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8-05-27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开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新征程——访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沈壮海


 2016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沈壮海教授参加了这次盛会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的代表在会上发言。围绕着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问题,专门采访了沈壮海教授。


 ▲(采访者简称▲,下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哲学社会科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总书记在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认识这次座谈会及总书记讲话的重大意义?

 ●(被采访者简称●,下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以不同形式与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意见和建议,就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明确要求。但是,以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主题,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战线,以中央的名义、由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尚属首次。就此而言,5月17日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高度重视,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作了长篇讲话。讲话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三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四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讲话中既包括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及其发展规律问题的阐述,对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有关方针原则政策的明确重申,也蕴含着一系列新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新部署。体现于讲话的,有一系列需要我们把握的关键词。第一组关键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把握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深刻体会我们所要构建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指导思想和本质特征。第二组关键词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把握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体系构成,从而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地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第三组关键词是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把握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特点,从而更加自觉地立足中国实际、坚持中国价值,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应有特色、风格与气派。贯穿于讲话全文的主题和主线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概括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着眼于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大逻辑大趋势,基于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精辟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鲜明地表达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学术和思想文化崛起、在硬实力提升的同时推动软实力提升的自信与自觉,确立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行动纲领。

 讲话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围绕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着文化强国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问题发表的讲话,统筹文化的国内建设与文化影响力的国际提升,再次集中展现了当代中国提升文化国力、推进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的目标任务与战略思维。十八大后接连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以及这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分别针对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相关关键领域进行战略动员和部署,着力从不同向度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五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从不同的侧重点切入,对文化发展与民族复兴、文化与时代、文化与人民、文化发展中的指导思想与主旋律、文化发展中的古今中外关系、文化发展与党的领导等事关文化兴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给出了鲜明而又深刻的阐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新成果和实践自觉。对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学习理解,需要放在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及文化强国建设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整体之中来进行。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中国学人的不懈努力。为什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学人长期以来的不懈追求,是我们党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贯要求。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在中国起步之初,中国学人便有了比较明确的自主性追求,渴望按照中国的特点建设具有自己主体性的社会科学。1918年5月,蔡元培在其所撰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中强调大学是“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的同时,便明确声言:“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讨论等,也都内含着这种自主性的意识与追求。1938年,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命题之后,学界也随之掀起“学术中国化”运动,倡导和推动“中国在科学上有其特殊的贡献,使科学染上中国的特色”。在这一运动中,张申府、嵇文甫、潘菽、柳湜、潘梓年、侯外庐等均发表论作探讨学术的中国化问题。新中国成立及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进程中,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更是在曲折前行中不断增进着自己的主体性,以中国自有的特点迅速发展,成为变革当代世界既有知识权力结构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再次聚焦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问题,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阶段提出的紧迫要求,回应了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提出的战略需求,也清晰点明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应有方向与路径选择,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精神动力之源、思想智慧之源,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如同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升,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一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文化引领、推动和支撑作用的有效发挥。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面临着许多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接连用五个“面对”、五个“迫切”进一步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一系列关键性课题,揭示了这些关键性课题的求解对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紧迫要求。回答好这些课题,归根到底,要靠中国人自己,要靠中国智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曾指出:“我们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大党,我们自己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不按照实践的发展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我们的工作还能够做得好吗?”作为一个正在进行着独特宏伟实践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果我们自己不研究这一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不可能从别处乞来济世灵方;如果我们自己不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来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就无力顺利推进这一宏伟进程。这是一个需要思想、需要理论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敏锐而积极地把握时代的呼声,不辜负时代的要求。

 其次,这是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当今世界,西强我弱的文化格局尚未真正改变;当代中国,与硬实力的极大提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软实力的相对不足。在文化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的当今时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国家文化软实力,形成多因,展现多样,哲学社会科学是其中至关重要的支撑。“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有精神也……欲觇其国文野强弱之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能够支撑、展现国之文野强弱、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学术,不是舶来的、翻版的、移植的学术,而是具有自己独特性创造性的学术。一种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形成并彰显自己特色、风格和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当前,中国学术以其长期以来的探索和积淀,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原创能力、学术议题设置能力、学术发展引领能力等还远远不够,学术话语权还比较弱。我们当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努力,不能只靠传统演艺,不能只靠“舌尖上的中国”,不能只靠文化产业的振兴,不能只靠艺术家、企业家、美食家在世界舞台上的出场,而是要在作出这些努力的同时,推动中国具有鲜明主体性原创性的学术的崛起,推动中国学者在世界舞台上的出场,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再者,这是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新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走过百年艰辛历程、历经几代学人探索开拓、与革命建设改革一路同行而至今日,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起点,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彰显自己的特色、风格和气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出了更为紧迫的要求。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总结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性成就,也明确指出了此间存在的不足,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哲学社会科学训练培养教育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人才队伍总体素质亟待提高,学风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总的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还处于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为主题,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强化自觉,不断解决影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国学术在与中国实践的良性互动中实现创新发展。


 ▲:刚才您提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习近平总书记座谈会上讲话的主线,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应当锁定的主题。那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什么特点?中国特色到底体现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增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以1/3强的篇幅,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体现的特点进行了集中阐述。他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核心要义是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体现原创性、时代性,核心要义是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体现系统性、专业性,核心要义是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这里关于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论述,既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刻阐释,也包含了对如何构建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明确回答。

 在上述诸特点中,最具有根本性的,是原创性。强调继承性与民族性,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各种资源为“我”所用,目的在于形成当代中国人的原创性成果;系统性与专业性,如果没有原创性成果为其内涵、内核,也便没有确立的依据、存在的可能与意义。“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强调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有中国特色,不是为了形式上的标新立异,不是“为特色而特色”,而是要以具有自己原创性的成果解决自己面临的独特性问题、以原创性的成果服务于中国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一个不能够以自己的头脑解决自我面临的问题的民族、不能为人类文明进程贡献新智慧的民族,不可能是一个自立自信、具有实力、巍然挺立的民族;一个没有自己原创性成果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可能真正构成为体系、彰显出特色,更不可能具有解决现实问题、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之“特”,最核心的问题、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原创性成果,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形成原创成果、彰显中国特色,离不开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及其不断增强。这种主体性既表现在我们的研究要真正地立足中国实际、聚焦中国问题,同时也表现在坚持以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中国学术,只有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才能展现出中国特色的卓然风姿。立足中国实际、聚焦中国问题,就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出的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需要用发展着的理论来指导,也为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与广阔空间。“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之所以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根本原因就在于当代中国正经历着的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提出了许多尚无答案、急需创造性的探索予以回答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真正直面这些具有自己独特性的大问题、真问题、新问题,当代中国学术才有可能形成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在现实的学术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者或“专门从书本上讨生活”,闭目于现实,习惯于简单地用本本来“裁剪”现实;或“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习惯于简单地用国外来“规导”中国;或“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其实,一个当代中国的学者,如果将自己与时代、与国家发展的现实及其提出的问题隔离开来,也就将自己与最深厚的学术土壤隔离了开来。

 立足中国实际,研究中国问题,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学术研究,都有一个立场问题,不可能“价值无涉”;都有一个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分析工具”开展研究的问题,照猫画虎解决不了问题。拿着西方的文本观察中国的现实、套用西方的标准衡量中国的发展,沿循西方的思维分析中国的问题,都是缺乏中国学术研究主体性的表现。不加分析地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没有独创性可言;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也没有独创性可言。一切以外国为中心,作“留声机”,机械地生吞活剥地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中国来,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与此相反,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坚持用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分析和解答问题,与积极吸收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研究成果并不矛盾。不同民族的优秀研究成果及其方法,对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而言,都是有益的滋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定要睁开眼睛、打开眼界,但一定不能睁开眼睛之后又戴上了别处借来的、并不适合自己的“眼镜”。强调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不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闭目塞听,不是要不看对象、居高临下、自说自话,而是强调在大胆吸收外来的同时,不邯郸学步、不人云亦云、不失去自我,能够在中国发展问题上真正形成自己透彻的认知、科学的阐述、精彩的表达,能够在人们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上作出体现中国智慧的新观察和新解答。在任何学术交流中,听众都希望听到新鲜的东西。用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创新性的探索、创新性的成果,中国学术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的倾听和尊重。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请您谈谈对这些要求的理解。

 ●:在座谈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浓墨重彩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义,阐述了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有效地落到实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坚持。

 之所以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在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一样,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意志“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探明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概念,探明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从而第一次把社会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在我们还没有看见另一种科学地解释某种社会形态……的活动和发展的尝试以前,没有看见另一种像唯物主义那样能把‘有关事实’整理得井然有序,能对某一社会形态作出严格的科学解释并给以生动描绘的尝试以前,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对人与社会发展问题作出科学的结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已经阐明的相关基本原理,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认识工具和分析方法。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争、中华文化涅槃重生的探索、作为中国新文化重要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与发展,都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与现实运动的紧密结合,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向着希望而行。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那样:“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定性和必然性,也应是始终贯穿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进程的鲜明主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要研究对象、直接服务对象。特定的研究对象、明确的服务对象,内在地要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前面提及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根本性、原则性的问题。任何哲学社会科学,都需要明确回答一个为谁著书、为谁立说的问题。“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即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只研究人以生产和交换为取向的行为在社会方面所产生的直接预期的影响。这同以这种社会科学为其理论表现的社会组织是完全相适合的。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立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追求。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体现在研究导向上,就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生命力的源泉。脱离人民的生动实践,哲学社会科学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无用武之地,也无可用之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突破各式各样狭隘的学术研究“个人兴趣”论,在党和人民事业的大格局中审视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定向,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拿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需要我们懂“马”信“马”,在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下足工夫,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为自己研究过程中的自觉持守与自觉运用,转化为自己研究过程中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不是束缚思维的教条,不是装点门面的挂画,更不是只要在房门上一贴便可“万事大吉”的门神,而是发展的理论、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那些“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等等现象,在当下的研究中还有比较广泛的存在。这些做法,都不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也不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应当引以为戒。“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进程中也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社会上对马克思主义存在的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以及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有关,与西方思想学说显隐并用的强势涌入有关,与中国学术追赶世界前沿过程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有关,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待加强改进有关,是多种原因复杂交织、大小气候相互影响的结果。改变这种现象,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更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提。在“失语”“失踪”“失声”的情况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只能流为毫无意义的套语、空话。改变这种现象,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引领性工程,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学习、研究、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氛围;需要进一步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教育教学的实效;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各相关学科普遍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增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实际过程的意识与能力。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和时代同行、与人心相印。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与命运。解决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的现象,也要靠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人们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拿出有分量的马克思主义的明确回答、深度回答、透彻回答。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近年来学界形成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需要及时提炼整理,让其中的精华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际推动。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内容”“最大增量”的研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他摆在特别要把握好的三个方面的资源之首的,即马克思主义的资源。这一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总书记强调,这一资源“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在现实的学术研究中,一讲到学术资源的开掘,不少人最为关注的便是“洋”资源、“古”资源,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学术资源。总书记将这一资源概括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发展的最大增量,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也是为了提振当代中国学人的学术自信。充分珍视这一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在这一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的基础上向前走,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觉自信的不二路径。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把这些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好、阐发好并推动其创新深化,是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内容、在最大增量上形成新增量的根本切入点,也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我们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同时,还同时强调要“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要求,在这次座谈会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讲话中,已有阐述。2015年11月23日,在主持就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的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便指出:“要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要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即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既包括努力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也包括从基本原理的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在2015年12月11日于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并用,要求“党校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强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在“立足中国”基点上“关怀人类、面向未来”这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所体现的普遍意义的自信,及在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围绕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解答、在基本原理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自觉担当和积极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之间同样存在着这种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辩证关系。继续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所有学科作出共同的艰辛努力。


 ▲: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遵循的思路。对于这一思路,您有何理解?

 ●:这一思路,以“立足中国”为基点,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如何对待、处理中与外、古与今、族与类等关系作出了明确回答。立足中国,之所以摆在这一发展思路的首位,是因为现实的中国,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生成发展的土壤,也是古今中外一切学术资源融会贯通、消化转化的“肠胃”,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用武之地。只有牢牢站在这个立足点上,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才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关怀人类、面向未来。“借鉴国外”,即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有益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成果。“挖掘历史”,就是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的统一,就是我们一贯强调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这里我们还应当关注的是如何理解“把握当代”。把握当代,内涵极其丰富。从研究对象的角度看,“把握当代”,就是要充分关注当今时代我们立足的实际、面对的问题。从研究资源的角度看,“把握当代”,就是要充分尊重、珍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成就。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是凭空起步的,而是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已有基础上的新创造。在推进新创造新进步的资源与基础中,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所积累的成果,应当给以充分的珍视。20世纪30年代,张申府先生曾批评过中国学界的一种现象:“中国近年有些人有一种只读外来东西不读本国东西,或不重视本国东西的风气。不但不读或不重视本国古来的东西,更不读或不重视本国今人的东西。这种情形就在现在也不免,所以才翻译的文字比自己人写的更流行。总好像觉着远来的和尚才会念经。这实在是一种要不得的毛病,应该革除的心习,不自信而奴化的表征。”在当前的学术研究中,张申府先生数十年前批评的现象仍然是一种客观存在。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确当广泛吸收他域文明成果,但无视、轻视本土的理论建构与知识创造,显然也当为戒。自家都不关注、不自珍的东西,一味想求得邻家的激赏,谈何容易!我们要在不断增进学术自强精神、提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增进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成就的自信。对于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当代中国学术自信的增进,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建设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

 这一思路还特别强调要“关怀人类、面向未来”。我们所要构建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是封闭的,它在努力观照自我的同时,也一刻不忘观照世界;它包括立足中国实际、以解决中国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指向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从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就解决人类有关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换言之,它是中国人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主题而丰富发展的学问,也是中国人围绕中国与世界发展而形成的学问、贡献的智慧。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为人类文明进程作出了独特而辉煌的贡献,当下的中华民族同样应该为人类文明进程奉献新的智慧、作出新的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当在中国发展问题上形成我们自己的学术发言权、应当“最有发言权”,但同时也要胸怀天下,关注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的探索求解。在当今时代,只埋头自顾,在应对人类社会面临共同问题的理论探索中“失语”“失踪”“失声”的学术体系,不可能站上道义的制高点、学术发展的制高点,也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极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强调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全球性挑战,强调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贡献处理当代国际关系的中国智慧,贡献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为人类社会应对21世纪的各种挑战作出自己的贡献。这些主张和要求,清晰表达了当代中国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努力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既要“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要“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强调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强调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强调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些论述,阐明了立足中国与关怀人类、解决民族性问题与解决世界性问题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所应具有的全球视野与世界意义,也指出了当代中国学人应有的学术努力。


 ▲: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如何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如何看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三者间的关系?话语体系的建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所要建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体系。“全方位”体现在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应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反映或者说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方位推进的要求。“全领域”,体现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的整体布局、全面发展。“全要素”,体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的统筹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者统筹推进的思路,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讲话的全篇。学术体系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理论、观点方法的综合体,是“道”;学科体系展现着学术体系的内容分类,也是学术研究开展及学术教育传承等的组织机制,是“体”;话语体系是由表达、呈现学术体系的概念、范畴等构成的系统,是“言”。三者之间,以“道”为根本,但“道”“体”“言”相互影响、互不可分、缺一不可。没有“道”,“体”是空壳,“言”是浮言;没有“体”,“道”的教育传承、研究探讨等无以展开和深化;没有合适的“言”,“道”无法得到很好的表达、发挥其现实的作用。学术体系的建设,有赖于学术研究的深化及创新性发展。学科体系的建设,关键是要增进同社会发展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通过努力,使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

 在当前,我们在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话语体系的建设问题。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繁荣学术的需要,更是学术繁荣的标志,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话语体系是学术体系的表达和呈现,但话语体系也反过来对相应学术体系具有极强的反作用,会重塑学术思维方式,影响学术研究的现实走势。在当前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一方面面临着自己的学术话语体系不尽完善、学术话语权不够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西方学术话语体系强势影响的挑战,在一些学术领域或研究者那里,几乎到了不善于或不会用自己的学术话语进行表达的境地。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建设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出新概念新范畴是学术话语体系及话语权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有生命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无不基于深入系统的学术探索,无不是丰富展开的原理、观点、方法等的凝练。“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学术话语体系、话语权建设,绝非“造词”运动,不是提出几个概念摆在那里便可坐收其效。如果高度凝练、影响广泛的学术话语是树之花或果,则与之相应的思想、理论、观点、方法等即是树之根、干。学术话语体系与话语权的建设,不能图乞花果而不植根干。有助于增进学术话语权的学术建设,需要的是平心静气、久久为功,需要的是扎根实践,对真问题不懈而彻底的求解。我们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形成的具有解释力说服力的研究成果越多、对中国发展问题提出的彻底的理论分析与有效的政策建言越多,对人类社会面对的时代性课题作出的积极回应越多,我们的学术才会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才会形成在学术界激荡久远的“中国声音”。建设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要处理好学术话语体系与话语权建设中的一系列关系。如,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的关系。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重要动因,是复杂的中国实践需要植根中国大地的智慧予以引导与支撑,空凭从西方借来的体系、方案解释不清中国现象、解决不了中国问题。因此,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离不开植根中国的研究、面向中国的研究。但与此同时,中国学界也应一如既往地关注世界、研究世界,努力对当今时代人类社会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交出中国答卷。对于提高中国学术国际话语权而言,研究中国与研究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再如,研究中国与表述中国的关系。当前诸多关于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及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研究,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传播中国,关注此间我们的言说方式与言说艺术。其实,提高国际学术话语权,既有一个“如何说”的问题,更有一个“说什么”的问题。透彻地研究中国是精确表述中国、巧妙传播中国的前提,两者都是当代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不可偏废的基本内容。又如,增进学术自主性与扩大学术开放的关系。封闭不等于自主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封闭的条件下也无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可言。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不应当也不可能在“自说自话”中开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既要立足本国实际,又要开门搞研究的论述,在如何对待学术自主性与扩大学术开放的问题上,为我们确立应当始终坚持的科学的方法论。建设具有自己特色和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还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积极构建开放包容、客观公正的学术秩序与学术交流、发表、评价机制。


 ▲: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是这次座谈会新提出的一个明确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为何要以育人育才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把握这一要求、担当好自己的责任?

 ●:提出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这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一战略,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也突出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要自觉而充分地发挥育人功能。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人的建设作为最根本的建设。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细数中外学术史上的名家巨匠及其鸿篇巨制,阐述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所推动与体现的知识变革、思想先导,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深启示。繁荣学术,人才为本;学术的繁荣,根本的标志也在辈出的人才及其不朽的作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积极实施以育人育才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发展战略,核心是要把人的建设摆到哲学社会科学各类建设举措的中心位置,既能立足当下把各类人才汇聚得起、使用得好,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成为学术发展中的常态,又能面向未来加强新人的培养,积极涵育哲学社会科学持续繁荣发展的能力和未来中坚,使各类建设工程成为“有人”的工程、“出人”的工程。实施好这一战略,还要求加快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为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实现学术创造活力的充分涌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的自觉,努力用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充实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充分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育才作用。在育人育才中,学人亦当加强“自育”“自律”。优良的学风,是学者成长、学术发展的生命线。讲话中,总书记多处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如,他强调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严肃对待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这些论述,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学术素养和学术理想,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学术责任,应当增进的优良学风和人格魅力,也阐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成长的应循之路,值得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反复学习研读,并切实转化为自己的现实追求与积极行动。



 沈壮海,男,1971年11月生,河南博爱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要素及其建设研究——以当代中国为中心》等多项课题。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文化软实力及其价值之轴》《文化强国之路》《文化如何成为软实力》等多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期刊、报纸发表《观念与路径:当前中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创造力源泉的作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之路》等百余篇论文。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左侧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正能量微信公众号推荐:








思想火炬

点击图片关注


请关注: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