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世界》|| 2023年第1期目录、摘要

(点击图片订阅电子刊)

目录

本刊专稿

  • 携手应对危机  共享发展机遇——亚洲金融危机25年来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的启示和未来重要方向
    / 张来明  等(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坚持人民至上  共创美好生活——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15)
  • 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宋世明  黄振威(28)
  • 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
    / 张亚光  毕悦(41)
  • 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脉络与推进路径
    / 郝宪印  张念明(56)

经济学

  • 论就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趋势:从逆周期到跨周期
    / 刘元春  丁洋(68)
  • 质权人困境: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
    / 宗计川  庄妍  李晓伟(77)
  • 中国基金投资中“笨钱”现象的实证检验与判别
    / 张琳琳  等(92)

公共管理

  • 数字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革命
    / 郁建兴  等(104)
  • 宅基地改革:制度逻辑、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
    / 孙晓勇(116)
  • 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基础与基本范式
    / 贠杰(128)

工商管理

  • 数智化知识编排与组织动态能力演化——基于小米科技的案例研究
    / 周翔  叶文平  李新春(138)
  • 政府会计监督与银行信贷行为研究——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 祝继高  等(157)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
    / 杨善林  等(177)
  •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端装备数字化制造协同
    / 张玺  等(190)
  • 基于模型的高端装备创新研制任务集成管理
    / 谭跃进  等(204)
  • 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运营管理
    / 乔非  等(216)
  •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运作:从平台型企业到平台型供应链
    裴军  等(226

摘要

01

携手应对危机  共享发展机遇——亚洲金融危机25年来中国—东盟经济金融合作的启示和未来重要方向

作者:

张来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赵昌文(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蒋希蘅(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周太东(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周雨(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

摘要: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曾给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带来严重影响,25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应对危机带来的系列挑战,并在制度性安排、贸易、投资、互联互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诸多宝贵经验。当前,中国和东盟国家面临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重构、国际金融不稳定性上升、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阵痛”等共同挑战。双方应借鉴历史经验,不断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绿色低碳转型、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区域金融自主、普惠包容健康发展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复苏和增长,携手共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  东盟  命运共同体

02

坚持人民至上  共创美好生活——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报告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课题组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北京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北京工作和首都发展的重要指示和系列讲话精神,以群众诉求为驱动,扎实推进接诉即办改革,走出了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本文系统回顾了5年来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以五个“坚持”总结北京以接诉即办牵引超大城市治理的具体做法和实践创新。同时,概括、提炼了北京接诉即办改革的成效与经验及其在全国的示范意义与价值。目前,北京接诉即办改革形成了党建引领、主动治理、法治保障、协同共治、科技赋能等共同支撑的崭新城市治理体系,据此并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接诉即办改革未来5至10年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人民至上  美好生活  党建引领  接诉即办  超大城市治理

03

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作者:

宋世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黄振威(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摘要:尽管“枫桥经验”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断变化的特定内涵,但其内核一直保持不变,即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党治国理政的要求与群众需求有效结合、源头治理。“枫桥经验”内涵变化的驱动力在于不同历史时段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突出矛盾;“枫桥经验”内核不变的根源在于,依靠人民群众实现维护统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有机统一是“枫桥经验”原生基因。基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基层治理突出矛盾驱动,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本路径是,以现代治理扬弃与超越传统管理,在党的领导下与人民群众一起治理。

关键词:枫桥经验  新时代  基层治理

04

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实践经验

作者:

张亚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毕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极具历史自觉和战略前瞻性的主动选择。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先后经历了萌发、探索、建构3个阶段,完成了“中国式”选择从历史自觉、实践自觉到话语自觉的转型;并在新时代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表现为水平上从低位追赶到高位引领的提升、路径上从“先破后立”的老路到“破立结合”的新路的转变、方法上从局部管理到系统治理的优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成就得益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相结合、人民首创和人的现代化本质目标相促进、战略目标和底线思维相统一、独立自主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相融合。未来在实践维度上,应着重把握好长期与短期的张力,推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有机融合,提升引导和利用资本的能力;在理论维度上,应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学术概念、指标度量和话语体系构建,持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共产党  探索历程  实践经验

05

新时代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化脉络与推进路径

作者:

郝宪印(山东社会科学院)

张念明(山东社会科学院)

摘要: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代,踏上了为之奋斗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国逐步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在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实施方略、实践方法、推进策略、体系框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质。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在深化推动各大区域板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深入推动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融通协调,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地方应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在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走势中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区域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

06

论就业管理模式的变革趋势:从逆周期到跨周期

作者: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

丁洋(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现阶段中国的经济周期与就业周期之间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稳增长未必能很好地稳就业。在跨周期调节的新型战略思路下,中国的就业管理模式不应再局限于短期的救助与刺激,而应将稳固就业基本盘作为一项长期课题来抓。要求我们在劳动力需求端和供给端采取大推进式的改革,保证政策的长效性,甚至脱敏于经济周期,一以贯之地扶持企业发展,帮助市场主体重拾信心。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对人力资本做提前布局,使之适配于未来的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夯实就业根基。

关键词:就业管理  跨周期模式  就业基本盘  人力资本

07

质权人困境: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

作者:

宗计川(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东北财经大学实验经济学实验室)

庄妍(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李晓伟(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摘要:在中国股市“无股不押”的市场特征下,股票市场对负向冲击极其敏感,一旦发生股价跌至平仓线事件,极易引发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本文探索性地从质权人角度展开研究,在证实平仓线事件能够引发股票折价抛售与同行风险传染的前提下,揭示了质权人困境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放大作用。进一步,本文讨论了质权人风险内部化动机,通过将内部化动机分解为平仓线股票驱动的内部化动机和同行资产驱动的内部化动机,证实了质权人内部化动机越大,质权人困境传导行为所受抑制作用越强。本文从质权人角度丰富了股权质押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视角,从市场风险层面拓展了股权质押后果的研究维度,对理解和认识质权人困境传导机制具有明确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股权质押  质权人  折价抛售  同行风险传染

08

中国基金投资中“笨钱”现象的实证检验与判别

作者:

张琳琳(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李建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许索耳(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刘庆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通过提出显著水平最优设定方法对已有的错误发现控制方法加以改进,以此确保基金业绩评估的准确可靠,并基于此对“笨钱”现象进行实证检验和判别。研究发现:(1)持有、申购绩劣或负收益基金是一类“笨钱”现象,在中国偏股型基金投资中普遍存在;但本文发现赎回正收益基金未必都是“笨钱”现象,其中赎回业绩表现具有持续性且没有下滑趋势的正收益基金的确是一种“笨钱”现象,而对业绩表现不具持续性或呈现逐年下滑之势的正收益基金进行赎回则不是“笨钱”现象。(2)基金管理规模和存续时长会对“笨钱”现象产生影响。(3)在多重统计检验过程中最优显著水平设定和错误发现控制等方面的表现,本文方法显著优于已有文献,而且本文方法还将有助于降低、甚至消除针对“笨钱”现象所存在的诸多争议和疑问。

关键词:笨钱现象  智钱现象  基金业绩评价

09

数字时代的公共管理研究范式革命

作者:

郁建兴(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高翔(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王诗宗(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刘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黄飚(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吴超(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科技革命通过影响公共管理的实践场域与技术能力,而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互相表征。以往,科技革命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呈现弱连接状态。进入数字时代,数据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基础单元,推动数字革命与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变革之间建立强连接。一方面,数据驱动的新模式系统地改变了经济社会运行方式,重新定义公共管理需要回应的治理难题。另一方面,数据贯通了公共管理的实践场域、治理工具和分析方法,凸显基于数据和算法的研究工作流模式在公共治理工具选取和公共管理知识增长中的优先地位。数据驱动的新模式挑战了理论驱动在公共管理理论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当然这不意味着基础假设在公共管理新研究范式中居于次要或从属地位。公共管理研究者仍然需要通过确立数据和算法治理的基础规则,确保数据和算法驱动的实践合法性和研究可行性。数据及其治理构成了科技革命和公共管理研究范式双向塑造的强连接纽带。

关键词:数字时代  公共管理研究  范式革命  大数据  人工智能

10

宅基地改革:制度逻辑、价值发现与价值实现

作者:

孙晓勇(国家法官学院)

摘要:宅基地改革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任务。试点地区在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时,应关注“价值发现”和“价值实现”两个维度。既要解决价值的“欠账”,提供对新增农村人口的居住保障,延续宅基地制度的福利功能;又要回应乡村的实际需要,探索过去并未发现、或已发现但无法实现的价值。试点地区在“三权分置”探索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的经验,下一步,建议继续充分给予地方灵活制定宅基地政策的空间,引导地方探索有效的价值实现路径;更加注重保护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权益,进一步合理把握宅基地改革与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衔接关系。

关键词:宅基地改革  制度变迁  价值发现  价值实现  三权分置

11

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基础与基本范式

作者:

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公共政策评估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强公共政策评估的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显得尤为必要。公共政策评估的制度基础与基本范式是当前公共政策评估领域的两大基础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责任化政府体制是开展规范的公共政策评估的逻辑起点和制度基础。制度范式与技术范式的构建,是推进公共政策评估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基本途径。制度范式包括构建专门的政策评估法律制度体系、建立完备的评估组织体系以及健全政策评估的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等三大要素。技术范式包括狭义层面的政策效果评估与广义层面的系统化综合分析两个层次。加快建设全面责任化政府体制和科学有效的政策评估基本范式,是新时代推进公共政策评估发展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公共政策评估  制度基础  制度范式  技术范式

12

数智化知识编排与组织动态能力演化——基于小米科技的案例研究

作者:

周翔(广州大学管理学院)

叶文平(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家族企业研究中心)

摘要:有效的知识编排在大型复杂业务组织的动态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组织业务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知识编排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人工智能”作为组织“数智化”的关键产物,可以大幅提升组织知识编排的效率,也为我们理解知识编排驱动下的动态能力演化提供了潜在的微观基础,但是现有动态能力文献尚未从“人工智能”开发与利用的视角对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为弥补这一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知识基础观的视角,聚焦“数智化知识编排如何促进组织动态能力演化”这一研究问题,以小米科技有限公司为例,提炼出知识获取、解码、筛选、编码、开发和探索等知识编排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小米科技得以从内外部业务实践中广泛吸收零散、静态的隐性知识并将其解码和重构成为以“人工智能”为内核的智能知识模块,而智能知识模块的进一步开发与探索则是组织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这一新兴理论框架既为动态能力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全新的微观基础视角,也扩展了知识管理和资源编排理论,同时为数智化赋能下的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数智化转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工具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数智化  动态能力  知识编排  赋能  开发与探索双元平衡  人工智能

13

政府会计监督与银行信贷行为研究——基于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证据

作者:

祝继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朱佳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李天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

宫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新时代赋予财会监督新的定位,对会计监督维护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利用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的准自然实验,以2004~2020年中国138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检验了政府会计监督的效果。研究发现:(1)银行接受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后,银行的贷款集中度和房地产行业贷款比例显著降低,不良贷款率显著下降,财务业绩显著提升;(2)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通过识别银行信贷管理和信贷核算问题,对银行信贷行为发挥监督效应;(3)在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行政执法力度较强、延伸检查至银行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媒体关注较强时,政府会计监督效应更强,并且可以对同地区未接受检查的银行起到警示效果;(4)对处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未实现跨省经营、非上市和独立董事比例较低的银行,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发挥的监督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财会监督体系、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政府会计监督  银行信贷行为  会计信息质量随机检查  财会监督

14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

作者:

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王建民(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侍乐媛(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谭跃进(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乔非(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工程管理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核心科学与技术之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在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演进的同时,也引发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本文从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政策层面、我国政府的政策设计层面、世界一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实践层面以及国内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层面,系统性地回顾了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及其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总结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的资源组织方式、制造全过程管理方式、工程管理服务化模式、信息服务与智能决策模式等发生的根本性变革;分析提出要围绕跨时空多粒度制造资源管理、全过程多维度制造系统管理、大规模多模态制造服务化管理、基于云边融合的智能决策等方面,研究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程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

关键词:高端装备  智能制造  工程管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

15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端装备数字化制造协同

作者:

张玺(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宋洁(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侍乐媛(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张帆(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王伟豪(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刘皓天(北京大学工业工程与管理系)

摘要:本文立足于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管理实践和发展需求,面对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运营管理面临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高端装备制造网络协同管理的内部结构与创新模式,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营管理达到并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本文首先梳理了高端装备制造协同机制和关键要素,回顾了当前高端装备制造不同维度下的协同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端装备数字化协同层次框架及层次中关键要素的协同优化方法,重点涉及设备及设备群数字化协同、车间和工厂数字化协同以及供应链联盟数字化协同这3个层面的论述。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最终在油井勘探装备深水防喷器组(BOP Stack)数字化制造协同管理中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  供应链集成  工业互联网  数据融合  协同优化

16

基于模型的高端装备创新研制任务集成管理

作者:

谭跃进(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吕欣(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葛冰峰(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赵翔(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豆亚杰(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杨志伟(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摘要:聚焦高端装备创新研制阶段的用户需求分析、任务分解与资源配置、任务网络分析和系统集成验证等4个环节,运用体系结构框架技术和系统工程“V”模型,开展高端装备制造创新研制任务需求分析与管理、任务分解结构和资源配置管理、任务网络分析与评价、任务集成与验证研究,解决数据驱动的高端装备创新研制用户需求获取与持续管理、用户需求到任务分解结构的转化机制和描述建模、任务资源动态优化配置、网络化建模与评价、数据和模型驱动的任务集成与验证评估等关键科学问题,突破相应的关键技术,建立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创新研制任务集成管理理论方法体系。

关键词:任务需求分析与管理  任务分解与资源配置  任务网络分析与评价  任务集成与验证

17

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运营管理

作者:

乔非(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孔维畅(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刘敏(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坚(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张浩(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环境下,面向智能制造的智能工厂呈现出生产运营更加复杂多变、创新知识更加密集、制造过程更加不确定和难以预测、运营管理更加注重服务价值等新的发展特征。本文从智能工厂运营管理体系出发,分别从智能工厂服务模式的自组织创新、智能工厂知识管理的自学习创新、智能工厂调度优化的自适应创新3个方面,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智能工厂运营管理的理论内涵和技术方法。为创新智能工厂的运行模式、提升其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以期满足我国制造企业实现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需求。

关键词:运营管理  智能工厂  自组织  自学习  自适应  智能制造

18

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创新运作:从平台型企业到平台型供应链

作者:

裴军(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周娅(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彭张林(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杨善林(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据科学与智慧社会治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摘要: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平台化转型,以平台为基础的企业创新运作管理受到广泛关注。针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运作形态的动态演变过程,本文分析了高端装备平台型企业和平台型供应链的主要特征,并从基于平台的价值共创机制和价值网络形态阐述了高端装备企业及其供应链的价值创造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平台型企业在高端装备研发、生产和运维等过程的企业运作创新,进一步分析了平台型供应链在资源组织、流程管控、计划制定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供应链运作创新。

关键词:新一代信息技术  高端装备  创新运作  平台型企业  平台型供应链

欢迎订阅《管理世界》


电子刊订阅


纸刊订阅

官方网站

www.mwm.net.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