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迎春:清除“普世价值”对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2016-03-12 思想火炬


本公众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和北京习风堂联合打造的“凝聚正能量、传播好思想”官微,以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维护国家安全为己任,致力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起着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能否健康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命运,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但是,近年来,“普世价值”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不断渗透、发酵,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这一错误思潮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为标准评价我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用西方核心价值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用所谓“普世价值”反对“中国特色”。这种错误的理论和思想方法受到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广泛批评,“普世价值”思潮的政治本质和错误方法受到了深入揭露。但是,“普世价值”思潮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难以在短期内消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直面问题

“普世价值”论在一些学科领域仍有市场


“普世价值”思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不限于一个或几个学科,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受“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较大。具体而言,“普世价值”思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上,用西式民主反对社会主义民主。“普世价值”思潮认为西式民主具有普世性,或者说它是一种“普世价值”,认为不同国家民主发展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式民主,所谓“殊途同归”。而西式民主的标准是什么?多党轮流执政、一人一票的“自由选举”等就是标准,“普世价值”思潮用这一标准将全世界的国家分为民主国家和非民主国家。我们知道,作为西方现行制度的民主,在其自身的实践中暴露出许多矛盾,已受到西方学者中的有识之士的质疑和反思,“西式民主”的制度神话正在破灭,有学者指出,“不能把民主制度只说成是搞‘自由选举’。对民主制度的衡量,全看它有没有充分的能力提出社会需求,并使社会的需求变得合乎情理……如果把民主政治界说为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制度上的反应的能力,那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目前是生活在前面所说的民主制度倒退的时期。”但是,有些人仍然信奉“西式民主”的制度神话,醉心于所谓“制度移植”,认为只要移植了西方民主制度,一切矛盾和问题就解决了。在西方国家的全球民主化战略中,民主价值观输出和民主制度移植是一个整体。价值观输出是先导,制度移植是具体实践和结果。

第二,经济上,用市场经济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普世价值”论者认为,市场经济具有普世性,市场经济形成于西方,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典范和标准。而西方市场经济制度有特定的核心要素,最重要的是宪政制度和私有产权制度,中国要发展好市场经济必须实行西方宪政制度和完全私有化。“普世价值”论者用这一尺度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合格的市场,因为我国没有实行西方宪政制度和完全私有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能将发展市场经济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立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里的“社会主义”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定语。

第三,在文化上,用西方文化反对社会主义文化。“普世价值”论者认为,西方文化具有普世性,文化也要全盘西化。有人提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使文化去政治化,“如果当下的中国谋求文化繁荣,不能不汲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彻改阻碍文化发展的制度安排,为文化勃兴创造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首先,这要求给文化松绑,让文化不再为政治服务,让文化不再是宣传的工具,让文化脱离意识形态的桎梏,让文化获得独立的价值和地位”。这样的文化观所主张的文化只能是一种“想象的文化”,就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存在。关于当代文化问题的讨论中存在许多抽象文化观,其特点就是将西方文化价值观视为“普世价值”,既然是“普世价值”,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改革就应该以此为指导。为了传播这种抽象文化观,有人断章取义地解读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肯定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现代政治文明的观念。《决议》在第五个问题中写道:‘在人类历史上,在新兴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这个观点在整个《决议》中最具世界眼光和现代意识,它一反我们党长期以来对这些西方现代文明理念拒斥和批判的态度,以超越传统意识形态的胸襟,正面肯定和赞扬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是又一个全新的观念。”

与此相似的“普世价值”论还有不少,有的人提出,中国的改革必须以“普世价值”为指导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政治、文化、社会诸领域,却仍然坚持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意识形态,严重地阻碍了改革的全面而深入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找对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没有找准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没有在指导思想上确立普世价值的观念”。具体分析《决议》,根本得不出上述错误结论,因为《决议》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的这些观念,又同它们有原则的区别。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在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基础上,为充分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开辟了道路。”在这里,《决议》明确指出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阶级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何来“普世价值”一说?可见,这种所谓“解读”根本就是断章取义、恶意歪曲。


消极影响

严重削弱和破坏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不断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功能之一。青年学生自觉接续奋斗的最重要前提是他们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正确的政治理想,要自觉抵制“普世价值”的侵蚀渗透。

但是,由于受到“普世价值”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高校领导干部模糊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片面强调专业化和国际化,对“普世价值”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传播扩散听之任之。一些高校在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弱化马克思主义类课程,中文专业的“马列文论”、政治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历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等传统基础专业课程被忽视,致使这些课程后继无人。有的教师公开传播“普世价值”思潮、对西方民主理论推崇备至,“这本书(指亨廷顿的《第三波》)语言流畅,看完后触动很大,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收获。总体而言,也就是顺应作者的逻辑思维,从对民主进程分析的角度讲,这本书洋洋洒洒从第三波的起因讲到发展趋势,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任何深入其中的人都会被作者精辟的分析所折服”。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下,有的学生对亨廷顿的民主理论也是佩服不已,“亨廷顿在《第三波》中带有预言性地总结道:‘时间属于民主一边。’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所预设的前提大概就是民主是一种值得期待的优良政体,至少是一种相比较而言最不坏的政体。也许,凭借着《第三波》这本书我们可以称亨廷顿为宣传民主的伟大旗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并不避讳别人称他为民主的马基雅维利。”

这样的言论、传播、影响,在高校并不是个别现象,如不加以足够重视,并采取坚决的措施,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将被严重削弱和破坏。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


解决之道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学术的旗帜和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前提。

“普世价值”思潮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在“普世价值”思潮的影响下,有些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视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束缚,“远离马克思主义”被一些人视为学术研究的“正途”。事实上,正是因为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一些人才会走上邪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之所以会出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回潮,根本原因就是一些人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要切实抵制“普世价值”思潮,就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将“马克思主义指导”制度化,将其同学科建设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融入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要科学研究和制定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坚决摒弃简单量化标准,制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制度,使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指导真正落细落实。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姜迎春)


好书推荐:《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全国优秀党建读物《新时期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一书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历程的研究,对意识形态能力的基本概念、发展脉络、科学内涵、现实考验、建设路径等进行了一些理论结合实际的有益探索,创新性地第一次提出并尝试阐发了意识形态能力的概念,论述了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是执政能力的核心,并结合对2000多名领导干部的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创新性观点,从十个方面指出了加强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的科学路径。作为意识形态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本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是广大高校师生和理论工作者的很好参考书籍,更是广大领导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良师益友,是广大党员、群众加强理论学习的首选图书。

全书48万字,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出版,首次印刷12000册;2014年5月第二次印刷,加印5000册。这本书不仅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也受到《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理论探索》、《思想教育研究》等多家报刊和人民网、新华网、党建网、共产党员网、光明网、中国经济网、中国青年网、宣讲家网、大众网等不少网站的好评,纷纷刊发解读、书评和专访文章,人民网、党建网等还专门邀请作者到网站进行访谈,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2015年底,本书被评为第十三届全国优秀党建读物,是从全国出版社2012年—2014年出版的众多党建读物中评选出来的18本优秀党建读物中唯一的意识形态专著,获得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表彰。

本书作者朱继东老师,法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同时担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理事、团中央中国青年网络智库专家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世界社会主义和新闻传播、突发事件应对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分享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长按上述二维码,即可出现“识别图中二维码”提示,点击可只直接关注公众号

共享“思想火炬”新浪官方微博:@思想火炬

共享“北京习风堂”微信号:bjxft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