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世界》|| 2022年第10期目录、摘要

(点击图片订阅电子刊)

目录

本刊专稿

  • 复杂系统管理是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杨晓光  高自友  盛昭瀚  黄丽华  曾大军  陈晓松  杨克巍  黄伟  丁荣余  郑新华  姚轶崭(1)

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成功经验和理论创新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改革的重大成就、理论经验与未来展望
    / 马海涛  姚东旻  孟晓雨(25)
  •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经验
    / 吕越  马明会  李杨(44)
  • 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 姜晓萍  吴宝家(56)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 单珊(70)

经济学

  • 不同来源金融文本信息含量的异质性分析——基于混合式文本情绪测度方法
    / 范小云  等(78)
  • 融资平台债务与环境污染治理
    / 毛捷  等(96)
  • 工业智能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劳动者技能和性别的空间计量分析
    / 汪前元  等(110)

公共管理

  •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如何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基于互动治理的视角
    / 范合君  吴婷  何思锦(126)
  • 医疗资源共享与患者就医选择——对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评估
    / 封进  吕思诺  王贞(144)

工商管理

  • 数字创新的组织基础与中国异质性
    / 曲永义(158)
  • 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如何“混”与“合”?——基于中国联通与云南白药的双案例研究
    / 张斌  武常岐  谢佩洪(174)
  • 战略联盟、要素流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 黄勃  等(195)
  •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需求:创造还是破坏?
    / 余明桂  马林  王空(212)
  • 财富预期与企业家冒险行为:进取还是越轨?
    / 贺小刚  等(226)

摘要

01

复杂系统管理是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与复杂共存 顺势而为——从复杂性看社会系统管理

    杨晓光(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未来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挑战

    高自友(北京交通大学)

  • 复杂系统管理与复杂系统思维范式转移

    盛昭瀚(南京大学)

  • 超大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复杂整体性问题的新特征

    黄丽华(复旦大学)

  •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政策智能与战略推演

    曾大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复杂系统视域下教育综合改革与管理

    陈晓松(北京师范大学)

  • 智能时代战争复杂系统管理的发展与思考

    杨克巍(国防科技大学)

  • 大数据赋能情景下复杂系统管理决策的综合集成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黄伟(南方科技大学)

  • 从创新高原到创新高峰:一个复杂系统管理难题

    丁荣余(江苏省委研究室)

  • 数字化环境下复杂系统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郑新华(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的复杂系统管理

    轶崭(大数据协同安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0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财税改革的重大成就、理论经验与未来展望

作者:

马海涛(中央财经大学)

姚东旻(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孟晓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全局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实践层面看,包括预算制度、税收制度、财政体制、财政监管在内的关键领域改革持续推进,财税调控机制与政策工具不断创新,财政职能定位更加系统深化。从理论层面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财税改革历程提供许多理论经验,财政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财政要统筹协调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要厘清当前民生经济与未来可持续发展、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财政三组重要关系。本文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改革的定位与作用、重大成就与理论经验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与现代财税体制特征,以不断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为核心构建深化财税改革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结合当前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不足对未来深化财税改革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党的十八大  财税改革  预算制度  税收制度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监管

03

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重大成就与经验

作者:

吕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马明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李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瞻远瞩地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合作倡议,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政策沟通意愿不断增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组织日渐增多;设施联通稳步推进,中欧班列畅通运行;贸易投资不断增长,经贸合作日益深入;资金融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金融合作愈加密切;民心相通显著增强,友好合作不断深化。在此过程中,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党中央的全面领导,探索统筹推进;部委政策配套、地方规划跟进、国际组织对接,积极配合“四位一体”模式;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共商共建共享”的积极作用引领国际合作新范式;强化“第三方市场合作”,鼓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融入中国产业链分工体系;推动中欧班列由贸易合作向产业合作转变,形成畅通亚欧区域价值链的大通道;坚持以市场化原则为导向,协同“五通”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发展框架与支撑平台。当前,共建“一带一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与挑战,未来需要精绘共建蓝图,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凝聚共建共识,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共同参与;夯实共建平台,提升对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撑作用;打造共建标杆,高标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筑牢风险屏障,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应对风险能力。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  成就  经验  政策建议

04

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作者:

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吴宝家(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基本公共服务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经历了完善制度体系普惠民生,推进均等化实现公平可及,高质量发展促进优质共享的梯度演进进程。通过采取以专项规划引导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梯度提高,以标准体系促进均等化,以资源支持保障可持续,以供给侧改革促进供需衔接,以协同统筹弥补短板弱项,以数字赋能实现精准有效,以监督评估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举措,我国在民生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些伟大成就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民生治理效能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人民至上。通过改善民生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使命,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构建优质共享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以需求导向思路探索基本公共服务供需衔接机制,以价值共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同体建设。新发展阶段,要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目标,优化资源布局,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供给。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  优质化

0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大成就和重要经验

作者:

单珊(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立足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积极推进以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和应急预案,即“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渐增多,各种安全问题还会带来新的考验,尽快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使其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为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提供制度保障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体系  重要成就  重要经验

06

不同来源金融文本信息含量的异质性分析——基于混合式文本情绪测度方法

作者:

范小云(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王业东(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王道平(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郭文璇(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胡煊翊(南开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情绪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预测能力。本文评估了不同文本情绪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开发了一种新的中文金融文本情绪词典,并融合机器学习算法提出了一种混合式情绪测度方法。本文数据来源于2011~2019年中国32家知名报刊发布的175万条新闻和投资者在东方财富网股吧发表的近2500万条帖子。与仅基于词典法或机器学习的方法相比,混合式方法可以提高情绪测度的准确率。本文实证结果表明,新闻情绪对宏观经济指标预测效果较好,证券类和经济类新闻对股票市场也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股吧情绪则能显著预测股票市场的收益率、交易量和波动性,但对宏观经济影响甚微。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经济周期、交易日以及不同类型股票的文本情绪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效果也具有异质性。

关键词:金融文本  文本分析  投资者情绪  大数据  机器学习

07

融资平台债务与环境污染治理

作者:

毛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郭玉清(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

曹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徐军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

摘要:完善地方治理体系、统筹风险防控和生态安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本文将企业排污数据与地级市融资平台债务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地方政府借助融资平台举债对辖区内企业排污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研究发现:一方面,融资平台债务(主要是非绿色债务)通过土地引资竞争导致企业污染排放增加,尤其当环境规制约束较弱或经济发展压力较大时,融资平台债务容易引发低质量的土地引资竞争,对企业排污的刺激效应更明显;另一方面,融资平台发行的绿色城投债能抑制企业排污,有助于发挥债务风险和环境污染统筹治理的协同效应。本文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环境污染的协同治理、切实推动地方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协同治理  融资平台债务  企业排污  土地引资竞争  绿色城投债

08

工业智能化的就业效应研究——基于劳动者技能和性别的空间计量分析

作者:

汪前元(广东金融学院国家金融学研究中心)

魏守道(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金山(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创新金融研究院)

陈辉(广东金融学院保险学院)

摘要:工业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经之路,但工业智能化在推动中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会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造成重大影响。在分析中国工业智能化影响不同技能劳动者就业的理论机制基础上,本文首先对不同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空间特征;其次通过构建时间与空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从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两个维度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劳动者就业的影响;最后在考虑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存在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检验工业智能化对东、中、西部地区不同技能、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对不同技能和不同性别劳动者就业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指出中国应高度关注和重视工业智能化对中、低技能劳动者造成的就业替代效应;应结合工业智能化对劳动力技能的新要求,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科研体制改革,放大工业智能化的就业创造效应;各级政府应重视工业智能化发展与劳动者幸福生活之间的关系,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提升工业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化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工业智能化  就业  替代效应  创造效应

09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如何优化城市营商环境?——基于互动治理的视角

作者:

范合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吴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何思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政府和市场主体互动的重要载体,正在并且还将继续深刻影响营商环境。本文把营商环境变量嵌入到“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之中,基于互动治理视角探究“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中的互动治理优化营商环境的内在机理,特别是厘清和揭示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互动意向、互动工具和互动行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逻辑,并通过手工整理2017~2020年我国2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通过互动意向、互动工具、互动行动实现有效地互动治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而且互动治理三要素不仅独立影响营商环境,还存在链式递进影响机理。同时,互动治理要素间的互补性、平衡性特征也会对营商环境产生影响。(2)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静态参与度、动态参与度,单向信息交流互动、双向信息交流互动,法人政务办理互动、自然人政务办理互动均对营商环境优化产生正向影响。但现阶段我国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运用平台时的低水平动态参与度抑制了信息交流互动对营商环境优化的效果。(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互动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中间存在着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与降低交易成本两条中介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互动治理  营商环境

10

医疗资源共享与患者就医选择——对我国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政策评估

作者:

封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吕思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王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医疗联合体建设是以整合和共享医疗资源为目标的一项制度创新,本文利用典型城市患者就医数据和医院层面数据对该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研究发现加入医联体后,患者选择在二级及以下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次数显著提高,在近期被提升为二级医院的机构中影响更为显著,轻症慢性病选择在较低层级医院住院的次数上升更明显。文章验证了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声誉提升和轻症下沉是主要影响渠道,医联体具有分级诊疗的作用。结果还表明,三级医院患者数量变化不大,但医疗费用较高的患者占比增加;二级医院患者数量和收入有所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得益相对较少。本文为有效推进医联体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丰富了健康经济学与中国政策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文献。

关键词:医疗改革  垂直整合  就医选择

11

数字创新的组织基础与中国异质性

作者:

曲永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摘要:既有研究所关注的与数字创新相匹配的组织独特性,实际上是相对于传统非数字技术创新的组织独特性,而真正决定一国数字技术核心能力的国家间组织差异性,是当前数字创新领域研究的缺口。本文从整合企业组织、产业组织和创新体系构成的综合视角,在分析数字创新相对于非数字创新组织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了中国数字创新的组织独特性:在企业组织方面,在中短期导向、盈利目标明确的数字创新领域中,中国企业通过高强度内部竞合制度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强激励优势;在产业组织方面,多平台企业和丰富应用场景可以强化数字创新的范围经济和多路径探索;在创新体系方面,特定数字经济领域的行政干预可以相对高效地实现跨创新主体的预期引导和行为协调。

关键词:数字创新  国家异质性  企业组织  产业组织  创新体系

12

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如何“混”与“合”?——基于中国联通与云南白药的双案例研究

作者:

张斌(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武常岐(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谢佩洪(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引进战略投资者是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混合所有制的相关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探索,对于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如何混合,才能实现价值共创的问题仍缺乏系统性阐释。基于对中国联通和云南白药混改实践的深度探索,本文将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的混合分解为权力维度的“混”,以及资源与治理维度的“合”。通过在数据、文献与理论之间的反复对接和迭代分析,本文尝试构建了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混”与“合”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的混合过程涌现出了两种模式:一是国民共享,即国有主导的权力平衡与“治理优化+资源协同”的战略组合相匹配;二是国民共治,即民营主导的权力平衡与“治理重构+资源重配”的战略组合相匹配。本文为理解国有股东与战略投资者的混合过程提供了系统性理论框架,治理建构差异的发现有助于丰富代理理论,资源整合不同的提出有助于拓展资源基础理论,同时也挑战了混合所有制实践强调“改”而忽视“合”的传统认知。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  国有股东  战略投资者  权力配置  治理建构  资源整合

13

战略联盟、要素流动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作者:

黄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李海彤(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江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雷敬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摘要:企业战略联盟合作对于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间要素流动的视角出发,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发布的战略合作公告的文本数据,考察战略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企业间战略联盟合作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股权式合作模式、双边契约形式以及预设的合作金额增大了战略联盟对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在作用机制上,参与战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研发强度与创新产出,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与交易费用,从而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与战略合作伙伴实力呈正相关,并且该作用在商业合作文化区域和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揭示了战略联盟合作助推企业提质增效的机制,为优化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启发与参考。

关键词:战略联盟  要素流动  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合作

14

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与劳动力需求:创造还是破坏?

作者:

余明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马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

王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研究银行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从总量上看,数字化转型对银行劳动力需求具有破坏效应,数字化转型指数每增加一单位标准差,劳动雇佣减少0.792%。从结构上看,数字化转型降低了银行对本科及以下员工的需求,但扩大了对硕士及以上员工的需求。这表明数字化转型推动了银行人力资本升级。此外,有弱的证据表明,数字化转型减少银行对业务人员的需求,而增加了对技术人员的需求。机制检验发现,银行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缩减分支机构与银行物理网点降低了劳动力需求。最后,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就业破坏效应主要是由组织调整维度的数字化转型引起的。本文不仅拓展了银行应用新技术的经济后果的文献,而且丰富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冲击的研究。

关键词:商业银行  劳动雇佣  数字化转型

15

财富预期与企业家冒险行为:进取还是越轨?

作者:

贺小刚(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贾植涵(上海商学院酒店管理学院)

彭屹(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将企业家自身的财富预期纳入冒险性决策的理论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在财富预期看糟与财富预期看好两种状态下企业家选择进取式冒险还是越轨式冒险的偏好。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在财富预期看糟状态下,企业家增加研发投入的动力随看糟程度的恶化而逐渐减弱,而其租金占用动机则随看糟程度的恶化逐渐增强。(2)在财富预期看好状态下,企业家呈现出“富则思安”的倾向,研发投入动力逐渐下降;同时又呈现出“好了还要更好”的倾向,租金占用动机显著增强。(3)产权环境的完善有助于遏制企业家在财富预期看好及看糟状态下的占用租金动机,且显著提高其在财富预期看糟状态下的研发投入动力。本文立足于行为理论,为深入理解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家如何在进取与越轨间进行权衡并作出选择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财富预期  企业家冒险行为  研发投入  租金占用  产权保护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电子刊订阅


纸刊订阅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