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梅荣政:不辱使命,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2016-06-21 思想火炬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让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这是党中央赋予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表达了党和人民、国家和民族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肩负起光荣使命。


        一、要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自觉坚持以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为前提。时下,在思想理论领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正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说教论”、 “非学术论”、中国共产党“非马论”等噪音杂音也不绝于耳;在实际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领域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甚至在一些场合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会受到指责和嘲讽。面对这种形势,只有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真信马克思主义,才能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所谓真懂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所深刻揭示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所坚持的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是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的,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事物发展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地“改变世界”; 真正懂得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沿着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断前进。总之,就是要真正懂得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能否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检验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也是区分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试金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使中国改天换地,取得为世界瞩目的成就,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今天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就要能够敏锐地识别各种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潮及观点,有力地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谬论,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有正确的政治灵魂,也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二、要刻苦学习、学习、再学习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历史重任在肩,必须具有深厚而渊博的知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列举了西方历史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时期4位巨匠的思想学说,文艺复兴时期的10位文化和思想大家,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10位资产阶级思想家,促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8位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家;20世纪以来的8种学说;历数了中华文明史上,从先秦子学开始,前后7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10家学说和25位思想大家;鸦片战争后3位向西方寻求救亡图存之策者,十月革命以后两位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之先驱,以及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开拓性努力的9位名家大师。习近平总书记所列清单,给笔者两点启示。一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 43 34838 43 15274 0 0 2752 0 0:00:12 0:00:05 0:00:07 2987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只有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才能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各个学派学说及其代表性人物,产生于不同的时代,代表着各种不同的阶级利益和政治诉求,对社会历史进程起着不同程度地促进或阻碍作用。但是,他们作为文化和思想大家、各种各样学派学说的创始人或代表性人物,都是非常博学的。今天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担当大任,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创新,有所前进,也必须博学。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党中央要求我们以我国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以解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仅凭勇气、大话、空话,显然是于事无补的。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是与一些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理解不深、不透,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功力不足有关;二是与我们在构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话语体系,功力不足、能力和水平不高,缺乏真知灼见有关。要改变这种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的哲学社会科学状况,就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要着力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构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眼界广阔,具有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包括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各个方面的丰富知识,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三方面资源,以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学习是乐事,也是极苦之事,要费尽心血。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领导干部学习理论要进入王国维论治学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以这三境界自律。


        三、要永远面向实践,植根于实践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如果闭门造车,孤芳自赏,不面向实践,不植根于实践,怎么能听到这时代的声音,时代的呼唤,把握这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发现和抓住真问题?又怎么能通过认真研究,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解决重大而紧迫的时代问题,从而推动理论创新,在理论创造中把自己铸成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有“五个面对”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即:“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

        实践又是革命的熔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每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然而这个根本性、原则性问题只能在实践中,即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人民的事业。人民是实践主体。脱离了实践,也就脱离了人民。只有把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有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才能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有深刻理解,也才能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作为为人民做学问的指导思想,并在理论创新中真切地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聚焦人民的实践创造。我们党的理论宣传工作才会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


        四、要勇于为捍卫党的执政地位而亮剑


        多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坚持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不遗余力地向我国推销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国内一些人与其相互呼应,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西方宪政民主论、“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不断兴风作浪。其目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其要害就是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丢掉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一些人甚至党内有的同志却没有看清这其中暗藏的玄机,不知不觉成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吹鼓手。面对这种形势,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站到斗争的前列,向各种错误思潮亮剑。

        为什么对种种错误思潮必须亮剑?不亮剑,不揭露错误思潮的产生的背景、本质危害、表现手法、传播特点,就不能帮助群众分清是非,划清界限,摆脱错误思潮的影响,压缩错误思潮的市场,净化社会氛围;不亮剑,就不能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只能在斗争中发展,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只能在斗争中成长。

        应当承认,在敢不敢、愿不愿亮剑的问题上,我国现有的评估体系、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态度,使得一些学者因怕丢失选票,要么三缄其口、明哲保身,要么左右逢源、模棱两可,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传统。今天,对于一个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者来说,应当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抱定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之决心,勇立时代之潮头,敢于同错误思潮作斗争,为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哲学社会科学阵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使命而努力!

(来源:红旗文稿;作者:梅荣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上述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共享“北京习风堂”微信号:bjxft2015


共享“猫之女”微信号:猫之女

共享“产业人网”微信号:chanyeren2014


共享“e观沧海”微信号:e观沧海


 共享“思想大视野”微信公众号: sxdsy_qfgz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