略变革实施  组织惯例更新  情感反应

11

数字技术如何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

作者:

宋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韩思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刘文诣(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摘要:近些年来,伴随着“青岛港事件”、“诺亚财富踩雷事件”等众多金融事件的爆发,供应链金融中的信任危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而数字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出发,以普洛斯金融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服务提供商构建供应链金融网络的过程以及数字网络构建中信任关系的形成。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网络信任关系的构建是一个行动者冲突产生与化解的动态过程,并经历了洞察信任危机、动员信任主体、整合信任要素、构建信任体系4个阶段。此外,作为信任中介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把握数字技术的使能机制是信任关系构建的核心环节,数字技术的使能主要表现为双层部署与实时连接、交叉验证与智慧决策、技术组合与模块开发、场景渗透与信息密度迭代。本文拓展了供应链金融场景下信任关系的研究,丰富了数字技术在网络信任构建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  供应链金融  信任关系  案例研究

12

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的重大工程核心决策范式研究——以我国典型长大桥梁工程决策为例

作者:

盛昭瀚(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梁茹(上海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重大工程决策活动中有一类关系到工程建设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意义的核心决策问题,这类决策问题一旦出现失误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好。本文运用系统科学思维分析了“复杂整体性”是这类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以及情景鲁棒性是基本属性的内核;根据复杂系统管理主要研究“复杂社会经济重大工程系统中一类‘复杂整体性问题’”的基本学理,指出重大工程核心决策问题属于复杂系统管理的对象范畴,其逻辑前提是要实现重大工程核心决策的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在指出相应思维范式转移路径和相关的实践范式要点后,作为典型案例,介绍了我国不同时期两项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长大桥梁工程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的核心决策实践。

关键词:复杂系统  复杂系统管理  重大工程决策  长大桥梁

13

从复杂项目管理到复杂系统管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工程进度管理实践

作者:

乐云(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胡毅(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陈建国(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唐可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张馨月(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姜凯文(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杂工程管理研究院)

摘要:工程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复杂整体性问题正成为当前重大工程管理中的一个严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推动了复杂整体性范式转移和管理模式变革,实现了从复杂项目管理到复杂系统管理的蜕变。该案例通过整体性计划重构、现场进度总控平台设计及整体性过程控制等系列管理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其复杂整体性挑战。基于该案例的研究,本文揭示了重大工程情境中复杂项目管理与复杂系统管理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区别,提出了重大工程复杂整体性演化的“单峰”理论与“双峰”理论,设计了一个面向复杂整体性的重大工程管理模式转型流程。研究发现不仅为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应用,也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大工程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复杂整体性  复杂项目管理  复杂系统管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14

基于复杂系统管理范式的太湖饮用水安全治理研究

作者:

陈永泰(南京审计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郭悦(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

曾恩钰(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陈高(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李鹏飞(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朱建波(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太湖流域是我国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区域,其饮用水安全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太湖饮用水安全既是太湖流域整体性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水环境治理水平的表征。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治理是具有复杂整体性特征的复杂系统管理问题,理论上需要以复杂系统管理范式为基础,采用多学科融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深度揭示饮用水安全情景生成与演化的内在规律。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管理思维原则,以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现实问题为导向,诠释了太湖饮用水安全治理的复杂系统管理范式转移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太湖饮用水安全管理的五类基础性问题;其次,以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的情景和情景演化为本体,构建并依据大数据驱动的饮用水安全情景分析瀑布模型,对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风险的源头管控、突发风险应急以及饮用水本质安全等进行了全情景分析并提供了对策建议。本文基于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形成的饮用水安全管理范式,为太湖流域整体性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工具支撑。

关键词:复杂系统管理  大数据  太湖流域  饮用水安全  情景耕耘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管理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