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世界》|| 肖土盛 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劳动收入份额

肖土盛 等 管理世界杂志 2024-03-17

(点击图片订阅电子刊)

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劳动收入份额

文章来源



作者:

肖土盛(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管理会计研究与发展中心)

孙瑞琦(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袁淳(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孙健(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2年第12期


文章主要内容



摘要: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探究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2011~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渠道与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技术升级将引致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并挤出部分低技能劳动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还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提升,有助于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有助于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分配等的影响,为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启示。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  人力资本结构  劳动收入份额  收入分配

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释放出巨大能量,数字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数字经济在推动社会发展变革的同时,也对劳动力市场产生深刻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必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转变,这在劳动与劳动关系上则体现为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的适应性变革,从而数字化转型将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分配政策等产生重要影响。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基于人力资本结构调整视角探讨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效应,还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正在从数量转向质量,对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互补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人力资本结构及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准确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力市场的综合影响,为政府制定数字经济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二、主要内容

本文借助数字经济相关国家政策语义表述建立一个相较客观完备的数字化术语词典,并利用文本分析方法以期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反映中国企业数字化程度的指标。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通过对中央人民政府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进行检索,人工筛选得到2012~2018年期间发布的30份重要的国家层面数字经济相关政策文件以备提取企业数字化相关的关键词,构建企业数字化术语词典。第二步,对年报相关语段进行文本分析,对上市公司年报中“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部分的文本内容进行分词处理,统计得到197个数字化关键词在年报MD&A中出现的频次。第三步,采用企业数字化关键词的总词频除以年报MD&A语段长度衡量微观企业数字化程度。

在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刻画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本文立足于数字技术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这一事实,以劳动收入分配作为研究切入,基于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系统考察了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渠道与机制分析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生产技术升级将引致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并挤出部分低技能劳动以优化人力资本结构,进而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导致的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实现了员工福利和企业发展的互利共赢。

本研究可能具有以下政策意义:第一,有利于揭示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可能造成的多维影响,这一话题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面临转型,同时需要发掘国内需求潜力以建立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形势当下尤为重要。在经济加速升级的同时,应该慎重考虑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对低技能劳动者带来的负面冲击,为有序推进数字化转型创造有利环境。第二,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与赋能效果,有利于总结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融合的成功经验。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应灵活考虑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应对短期就业替代风险,推动人才红利可持续化,充分利用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协调互补性,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数字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中进行人力资本升级、培养和挖掘数字化人才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并取得良好成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人才政策、财政政策等为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减轻劳动力市场摩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更具针对性的人才扶持政策,充分利用财税社保政策增强对低收入人群的保护,并促进对高收入人群的工作激励。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方式调动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的积极性,缓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失业等问题。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本研究可能存在以下几点边际贡献:

第一,将“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劳动收入份额”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为准确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调整进行数字赋能提供了系统性证据。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从信息赋能、治理赋能等角度研究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以及从企业绩效、企业效率、企业分工、企业创新等角度研究赋能效果,本文从人力资本结构调整视角剖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机理,为理解和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效应提供了新思路。

第二,丰富和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相关的研究文献,为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收入分配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不同于以往文献主要以人工智能、自动化等某一特定技术在企业应用作为研究切入探讨数字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更为全面的微观企业数字化指标,系统探讨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通过人力资本结构调整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不仅为理解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视角,也丰富了劳动经济学与公司财务交叉领域文献。

第三,本文试图揭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分配政策等的影响机理,这对于如何兼顾发展新经济与提高社会福利、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等经济问题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厘清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机制与赋能效果,综合准确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社会效应,亦有助于扎实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为政府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以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提供参考借鉴。

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在不同情景下、不同行业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影响的差异及原因,从而获得更加深入的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及人力资本升级的证据和理解。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随着数字技术在企业的应用,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本团队独辟蹊径,从劳动收入份额和人力资本升级的角度探索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通过文本分析法获取上市公司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后,完成本文的初稿写作。在多次修改后投稿至第三届《管理世界》“中国青年管理学者论坛·工商管理论坛”,并被择优推荐至《管理世界》外审。在外审过程中,审稿专家就研究贡献、机制检验、内生性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经过三轮修改,本文得以大大丰富和提升,由初稿的2.5万字完善至终稿的3.2万字(定稿压缩至2.5万字),其中在第二轮回复意见中,为细致回答审稿专家的疑惑,意见回复长达5.4万字。文章的最终发表离不开工商管理论坛会务组优秀、认真的工作,离不开审稿专家专业、严谨的意见,也离不开《管理世界》编辑部高效、细致的支持,在此,我们对会务组、外审专家和编辑部致以诚挚的谢意。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问题,竭尽所能为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文章刊发:

肖土盛、孙瑞琦、袁淳、孙健:《企业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劳动收入份额》,《管理世界》,2022年第12期,第220~235页。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电子刊订阅


纸刊订阅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