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小鹏汽车宣布旗下“陆地航母”即将进入适航审定阶段。根据规划,小鹏“陆地航母”将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启预订,并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开启交付。
在大家欢呼小鹏获得民航局认证声时,小鹏也步入了生死局。过去一年,小鹏可谓是 "命途多舛"。小鹏汽车月销量从1万多跌到5000多,垫底了几个月又回到2万多;高管团队走了一波又一波,警方介入内部反腐;王凤英对渠道彻底重整,经销商模式逐渐替代直营模式;何小鹏从一个“老好人”变得杀伐果断,重掌管理大权。前不久,小鹏发布2023年业绩。根据报告显示:除了亏损仍在加剧外,小鹏的毛利率还出现断崖式下滑。2024年,小鹏还能靠什么绝地反击,开启一个强劲的产品周期年?3月19日,小鹏汽车发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这一年,小鹏汽车不仅面临亏损持续、汽车毛利率下滑等问题,还有交付量减少的压力。2023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净亏损为103.8亿元,但净亏损高达103.8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在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分天下的格局中,小鹏日趋势微。财报披露后,不难发现三家企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小鹏不仅收入规模最小,单车亏损也最多,现金储备更是少得可怜。除了亏损加剧,小鹏毛利率也出现断崖式下滑,据其财报显示:2023年四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4.1%,其中汽车毛利率为-1.6%,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小鹏在财报中表示,自2023年上半年起,小鹏汽车一直处于销量掉队的状态。整个2023年,小鹏汽车累计交付14.2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6.7%,但并未达到公司既定目标。公司曾表示,“2023年原定交付量目标为20万辆,实际完成7成。小鹏全年销量增长率也未跑赢大盘。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增长35.8%、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在内卷的新能车赛道下,2023年小鹏仍没有走出ICU,反而还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其实,问题早在2022年9月暴露,导火索是小鹏G9上市“翻车”,大量用户退订。事后何小鹏站在公司全局角度,深刻反思,认为公司问题包括:战略不连续、太注重科技创新、忽略用户口碑、组织能力差导致部门低效、产品与营销割裂等。首先是产品端的自救,小鹏重回性价比路线。小鹏汽车发布全新品牌,正式进军10万-15万元区间汽车市场,与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一线自主品牌展开价格竞争。2023年,小鹏最重要的一款新车是G6。这款车在小鹏风雨飘摇时上市,意义可见一斑。目前来看,G6还算成功,核心在于它让小鹏重回性价比路线。因为价格确实低,G6在同级别中很有竞争力。G6上市前一天,问界宣布华为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价格降价1.8万元。从去年7月的第一个完整交付月开始,G6就一直是小鹏所有车型中的销冠,交付量甚至一度超过其他四款车之和。其次,销售方面也有变化,小鹏汽车开始砍掉直营店,转投经销商模式。2023年,小鹏汽车共计淘汰了超130家门店,同时,引入了160家汽车经销商。利用经销商的优势快速的拓展到下沉市场,快速布局到全国。而且经销商有销售压力之后,也更有利于车型的销售。小鹏汽车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一系列高管离职潮。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相继退出管理层,转任“终身荣誉顾问”。随后,小鹏营销副总裁李鹏程、用户服务与发展中心负责人廖清红、动力总成负责人刘明辉、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等多位高管也纷纷离职。在这个过程里,前长城汽车总经理、人称“车圈铁娘子”的王凤英加入小鹏,担任公司总裁,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二把手。王凤英全面掌管小鹏产品规划与销售服务体系之后,直营和加盟两个销售体系合二为一,内部人事震荡,高管员工站队,团队加速洗牌。现在小鹏内部的权力格局已经稳固。小鹏汽车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小鹏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包括何小鹏(董事长兼CEO)、王凤英(总裁)、顾宏地(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三人组成最高决策层。
这三人中,何小鹏是绝对中心,王凤英类似“大管家”,何小鹏对其放权,推动内部变革,顾宏地是投行背景,从业经验主要在投资并购领域。采购是企业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部门。尤其像汽车这种零部件数量多、生产链条长的行业,内部腾挪空间很大。小鹏在去年10月宣布采购部门负责人停职,多名员工配合调查,并有警方介入。这次事件表明小鹏已经在重整流程,进一步打通内部各关节。最后是员工。基层员工不像高管那样不可替代,他们需要有人将他们有效组织起来,最大化发挥合力。之前小鹏内部相对比较松散,去年经过变革后,员工士气有所提高。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是小鹏和大众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拿到7亿美元融资;二是小鹏收购滴滴旗下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这两件事证明小鹏并非无牌可打,在当时的环境下对员工起到了一定鼓舞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自救下,虽然历经三个季度销售低迷和毛利率为负的不利局面,但小鹏汽车终于在第四季度迎来销量、盈利的拐点。四季度的情况,首先交付量创下季度新高,达60158台,月均销量突破2万台,相比去年同期飙升170.9%,环比大涨超50%。小鹏对此表示,交付上升主要是因为G6和G9的销量快速增长。交付暴涨带动营收同时创下新高,四季度营收130.5亿元,单季度营收几乎相当于二季度和三季度营收之和,相较去年同期暴涨153.9%。其中汽车营收122.3亿元,平均每天能卖“一个小目标”,同比飙升162.3%,相较上一度暴涨55.9%。营收大涨,毛利率也有所改善,时隔半年后,小鹏毛利率和汽车毛利率重新转正,分别为6.2%和4.1%。同时净亏损大幅收窄至13.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减少42.8%,相较上一季度减少约134%。先是比亚迪在2月19日宣布,旗下秦PLUS和驱逐舰05的荣耀版车型,售价直接砍到了7.98万元起,降幅超过2万元。这个价格,已经逼近了不少燃油车的售价。要知道,在过去,新能源车因为技术成本高,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如今能做到 "电车比油车还便宜",实属不易。
紧接着,长安启源也加入了这场 "价格游戏"。3月1日,长安启源官宣,旗下Q05的125km长续航版车型,售价降至9.69万元起,相比此前13.19万元的起售价,降幅达到了惊人的26.5%。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一辆续航里程更长的电动车。
吉利、奇瑞、特斯拉等品牌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了不同力度的降价促销活动。吉利在3月推出的2024春季购车节活动中,现金优惠最高达4.7万元,再加上1万元的置换补贴,优惠力度非常可观。奇瑞则对旗下四大品牌的多款车型实施补贴,其中瑞虎8系、星纪元ES以旧换新最高可抵4万元。
就连一向高冷的特斯拉,也在3月1日推出了限时购车政策,Model 3/Y后驱版现车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全系车型还有最高1万元的指定车漆福利,加上限时低息金融政策,最多可享3.46万元的优惠。
这场价格战对车企而言,百利而无一害。本就已经不高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靠薄利多销来冲销量,能走多远还很难说。过去一年的每场价格战,小鹏几乎都参与了。最近的一波,小鹏G6全系车型直降2万元,起售价降到18.99万元;新款小鹏G9优惠1万元,选装折扣1.1万元;小鹏P7i鹏翼性能版更是降价5万元。
降价直接侵蚀毛利。而小鹏的车价本来就偏低,降价空间已经不大。价格战这样无休止打下去,小鹏会很吃力。然而,小鹏不打也不行。2024年2月,小鹏的交付量为4545辆,同比下滑24.4%;同时相比今年1月份的交付量8520辆,环比下滑44.9%,销量几乎腰斩。对比其他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2月的交付量明显落后于蔚来和理想。根据乘联会数据,蔚来2月交付了12157辆,而理想更是达到16620辆的交付成绩。在持续内卷的新能车赛道下,小鹏何时才能走出ICU?*编排 | 李砚 审核 | 李砚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红包、福利、干货,精彩不停
18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