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 做好高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

2018-02-20 思想火炬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以“2·19”讲话为代表的系列重要讲话,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新闻舆论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科学而理性地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任务、新要求,形成了体系完整、逻辑缜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舆论思想。这一新闻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新时代新形势相适应的理论结晶,极大地丰富、发展、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宝库,标志着我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为高校做好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引、科学的行动指南。

 


继续深化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认识,切实从党的工作全局高度认识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继续强化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切实在全国高校做到党管媒体、管好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强调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用四个“牢牢坚持”进行了高度概括。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他对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校在落实党管媒体、管好媒体上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强化全覆盖管理。要进一步全面落实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管,是全覆盖管、全方位管、全过程管。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校级的还是各单位的,无论是官方的还是自媒体,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的,都要全面管理、全过程管理,真正做到消灭真空地带、不留任何死角。要在从业人员、相关人员中实施准入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教育,使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落实到各个媒体、各个阵地、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二是强化互联网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网络是重中之重”。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关键。在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的形势下,在师生员工“全网民人口”的环境下,互联网用不好、管不好,加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就是一句空话、难以落到实处。互联网的特殊性等给管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但这绝不是放弃管理的理由,反而证实了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因为不好管就放任自流,而要严格执行责任制,重点解决好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关键问题。

 

 三是强化自媒体管理。在“人人都是传播者、个个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生态中,自媒体毫无疑问也是大众传播媒介,也具有大众传播的显著特征。师生自行开设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在校园和社会的舆论形成中都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引导他们遵纪守法、传播正能量,不断提高网络素养,自觉规范传播行为。因为师生数量众多、全天候发布、借助媒介品种多样化等,极大地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要下大力气破解这一瓶颈。一方面要建设专兼职人员结合的管理队伍。没有人管是不可能管好的。要根据学校规模大小、师生人数多少,确定一定比例的专业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切实层层落实网络管理责任制,全面施行“谁的人、谁来管,谁出问题、谁负责”的制度。

 

 四是强化学媒体管理。切实扭转“学生办媒体给老师看”的现状。在高校本应是以教工为主体履行立德树人的职责,承担教育、引导、培养学生的任务。但在一些高校,由于专职人员不够、兼职人员难以兼顾、教工对新媒体传播不熟悉等原因,学生成了学校各级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的采访者、编辑者和发布者,出现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倒置的局面。这在一定角度说是学生成长进步的表现,但也会因学生自身的局限性影响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效果。对以学生为主体的媒体更要强化管理。一方面要认真遴选政治上可靠的学生参与各级媒体工作,而不能只看新媒体技术是否娴熟;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学生办媒体的指导、监管,严格发布程序,不能等发现问题后再来弥补。切实保证学媒体真正置于高校党委的管理之下,而不仅仅是备个案、注个册。

 

 五是强化科学化管理。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具有专业性。工作中不能仅凭满腔热情和朴素的感情,不能以个人的好恶为取舍,不能简单照搬其他工作的方式方法,而要不断地学习研究掌握政治规律、宣传规律、新闻舆论规律、传播规律、教育规律等,按科学规律办事。高校党委应该承担起新闻信息及时发布者、权威定调者、自觉把关者的角色,按照专业化的标准强化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管理。领导干部要努力练好运用舆论工具宣传真理、动员群众、传播经验、指导工作的基本功,善于运用媒体宣讲政策主张、引导师生员工、推动实际工作。在科学管理新闻舆论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发挥新闻舆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把方向、定大局的前提下,认真听取他们对具体业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继续坚持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切实提高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新闻舆论工作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如今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师生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在分众化、差异化、海量化的基础上,新闻传播日益呈现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的明显特征与趋势。这些都给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带来了重大影响。如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势而行,如何打造师生和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校园主流媒体,如何增强国际传播力、讲好中国高校故事,如何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当前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着力打造新型校园主流媒体。要重视做好高校校园媒体建设,努力使其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社会公众爱看、想看、粘着性强的媒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校校报发挥了校园主导媒体的积极作用,新闻网、校园广播台、电视台等承担了校园主流媒体的基础作用,形成了与当时新闻舆论工作相适应的阵地格局。但在互联网、手机的冲击下,这些昔日红火的媒体日渐式微,在师生员工接受信息渠道的排名每况愈下,在校园舆论形成中的影响越来越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传统媒体不管用、新媒体不顶用、主流媒体边缘化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在于,时代变了、受众变了、格局变了,而这些媒体的编辑思想、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等没能跟上形势和需求之变,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度效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其中时效性较差、可读性较弱、贴近性不强,是校园主流媒体发展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为:新闻发布不及时、更新不及时,报道形式呆板单一,传播内容工作性强、专业性强、业务性强,传播渠道与师生接受信息渠道不吻合等。要切实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尽快改变这一被动落后的局面。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之路,着力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公信力强、具有竞争力、师生喜爱的新型校园主流媒体。

 


 二是切实加强高校国际传播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国际传播力不足、缺少国际话语权,是一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短板。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力建设、加快提升国际影响力,对于各高校而言尤为重要。在一些高校,国际化的新闻舆论工作尚未列入议事日程,缺少多语种的传播形式,缺少国际传播的有效平台,缺少能够适应国际传播需要的专业队伍。现有的国际传播形式单一、缺少活力,不能适应国际受众的需要;如今在华留学生及国际教师已占一定比例,且在一些高校呈上升趋势。如何针对国际师生接受信息的特点,通过开展生动活泼的新闻舆论工作使其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纽带,缺少必要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和探索用国际受众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讲述好中国大学故事,传播好中国大学声音。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国际交流与沟通活动,扩大中国高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三是努力形成集团作战的良好局面。现在各高校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上是各自为战,学校与基层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主流媒体之间,缺少有效的协同机制。一方面新闻舆论工作的影响力不能积少成多、变弱为强,另一方面一旦某校出现舆情事件,很难得到其他高校媒体的声援与呼应。首先要在学校内部建设新闻舆论工作共同体,形成协同共赢的媒体矩阵,壮大学校新闻舆论工作的声势,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园旗舰媒体。其次要加强与兄弟院校、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媒体的联系与合作,积极争取校外各方的支持与配合,使其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特别重视发挥新闻院系的作用。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特别对高校新闻院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高校新闻院系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要选配好教师队伍,对从事与新闻舆论相关专业、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特别是要有政治素质方面的要求;要特别重视发挥新闻院系教师的积极作用。他们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有生力量,是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未来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主力军。引导他们走上主战场、守好主阵地,是构建高校新闻舆论工作大格局的应有之义。

 

 五是切实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关键在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新闻舆论工作效果。具体到高校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数量不足。一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从业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疲于奔命;业务能力不高,缺少全媒型、专家型新闻舆论工作者;培训不够。知识更新不快,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视野不广。多局限在本校的圈子里,对社会情况了解不多、对兄弟院校情况了解不多、对国际情况了解不多;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现在新闻舆论工作不再是过去那样只需要一张嘴、一张纸、一支笔就能够完成的,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投入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保障。要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尽快得以解决,为做好高校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六是深入推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研究。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既有新闻舆论工作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只有深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才能为建立健全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实践、轻研究的现象,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具体事务的操作层面。既缺少成功经验的提炼与升华,又缺少失败教训的剖析与总结,还缺少相关做法的参考与借鉴。对面临的形势变化研究不够,对师生的各种需求研究不够,对不断涌现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不够,对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研究不够。要建立定期分析研究当前各种情况、趋势的制度,特别关注师生在不同阶段的各种需求。在此基础上,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近期计划、中期规划、长期谋划。要引导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者结合实际开展理论研究,鼓励校内外新闻舆论理论研究人员积极开展针对高校特点的相关研究。

 

(作者:铁 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理事长)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