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沈泽玮:“砸锅论”经济牌能走多远?

2017-03-20 沈泽玮 狮说新语

韩国决意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引发中韩外交纠纷,令两国关系陷入低谷。中国迅即掀起一场对韩舆论战,配以民间“自发性杯葛”行为。中韩关系正式告别蜜月期,走向当年中日关系的翻版。

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刊文恫言,中韩关系将面临“准断交”的可能,《环球时报》也发表态度强硬、题为《打击乐天、惩罚韩国,中国别无选择》的社评。北京市东城工商分局率先出手,向同意让出土地让美军在韩国部署萨德的乐天集团其北京崇文门乐天超市分店开出巨额罚单,理由是发布“违法广告”,中国多地的乐天超市分店也因为“消防不合格”而被消防部门查封。接着又传出“韩流”产品和艺人遭遇“限韩令”封杀,韩国航空公司减少往来中韩的航班,中国大小网站高喊“爱国罢买韩货”、中国国家旅游局下令地方旅行社暂停销售赴韩团体游项目等消息。

对于上述政治性经济反制措施,中国官方没有明确表态是否背书。但显然的,行政手段加上官方媒体和新媒体帐号刊发文章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民族主义在网上集结,向那些“让中国不高兴”的国家施加经济压力。

同个时候,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表示,中国应适当提高核武库的数量与质量,扩大进攻性导弹的规模,确保拥有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

舆论战、经济战、军备战三线全动起来,这个打击敌人的模式,外界不感陌生。中国空军大校、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戴旭在2013年就提出,舆论战为表,以经济战为里,以军事战为备,“三战联发应对日本战略挑衅”的文章。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在韩国之前,位处东北亚的日本和台湾民进党政府也面对过“三战”,特别是北京挥下的经济大棒。

2010年9月,中日因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海域撞船事件引发外交争端,中国曾停止向日本出口高科技产品不可或缺的稀土资源,导致稀土价格暴涨,令日本企业承受巨大压力。台湾总统蔡英文去年5月20日执政后,因为拒绝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北京也通过限制赴台游客人数打击民进党政府。

这种“经济牌”能否长时间持续奏效?翻查资料,2012年,日本与美国、欧盟向世贸组织提出控诉,指中国管制稀土出口措施违反世贸组织协定。中国败诉,2014年底到隔年中取消稀土管制。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反日示威,导致2014年日资赴中投资剧降约39%。有分析称,中国意识到需改善中日经济互动,尔后赴日中国游客大增,还掀起买马桶盖热潮。

至于台湾的旅游业,BBC报道称,虽然陆客人数下降,但赴台旅客去年达106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主要归功于其他客源人数大增。不过,立场偏蓝营的《旺报》则分析称,相比陆客,其他来源的旅客消费额较低,旺丁不旺财。

以日本经验为例,台中科技大学国贸系教授郭永兴曾经概括指出,北京的政治性贸易制裁可能会在三种情况下结束:中国达到其政治目的、国际机构介入、中国自身蒙受庞大经济损失。面对中国舆论的抵制压力,韩国能在何种情况下为经济解套,目前难以判断。

但据韩国中央日报中文网报道,韩国外交部人士本月7日表示,“曾直接向之前遭到中国报复制裁的多个国家询问克服中国制裁的方法”,并称日本相关人士表示,“除了撑住别无他法”。韩国三大纸媒之一《朝鲜日报》则呼吁,应逐渐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称中国制裁韩国企业,自身也会蒙受损失,中国从韩国进口配件和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出口,而且中国有2万3000多家韩国企业,它们为中国创造就业岗位。

中国舆论经常提及“砸锅论”。在中共党内,有“绝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之说,体制内人士必须在重大问题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延伸至外交及港台事务上,商人、企业与艺人要与中国国家利益保持一致,“绝不允许吃中国的饭砸中国的锅”。

今年1月,《中国国防报》刊文评论香港歌手张敬轩因发表港独言论被大陆一档节目除名时,警告“决不允许艺人吃中国饭砸中国锅”。萨德入韩风波闹大时,环球网调查称,95.3%的网友表示,“乐天不能吃着中国的饭砸着中国的锅”。

“砸锅论” 作为一种政治规矩,用于约束中共党内贪腐官员或许适用。但在经济迈向全球化的当下,各国经济关系日趋紧密依赖的今天,用砸锅论向他国经济施压是否合适,或许值得重新思考。用砸锅论来干扰市场运作,是否与中共三中全会公报提及“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产生矛盾?中国是认真想要提升市场经济的水平,还是允许政治介入管理经济,令市场更加扭曲?以政治挂帅、经济为战略制衡工具的思维能走多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