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2022年第11期目录、摘要
目录
本刊专稿
中国区域政策回顾与展望 / 张军扩(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中国城市化2020~2050——影响、前景与战略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12)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 / 韩保江 李志斌(29) 走向共同富裕:中国社会保障再分配的实践、成效与启示 / 杨穗 赵小漫(43)
经济学
产业关联、区域边界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基于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实证研究 / 郑休休 刘青 赵忠秀(56)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 / 刘贯春 等(71)
农业·农村·农民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机制设计 / 高鸣 姚志(86) 从“共饮一江水”到“共护一江水”——新安江生态补偿下农户就业与收入的变化 / 李坦 徐帆 祁云云(102) 中国耕地保护利用政策演进、愿景目标与实现路径 / 韩杨(121)
公共管理
从冲突到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制度逻辑 / 蔡晓梅 苏杨(131) 规模性返贫风险因素、类型及其政策启示——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 / 赵普 龙泽美 王超(146)
工商管理
西方遇到东方:中国管理实践的认知偏狭性与反思 / 魏江 杨佳铭 陈光沛(159) 中国会计制度下基于报表数据估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误差及其影响 / 刘行 王昕 赵弈超(174) 国有资本参股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基于债务融资视角的研究 / 何德旭 曾敏 张硕楠(189) 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的治理机制:基于悖论视角的双案例研究 / 焦豪 杨季枫(207)
摘要
01
中国区域政策回顾与展望
作者: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站在两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对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回顾和总结过去几十年来我国区域政策与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不仅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发展经验的理解,也有助于客观把握区域政策的成效、问题与挑战,进一步明确完善区域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本文在明确界定区域政策和区域协调发展概念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总结我国区域政策基本内容、演变过程及实施效果,分析了面向未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几个问题,并建议从进一步加强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促进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支持力度和加强对各类问题区域的支持等4个方面对区域政策进行优化改进。
关键词:区域政策 协调发展 发展战略
02
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中国城市化2020~2050——影响、前景与战略
作者:
课题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摘要:城市化与技术革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技术革命对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革命性重组,成为了城市化的原动力。自18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以机器生产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产业变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有力推动了城市化持续演进。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开启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帷幕。新一轮技术革命以数字化为主导、以智能化为导向、以绿色化为引领、以融合化为趋势,使全球城市化出现新动力,提高了大都市区人口产业承载力,加快城市体系价值链分工深化,使城市生活方式加速向智能、包容和绿色转型,城市空间也更加优化,城市公共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史上的奇迹。展望2050年,中国城市化质量和效率将明显提升、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会出现一批世界级城市群和新全球城市。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拓展期和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双重机遇,围绕“技术、要素、产业、制度”等核心动力机制协同推进,加快构建中国城市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关键词:新一轮技术革命 城市化 高质量发展
03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
作者:
韩保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李志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为实现民族强盛,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从没有停止对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但始终没有成功地找到一条现代化道路。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出了这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当然,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会一帆风顺,会有许多可以预见或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探索与挑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高质量发展 实现路径
04
走向共同富裕:中国社会保障再分配的实践、成效与启示
作者:
杨穗(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赵小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社会保障是促进社会成员共享国家发展成果、调节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基本建成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功能完备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在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和2018年数据的研究表明,中国社会保障总体的再分配作用逐步增强,其中社会保障收入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但社会保障支出,特别是医疗保险缴费扩大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和农民工而言,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作用有所增强;在东部地区,社会保障能够冲抵市场因素导致的收入差距扩大,但在中部和西部仍未实现。相比于高收入国家,中国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作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向共同富裕,要进一步完善发展型、适应性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突出社会保障旨在促进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成果的功能,着力缩小社会保障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人群差距,规范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并提升其治理效能。
关键词:社会保障 再分配作用 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05
作者:
郑休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
刘青(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赵忠秀(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摘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基于中国各省工业子门类销售产值数据,结合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与海关进出口交易数据,构建了出口和进口两类国际大循环指标、国内销售和国内购买两类国内大循环指标,利用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定量检验了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检验产业关联和区域边界在“双循环”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效应;其中,工业行业的出口分别与国内中间投入的购买、国内跨省最终消费的销售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效应;最后,异质性分析结果支持了优化国内资源配置、促进国内贸易畅通的必要性。
关键词:双循环 国内大循环 出口 产业关联 区域边界
06
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改善
作者:
刘贯春(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程飞阳(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姚守宇(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张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负债”的敏感度框架,本文以2015年逐步推向全国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系统考察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弱化了固定资产投资对流动负债的正向敏感度,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有助于改善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随后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对于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的城市以及融资约束严重、研发密集度强和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上述效应更为凸显。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显著制约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债务总规模的持续攀升,而且显著延长了企业债务期限。特别地,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了企业生产率,并降低了经营风险。本文强调,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有助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而且有利于缓解政企融资竞争关系以优化企业投融资期限匹配,这对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债务期限结构
07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机制设计
作者:
高鸣(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姚志(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提高种粮农民收益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与实践归纳,本文剖析了长期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重要内涵和内在理论逻辑,严格讨论了种粮农民收益和农民收入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核心要义。研究得出,保障农民收益的政策主要是依据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动态调整的,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政策变迁的必然结果,也蕴含了固有的经济逻辑、制度依据和社会道义。保障种粮农民收益首先需要破除收益和收入的“等同论”、确立“包含论”与划清“外延论”。从长远来看,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关键问题是对发展阶段与成果共享、长期目标与短期效益、政府管控与市场改革、自然环境与生产经营、地权分配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平衡协调。为此,本文建议未来在设计与完善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长效机制时,首先应该实施稳定长效的惠农政策,其次要提高种粮农民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再次要“有能力、有底气、有方式”从容应对市场风险,最后是要严格保护种粮农民的耕地资源与实现“善耕者有良田、成规模”。
关键词:保障农民收益 政策演进 理论逻辑 关键问题 机制设计
08
从“共饮一江水”到“共护一江水”——新安江生态补偿下农户就业与收入的变化
作者:
李坦(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徐帆(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祁云云(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促进全流域农村居民增收与就业是全面推广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新安江生态补偿政策对流域农村居民收入就业的影响和异质性。结果表明,试点政策使流域农户收入增加了2.8%,农村就业率增加了2.8%,非农就业与农业就业之比增加了15.8%。从空间上看,补偿政策对上中下游的影响路径和方式具有显著差异。动态结果表明,政策从“输血型”转向“造血型”后,在促进收入和增加就业方面呈现显著正效应且逐渐增强。从影响渠道来看,现有政策的溢出效应尚未显现。从惠农对象来看,政策对初始收入低的农户增收效应更显著,但没有缓解农户的流动性约束。研究结果为厘清新安江横向补偿政策效应,评估动态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可为完善现有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补偿 农户收入 劳动力流动 时空异质性 双重差分模型
09
中国耕地保护利用政策演进、愿景目标与实现路径
作者:
韩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围绕耕地保护利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方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于耕地保护利用的综合治理中,并在已有政策基础上,形成了兼顾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性政策体系和“用养结合、综合治理”的全局性治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和重要成就,其成功经验在于做到了5个坚持和处理好4对关系。面对我国“人均耕地、高质量耕地、后备耕地”少的现实国情,对照2030年及中长期发展目标,我国仍需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障、质量提升、生态修复和治理效能”4个方面的情况和问题。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应以当前耕地保护利用取得的重要成就为基础、以成功经验为借鉴,着眼于中长期发展,尽快推动耕地保护立法、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与主要任务;立足当下,在保护耕地资源中坚守优质耕地红线、确保良地良田粮用,在用地、养地中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耕地质量提等升级,在生态系统维护中优化水土资源布局、提升耕地修复、治理的精准性,在统筹协调耕地各项政策中发挥合力、完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激励机制、提升耕地综合治理效能。
关键词:耕地保护利用 政策演进 成就与经验 愿景目标 实现路径
10
从冲突到共生——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园的制度逻辑
作者:
蔡晓梅(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苏杨(管理世界杂志社)
摘要:国家公园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本文采用制度分析和博弈论方法,力图以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反映生态文明初露端倪的特征及其演变的制度逻辑: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整体进展最快、制度改革最系统的领域,国家公园建设反映了中国在生态文明时期发展方式的变化。既往的自然保护地,往往呈现保护与发展两张皮、保护机构与地方政府及原住民冲突多发的局面。2015年开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生态文明体制涉及的责权利相关制度开始调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度及相互利益关系开始变化:对国家公园相关各层级地方政府而言,加入了以“生态保护第一”和“全民公益性”为特征的政治利益维度后,其在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上形成了利益均衡、激励相容。这种变化在第一批国家公园之一的武夷山体现得尤为典型,其反映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特征、重点:(1)从中央层面在生态相关责权利制度安排上的调整和转移支付开始,形成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原住民之间的政治、经济利益总体均衡和生态利益外溢,在制度和发展效果上初步形成了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的特征,从冲突到共生的制度逻辑就是制度调整带来的多方多利益维度得利。(2)中央树立政绩观并统筹调整责权利制度是实现共生的前提,然后不同主体的最佳行动策略是:省政府有效介入、国家公园管理局高效落实以及基层地方政府全面协助,其中省政府是实现最佳行动策略的关键主体。
关键词:国家公园 生态文明 政治利益维度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
11
规模性返贫风险因素、类型及其政策启示——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
作者:
赵普(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龙泽美(贵州财经大学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
王超(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以西南民族地区为例,构建涵盖“经济—社会—自然”3个层面的衡量规模性返贫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度量模型、贡献度模型以及最小方差模型,对规模性返贫风险程度、因素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规模性返贫风险程度分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态势,表明西南民族地区脱贫后仍存在不稳定因素。二是基于贡献度模型计算结果,西南民族地区规模性返贫风险因素的次序为产业因素>能力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三是根据最小方差模型,规模性返贫风险类型可划分为单风险、双风险、三风险、四风险、五风险、六风险和七风险返贫型7种,但西南民族地区的七风险返贫型最接近于理论模型,表明其规模性返贫风险由多种因素综合构成。基于此,研究提出建立产业防线、重视能力提升、筑牢经济基础、优化政策体系、明确返贫风险、建设反贫文化、强化帮扶职责七点防止规模性返贫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规模性返贫 西南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因素分析 类型划分
12
西方遇到东方:中国管理实践的认知偏狭性与反思
作者:
魏江(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杨佳铭(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陈光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管理实践为全球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独特智慧,并引发全球学者的高度关注。但同时受西方意识形态牵引,中国管理实践在国际学术社区中面临“被标签化”问题,西方理论视域下充斥着学者对于中国管理实践在概念、认知以及方法层面的“偏狭性”解读。聚焦于这一问题,本文回顾了1998年以来发表在国际顶级管理学期刊上关于中国情境研究的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3个方面梳理现有西方理论为主导的国际学术话语体系中学者对“中国情境”研究的偏狭性认知,包括学术构念、认知标准、低效度测量工具等,重点剖析这些构念、观点、测量方法所客观存在的非客观性和科学偏离性。进一步地,文章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3个方面提出,必须高度重视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的掌握,切忌在理论建构过程中盲从西方观点,勇于矫正国际学术话语体系对中国管理实践的偏狭性认知,力求实事求是、自信而不盲从地开发和传播本土管理理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关键词:西方理论视域 中国管理实践 标签化 偏狭性
13
中国会计制度下基于报表数据估算当期所得税费用的误差及其影响
作者:
刘行(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税务会计研究中心)
王昕(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税务会计研究中心)
赵弈超(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东北财经大学税务会计研究中心)
摘要:企业所得税问题是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企业所得税费用及其构成是学者们构建实证指标时的常用信息。已有研究直接通过财务报表(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估算当期所得税费用,而在中国现行会计制度下,这一估算方法存在误差。为评估误差大小,我们从财务报表附注中手工搜集了2007~2018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实际披露的当期所得税费用。经过对比发现,采用财务报表信息估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有较大误差。误差金额超过100万元的样本达27%,平均误差金额717万元,占利润总额2.8%。进一步,我们以不同学科下的3个研究主题(企业避税的影响因素、所得税对资本结构的影响、所得税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为切入点,考察了上述误差对已有研究的影响。结果显示,修正估计误差后,核心实证指标的信息含量以及实证结论的可靠性均有大幅提升。因此,开展微观企业所得税的实证研究时,了解所得税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规则至关重要。本文结论也适用于其他采用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所得税费用 企业避税 实际所得税率 边际所得税率
14
国有资本参股如何影响民营企业?——基于债务融资视角的研究
作者:
何德旭(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曾敏(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张硕楠(浙江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本文以债务融资为切入点,从“未阐明的规则”和“阐明的规则”两个层面探讨了国有资本参股的“反向混改”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可以显著降低民营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扩大债务融资规模,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声誉、减轻民营企业面临的“统计偏见”、优化民营企业的信息质量以及降低民营企业的“股东—债权人”代理问题等渠道多管齐下地改善了其债务融资。本文将这种声誉提升、信号效应发送、公司治理改善等效用学理化地提炼为“异质性股东的优势互补”,如此不仅构建了“反向混改”的理论分析框架,而且采用股权结构这种更加普适的理论更好地讲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中国故事。此外,本文还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政府的积极作用,对宏观和中观层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现有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 反向混改 国有资本 债务融资 异质性股东
15
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的治理机制:基于悖论视角的双案例研究
作者:
焦豪(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杨季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开展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建设正成为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的新路径,其在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悖论困境以及解决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基于“动机—协作—绩效”分析框架,探究悖论视角下共生型和共栖型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的治理机制。具体而言,共生型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强化技术驱动的开源信条,协调参与者内在价值认同动机和外显地位寻求动机的冲突;围绕核心技术产品进行组件式布局来实现开发人员的整合式协作,促进连贯式参与和碎片式参与的统一;强调以社会价值建设为驱动,基于社区用户体验提炼商业场景,推动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迭代发展。而共栖型数字技术开源社区构建生态建设为核心的信任,解决内在自我增强动机与外显绩效激励动机的矛盾;围绕数据驱动创新场景进行差异化布局来实现开发人员的分布式协作,达成控制式参与和开放式参与的平衡;强调个体价值驱动型的价值创造,推进个体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共同增益。本研究进一步明确创建企业与开源社区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协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数字技术开源社区这类创新联合体的悖论如何有效治理提供建议。
关键词:数字技术开源社区 共生型 共栖型 治理机制 悖论视角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电子刊订阅
纸刊订阅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