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真的成了!!!
责编:中文妹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2015 年前后,在汽车“新四化”的变革驱动以及特斯拉带动的创业风潮下,诞生了一批中国互联网造车新势力。
在质疑声之中,很多创业者造车梦碎、黯淡离场,但也出现了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它们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
风起云涌,进入 2021 年,新一轮的造车热潮来了,华为、百度、苹果等科技巨头先后涌入汽车赛道,或参与研发用技术赋能,或亲自下场造车。
与前一轮造车热潮从零做起相比,科技巨头跨界参与汽车领域的巨大优势,在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关注Linux中文社区
电动化是基础,最终会趋向同质化,智能汽车的差异化竞争,才是汽车产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机遇。
颠覆正在发生,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在汽车行业中被放到了更高的位置。
汽车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将改变汽车行业现有的价值分配格局,这也要求企业在硬件研发的同时,更加注重和强化软件开发和集成的能力,同时用户的关注点正逐步从汽车的机械属性,转移到智能化和电动化相关属性。车企“造好”车、造“好车”的内涵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软件定义汽车”渐成趋势,行业格局的重塑,吸引了更多第三方开发者与创新者入局,ICT 与汽车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已成必然。面对新一轮浪潮,华为依靠 30 多年深耕 ICT 行业所具备的技术优势,希望通过生态赋能车企合作伙伴,推动统一的操作系统上车,一起"造好车"、“卖好车"。
坚定不造车,要做赋能派
作为全球领先的 ICT 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在 ICT 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包括且不限于芯片、操作系统、算法、云技术、传感器等,进军汽车领域并非突发奇想。
华为多次表示不造车,而是聚焦 ICT 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在华为看来,当汽车产业从传统汽车走向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再进一步走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时,未来产业的价值和构成,70% 都不在传统的车身、底盘等领域。
事实上,早在 2009 年华为开始开发车载模块,2013 年推出车载模块 ME909T,并成立车联网业务部;2014 年设立车联网实验室,在车联网的端、管、云三个领域持续研发并推出相关产品,并与东风、长安、一汽等在车联网、智能汽车方面展开合作;2018 年华为在车联网领域飞速发展,发布了用于车载终端的芯片、车联网云平台。
2020 年屡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再次甩出“王炸”——推出 HI 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含 1 个全新的智能汽车数字平台,包含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 MDC、智能座舱计算平台 CDC、智能车控计算平台 VDC)和三大操作系统(智能驾驶操作系统 A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 H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VOS),以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 5 大智能系统,此外还有激光雷达、AR-HUD 在内的 30 多个智能化部件等。
纵观华为近年来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华为步步深入——从生产制造智能汽车的零部件,到联手北汽、长安、广汽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再到利用自己的渠道卖车,像 AITO 品牌这样进行全价值链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汽车正从 “以车为中心”的出行工具转变成“以人为中心”的“移动第三空间”,AR-HUD 将成为人车交互的新窗口。
此次参观华为车载光网络实验室,笔者对华为 AR-HUD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华为在光通信领域深耕超过二十年,持续 12 年排名全球领先,在光学显示芯片、自由曲面镜、空间光学等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公众号程序员小乐后台回复“赚钱”获礼包
华为把领先的光技术应用于汽车,打造以 AR-HUD 为代表的智能车载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升智能汽车带来的视觉体验。
华为 AR-HUD
面向行业全面电动化的浪潮,电驱动系统也成为了整车动力价值差异化的核心部件。
华为将其三十多年的电力电子技术积累和七年的研发量产经验带到了汽车上,打造了 DriveONE 全栈动力域解决方案。
以全球首发的华为 DriveONE 多合一电驱动系统为例,集成了电机控制器 MCU、电机、减速器、直流变换器 DCDC、车载充电机 OBC、配电单元 PDU、电池控制单元 BCU 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带来小体积、强动力、高效率、强续航的独特价值。
与业界水冷电机相比,相同功率和扭矩下,电机体积可减少 20%,重量减少 15%,多合一的解决方案使得车企可布置高达 60L 的大容量前备箱。
通过领先的智能油冷技术,在连续超车、高速巡航等恶劣工况下,确保电机稳定输出,绕组平均峰值温度降低 30℃,寿命可延长一倍。
DriveONE 多合一智能油冷系统
鸿蒙“上车”,意义深远
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和共享化趋势中,以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为核心的竞赛全面铺开,汽车的核心部件也逐渐由曾经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转变成了芯片、软件以及数据组成的“汽车大脑”。
车被视作智能移动终端,借助强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统,通过持续开发新功能和不断优化体验,汽车具备了“常用常新”的全新属性,从而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体验的不断追求。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随着智能汽车快速发展,智能座舱和 ADAS 功能均不断升级,我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由 2020 年的 567 亿元提升至 2025 年的 1030 亿元。
在华为的探索与实践中,智能座舱便是不可或缺的一环。HarmonyOS 智能座舱将汽车带入数字世界,成为万物互联的智能出行空间。
凭借超强的智慧内核(HarmonyOS+适配芯片),可实现人车、人车家以及人车路的全场景无缝互联,为用户提供极致化、个性化、沉浸式且持续生长的智能体验。
HarmonyOS 智能座舱从软件、硬件和生态三个维度打造,具有交互简单、天生流畅、纯净安全的特点,其中硬件平台搭载华为车载智慧屏以及 HUAWEI SOUND 车载音响系统等。
软件平台具有 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以及 HMS 车域增量开发能力,生态上则通过软硬件开放能力,降低开发难度,吸引丰富的开发者加入,实现全场景协同。
业内的普遍共识是,操作系统是智能汽车的核心,更是智慧座舱的灵魂,国内很少有企业采取自研形式深入开发操作系统,华为是其中之一,这也对华为 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龚体日前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即将和大家见面的 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对传统车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升级的体验,更是一个升维的体验。
在华为看来,传统车机有两个特点一直被消费者诟病:
一是传统车机是一个信息孤岛,很难和其他的设备进行互联互通。
二是传统车机的生态应用很少,而且应用更新不及时,应用的用户体验不友好。
“HarmonyOS 提供的亿亿连接的数字底座,以及万物智联的生态,开发者很容易从移动生态进入到智能座舱的生态。而且在进入生态的时候,不需要大家去做选择题,不需要在移动生态与智能座舱生态之间做切换,而是它本来就是一个生态,通过实现生态共享,给开发者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带来了更多的机会。”龚体表示。
面对座舱软件系统复杂、OS 碎片化存在、定制难度高、升级困难等问题,华为构建统一、开放、面向车的 HarmonyOS 车机操作系统,与芯片、外设等硬件解耦,支持重要外设即插即用,通过开放的 API 使能 APP 的快速开发,构建统一生态,满足多屏幕、多用户、多应用、功能安全等需求。
“华为把 30 多年在通信、ICT 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来帮助 AITO 打造一款中型豪华 SUV。HarmonyOS 将在今年年底实现上车。”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余承东一席话宣告着鸿蒙终于“上车”,最先上的是 AITO 旗下首款车。
12 月 2 日,全新高端智慧汽车品牌 AITO 正式问世,其首款智能豪华电驱 SUV 将于 12 月 23 日发布,该车将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 HarmonyOS 智能座舱的车型。
为了将 HarmonyOS 和 AITO 深度集成,华为从端侧、芯片侧、链路侧到端云协同,都提供了完整的软硬件设备。得益于华为在制造体系中全链路的深度赋能,AITO 的智能基因更加深刻。
“坚决不造车”的华为将智能化的技术注入汽车产业链的同时,也建构着智能化的操作系统和智能化的新生态。
华为主动拥抱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变革,与合作伙伴一起“造好”车、造“好车”,为消费者提供前瞻性的智慧出行体验。
声明:本文部分素材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
往期精彩
喜欢本文的朋友们,欢迎长按下图,关注订阅号Linux中文社区
收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