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些中国人正在膜拜《敦刻尔克》,愤怒的法国人却冲出来了……

2017-09-06 思想火炬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好莱坞著名英国导演诺兰的最新力作《敦刻尔克》,自9月1日在咱们中国内地上映以来,仅仅4天就已经斩获了超2亿的票房,更是成为了上周内地票房的冠军!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的口碑在内地也是“爆炸级别”地好,备受“专业”观影者的推崇。

可在当年真实上演“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法国,诺兰的电影却遭到了不少法国影评人和网民的斥责,甚至有人认为这部电影“辱法”了……



可法国人为啥会被刺激了呢?我们不妨来看看法国第二大全国性日报《世界报》(Le Monde)刊登的一篇文章是怎么批评诺兰的吧:

“一部电影从什么角度去拍、怎么拍,毋庸置疑都是导演的个人权利——【只要他的电影能如实地还原事实和历史】”。


▲法国《世界报》的报道截图


接着,文章就开始持续质问诺兰说:

 

“可是,我们并没有在电影中看到当年与英国军队一同撤出敦刻尔克的12万法国士兵,更没有看到为了这次大撤退而牺牲自己抵挡强大敌军炮火的4万名法国战士。”

 

“影片中实际上只给了法国士兵几十秒钟的镜头,其中一些镜头还是不怀好意地在描述法国士兵如何假扮成英军逃跑的……”

 

“而且,一部打着《敦刻尔克》旗号的电影,重点都是在拍摄沙滩和海洋,敦刻尔克到底在哪儿呢?”


因此,如果用16个字总结一下这篇“怨念满满”的法国媒体的报道便是:英国佬你忒不地道,我们法国才是主角!


而除了《世界报》这篇斥责诺兰的文章,还有不少法国影评人也都在指责诺兰的电影“严重矮化”了法国士兵在这次大撤退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法国媒体人更是吐槽说:他们盎格鲁-撒克逊人一贯都喜欢给自己加戏,忽略他人”。


一位法国历史学家也写到:要不是那3、4万法国士兵的英勇牺牲,英军恐怕早就战败投降了……


一些法国网民也在“怒气冲冲”地宣泄说:“他们英国人都是勇敢的,我们法国人都是懦夫……呵呵,这电影谁看谁傻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法国人的愤怒还刺激了遥远的印度。《印度时报》就刊文说,虽然诺兰这片儿拍得不错,但他却忽视了印度士兵在二战中的贡献……


当然,面对法国人如潮的批评,英国舆论也很快“炸”了。

 

一位英国的历史学家就讽刺法国人说:“诺兰是英国人,他拍电影当然会向着英国——正如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美国人都是宇宙无敌的。所以如果你们法国人想拍出合你们心意的电影,你们也出个牛X导演呗?”


而英国网民也毫无爆料地嘲讽起法国人:“我怎么记得是你们举白旗的?”





(作者: 耿直哥)





普世价值假假真真:《敦刻尔克》和敦刻尔克大撤退

电影《敦刻尔克》正在中国各地影院上映,票房差强人意。如果不是导演诺兰这块金字招牌,很可能仆街。

在前互联网时代,电影是最重要宣传工具,它承载着意识形态传播功能,无论文盲还是识字阶层都能够接受。因此电影艺术从来并不单纯,它跟政治总是紧密相连。


电影行业中顶尖大师,也要服务于政治,否则你对观影者的号召力可能带来反作用力,卓别林,布莱希特等明星巨匠都被好莱坞赶出家门。


华纳时代投资的《敦刻尔克》走的是技术流风格,貌似为艺术而艺术,无论是镜头,画面,色彩,配乐,剪辑,结构等方面,都相当精致到位,但观影者在影院中的感受是--沉闷。


它的历史背景又是二战时期一段并不光彩的插曲,这样就产生了许多错位。


你以为它是史诗片,其实它是战争片,你以为它是战争片,其实它是灾难片,你以为它是灾难片,其实它是情感片,你以为它是情感片,结果走出影院后,又觉得看了一部艺术片。如果有人不认同,那么只能说明他不懂艺术。


《敦刻尔克》显然披着各色外衣,将主题厚厚地裹装起来,制片方告诉大家主题是:回家


不,它的真正内核就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至于是哪种价值观主旋律?直接了当的说吧:西方的普世价值!


要让自己的价值观向全球推送,灌输,还有什么比藏在“回家”这个感人主题之后更巧妙呢?


可惜的是,“回家”这个主题在《敦刻尔克》里太过虚伪,历史上敦刻尔克大撤退决不是为了回家,也不是突围,而是一场丑陋的溃逃。


兵败如山倒


1940年5月,处于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境内的四十多万英法军队在德军咄咄逼人攻势面前,企图向南方转移,伺机反击或走海路撤退。


然而,当德军在法国境内沿着索姆河向阿布维尔节节进逼时候,北方战场上的英军,法军,比军处境极为狼狈,统帅部要求他们尽一切可能向南方撤退。


结果5月14日,荷兰最高统帅部向德军投降,5月15日,英军拔退就跑。


5月24日,惊惶失措的英国军队弃守连结法国南方的交通枢纽阿腊斯,同一天,布伦要塞被德军占领,加莱被围,这两个港口失守,原先制定的有序撤退计划完全被打乱。


几十万大军,逃跑就是一切。打不过德军,他们还可以欺负路上的难民。英国军队为保证逃跑速度,扔掉了重炮,机枪,弹药,辎重,还有大型车辆。


为了让公路更加通畅,他们用枪把逃命的难民驱赶到两边的田野之中,用推地机将路上丢弃的物资装备推进公路两旁的沟渠之中。


难民何辜?本来应当在前线保护他们的英法军队,却连公路也不让他们走。这就是电影里温馨感人的“回家”?


5月27日,比利时投降,这下好了,从奥斯坦德到尼乌波特这段比利时境内的海滩也不能再利用了。


最后能用来逃命的只有尼乌波特以南到格拉夫林的这段海滩,英法两军矛盾重重,渡海集合地只能是千疮百孔的敦刻尔克。


四个船坞,七个泊位全部被毁,码头被炸成一乱石,油库,货栈在熊熊燃烧,城市成了废墟,只有东防波堤可以利用登船,但不久也被堵塞,士兵们只能从海难半走半游向接应船只靠近。


法军在敦刻尔克外围跟赶来的德军殊死搏斗,等英国佬逃光之后, 法国佬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从政治和军事角度看,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下来的有生力量的意义不可低估,丘胖说:胜利不是靠撤退得来的,但撤退蕴藏着胜利。


但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大溃逃,一场完完全全的失败,能够逃出生天主要原因有三:

一,希特勒统帅部的犹豫,在最佳时间停止地面推进,过分依赖戈林的空军(有政治因素)。


二,沙滩的湿软,大大降低了轰炸机炸弹杀伤力。


三,英国皇军空军的优异表现。


二战史观


在西方主导话语权的今天,凡是与他们意识形态不符的思想,基本被抹黑或淡化,最直接受害者就是二战历史。

二战史观被扭曲之后,给青年人带来了许多的困惑,甚至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中国来说,不断有“日杂”穿着日军军服,举着日军军刀,喊什么“父母给我支那身,皇军赐我大和魂”。


他们为南京大屠杀唱赞歌来表示自己的立场,来激怒网友,奉日本为精神祖国,这是正常中国人无法想像的事情。


不以汉奸为耻,反以汉奸为荣,这种思维并不是偶然的。亲日,媚日言论在网络上一直此起彼伏,各种为日军涂脂抹粉的砖家叫兽成了媒体宠儿。


从整个世界来看,弥漫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妖气,在“普世价值”这面大旗下,正与邪,是与非的界限变成模糊起来,反共才是真正的目标。


以台湾地区来说,在“转型正义”口号下,皇民组织可以上街公开亮相,法西斯分子甚至要为二战台湾日本兵树碑立传。


在乌克兰,曾被镇压的亲纳粹组织,又风风光光被请回来。而日本政客非但参拜靖国神社,而且年年要世界各国来祭奠原子弹纪念日。


在这种氛围下,《敦刻尔克》与敦刻尔克大撤退可以脱钩,各自表述。单单说这一历史事件,英国人的表现令人发指。


6月3日是溃逃最后一天,为什么是最后一天?因为最后一批英军登船逃离了。防守任务全部压在法国佬身上,四万名法军在格拉夫林到贝居一带防线上,一直跟德国人打到6月4日。


法国人抵制《敦刻尔克》,是因为他们抵制艺术吗?当然不是。他们接受不了这种恶心的手法,电影中法国军队居然连龙套也算不上。


只有当历史扭曲这种事落到自己头上,法国才会生气,但他们想过俄国人的感受吗?


苏联红军是抗击纳粹主力兵团的最强者,如果他们也像英国军队这般擅长逃跑,二战会是什么结果?


然而,在今天,不但无功,而且有过。西方舆论用细枝末节来颠覆共产党力量的历史功绩,再用细枝末节来塑造自己的丰功伟绩。


所以《斯大林格勒保守战》好莱坞是从来不会拍的,对它们来说这不是二战一部份,必须淡化掉,谁说电影仅仅是艺术?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莫尔达尔六十年代就针对敦刻尔克撤退被美化,写过一本专著叫《敦刻尔克之战》。


“之战”这词英国佬是不敢用的,法国佬用得理直气壮。我在前线拼得尸积如山,你丘胖几句漂亮话就能翻云覆雨?


莫尔达尔这样形容英军士兵:


“法军在作战时,突然,从地窖和地洞里钻出一批又一批丢掉武装的军人,他们在四处像潮水般的出现,向防波堤聚拢,他们不想把这逃跑的机会让给为他们打仗的人。”


英国人难道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他们太自私了,以至于后来在缅甸又一次抛弃了为他们浴血奋战的中国远征军,只顾自己逃往印度。


丘胖得知英军逃生人数远远超于法军后,才说:“两军要按相同数量人员撤退,一定要挽臂同行。”


话说得漂亮,德国人6月4日攻下敦刻尔克,你让法国佬怎么跟你挽臂同行?


37万名法军在这一战中死亡,受伤,被俘,6月14日,巴黎宣布不设防,法国投降派全面占据优势。22日法国投降。


《敦刻尔克》这部电影喜欢看就看看好了,但没有必要装出一副便秘的样子说自己看懂了,几十块钱买来的优越感是廉价又可笑的。


如果敦刻尔克大撤退让印度宝莱坞拍会如何?边撤退,边跳舞。阿三这点还不错,能坚持自己风格。


中国电影整体环境,其实还没有走出八十年代开始的自虐式叙述,以得到三大电影节认可为追求目标。这需要一个转变过程,最重要的是自信心的建立。像《敦刻尔克》这种溃败,都能演绎得这般理直气壮,这自信心得有多强?


好莱坞有它的制作标准,有它的政治红线,各家电影公司就是一艘艘意识形态航母。这种文化绝对优势,会使人们产生依赖感和崇拜感,再演变成一种迷信。

 

其实史上最牛逼的突围是什么?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作者:后沙月光,国家意识形态中心新媒体研究院特邀专家)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