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看看毛主席谈中印1962冲突,就什么都一清二楚了!

2017-07-12 天下政史

天下政史好文推荐:

31.邓的小儿子邓.质.方,今何在?

32.年底了,这个人被抓了!太惨了!保证你们全部都认识!

33.㊙李谷一惊爆东方歌舞团腐败内幕!

34.杨钰莹谈与赖昌星侄子内幕!

35.又一个名人倒下,震惊全国!




第一军情军事评论员:虚谷

近来,中印边境对峙事件风波再起,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国内舆论形成打与不打两派对立的观点。作者始终认为,战略热点并一定是战略重点,紧急情况并不一定是紧要情况。纵观我国在国际社会斗争的胜利,首先都是从战略上取得胜利开始,这是一切斗争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战略上的“先胜”,就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有必要重新领略中国对印斗争的战略手法,才能对对峙事件有更好理解。

一、战略立足的基点是什么?

1962年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并非有利,美苏争霸,在中国周边抢夺地盘,我们国家建国仅10余年,又打了抗美援朝战争,可谓百废待兴。毛泽东对中印问题曾说,我有这么一个盘子,就是要和平。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毛泽东说,印度是中国的友好国家,一千多年来是如此,今后一千年一万年,我们相信也将是如此。他说,中印之间的吵架,像朋友之间的吵架,这和中国与美国杜勒斯的吵架在性质上不一样。他说,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恶的侵略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不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切国家。

结论:中国是一个陆海统筹型国家,作为一个陆权大国,从抗日战争到朝鲜战争,乃至1962年的对印反击作战都已经证明,要在陆权上从中国身上讨得好处,任何国家都不具备这个实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是地缘上的宿命论,只要谁敢发起第一枪,必将获得比较惨重的教训。而我国由于历史的“欠账”,弱点在海权。所以,与邻为友、与邻为伴长期来讲都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所谓的矛盾、冲突都只是邻里之间的正常冲突,要保持战略定力,要按照邻里之间的方法解决,才能不至于打乱中国的战略步骤。

二、中国当时斗争的方针是什么?

1962年中印边境的冲突发展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从1959年3月尼赫鲁政府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到1961年印度大规模实施“前进战略”,到1962年10月中国发起自卫反击作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一方面保持克制忍让的态度,坚持不打第一枪。之所以保持克制忍让,毛泽东说:“我们不能有两个重点,我们不能把友人当敌人,这是我们的国策。”“中国主要注意力只能放在中国的东方,而不能也没有必要放在中国的西南方。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当中印边境出现争端和冲突后,为了不影响和牵扯主要战略方向的军事斗争准备,毛泽东始终保持了极大的忍让克制。所以毛泽东最后制定了“绝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的斗争方针。所谓“绝不退让”,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要是进一步,我可能会进一步半,始终保持了一旦发起战争就处于有利、能打胜的战略态势,你只要开枪我就能吃掉你。所谓“避免流血”,就是不开第一枪,留有余地,保持斗争上的弹性。

结论:军事上的斗争,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斗争方法,坚持了正确的斗争方法,就能收获想要的战略局势;另一方面更要确定战略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重点放在主要战略方向,时刻关注次要方向,但决不能把战略的次要方向转变成战略的主要方向,避免最后顾此失彼。

三、什么是中国的战略主动权?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力争战争的主动权。一是中国争取了有利的国际舆论。西方有句名谚:上帝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在3年多的斗争当中,印度完全产生了错觉,一方面是认为中国不敢开战,另一方面完全忽略了中国的智慧,中国的忍让与战争准备是同步进行的。二是中国选择了正确的作战时机。1962年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一时间根本无暇顾及中印边境的事情,而苏联也想能拉住中国共同对付美国,所以出现了最佳时机。三是“打狠打痛”又灵活控制了局势。首先中国目的是用小战止大战;其次在主攻方向选择上,当时对峙闹得最凶的是西段,印军1300余人入侵我国边境并开设了43个据点,但是我们却把主力进攻方向放在东段,集中8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主力,一举就将印军主力打趴下了。再次是我们打赢后主动停止进攻并后撤,提高中国的国际信誉,也避免了在印度方向长期的“拉锯战”。

结论:什么时候打,在哪里打,打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结束,都是有讲究的,中国“兵法”讲究奇正、诡道,这些印度致死估计都无法明白。

四、与中国对峙的原因

1962年的对峙与当今中印对峙的原因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其根本就是印度开始放弃“不结盟”的政策立场。当时情况是苏联和美国都想与印度结盟,印度在战争的前一段时间差不多放弃了不结盟的立场。后来尼赫鲁曾告诉印度,“当印度军队和人民武力保卫自己的国家,需要依靠他国的帮助才能免于沦陷时,印度就丧失了自由。我情愿印度倒下灭亡,也不愿意让它作为某个阵营中一些国家的追随者而存活下去。”显然作为印度大战略家的尼赫鲁是真正了解印度的自身定位。

结论:莫迪政府很可能忘记了尼赫鲁曾经的忠告,如今急不可耐的投入到美国的怀抱,寄希望于与美国结成同盟关系,而实现“有声有色”大国的目标。很显然,印度的雄心正在被一些大国利用,一旦军事同盟关系形成,对未来的印度可能就是灭顶之灾,莫迪政府显然忽视了历史的惯性。

总之,中国的崛起不仅需要战略定力,更需要战略智慧,盲目蛮干、简单粗暴可能使中国赢得战术上的胜利,但并不能帮助中国取得战略上的胜利。中国向世界中心靠拢的同时,必然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是战争上的压力。这不足以为惧,只要全国上下保持战略同步、同频共振就能保持我国的战略优势。吵吵嚷嚷、打打杀杀并不能解决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问题,保持冷静的思考,客观的判断,有党和国家的正确的战略指导,有一支敢打必胜的人民军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 THE END ------------------

为防失联,请第一时间加小编微信:jzxf1949

邀您进入军政先锋粉丝群,共筑中国梦!

好文推荐:比特币成新黄金?市值若增至5000亿美元 央行或出手购买

↓↓↓↓↓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