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吴学琴:深刻阐释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内在逻辑

2018-02-28 思想火炬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编者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历史逻辑和未来发展逻辑。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变化的必然体现;现实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我国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都不变这一国情的必然发展结果;历史逻辑是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任务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规律,对社会主要矛盾六次作出判断,取得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史必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全局性、根本性、阶段性的矛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矛盾分析方法,未来发展逻辑就是掌握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向好的方面转化,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创新能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其转化的依据和内在逻辑是什么?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凝聚共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理论逻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变化的必然体现

  社会基本矛盾,我们熟知的经典阐述是马克思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话:“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产和精神生活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段话一般被理解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大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变化形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诚然是对的,但却是不全面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为何又如何产生矛盾?是由于分封制、皇权制的所有制形式与生产力相矛盾,还是庄园制、小农经济、垄断制的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皇权思想、三纲五常伦理道德观念制约经济基础,亦或是三权分立政治思想、竞争冒险的精神不适应经济基础?这两对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主体是依靠工人还是农民、执政者还是非执政者?解决矛盾的方式是采取暴力还是和平、调整还是对抗?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直接摧毁军队等国家机器、还是进行政治体制或经济体制的调整?可见,这两对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直接动因、表现形态等方面,在不同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中都大为不同,在这一辩证运动过程中至少蕴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同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形态不同发展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始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从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重新适合的过程。但这两对矛盾仅仅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只在归根结底意义上推动社会发展;二是这两对基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和同一社会形态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表现出来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譬如20世纪初的俄国,俄国与西方列强、大俄罗斯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农民同封建地主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四对矛盾, 交织在一起,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矛盾发展的尖锐化最终导致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时,社会主要矛盾就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通过持续不断的斗争,削弱了一方力量,或双方力量重新达到平衡。当生产关系基本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基本适合经济基础发展时,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政治利益集团与经济利益集团、不同利益集团、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矛盾根源在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早期古典资本主义时期,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工人阶级争取劳动报酬和缩短工作日的斗争;在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金融资本与实业资本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而在今天全球化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生产能力的无限扩大与消费市场的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政治上的突出表现为富国与穷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之间不平衡发展的矛盾,这从美国与新兴大国争夺世界能源和其他资源产地、争夺市场和投资场所展开激烈斗争中可见一斑。这一矛盾的深化发展加剧了世界的两极分化,所以沃勒斯坦感慨道:“生活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人民中也许有多达85%的人,其生活水准明显不会高于500年到1000年前的世界劳动人口。人们确实可以说,他们之中的许多人,甚至大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恶化了。”同时,也导致了生产持续低迷、生态问题增多、金融危机频发、世界经济严重扭曲,并进一步导致国内大资产阶级与广大中间阶层和普通工人之间的矛盾,各大资本家集团之间的矛盾,大银行和金融资本集团与实体经济资本集团之间的矛盾。2017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就是这一矛盾极端化的妥协解决。

  在这风云变幻的矛盾体系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了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社会形态、同一社会形态不同社会阶段,其主要矛盾表现不同的理论逻辑,深刻洞察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以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进而准确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二、现实逻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我国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都不变这一国情的必然发展结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定位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基于理论逻辑,更是基于现实逻辑,基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现状,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基础。

  201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743585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约合3650美元),恩格尔系数仅为 30.1,已进入到国际公认的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增长较快,人均支出达到1915元,比2015年的1723元,提升了0.2%,占比11.2%。2017 年GDP 总量预计超过 82 万亿元人民币,约合 13 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GDP增速达6.9%;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5974 万人民币(合 3900 美元),“ 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人均教育文化消费支出达到 2000 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超过 1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财政的文化支出规模预计将超过 3400 亿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和提升。”

2016年全年完成22次宇航发射。长征五号、长征七号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在轨驻留30天并安全返回;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高分三号、3颗北斗导航卫星等成功发射。2017年,中国制造不断释放惊喜:4月26日下午,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5月3日,中国量子计算机诞生,这是历史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基于单光子的量子模拟机,为最终实现超越经典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中国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正式启用;中国可燃冰首次试采成功;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九颗脉冲星;“蛟龙号”下潜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的最深处;“中欧班列”今年开行破3000列;中国自主研发、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最快的高铁“复兴号”已奔驰在京沪、天津、西安、成都、福州、桂林全国各地,飞驰电掣地从2017奔向2018,奔向美好生活。

  过去4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获得较大提高,人均收入已达到39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因此社会主要矛盾势必发生转化,不再仅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了。

  第二,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内容。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再是落后的生产,而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具体而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典型表现在:

  首先,城乡差距虽然逐年缩小,但依然不可小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71(农村居民收入=1)。近五年虽然农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比2012年的2.88,下降了0.17,但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仍然在2倍以上。

 

  其次,虽然地区差距不断缩小,但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东北地区与西部收入相对差距依然存在。2016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67(西部地区居民收入=1),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09,东北地区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1.21。

复次,基尼系数虽有所下降,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比2012年的0.474下降0.009,但仍处于收入差距0.4的警戒线之上。

  

图1 2012-2016年居民收入基尼系数

  从上述事实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挑战,要求我们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所以,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变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逻辑前提。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也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个没有变”,从战略高度准确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情。正是基于“两个没有变”的事实,充分运用“变”与“不变”的辩证思维,才准确判断在“两个没有变”的基础上,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不是矛盾性质的完全改变,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范围内发生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背景下的部分质变;是在世界范围内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我国总体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背景下的部分质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就、我国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发展中国家地位都不变的国情,构成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逻辑。


  三、历史逻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任务和挑战,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规律,六次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判断,取得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胜利的历史必然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还体现出了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历史逻辑。历史地看,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总体而言是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需求,这一根本性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轰轰烈烈的革命主旋律。但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不同时期又呈现出阶段性变化发展态势。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第一次党的代表大会把党的革命纲领确定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一)》,其中指出:“十九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因感受到外来政治力经济力强迫的痛苦,以及发现了旧制度的腐败与缺点,人民开始组织起来进行反抗,以至发生辛亥革命。”这段话清晰表明: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大革命时期党又抓住中国人民大众同北洋封建军阀之间的矛盾,把这一矛盾的解决纳入到反帝反封建问题之中,从而使“反帝反封建”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先进阶级的革命共识。基于此,党的六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以及帝国主义与被统治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这三大矛盾一直贯穿于土地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面对土地革命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状况,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的矛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官僚买办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迅猛发展,不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存在矛盾,而且与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因此推翻三座大山,自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任务。

  民主革命完成以后,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准确剖析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第二次提出:“在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第一种是国内的,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第二种是国外的,即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这两类社会主要矛盾一直贯穿到“一化三改造”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因而在实践中党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过渡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基本解决,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已经基本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故而,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已经出现了由“相互对立”向“相互适应”的转变的新特点,认为非对抗的人民内部矛盾和对抗的敌我矛盾,是当时社会存在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抗性矛盾有向非对抗性矛盾转变的可能性。因此,在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中,中央第三次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了判断,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在宏观上基本适应的前提上,微观上需要不断调整,调整的依据就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党的八大以后,由于国内国际复杂局面的出现,特别是国际上出现“波匈事件”、国内出现“反右派斗争”之后,没有坚持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第四次提出国内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斗争。并且这个矛盾的斗争会表现的异常激烈,可以用“你死我活”来描述。这一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又回到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状态中去了,而不是在两对基本矛盾相适应的前提下,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党的根本任务,故在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五次重新确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五次分析总结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除个别误判之外,无不是循历史发展逻辑而做出的精确判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直坚持“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并围绕这一矛盾的解决,励精图治,不断推进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改革,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经过4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还是人民的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又一次作出重大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显见,每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都伴随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不同任务和挑战而发生,其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或者宏观上相互对抗而爆发革命战争,或者微观上不相适应而进行改革调整,每一次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 2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版。

  (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1992年版。

  (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伊曼努尔?沃伦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陈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紫光阁》[J],第11期。

  (10)李琮、张宇、吕楠:《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J],2013年第4期。

  (11)张鹏:《从两个维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红旗文稿》[J],2017年21期。

  (12)张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特点》,《学习时报》[N],2017 年12 月6日,第2版。

  (13)《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官网,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7/t20170706_1510401.html

  (14)《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官网,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1707/t20170706_1510401.html

  (15)《国家统计局关于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的公告》,国家统计局官网20118.1.5,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05_1569933.html。

  (16)《2017全球十大强国GDP排名出炉, 中国结果喜人, 俄罗斯出人意料》,http://www.sohu.com/a/217179069_609766.

(作者:吴学琴,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