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57岁结婚,67岁买房,83岁当爹,不着急的人生,过得有多高级?

2017-11-23 天下政史

点击上面图片查看:俄罗斯,一个走向没落的大国




来源:国馆(ID:guoguan5000)


人生不是龟兔赛跑,不是一开始跑得快就成功,也没有人陪你跑完全程,而是纯属于你的旅程,跟着自己的节奏,山高水远,终能成功。


现在的人着急,四十不惑,怎样才不惑?事业成功、家庭幸福、儿女双全。


成功的标准被世俗固化,好像成功不趁早,就再也没翻盘机会。


可有的人26岁还没找到想做的事情,40岁拼尽全力马马虎虎养家,67岁之前都没钱买房,83岁却依旧在谈恋爱生小孩,90多岁还能开创新的国画表现手法。

 

 

没错,他是齐白石。


他一生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人生并没有所谓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活在自己的节奏里,每分每秒都是黄金时区。

 

1


不想快点挣钱,只想半路出家学画画


齐白石,从前也不叫齐白石。从前人家名叫纯芝,从小在家学木匠手艺,所以人称芝师傅。


芝师傅还是小芝时,那年12岁,家里就给他定了童养媳陈春君。待到19岁,他和陈春君拜了堂,成了真正的男儿郎。


婚后,芝师傅出去做活,在主顾家里发现了一本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 

 

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赶紧把书借回家,每日收工后,点起松油灯,一幅幅勾画。不到半年时间,勾画的习作都可以订成16大本了。


这行为放现在看,还挺不靠谱的,结了婚不好好工作,挣钱养家,还去搞那些有钱人家玩的把戏。


好在,陈春君没那么现实,婚后八年,和纯芝二人世界。没有养儿负担,可以尽情“淌游”在那些无用的爱好里。


在有用的事情之外,做一些无用的事情。也许它就是平淡的生活中突破自己的新领地。何况没有哪一步踏实的路是白走的。

 

福禄双全

 

阿芝的无用折腾,朋友看在眼里,顺手把他介绍给湘潭画像第一名手萧芗陔。芝师傅成了芝学生,真正走入国画的大门。


芝学生好学,不停拜师,27岁那年,他遇上胡沁园老师。胡老师仔细观察阿芝的画,觉得整体还是很上道的,但就是哪里看着奇怪。


原来是缺个别号,画画题款显得不专业。胡老师看阿芝家附近有个白石铺驿站,白石铺虽然无名山大川,可田园风光倒也十分美好,索性就叫“白石山人”吧。


不过齐白石懒,画画这么辛苦,落款还写四个字,后来就只写“白石”二字。


 

画了几年,齐白石画出了一些成绩。湘潭绘画圈顶尖高手王闿运听说了,既被齐白石的画技惊艳了,又内心有点小情绪。


王闿运这个人最重名声:这个芝木匠画画倒是有几分天赋,却不来向前辈我请教,看不起我吗?


这话传到齐白石耳朵里,齐白石却高兴得不得了,其实他早就想拜王闿运为师,只是怕老师不肯收他,这下正好顺水推舟、正式拜师学艺。

 

2


不想安逸养老,只想永远折腾,永远画画


一画就画到50岁。前半辈子,齐白石结识了夏午诒、李梅庵、郭葆生、樊樊山等名家,访遍名山,他决定后半辈子回到家乡,好好享受晚年生活,也把看过的风景画出来。

  

没想到,由于连年战乱,家里乱得根本待不下去。就在他愁眉苦脸的时候,好朋友樊樊山请他到北京来暂住,卖画为生,更能补贴家用。


老都老了,齐白石还是那么爱折腾,只要能全心画画,他不怕再折腾一会儿。陈春君也全力支持,反正家里孩子都长大了,我也习惯了这种生活,你去北京吧。

 

和平鸽

 

改变命运的往往不是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而是突如其来的意外。齐白石一来北京,就遇到了命中贵人陈师曾。


陈师曾是吴昌硕的学生,也是他之后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人物,最擅长画花鸟。


当时,齐白石的画在京城不受待见,别人一张画卖4个银元,他卖2个银元,还是没什么人想买。


但陈师曾看了他的篆刻和画,特别欣赏他,登门拜访,指出他不以模仿前人为满足,有不断创新的艺术精神,也鼓励他不要迎合别人,闭关十年,发挥个性,走自己的路。


廖一梅曾经说: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懂得。


这不局限于男女之间。齐白石后来在国画史上自创一派,不得不感谢陈师曾的慧眼和懂得。 


3


不怕被人笑话,老少配又如何


齐白石后半生会那么精彩,还得益于贤妻陈春君。


陈春君除了给齐白石一个安稳的后方,还体贴地为他提供一个灵感的源泉。


那年,齐白石57岁,陈春君来北京探望他,还带来一个18岁的少女。 

 

齐白石和胡宝珠


没错,陈春君觉得夫妻两人长期异地,她一把年纪了,没法长期两地跑动照顾夫君。于是,选了一个标致的婢女胡宝珠给齐白石做二房。


贤妻贴心如此,齐白石原来还推脱几番,57配18,一束梨花压海棠要遭人笑话的,但过不了多久就接纳了这番心意。


张小娴说:好的爱人,是你透过一个人了解了全世界。


齐白石当时应该想不到,胡宝珠不仅让他看到了全世界的美好和活力,更激发出连他自己都不清楚的生命力和艺术爆发力。


4


一张画不值一颗白菜,大师从前也被当成渣渣


在陈师曾的鼓励下,齐白石决定闭关十年,潜心画画。


越画越郁闷,王羲之写《黄庭》可以换白鹅,李太白醉酒还能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仙骨一生。都是学艺术的,他们佳话佳作都有,我什么都没有。


彼时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画画,听到外面在吆喝卖大白菜。


他灵光一闪:要是画一张白菜画,出去换上一车白菜,也够得上有故事、有下酒菜。 

 

鱼蟹


很快,他就将画卷好背在后面,走出去跟买菜老农说上几句。老农以为他是个大主顾,赶紧将最好的白菜挑上来,称得高高的,结果齐老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我画的白菜,换你这一车白菜,怎么样?”


那老农听了,连忙拉车就跑:“你这人是不是有病,一张纸换一车白菜,当我傻了。换一颗都嫌多。”


齐老的美梦落空了,只得夹着画灰溜溜地回到画室。

 

5


不怕走错路,模仿徒弟也自得


有一天,齐白石从外面回来,兴高采烈地跟宝珠分享他手里的“宝藏”《梅鸡图》。


宝珠还以为是哪位名家的作品,没想到那位作者是未来时艺术家,师出未成名,那时还是老齐的学生。


可是,齐白石觉得他画得有意境、有突破,特意借来临摹。


他临学生的画,就如当年仿《芥子园画谱》一样锱铢必较。一星期后,他把自己临摹的画送给徒弟,而徒弟的原作留下来继续研究,连原作者都觉得真假难辨。

 

 

绘画界一代宗师吴昌硕曾说,用半年时间去临摹名家作品,有天赋、够勤奋,临到极致不是不可能;但要开创出自己的风格,也许需要50年的积累和创新。


吴昌硕的学生陈师曾与齐白石有交情,曾提醒齐白石:他画中名家痕迹很重,说好听点是有传统根基,说难听点是缺乏自己的灵魂。


齐白石记心上了,怎样才能成为像吴昌硕那样的大师呢?吴昌硕太经典了,怎样在他的基础上创新呢?那就只能做跨界加减法——偷一点大师的精髓,加一点从别处借鉴的灵感。


艺术面前无贵贱、没界限,齐白石不耻下学,学自己学生的画作,又偷师大师吴昌硕,为己所用。


 齐白石画画


积累到一定量,不爆发都难。终是有一天,他在住的寺庙内发现了一块刻有小鸟图案的奇石。那只小鸟,简单童稚,并没有什么深刻,但却触动齐白石内心最本真的情感,让他顿然开悟:


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天真自然。


很快,齐白石回到画室,铺开画纸,凭记忆描摹出刚刚那只小鸟,并题字为“真有天然之趣”。


一瞬间,花光齐白石半生的积累,换来艺术界的新画风。齐白石从此有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后来又开创出最著名的齐氏红花墨叶派。

 

红花墨叶

 

以往吴昌硕画花,虽不像工笔画一样笔笔求真、模仿真实的花,但也基本遵照红绿对比的规律。


齐白石红花墨叶派的独创性在于,直接画出红花对墨液的硕大花卉。超越实物,艺术上更上一层楼。

 

曾经有人说,成熟的麦穗都自然而然的低头。

低头,才能发现更多别人身上学习的地方。

低头,汲取更多营养之后才能更自信地昂起头颅。

 

6


不倚老卖老,跟梅兰芳成忘年交


艺术不分家。梅兰芳唱戏厉害,骨子里就是一个文艺青年,特别喜欢收藏画。


有一次跟齐白石有了交集,一看他的画就迷上了,想拜齐白石为师,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齐白石和梅兰芳


没想到,齐老特别亲切,主动说画了一幅牵牛花图送给他。俩人就因这点艺术默契成了忘年交。


彼时,齐白石虽然有不少圈内粉丝,但名气还不大,梅兰芳年纪轻轻就已经是京剧名旦。


某次,齐白石到一个大官家里做客,宾客满座,都是罗绮人。齐白石不受待见,零落在一旁,尴尬极了,正犹豫要不要开溜。

 

 

没想到这时,梅兰芳进来了,一见门就热情跟齐白石聊天。大家一看名震一时的梅兰芳如此尊重齐白石,都簇拥起来,对齐白石热情起来。


梅兰芳顺势先斩后奏向大家介绍:这是我的画画老师齐白石先生。齐白石名声可以说是从这是开始传开的。


那一年齐白石58岁,梅兰芳26岁。他们亦师亦友,相互扶持。


7


不困于年龄,靠超级粉丝徐悲鸿成万人偶像


66岁那年,是齐白石闭关第十年。当年陈师曾笃定齐白石只要闭关十年,必定大有作为。可惜陈世曾几年前英年早逝,齐白石以为这辈子画画就这样了,也没有知音相互指点。


就在这时,徐悲鸿成了齐白石的超级粉丝,大力在绘画界推荐他。一开始,反对的声音很重,但徐悲鸿大声疾呼:齐白石的画妙在自然,致广大,尽精微……

 

齐白石与徐悲鸿


超级粉丝徐悲鸿在展览会上预定齐白石的画,给齐白石编画集,并亲自写序,送到上海出版。除此之外,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每天驾车接齐老到校上课,对学生隆重介绍齐老:“齐老师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位丹青妙手媲美,他是我的老师,以后也是你们的老师……”


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在于年轻有为的徐悲鸿的神助攻。难怪齐白石对徐悲鸿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齐白石与徐悲鸿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仲永七岁就成才,齐白石快七十才成名。


世上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没所谓领先,没所谓落后,心态轻松,坚持行动,你的黄金时刻终会准时到来。

 

8


没有适合当爸爸的年龄,只有适合的心情


齐白石的艺术终于迎来春天,这不,生命也迎来第二春。


胡宝莲和儿子


59岁,应该是一般男人当爷爷的年纪,齐白石却又当了第六次爹。


陈春君给他生了五个孩子,除了一女夭折,育有三子一女。


这一次,20岁的宝珠给齐白石添了第四子。


齐白石又惊又喜,大概觉得这是一个姗姗来迟的喜事,于是命名良迟。


没想到,两年后,宝珠肚子又鼓了起来,不久又有第五子良巳。


齐白石的61岁到69岁,正值胡宝珠的22岁到30岁。女性的最佳生育期,齐白石一点也没耽误,这段时间宝珠连生三女。


齐白石仿佛减龄40岁,重新经历一次择城、定人、成家、立业。67岁那年,齐白石终于在北京买了房,结束了北漂生活,为新家庭提供了一个盛爱的基础。


69岁那年,齐白石抱着刚出生的女儿,笑着给她起名良止。


他大概以为她是自己父亲生涯的终结者,小女儿特别受宠。

 

齐白石和胡宝莲


9

80岁又当爹,怎么样


该来的挡不住,72岁那年,齐白石又有了第11个孩子良年。


六年后,宝珠又生下一个儿子。这一年,齐白石78岁,胡宝珠39岁。他们给儿子命名良末,快十年前的良止不是终结者,这应该就是小儿子吧。反正都一把年纪了。


想不到,齐白石83岁时,宝珠又怀孕了。可惜她高龄产子,最终难产而死。


齐白石和胡宝珠感情笃厚,他比小娇妻大快40岁,总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她带着一群孩子没有依靠。没想到小娇妻突然离世,他很痛苦,亲笔写祭文悼念:


“今朝事到眼前,岂食言于我夫人。故将我夫人之柩,暂寄宣武门外法源寺。俟时乱稍平,决不负我夫人也。呜呼,尚飨!”

 

齐白石与胡宝莲  


10

出了名也不占名声的便宜


良末成长的时光,是齐老80岁到90多岁的日子。


良末后来告诉记者,小时候跟父亲睡在一张床上,半夜醒来,父亲常常不见了。


这么晚了,父亲上哪儿去了?于是,良末爬起来找,结果,父亲趴在画室的桌子上正在认真描红。



描红是儿童学字启蒙阶段用的方法,名扬天下的父亲却也这么做。


良末很不解,结果齐老说,我老了,名声在外,耳朵能听到的都是夸奖,我到底画得好不好,我自己也犯糊涂。许多有名望的画家到最后画的东西都放得太开了,自己收不回来,我要管住自己,用描红的方式使笔法有放也有收。


齐白石出名之后很多人找他画画,良末说他的原则是坚决不画没见过的东西。


世界和平委员会请齐老画和平鸽,齐白石平时很少见到鸽子。为了画好,专门让家丽人养一群鸽子,有事没事观察它们的起落。


开始画时,画到鸽子的羽毛,齐老拿捏不准应该画多少羽毛。他不想将就,就是一个儿子逮着一只,直接数羽毛。


带到的那只鸽子数出12根羽毛,他就按着12根去画。

 

铁拐李

 

人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是因为评价别人的话用一张嘴说就够了,倒是需要两只眼睛,一只审视外界,一只洞察自己;要两只耳朵,一只听赞美,一只听批评。

道理人人都懂,但名满天下仍能不忘时时省视自己,清醒而时时奋进,实在难得。


不活在名声里的人,才能活在进步里。

 

11


齐白石这一辈子,不按套路出牌,前半生跟普通人也差不多,但他比一般人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他一直感觉良好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


不为时间所困。二十几岁的已婚男人做做艺术梦怎么了?五十几岁做北漂太不靠谱了吗?只要你真想,努力去做就行了。


不为身份所困。齐白石是一个特别没把自己当回事的人,觉得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可以爱小姑娘,也永远会向年轻人学习。


始终在做自己。出名或者不出名,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所以勤奋努力是齐白石,小气抠门也是齐白石,永远不装才是齐白石。

 


现在的人急,三十岁要有车有房、成家立业,是因为大家的标准是向外比。自媒体时代,永远有年轻一代厉害出挑,秒杀同龄人,甚至把上一代人拍死在沙滩上。


这些人的经验不能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正确的价值观,只会让人羡慕嫉妒恨之余更加浮躁。


真正的成功应该是像齐白石这样。当然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是让大家复制他这样的传奇经历,而是学习他永远有自己的人生节奏,即使别人看起来慢,也不慌不乱地脚踏实地。你的黄金时代不是没有,只是时候未到。

-------------- THE END --------------


点击下面图片查看:To:全世界最好的胡歌

好文推荐:最强网购!他们花3.2亿在淘宝上拍下了两架飞机……

↓↓↓↓↓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