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林文馨:“一带一路”为何备受质疑

2017-06-05 林文馨 狮说新语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5日圆满落幕,论坛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高调地给各国政要,商界大亨和学术精英讲述着“一带一路”的宏愿,不仅保证了高额的投资资金,还作出了大量的承诺。


论坛闭幕之际,硕果累累,有效地为中国塑造了一个负责任、开放、大方和兼具包容性的大国形象。中方承诺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各相关金融机构,提供将近8000亿人民币的消息被各大媒体报道,网上也掀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一带一路”倡议雄心勃勃,所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横跨了66个国家,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致力增进中国、中亚、欧洲和非洲的区域贸易联系。然而,在这冠冕堂皇的“一带一路”倡议背后,人们如何看待这项世纪工程呢?


目前,全球保护主义抬头,恐怖主义肆虐,加上各国内政的不稳定因素,都导致了全球经济呈疲弱状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很多国家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根据中国官方的宣传,“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是建立在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现有的双多边机制基础之上的合作平台。


然而,世界各国对“一带一路”褒贬不一,有者嗤之以鼻,有者把中国当成了“救世主”,如虎豹豺狼般向中国飞扑而去,就为了从“一带一路”中捞取一些甜头。不管中国多么努力推销,许多国家对“一带一路”更多还是抱以观望心态,它们一方面不想被排除于这世纪大工程之外,另一方面又对中国的决心和目的半信半疑。真正认同“一带一路”的国家屈指可数,这其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这次论坛,中方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但是,五年来“一带一路”的发展,却有与此相矛盾的地方。中国对“一带一路”大手笔的资金投入,虽然一定程度上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决心,却也引来了不少的批评,质疑中国是否有意在搞地缘政治扩张。如果说要“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那各国对“一带一路”工程的投入应该是要相对平等,或者说至少不能有太大的投入差距。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中国给人的感觉更多是在不计成本和风险地向沿线国提供巨额甚至优惠贷款,大笔撒钱。而沿线国家中除了发展中国家,更包括中东和中亚等政治动荡国家。它们对于“一带一路”计划的可贡献度非常有限,很多时候被指“搭便车”。由此可见,这种不对等的资本投入与“共商、共建、共享”的口号,本身就是有矛盾的,更容易招来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等质疑。


另外,中国投入的很多“一带一路”工程包括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缅甸皎漂港和委内瑞拉高铁等,都成了人们口中的“烂尾工程”和“大白象”工程,停建工程在当地变成废墟,而中方的投资也付诸流水。从经济战略的角度来看,这并不符合中国和东道国的经济利益。


而那些中方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模式和共享成果等说辞,在这些“烂尾工程”面前就瞬间丧失了可信度。另外,若“一带一路”项目以中国指标来指导,而招标程序和信息又不透明,往往获益的是中国企业和中国工人,那自会引起东道国的不信任。


也有人说“一带一路”通过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填补区域基建融资缺口的同时,也帮助中国输出过剩产能、拓展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提高外汇收益还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双赢的局面。简单地说,中国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外汇储备太多,单靠投资美国债券的收益太少,所以希望通过“一带一路”计划消化过剩产能,以贷款合作和外汇投资的方式,发展沿线国家的基础建设,带动地方经济,促进双方贸易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若“一带一路”工程并不以投资风险和回报效益为评估考量,频频发生工程停工甚至胎死腹中的现象,那各界便会合理地推测“一带一路”是否只是中国为输出过剩产能的一种手段,而烂摊子全由东道国买单,又或是带有政治目的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世界霸权如葡萄牙、英国和美国等,在崛起的道路上都是先行发展国内经济,直至国内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后,再向外扩张自己的势力,把资本外流,通过殖民手段对殖民地做出剥削。鉴于这些相同之处,按照西方人的思维逻辑,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在大量地输出资本,因此将其指为“新殖民主义”。


比起赤裸裸的西方殖民主义,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的意图似乎不那么明确。而这种不明确性结合中国的“一带一路”大计,似乎又与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不谋而合。面对这不属于现今任何西方体制下的“新型外交”,且在意图不明确的情况下,各界便会对“一带一路”有着不同的解读、甚至将其妖魔化,把白的说成黑的。


对于“一带一路”的政治战略和经济逻辑,应该怎么理解?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近期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中国正通过发展来书写规则,发展的过程也是书写规则的过程。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即便一定会为其外交政策以及当前的世界地缘格局带来影响,这些影响也应该是建立在共同发展和共同经济利益实现的基础之上,是在自然而然的情况下产生的,并不是中国政治野心下驱使的经济称霸。


如何说服世界这一点?大国外交,不要听其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看它做了什么。或许,时间将会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是国际公共政策评论机构研究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